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路實驗筆記

電路實驗筆記

發布時間:2022-02-20 04:46:18

㈠ 求科學的中考復習計劃資料太多了,不能全做,該從何下手啊

同學你好,我是惠州市康老師。幾年來,都在做初三的補習班。
我可不是沖著100分懸賞來的。希望我的意見,對你能有所影響。
你的100分懸賞,很有吸引力,所以,二樓的同志,趕緊去找了網站復制,而不是給出他認為的專業意見。

康老師,很贊同你的觀點:資料太多了,不能全做。根本就沒時間做完。
既然做了練習,就要有提高。不能把剩下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重復的題型,同樣的題目。
###基本原則就是: 1. 做自己不會的,2. 覺得難的,3. 經常失分丟分的。
所以,你可以先回答我幾個問題:
1. 你所在城市,考什麼卷子?
【如果,康老師有你城市的相關考試真題,那可以聯系,免費發給你。即使沒有,在康老師有空的時候,都會主動幫你,搜集相關資料的。我已經幫了很多素不相識的同學。這個你放心。】

2.你想考你那兒的哪個高中?往年分數線多少? 你又還差多遠,才有把握考到?
【要調查清楚。如果,分數差不遠,那你就應該有信心,在未來的兩個多月,戰勝它的。不必有心理負擔。】
3. 你清楚你的弱項嗎?是英語,還是數理化?還是怕,政史地和語文的背誦?
【哪裡困難,就從哪裡開始,不要逃避,越是逃避,越不會做,中考試卷一遇到,你就會心理上被它打敗。】
通常,我們都說,要揚長避短,但是,中考考試萬萬不能這么想,因為,越是你成績差的那科,越是提分空間最大啊。
比如,按照滿分100來算,你物理才70分,而且你很怕物理;而英語有90分,而且喜歡英語。
這時候,該多看物理還是英語?你的優勢科目,再怎麼努力,也就剩下10分,就滿分了,而且不太可能啊。
而物理呢? 你稍微,加倍訓練,上升到85 分的話。總分就進步了15分。這個威力多強悍啊!!

4. 你清楚各科,哪些是中考常考的題型,常考的重點,難點嗎?
(1)比如,數學,計算題(方程和不等式的應用題?一次函數與反比例?還是二次函數?這些考點,在廣東,每年必考,題型基本一樣。)
還有證明題:經常證明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 還經常證明三角形全等、相似。或證明線段相等,或證明相切。
特別是,所謂的壓軸題:二次函數,相似,運動的動點等等。 答案列印下來,都快一頁紙。
以上哪些這些題目,你哪些不會?都應該著手,一個個去做了。

(2)又比如,化學。常見的元素符號、化合價、原子結構式、離子式、反應方程式、物質顏色和反應現象等 基礎,你記住了嗎?
再比如,化學,你怕推斷題? 還是實驗題? 還是計算題? 這些,都是中考必考的三大題型,而且是重點、難點, 只要有丟分的地方,你就沒辦法滿分。
而化學,是可以通過,多層訓練,獲得高分,甚至滿分的科目。 你應該,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經常錯哪裡,經常怕哪裡了。

(3)再比如,物理科,光學透鏡規律表,掌握了嗎? 電磁學幾個實驗,掌握了嗎?
電學的歐姆定律,伏安法電路實驗,焦耳定律計算,串聯並聯的計算公式,電功率,都掌握了嗎? 會用嗎?
力學的二力平衡,滑輪組,杠桿,浮力,壓強,有用功,機械效率這些都會用嗎?

你不要覺得,我在羅列知識點。
我上面所提到過的概念,基本上,是中考常見 的考察范圍。 你一定要進行相關的過關訓練。

那如何,做題?
1. 我建議的是,集中專題訓練。不是你學校發的那種專題資料。
現在的參考資料,太多廢話了。內容太多,都是闡述什麼原理的 。沒有指出關鍵要害。
反而是,我們不會做,要查看參考答案時,卻不見得,有多詳細。
往往就一個答案在那裡,沒過程。經常,有學生覺得氣死人了。有答案有什麼用?都沒解釋怎麼做。
2. 我所指的集中訓練,是指專門做那一個知識點。
(1)比如,你浮力不會做,那就專門把所有資料拿出來,再兩三天時間里,就做你不會做的浮力。
(2) 比如數學,你最怕壓軸題, 那你在未來幾天里,准備跟它打仗吧。
而且做壓軸題,有好處,就是它綜合了幾個重點知識,比如,經常放三角形,四邊形,二次函數和運動點,以及運動到幾秒時,是否存在一個.......等等問題,都結合在壓軸題。
你不會做的時候,參考一下答案,不要把自己當學生,做不出來,就拉倒的心態, 而是抱著要去 研究它的解題思路,沒有壓力的這種心態。
尤其是,看到難,想不出的情況下,不要罵說:「嗎的,這么難,怎麼考啊」 你應該說,「哦,原來是這樣子做!」 這種是突然醒悟的狀態,下次,你再遇到這類題時,就會很記得。

...........................................中考這么多內容,我無法一一解釋操作方法。
我重復一次,我的觀點:
第一,靜下心來,列出自己最怕的題,最容易錯,然後,做針對訓練,各個擊破
第二,找到三年的中考試題,花幾天時間,講幾張試卷,拿來對照,看看,哪個必考,
哪個自己不會,自己哪一科最弱。然後,開始,訓練!大量訓練。
第三,心態要端正,不要急躁,身體不能感冒發燒,因為一感冒最少三天才好,頭暈腦漲,現在還有多少個三天,可以浪費?
第四,最近兩個月,放棄一些不必要的習慣,掛Q?,周末游戲?,周五晚上放鬆?,周六去約同學逛街放鬆一下? .......這些,都暫時緩一緩吧。

第四,合作學習,很重要。和同學交流難題,可以讓印象更加深刻。

先這樣吧。不多說了。 祝你中考成功!【以上親筆所寫,本人不喜歡復制。】
對了,康老師Q.Q...1.2.5.0.4.3.2.2.2.4...你可以加Q,告訴我你所在城市,我有空會幫你找找相關資料的。我已經無償幫助過,很多有需要的同學。

㈡ 高考物理電學實驗答題技巧 謝謝大家了 後天考理綜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學,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物理教師和同學們認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淺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首先分析一下上面同學們提出的普遍問題,即為什麼上課聽得懂,而課下不會作?我作為學理科的教師有這樣的切身感覺:比如讀某一篇文學作品,文章中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對人物心裡活動的描寫,都寫得令人叫絕,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讓自己提起筆來寫,未必或者說就不能寫出人家的水平來。聽別人說話,看別人文章,聽懂看懂絕對沒有問題,但要自己寫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就不那麼容易了。又比如小孩會說的東西,要讓他寫出來,就必須經過反復寫的練習才能達到那一步。因而要由聽懂變成會作,就要在聽懂的基礎上,多多練習,方能掌握其中的規律和奧妙,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也正是學習高中物理應該下功夫的地方。功夫如何下,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達到哪些具體要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下面我們分幾個層次來具體分析。

記憶: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應熟記基本概念,規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即所謂我們常提起的最基礎的知識。同學們往往忽視這些基本概念的記憶,認為學習物理不用死記硬背這些文字性的東西,其結果在高三總復習中提問同學物理概念,能准確地說出來的同學很少,即使是補習班的同學也幾乎如此。我不敢絕對說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對你某一次考試或某一階段的學習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可以肯定地說,這對你對物理問題的理解,對你整個物理系統知識的形成都有內在的不良影響,說不準哪一次考試的哪一道題就因為你概念不準而失分。因此,學習語文需要熟記名言警句、學習數學必須記憶基本公式,學習物理也必須熟記基本概念和規律,這是學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條件,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沒有這一步,下面的學習無從談起。
積累:是學習物理過程中記憶後的工作。在記憶的基礎上,不斷搜集來自課本和參考資料上的許多有關物理知識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有的來自一題,有的來自一道題的一個插圖,也可能來自一小段閱讀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過程中,要善於將不同知識點分析歸類,在整理過程中,找出相同點,也找出不同點,以便於記憶。積累過程是記憶和遺忘相互斗爭的過程,但是要通過反復記憶使知識更全面、更系統,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聯系更加緊密,這樣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絕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復勞動,不加思考地機械記憶,其結果只能使記憶的比遺忘的還多。
綜合:物理知識是分章分節的,物理考綱能要求之內容也是一塊一塊的,它們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所以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小綜合,等高三年級知識學完後再進行系統大綜合。這個過程對同學們能力要求較高,章節內容互相聯系,不同章節之間可以互相類比,真正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連為一體,這樣就逐漸從綜合中找到知識的聯系,同時也找到了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提高:有了前面知識的記憶和積累,再進行認真綜合,就能在解題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謂提高能力,說白了就是提高解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針對一題目,首先要看是什麼問題——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還是原子物理,然後再明確研究對象,結合題目中所給條件,應用相關物理概念,規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級,二級結論,才能順利求得結果。可以想像,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確,題目中既給的條件或隱含的條件看不出來,或解題既用的公式不對或該用一、二級結論,而用了原始公式,都會使解題的速度和正確性受到影響,考試中得出高分就成了空話。提高首先是解決問題熟練,然後是解法靈活,而後在解題方法上有所創新。這裡麵包括對同一題的多解,能從多解中選中一種最簡單的方法;還包括多題一解,一種方法去順利解決多個類似的題目。真正做到靈巧運用,信手拈來的程度。
綜上所術,學習物理大致有六個層次,即首先聽懂,而後記住,練習會用,漸逐熟練,熟能生巧,有所創新?
狀元談物理學習

一、物理的學習是模塊化的,共分四個模塊:
1.對概念的理解,不能單純地去背誦。面對一個新的物理量,重要的是要了解它在實際解題中作用。
2.概念的應用:理解概念之後,對它的應用就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了。解題是,要抓住,每道題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在給你條件,只要將條件與物理量相對應,然後代到相應的公式中,就可以解出答案了。
3.衍生
4.綜合:物理的各個章節中,除了光學相對獨立之外,其它都是聯系很緊密的,必須注意將他們之間前呼後應起來。
二、如何做習題:
做習題特別是理科習題時,必須把握量與質的關系。主要抓做題的質量。「我」在高中期間從未買過習題,主要是做完書上以及老師給出的題後,總結出每道題的解題思路。解題的過程分為:
1. 分析物理進程:把過程抽象為物理量
2. 利用數學將題解出來
三、學習習慣:
1)上課應該認真聽講,至於學習方法,應該是讓學習方法適應自己,而不是讓自己去適應別人用起來好的方法。
2)做題的時候要多思考,多提問題。「我」做題的速度一向很慢的,但是每次做完題後,都看看是怎樣得出的,看看對以後有什麼可借鑒的,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而不是做完後就置之腦後。這樣,「我」考試的時候就快了,不象別人,到了考試的時候又去忙著推導。
3)要即錯即問,多與老師、同學討論問題,不要害羞。
4)復習要一遍一遍地反復復習。
5)對於參考書,成績不是太好的同學,買的時候要找那些有解析、總結歸納比較好的書,而非是那種單純給出答案的書。

高考狀元談物理學習與復習
尹鵬(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系學生,河北省高考理科狀元)
走過一年高三,對物理的學習和復習有不少體會,在這里想談兩點:一是如何讀書,一是如何做題,希望能對高三的同學們有所幫助。
物理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有眾多的概念和規律。在高三復習中,課本應是我們的立足點。讀書,一定要讀透,不要只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地翻一遍;也不要對知識死記硬背,生吞活剝。注意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領會:明確各個概念、公式和定律的內涵及外延;對一組相互關連的概念,分清主次,比較其相同點和不同點;對一組定律、公式,搞清其相互聯系和前因後果……一方面要深入把握各個知識點、知識塊;同時還應站在高處;把握整個物理知識體系,從整體上和相互聯繫上來掌握知識。整個物理體系,就像一座宏偉的大廈,內部有和諧、完美的結構,每個知識點都有各自的位置,它們背後有相互聯系。歸納和總結的工作,對於理清知識脈絡,在頭腦中建立一個完整而和諧的知識體系是必不可少的,建議高三的同學能有一個總結本,用於知識的歸納和整理,相信這對大家的學習不無裨益。
一方面要立足課本,打好基礎;另一方面還要注意進一步的提高,為了鍛煉自己的物理思維,也為了提高應試能力,適量的習題是不可缺的。做題,要把握住兩個字:一個「精」,一是「思」。「精」,主要對題目的選擇而言,現在出版的物理習題、復習書數不勝數,這樣多的書,必然是良莠混雜,高下不齊的。如果選了一本不好的習題書,埋頭做下去,如同在一塊貧瘠的土地上辛勤耕作,汗水灑了許多,收獲卻甚為廖廖,選擇習題時,最好是請教一下老師或往屆的學生,參考他們的意見,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適宜的選擇。做題要注意「思」,「思」是貫穿解題的全過程的,在這里特別要談一下很重要而又常被忽略的「題後思」,每道題都對應著一個或幾個知識點,一種或幾種解題方法,解完題後要想一想,如果這些知識點或解題方法自己掌握不好,那麼在這個題上做一個記號,同時把這個知識點或方法總結到自己的筆記本上,如果這道題自己沒能解出來,看過答案之後,自己最好再獨立地解一遍,以便更深入的領會和掌握這種方法。選題要「精」,做題要「思」,若能把握住這兩點,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大家如果既能立足課本,打牢基礎,又能巧妙做題,穩步提高,那麼你們付出的努力必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蔡明(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生):
我從中學就對物理很感興趣,高考以物理成績滿分考入北大物理系,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對物理的學習方法和體會。其中的不足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老師和同學們批評指正。
要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關鍵在於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我認為,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包括四個主要環節:預習、聽課、復習、做題。下面分別介紹一下這幾個環節。
首先要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通過預習,可以抓住本節的難點,從而在上課聽講時「有的放矢」,主動地獲取知識, 而且通過預習,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這也正是學習物理的目的之一。學物理不僅在於學習物理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物理的這一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預習並不是簡單地看看書就完了,而是應當認真閱讀課本,反復琢磨每一句話,仔細推敲各個物理定律,直到弄懂為止。實在不懂的,應當做好標記,這正是你上課聽講的重點。因此通過有目的地預習,可以變被動為主動,為牢固掌握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聽課是學習的最關鍵環節。
聽課時,一是要注意教師強調的重點,這往往是各類考試的主要目標;其次要注意預習時標記的不懂之處。當教師講到該處時,一定要仔細聽,積極思考,一般來說是會明白的。如果實在還不懂,則不要思考過多而耽誤聽課,可以等課後再向教師請教。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上課除了認真聽講外,還要記好筆記。因為筆記往往是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下來的重點和難點的條理化、具體化,凝聚著教師的心血。此外,記好筆記,也便於復習時抓住重點。
聽完課後,大腦中的知識點就像一個個漂亮的珍珠散落在地,必須通過「復習」這根線,把它們連成一串美麗的項鏈。復習時應當對照筆記上的重點,預習時的難點來仔細咀嚼課本,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應牢記在心。復習時就不能像預習時那樣只局限於本節,因為物理學中有許多規律是相似的,許多概念、定律都有著內在的聯系,例如物體在重力場和電場中的運動,萬有引力定律和庫侖定律的平方反比性,波動和振動的聯系與區別等等。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中要注意前後聯系與溝通,從而更好地掌握它們的性質。
復習完後,並不是大功告成,你現在只是知道了物理定律,但它在具體情況下如何運用,運用時有何技巧,還有任何一個物理定律都有它的適用范圍。超過這個范圍,該定律可能就不成立了,就要用更精確的理論來代替它。這些你可能並不知道或不熟悉,這就得通過做題來鞏固所學知識,運用物理定律解決實際問題,在做題中積累經驗,熟才能生巧。我並不主張搞題海戰術,而是應當少而精,多做幾種不同類型的題。每次做題前要先認真審題,分清題型,從而找到適合於某類題型的通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除了課本之外,還應當看一些課外參考書,它們對加深對物理定律的理解熟練運用是大有裨益的。在參考書的選擇上,不應當選擇那些習題集、習題選、題庫之類,因為它們只有一個簡單的答案,既沒有思路分析,又沒有定律運用,做對了答案也是食而不知其物,做錯了更是不知道為什麼。因此,要選擇學習輔導,解題指導一類的書,它們往往有詳細的解題思路分析和具體的解題步聚。因為同一道物理題,由於思考問題出發點不同,採用的物理定律不同,運用的數學手段不同,往往會導致解題過程繁簡程度大相徑庭,當你做完題後再看參考書的解法時,往往會發現一種更巧妙的思路、更靈活運用的物理定律、更有效的數學手段、更新穎的解題方法。這樣每做一道題就會有很大收獲。而且久而久之,總是接觸新穎變通、靈活的思路,會使你思維開闊、腦筋更靈活。此外,最好把做題時遇到有關定律應用的類型及技巧和注意事項都補充到筆記上的相應章節,這樣會使你在以後的復習中把它們都系統地納入你的知識網中。
總之,預習是做一個准備,聽課是獲取知識點,復習則是將知識點聯成線,做題是進一步把線復連成網,從而使知識融匯貫通。只有把握好學習的四個環節,才能在學習中得心應手,取得優異的成績。
馬經國(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生)
我們學任何一門課程,既要靠老師「扶著走」,也要主動學會「自己走」。特別對於物理,自學更不可少。我們通常所說的預習,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自學。也許有人認為自己不具備自學能力,這不要緊,只要你有了對學習的興趣,自學自然就有了動力,也就有了良好的開端。
一個人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是後天養成的。實際上,我們可以由自學來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自學,可以自己精讀課本,也可以廣泛涉獵課外書籍,擴充知識面。這樣,自學既給我們帶來了知識,又帶來了興趣。興趣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習,學習又為自學提供了基礎,自學與學習可以互為補充,共同前進。
自學除了平時擠一點時間外,寒暑假是自學的好時機。一般來說,對比較集中的時間,要注意支配,充分利用;而零散的時間,主要用於搭配日常課程。自學的方法很多。總的來說,首先得要有一個自學計劃,這是自學起步的關鍵。制定計劃要講究科學性:早期要著重於打好基礎。注重自學課本;中期重於閱讀一定數量的課外書籍,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質;後期注意教材與參考書的結合,全面發展。一旦制定時間表後,不宜輕易更改,一定要實踐一段時間,才能作出改動決策。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自學計劃要有可行性,不要好高騖遠,妄想一蹴而就。任何事物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特別注意循序漸進。要有「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的精神。
面對眾多的刊物,一定選幾本內容精彩的加以精讀,如《中學生數理化》等,力爭吃透它,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像那些有關物理學史的書,也可以瀏覽一下,對於培養興趣還是有益的。
自學筆記在自學過程中也特別重要,最好物理科的筆記集中在一起,製成卡片,便於查閱、記誦。尤其對那些疑難點應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記得一位物理學家說過:「遇到疑難既不要止步不前,也不要棄之不管,而應記錄下來爭取一條條解決。前邊發現的問題,也許到後面就迎刃而解了,當大部分問題被你解決了之後,帶給你的將是無窮的喜悅和信心。」對自學中發現不懂的東西要持樂觀態度,學習上從沒有平坦的大道,必要時可以向別人求助,腳踏實地地去解決每一個遇到的難題。
人生有涯,學海無邊。只有自學才使我們真正懂得了學習的含義。自學與學習沒有絕對的分界線,它們是事物聯系的兩個方面。因此,我們在注重搞好學習的同時,也應看到自學的能動作用。
呂志鵬(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生):
有人曾說,優秀的物理學家同時也是數學家。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物理中有許多知識是需要嚴謹的數學來推理驗證的。如果讀者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功底,學起物理來一定很容易。
物理的學習依靠記憶和理解,記憶是理解的基礎,完全否定記憶是毫無理由的,也是學物理的弊端,當記憶牢固之後,必須要求理解,當對一個問題理解深刻後,今後遇到這類問題就會立即反應過來,不至於茫茫不知所措。
學好物理關鍵之一是畫好示意圖。文字總是比較抽象的,當解題者將對文字的理解轉化為圖表並體現出在整個物理環境中物體之間的關系,這樣就等於解決了問題的一半。有人將受力圖稱為題眼實不為過,也無怪乎在高考之中受力圖也有分的。畫受力圖的同時不能孤立圖與的關系,要仔細分析全題,不能以偏概全,要深刻理解整體與個體的關系。
關鍵之二是做一定數量的習題。有人不提倡題海戰術,我也不提倡,但做一定數量的習題對學好物理大有好處。多做習題不是重復上十幾遍地做幾道題,而是從題的本身發掘它的內涵,充分理解題所描述的物理環境是和什麼定理、定律有關,應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解決。解決物理問題的最好的方法是運用能量的觀點(包括動量觀點),因為自然界中幾乎全部的物理現象都與能量或動量有關,用能量或動量的觀點來解決物理習題會比其它方法簡捷一些。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一味地追求能量或動量,能有什麼方法解題就用什麼方法,這樣可能會省很多時間的。
關鍵之三要注重物理與數學的結合點。這一結合點往往是不等式、二次函數等。將這兩個工具巧妙地用於解物理題上,可將一些毫無頭緒的題目解得簡單明了。
最後,學好物理要善於猜想。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是無限的,是社會進步的源泉。」其實,說得明確一些,猜想就是「蒙」,但不是瞎「蒙」,而是根據一些信息(能從題中得到,或由邏輯分析得出)來判斷,這種方法主要是用於選擇題的解答上。
胡湛智(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生)
很多同學頭疼物理,這多半是因為給了自己「物理難學」的心理暗示所致。說句實在話,物理在高中階段不能說有多難,甚至可以說有點呆板記憶的味道。總結起來說也是幾個板塊:一是力學板塊,二是電磁學板塊,三是氣體板塊,四是光學、聲學、原子理論初步等板塊。前兩個板塊尤其重要,考題大多數出自這兩塊,第三板塊常出現在把關題中也要充分重視,而第四板塊的題常較容易,可以揀不少分,不應忽視。解物理題比較重要的是程序問題,做題時即使不明確寫出程序,也應遵循「分析、列示、計算」的步驟,切莫亂了方寸。這么做的好處是使解題變得容易明白。復習物理的要點首要的是充分重視課本知識,除了跟上老師的步調外,自己一定要多鑽研課本,課本上的思考題是復習的綱,再找一些考點解析,認真搞清每個概念、每個要求,並相應做一定數量的習題;其次也要特別重視畫圖的作用,畫圖有直觀、簡捷、明了等特點,常常是解題的好工具。物理圖的直觀性更強,更重要的是有些關系式必須通過圖象來得到。
另外,老師講解的綜合性例題非常重要,要作詳細的筆記並加以揣摩,因為這些題除了經過老師挑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外,常常是綜合運用並考查了許多知識點,能起到一題覆蓋一片的作用。平時可不斷地做一些這類綜合性強的題目,作為對自己一個階段以來復習成果的檢驗。同數學一樣,物理復習做題也要以基礎題為主,難題適量。
伍天宇(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生)
這一階段,通常是各種練習、試卷紛至沓來,大量的習題令人眼花繚亂。面對「無邊題海」何去何從?通常各人方法各異而效果也相距甚遠。如果一味追求速度、題量,經常會陷得很深,成效卻很淺,因此做題切不可一味貪多,以免「貪多嚼不爛」。一方面,人的精力有限,題海卻無邊,以有限對無邊顯然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也沒有那個必要,如果做了許多題,有做錯的改過答案就扔到一邊,匆匆趕做其它題,給自己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而且不能保證下次見到類似的題能迎刃而解不重犯錯。做好了一些難題,花費九牛二虎之力後又放置一邊,用不了多久自然會忘卻,那些原來得到的巧解妙答也會失去應有的意義,因此,單純追求數量,立志閱盡天下題是不可取的。我想,做100道類似的題的效用並不一定強於用100種方法解決同一道題(如果可能的話);做許多意義不大的題並不強於做幾道有價值的題。做題的真正高效率應該是有所篩選,選取有價值有典型意義的題目,反復捉摸,選取不同的角度思考,從中提煉出一些思想方法,舉一反三,有所聯想,熟練掌握一些重要解題思想。
當然,必須補充的一點是理科的學習務必心到手到,放棄題海戰術並不意味著不作適量的練習,因為不做適量的練習就無法提高運算能力和速度,無法鍛煉人的思維的快速應變,如果以為光憑看就可以心領神會,取得好成績,那可真是對理科學習的誤會,那樣只會有一個結果,就是對一個具體的問題感到似曾相識,甚至心下慶幸見過這道題卻算不出准確的答案,缺乏規范的描述,追悔莫及。
既然明確了以上兩點,我想把剛上高三時學校向我們推薦的經驗之一,即建立錯題本,現借花獻佛推薦給大家。做法是將自己每次考試或自測中做錯的題摘出,記錄在一個專門的本子上以備復習之用。我覺得這條經驗的確不錯,我自己受益匪淺。反復研究自己的錯誤,可以發現自己知識結構的薄弱之處和思維方法的偏執不周全的地方,警鍾長鳴,更能督促人不斷進步。因此值得借鑒。但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堅持不懈。另外,我認為要將全部錯題摘錄下來實在費不少精力,在緊張的復習中有時很難做到,因此我建議有選擇的摘抄,只須選出確實有價值、值得日後再看的精品即可。「精」字非常重要。
楚 軍(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生):
物理同化學一樣也是一門實驗學科,但同化學相比,它的理論部分所佔的比例要大出很多。所以學習物理也要從最基礎的概念、理論著手,對物理概念尤其馬虎不得,要仔細摳到每個字的含義,一絲一毫的錯誤都有可能導出完全相反的結果。但物理不同於數學,它畢竟是一門實驗學科,對實際情況的想像有時對解題很有幫助。如果腦子中已有了正確的物理場景,那麼解起題來就會事半功倍。所以明確的草圖有時就成了解題的關鍵。物理是實驗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它不必每步都要有嚴密的數學分析,有時直接從物理學的角度反而更容易得出正確的解答。中學物理分為力熱光電幾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重點和思維方法,但其根本都是不變的,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要點,物理題其實很好解決。相比之下,我認為幾部分中最重要的就是力學部分。因為在中學物理中,我認為力學是其它幾部分的基礎,不論解哪部分題,差不多都離不開力學,一些比較難的綜合題也都是其它部分和力學的綜合題。所以我認為,學好力學是學好中學物理的關鍵。老師總結的解力學題的步驟「先物體、查受力、分析運動、列方程,檢驗」,極其精闢,我用它解題幾乎都是迎刃而解。我的物理成績在各科中算是最好的,也是因為當初在學習力學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以致於以後的學習都感到很輕松。實驗也是很重要的。做物理實驗前應認真預習,實驗時要膽大心細,實驗後獨立完成實驗報告。這一過程可以幫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學既有數學嚴謹的推導,又有實驗學科來自實驗的特點,兩種思維方式在這里融匯貫通,很能開闊眼界,鍛煉人的思維。這也可能是我喜愛物理的最大原因吧!
張雅麗(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生)
物理,這是公認的最難的一門學科,因為它不僅建立在數學的基礎之上,需要有堅強的數學後盾,還要求同學具備很強的過程分析能力。做物理題,首要的就是進行過程分析,只有把物理過程分析清楚,才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題。如果你沒有弄清楚它的來龍去脈,那麼你根本無法繼續解題,即使算出結果來了,那也肯定是錯誤的。怎樣才能分析清楚過程呢?首先,你應該知道,物理中主要有幾個大板塊的內容,包括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聲學和初步原子理論,其中力學和電磁學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必須給予充分重視。這兩塊內容的題目特別靈活,一般不易解答,而且在高考中所佔的比例較大,很多同學對此感到頭痛,其實只要抓住它的規律,它就會變得容易起來。規律的掌握,還是靠平時積累,尤其是在聽老師講課時,你要抓住他的解題思路,並和自己的思路進行比較,看看自己的思路哪 些地方是正確的,哪些地方是錯誤的,從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思維方式。其次,物理考試中綜合題較多,這就要求大家能夠把幾個板塊的內容進行橫向聯系。大家可能一見到這類題就頭暈,總覺得糾纏不清,因為它涉及的內容太多了,不易弄清楚,實際上,解這類題時,要注意把復雜的過程分解為若干簡單的過程,再分別對這些簡單的過程進行解答,這樣,題目的難度就降低了。接下來,我們談談畫圖在物理考試中的重要性。對應於一個物理過程,必存在一個過程圖,那麼我們在分析物理過程的時候,何不藉助於圖形的幫助呢?一個清晰明了的過程圖,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到整個過程,可以說是解物理題的一大法寶。如果我們在平時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每做一道題,第一步就開始畫圖,它就能逐漸變成一種習慣性的解題步驟,從而增強你的過程分析能力。最後,還應注意光學、聲學和原子理論中一些看似簡單而又不被人注意的概念、理論。這些東西雖然簡單,但如果你沒有真正了解它的內涵,做起題來也會覺得無所適從。相對而言,這部分是比較容易得分的地方,我們只需花不多的時間,就可基本上掌握好,所以,應該花的時間我們不吝嗇,爭取做到沒有知識上的漏洞。

參考資料:

㈢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讀書筆記,求高手

沒留郵箱沒法發給你,只能復制上來,你再復制下去看吧,祝你進步!
(一) 運算放大器通過簡單的外圍元件,在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中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運算放大器有好些個型號,在詳細的性能參數上有幾個差別,但原理和應用方法一樣。運算放大器通常有兩個輸入端,即正向輸入端和反向輸入端,有且只有一個輸出端。部分運算放大器除了兩個輸入和一個輸出外,還有幾個改善性能的補償引腳。 光敏電阻的阻值隨著光線強弱的變化而明顯的變化。所以,能夠用來製作智能窗簾、路燈自動開關、照相機快門時間自動調節器等。 干簧管是能夠通過磁場來控制電路通斷的電子元件。干簧管內部由軟磁金屬簧片組成,在有磁場的情況,金屬簧片能夠聚集磁力線並使受到力的作用,從而達到接通或斷開的作用。
(二) 電容的作用用三個字來說:「充放電。」不要小看這三個字,就因為這三個字,電容能夠通過交流電,隔斷直流電;通高頻交流電,阻礙低頻交流電。 電容的作用如果用八個字來說那就:「隔直通交,通高阻低。」這八個字是根據「充放電」三個字得出來的,不理解沒關系,先死記硬背住。 能夠根據直流電源輸出電流的大小和後級(電路或產品)對電源的要求來先擇濾波電容,通常情況下,每1安培電流對應1000UF-4700UF是比較合適的。
(三)電感的作用用四個字來說:「電磁轉換。」不要小看這四個字,就因為這四個字,電感能夠隔斷交流電,通過直流電;通低頻交流電,阻礙高頻交流電。電感的作用再用八個字來說那就:「隔交通直,通低阻高。」這八個字是根據「電磁轉換」三個字得出來的。 電感是電容的死對頭。另外,電感還有這樣一個特點:電流和磁場必需同時存在。電流要消失,磁場會消失;磁場要消失,電流會消失;磁場南北極變化,電流正負極也會變化。 電感內部的電流和磁場一直在「打內戰」,電流想變化,磁場偏不讓變化;磁場想變化,電流偏不讓變化。但,由於外界原因,電流和磁場都可能一定要發生變化。給 電感線圈加上電壓,電流想從零變大,可是磁場會反對,因此電流只好慢慢的變大;給電感去掉電壓,電流想從大變成零,可是磁場又要反對,可是電流迴路都沒 啦,電流已經被強迫為零,磁場就會發怒,立即在電感兩端產生很高的電壓,企圖產生電流並維持電流不變。這個電壓很高很高,甚至會損壞電子元件,這就是線圈 的自感現象。 給一個電感線圈外加一個變化磁場,只要線圈有閉合的迴路,線圈就會產生電流。如果沒迴路的話,就會在線圈兩端產生一個電壓。產生電壓 的目的就是要企圖產生電流。當兩個或多個絲圈共用一個磁芯(聚集磁力線的作用)或共用一個磁場時,線圈之間的電流和磁場就會互相影響,這就是電流的互感現 象。 大家看得見,電感其實就是一根導線,電感對直流的電阻很小,甚至能夠忽略不計。電感對交流電呈現出很大的電阻作用。 電感的串聯、並聯非常復雜,因為電感實際上就是一根導線在按一定的位置路線分布,所以,電感的串聯、並聯也跟電感的位置相關(主要是磁力場的互相作用相關),如果不考慮磁場作用及分布電容、導線電阻(Q值)等影響的話就相當於電阻的串聯、並聯效果。 交流電的頻率越高,電感的阻礙作用越大。交流電的頻率越低,電感的阻礙作用越小。 電感和充滿電的電容並聯在一起時,電容放電會給電感,電感產生磁場,磁場會維持電流,電流又會給電容反向充電,反向充電後又會放電,周而復始……如果沒損耗,或能及時的補充這種損耗,就會產生穩定的振盪。
(四) 耦合是傳遞信號的意思,光電耦合器自然就是用光來完成傳遞電信號的元件,通常是指有一個發光部分和接收部分對應並製作在一體的電子元件。通常四個有效引腳(即四個引腳接入電路中起作用)為一組。 光電耦合器的優點是能夠輕松實現電源隔離,在用市電的開關電源初次級隔離中最為常用。另外,在計算機外設通信中,也有較多的應用,一個元件中能夠集成有多組光電耦合器(每組最少四個引腳)。 壓電陶瓷片能夠做性能優良的震動檢測器,它是一種電聲器件,當加上音頻電壓後,能夠聽到聲音;當受到振動(產生機械形變)後,能夠感應出微弱的電壓。 焊接時,適當的調整被焊接處、烙鐵頭、焊錫絲(帶助焊劑),讓三點合一,充分接觸,當焊接處已經有了適當的焊錫和助焊劑時,就應撤走焊錫絲。焊接進程通常掌握在2-3秒比較合適。 助焊劑:松香水常在工廠當做助焊劑用。大家能夠業余自製,用工業酒精(醫用酒精較貴,沒必要)熔解松香即可。留意:一次不要配得太多,濃度能夠靈活掌握。
(五) 二極體的作用和功能用四個字來說:「單向導電。」二極體常用來整流、檢波、穩壓、鉗位、保護電路等。 在隨身聽的供電迴路中串上一隻整流二極體,當直流電源接反時,不會產生電流,不會損壞隨身聽。 給二極體(硅資料)加上低於0.6V的正向電壓,二極體基本上不產生電流(反向就更加不能產生電流啦),這個電壓就叫死區電壓、門檻電壓、門限電壓、導通電壓等。 三極體的作用和功能因為四個字來完成:「電阻可變。」由於三極體等效成的電阻值能夠無限制的變化,所以三極體能夠用來設計開關電路、放大電路、震盪電路。 三極體的集電極電流等於基極電流乘以放大倍數,當基極電流大到一定水平時,集電極的電流由於各種原因不可能再增大了,這時集電極電壓已經等於或接近發射極電壓了,相當於電阻值變成0歐姆。確信三極體的放大狀態絕招:發射結正偏,集電結反偏。三極體是電流控制型器件,場效應管是電壓控制型器件。場效應管性能優量,但在分立元件中,低電源電壓適應性比三極體要差。 場效應管是電壓控制型器件,很容易被靜電損壞,所以,場效應管中大多都有保護二極體。可控硅實際上是一個高速的、沒有機械觸點的電子開關,這個開關需要用一個小電流去掌握。這個開關具有自鎖功能,即導通後撤走掌握電流仍能維持導通,而一旦截止後,又能維持截止狀態。
(六) 電阻通常都採用色環標示法。色標法就是用棕、紅、橙、黃、綠、蘭、紫、灰、白、黑十種顏色代表1234567890十個阿拉伯數字,金、銀兩種顏色代表倍率0.1、0.01或誤差5%、10%。套件中附有顏色樣本的實物和多款色環電阻 常見的四道色環要讀取三位有效數字,一二位表示有效數,第三位表示倍率。例:黃紫紅金,三位有效數為472,表示47乘以102(或加兩個0)等於4700,即4.7K歐姆;再如:棕黑黑金,三位有效數為100,表示10乘以100(或加0個0)等於10,即10歐姆。 在實驗進程中,如果三極體的基極和其它引腳間不具備有單向導電特性的(或說單向導電特性不明顯),就說明三極體是壞的;另外,即使單向導電特性正常,但不能受基極控制或不穩定,也說明三極體是壞的,或性能很差。可控硅在控制極加上合適的觸發電流,可控硅就能夠從斷開狀態變成為導通狀態,這時,我們取消控制極的觸發電流,但可控硅仍然能維持導通狀態。如果流過可控硅的電流開始變小,當小於維持導通的能力時,可控硅才關斷,直到下次觸發時才會導通。
(七) 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發現了電現象和磁現象。我國早在戰國時期(公元前475一211年)就發明了司南。 而人類對電和磁的真正認識和廣泛應用、迄今還只有一百多年歷史。在第一次產業革命浪潮的推動下,許多科學家對電和磁現象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從而取得了 重大進展。人們發現帶電的物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與磁學現象有類似之處。 1785年,法國物理學家庫侖在總結前人對電磁現象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後人所稱的「庫侖定律」,使電學與磁學現象得到了統一。 1800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研製出化學電池,用人工辦法獲得了連續電池,為後人對電和磁關系的研究創造了首要條件。 1822年,英國的法拉第在前人所做大量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電磁感應定律,證明了「磁」能夠產生「電」,這就為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原理奠定了基礎 1837年美國畫家莫爾斯在前人的基礎上設計出比較實用的、用電碼傳送信息的電報機,之後,又在華盛頓與巴爾的摩城之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電報線路。 1876 年,美國的貝爾發明了電話,實現了人類最早的模擬通信。英國的麥克斯韋在總結前人工作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電磁理論」,表現為四個微分方程。這那就 後人所稱的「麥克斯韋方程組」。麥克斯韋得出結論:運動著的電荷能產生電磁輻射,形成逐漸向外傳播的、看不見的電磁波。他雖然並未提出「無線電」這個名 詞,但他的電磁理論卻已經告訴人們,「電」是能夠「無線」傳播的。
(八) 初學電子知識,請先把「電」當做「水」,「電路」就等於「水路」;接著了解幾個常用名詞術語,對照實物認識幾種常用的電子元件及其功能;最後動手做幾個實驗。 任何電子產品都是電子元件組成的,學習電子技術就要先學電子元件。 電子元件的組合就成了電子電路,這也是基礎知識。有了電子元件、電子電路的知識,電子工具也會用啦,你就應多動手進行產品實戰啦。 學電子最能盡快受益的莫過於自裝音響和功放。欣賞音樂本身是一種美的享受,可是能用自己的成果來享受則更是達到一種新的境界。 懂電子的朋友學電腦比不懂電子朋友學電腦要快要容易。懂電子的朋友用電腦是由電腦內部學到外部,不懂電子的朋友則是從電腦外部學到電腦內部。 哪些是「場」?運動場常指大家能夠做運動的一個范圍,電場是指電產生作用力的一個范圍,磁場是指磁產生作用力的一個范圍,其它類同。 導體,電比較容易通過的物體。絕緣體,電比較難通過的物體。導體和絕緣體並沒明顯的介限,導體和絕緣體是導電能力相差好些好些倍的兩個物體相對而言的。有好些物體,它們在常見的不同的物理情況(溫度、電場、磁場、光照、摻雜等)下呈現出不同的導電狀態。我們稱這類物體為半導體。 有了導體、絕緣體和半導體,就能夠生產出各種各樣的電子元件,我們就能夠方便簡單的檢測和利用電能啦。 開關實際上是一個短路器和開路器,是一個電阻在零歐姆和無窮大兩個阻值上變換的元件,這跟自來水開關的效果和原理是一樣的。 任何時候,只要有電流流過,就必定有一個閉合的通路。這個通路就是電流迴路。不考慮電源內部的情況下,電流一定是從正極流向負極。 電源相當於一個特殊的電子元件,有閉合的通路才幹產生電流。沒導體及其它電子元件連接成閉合的通路就不會產生電流。 沒迴路就一定沒電流,有電流就一定有迴路。(交流電流並不需要物理上的通路,真空、空氣也能形成電流迴路。)兩 個不同的水位線存在一個水差,就是水壓。水壓之間有一根水管的話,水就會流動,水流動就會受到阻力。水管越細,阻力越大,水流越小;水壓越高,水流越大。 電壓是指兩個物體之間的電勢差,就是電壓。如果電壓之間有一個導電通路的話,這個通路裡面就會產生電流。電阻越大,電流越小;電壓越高,電流越大。 水壓、水流、水阻。水流動的方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不算抽水機在內);對應電的比喻:電壓、電流、電阻。電流動的方向是從正極流向負極(不算電源在內)。 兩個水位之間的水位差等於水壓;兩個電極之間的電勢差等於電壓。高水位相當於正電極,低水位相當於負電極。
(九) 電阻、電容、二極體等電子元件有兩個引腳,這些元件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按照某種規律將他們的引腳連接起來。 三極體相當於一個阻值能夠受控制的電阻器,那就將三極體的集電極和發射極這兩個腳等效成一個電阻,基極起控製作用。 所有的電子元件有兩種基本的連接辦法。並聯:並聯電路兩端的電壓是相等的。串聯:串聯電路中的電流是相等的。 並聯和串聯是最基本的電路連接,不論多復雜的電路都能夠分解成基本的並聯和串聯,所有的電子元件也都是因為並聯和串聯的接法才形成電流迴路。電阻的阻值是越並越小,相當於水管變多,通路變寬,水流的阻力變小;電阻的阻值是越串越大,相當於水管變長,通路變長,水流的阻力變大。 測量電壓時一定是要把電壓表並聯在需要測試的兩端上,電壓表存在內阻會消耗小小的電流讓指針偏轉。通常來說,電壓表內阻較大能夠忽略不計。測量電流時一定是要把電流表串聯在需要測試的迴路(需要先斷開迴路)上,電流表會對電流起小小的阻礙作用。通常來說,電流表內阻較小能夠忽略不計。
(十) 電源是一個能夠維持兩個測試點之間電壓的裝置,它可以是市電,可以是電池,可以是線圈,可以是電容等。 電池提供電能的電壓極性是長期固定不變的,我們稱為直流電。常用的干電池的額定電壓每節是1.5V。 市電供應的電能是交流電,正極和負極在時刻交替的變換著。那是因為發電機線圈是在周而復始的和磁場做相對運動,如果安裝電流換向器,就能夠發出直流電。 交流電是沒正負極之分的,市電中的零線和火線在正負極性、電壓高低等各地方的表現是一樣的,是完全對稱的。 市電的電壓是220V50Hz,意思是說有效電壓為220V,每秒中正負極要變換50次。留意:多少Hz就會變換多少次。 建議初學者多採用12V以下的直流電進行電子製作,這樣成本比較低,電壓比較低,萬一有插接錯電子元件,燒壞元件的可能性也要小。電壓越低越安全(少損壞電子元件)。
(十一) 在幾個大型的電子系統中往往有一根很粗的導線接入大地。但電子技術中常說的接地並不是真的要求用導線去接到大地。 電子技術中常說的接地或地線往往和大地一點關系都沒。電子線路中的地線是指直流電、交流電或各種電信號共用的一部分電流迴路。 說某一座山的海拔多少,那就是以海平面為公共參考點。說某一點的電壓有多高,就必需找一個相當於海平面的參考點,也就是電子電路圖中的地線。 在大多數情況下,電源負極是各種信號共用得最多的一部分電流迴路,通常以電源的負極作為地線。這時,如果某元件的腳接電源負極,那麼就說那隻元件腳接地。 地是我們假定的、公用的一個電壓參考點。在比較復雜的電路中,往往可能會有多組電源,同時也可能會選擇多個參考點,那麼就可能會有多個地,這些地也不一定會連通。
(十二)耦合、旁路、退耦三個詞都是傳輸信號、給信號提供通路的意思。其中耦合是指前後級之間傳遞,旁路、退耦則是指需要在對地之間提供信號通路(每級內部用)。 提供信號通路也就是構成電流迴路。沒電流迴路就不會有電流,任何電路分析都是建立電流迴路上分析的。 等效電路圖就是效果一樣的電路圖。我們分析電路圖時,需要把原來復雜的電路圖簡化,這樣有助於展開思路,把問題簡化。 等效電路圖是省略在某一條件下,幾個沒影響的電子元件。例一定條件下:分析直流時,電容看成開路;分析交流時,電容看成是路。電感和電容剛好相反。 電容和電感對不同頻率的交流電(直流電當成0Hz的交流電)有不同的阻礙作用,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當成電阻看待,並能夠計算出阻抗值。 生活中的反饋是指將某件事的結果取回來,再決定某件事。例,客戶反饋電視機耗電大,廠家就加以改良。電子技術中的反饋是將輸出端的信號取出來又送到輸入端。 正反饋是指輸出信號如果變大的話,反饋到輸入端後,讓輸出信號變更大;輸出信號如果變小的話,反饋到輸入端後,讓輸出端信號變更小。 負反饋則剛好相反,輸出信號如果變大的話,反饋到輸入端後,讓輸出信號變小;輸出信號如果變小的話,反饋到輸入端後,讓輸出端信號變大。 正反饋通常用來產生振盪信號,負反饋通常用於穩定直流工作點。在特殊情況下(放大倍數足夠),正反饋能夠不振盪,負反饋反而會振盪。 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是指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負溫度系數是指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有點象正負反饋,通過輸入溫度信號來決定電阻值。
(十三) 在電子電路中,能夠用指定范圍界限的正負電壓代表日常生活中的有無、亮滅、開關等相對的二值,這些正負電壓就是高電平和低電平。數字電路的輸入和輸出都是高電平和低電平,數字電路是能夠根據幾個二值關系進行邏輯判斷從而得到新的二值結果;二進制是用0和1兩個數字來表示所有的數量。 數字電路就是專門用來處這些數字信號的電路或電路系統。學習數字電路建議先理解二進制數。 二進制數用0和1代表數字電路中的二值(低電平和高電平),用0和1代替所有的信號。 模擬信號是一個在正負電壓之間變化的信號,它應盡量的避免變化到正負電壓這個最高值和最低值,否則,信號就可能會失真D/A(數/模)、A/D(模/數)轉換器是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緊密結合的常見辦法
(十四) 高頻電路對很小的電容、電感非常敏感。任何導線、及導線之間都能夠等效成電感和電容,即分布電感和分布電容。 工作在高頻狀態下的電子元件,引腳長短、安裝距離都對電路性能有非常大的影響。 大家在做幾個高頻電路(例FM無線話筒、FM收音機)地方的實驗時,記住,連線要盡可能短粗,元件要盡可能的貼近線路板。
(十五) 將各個電子元件或電子元件的組合及它們的連接關系用符號代替就是電路原理圖。大家只要記住各種電子元件的符號和繪圖規則就會看電路原理圖。 有著良好習慣和豐富經驗的工程師精心繪制出的圖紙,通常都布局美觀合理、標注清晰明確,讓人很容易讀懂。當讀不懂某個電路圖時,不一定就是你的錯。 印刷線路板是電路原理圖向實物的轉變,是產品從設計階段走向市場普及的必經之路。 看印刷板圖比看原理圖更簡單,只要你認識導體、絕緣體和常見的電子元件,你就完全能夠照著印刷板實物繪制出電路原理圖。 在元件較多的情況下,擁有電路原理圖對印刷電路板進行檢測和維修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自已動手電筒子小製作也好,幫別人維修也好,這時就是你集累經驗、學習技術的最好時機。經驗是靠積累的。 很復雜的線路或很精密的產品中,往往需要用雙面線路板、多層線路板。 多層線路板除了線路板的內外層能夠分布連接導線以外,在板的中間層也能夠有布線。多層板除了能夠高密度的安裝元件以外,還能夠進行屏蔽,增高性能。 在電路板上找某個小電阻或小電容時,不要直接去找它們,請先找到與它們相連的三極體或集成電路,再找到它們,這樣比較快。 觀察線路板上元器件與銅箔線路連接情況、觀察銅箔線路走向時,可以用燈照著看,將燈放置在有銅箔線路的一面。
(十六) 電容是一種可以裝電的容器,就好象裝水的杯子一樣。所以,電容可以進行充電和放電作用,充放電作用的大小決定了電容的容量。電容的種類比較多,最常見的有電解電容(容量大,有正負極)、陶瓷電容(容量小,沒正負極,溫度特性差)、滌綸電容(聚脂膜電容,容量小、溫度特性好)等。 陶瓷電容的主要參數是容量和耐壓值,特殊用途的耐高壓的陶瓷電容會標出耐壓值。陶瓷電容的使用不需要分正負極,兩端能夠任意調換使用。瓷片電容通常工作在高頻。電感是一個電磁轉換元件,電能夠產生磁,磁能夠產生電。電感中磁場的變化會產生電流的變化;電流的變化也會產生磁場的變化 電感中電流和磁場的相互作用總是企圖互相阻礙。電源變壓器就是利用電磁轉換的互感進程完成變壓作用的。 電感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有阻交流電,通直流電;阻高頻交流電,通低頻交流電。電感常用於變壓器、諧振迴路等用途。
(十七) 反向電壓過高和正向電流過大都可能使二極體永久性損壞,二極體及其它晶體管的損壞主要是因為功耗過大(反向高壓擊穿瞬時功耗很大)導致PN結物理損壞。 我們可以把三極體看成是電阻值能夠掌握的電阻,阻值范圍能夠在接近零到無窮大之間變化。所以,三極體能夠用來設計放大電路和開關電路。 三極體有三個管極,集電極、發射極和基極。基極用來控制另外兩極對電流的放大作用。分析電流和電壓的變化,就是分析三極體的工作狀態。 場效應管的作用和三極體的作用基本上完全一樣。場效應管通常也是三個引腳,名字叫源極、漏極和柵極。柵極是用來控制另外兩極對電流的放大作用的。 三極體是靠基極電流的大小變化來控制另外兩極,場效應管是靠柵極電壓的高低變化來控制另外兩極,場效應管柵極基本上不需要消耗電流就能夠控制另外兩極。 場效應管也分兩種類型,n溝道和p溝道。但場效應管是電壓控制型器件,較低的電源電壓很難發揮它的優秀性能 可控硅共有三個引腳,陽極、陰極和控制極(也有稱柵極)。控制極是用來控制另外兩極對電流的通斷作用的。可控硅對電流的控作用只能是接通或斷開兩種狀態。 可控硅的主要作用是用做開關,這是一種無機械觸點、無火花、高速度的電子開關。一些書上也稱可控硅為晶閘管。
(十八)有一種被稱為膜電路的集成電路(分厚膜集成電路和薄膜集成電路),其集成進程是把電阻與連線在一塊絕緣硅表面上製作而成;而三極體、二極體並不是在矽片上直接擴散生成的,只是將它們安裝在這個表面上,然後用塑料把整個電路封裝起來。 與門電路相當於一個乘法電路。通常有兩個或以上輸入端。基本規則有四種:1×1=1,1×0=0,0×1=0,0×0=0。能夠得出1×1×1=1,1×1×0=0,1×0×0=0,0×0×0=0等。 或門電路相當於一個加法電路。通常有兩個或以上輸入端。基本規則有四種:1+1=1,1+0=1,0+1=1,0+0=0。能夠得出1+1+1=1,1+1+0=1,1+0+0=1,0+0+0=0等。 非門電路相當於一個求反電路,有且只有一個輸入端。最多隻有兩種情況:1=0,0=1。 異或門電路的邏輯關系比較特殊,有且只有兩個輸入端。最多隻有四種情況:0+1=1,1+0=1,0+0=0,1+1=0。 與非門電路則是將與門的結果求反,或非門電路則是將或門的結果求反,異或非門電路則是將異或門的結果求反。

㈣ 初中物理關於電學的知識要點

電學知識總結
一, 電路
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路有三種狀態:(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2)開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串聯:把元件逐個順序連接起來,叫串聯.(任意處斷開,電流都會消失)
並聯:把元件並列地連接起來,叫並聯.(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二, 電流
國際單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 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三, 電壓
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國際單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使用規則: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熟記的電壓值: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於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四, 電阻
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麼電阻就越大,而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國際單位:歐姆(Ω);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3千歐;
1千歐=103歐.
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R與它的U和I無關).
滑動變阻器: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銘牌: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A.
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五, 歐姆定律
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須是在同一段電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兩個量就可求另一個量;③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歐姆定律的應用:
①同一電阻的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其電流隨電壓增大而增大.(R=U/I)
②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小.(I=U/R)
③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
電阻的串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串聯,串得越多,電阻越大)
①電流:I=I1=I2(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②電壓:U=U1+U2(總電壓等於各處電壓之和)
③ 電阻:R=R1+R2(總電阻等於各電阻之和)如果n個等值電阻串聯,則有R總=nR
④ 分壓作用:=;計算U1,U2,可用:;
⑤ 比例關系:電流:I1:I2=1:1 (Q是熱量)
電阻的並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並聯,並得越多,電阻越小)
①電流:I=I1+I2(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②電壓:U=U1=U2(幹路電壓等於各支路電壓)

2008-7-22 18:16 回復
121.25.62.* 2樓

③電阻:(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電阻的倒數和)如果n個等值電阻並聯,則有R總=R

2 初中電學知識的總結
⑤比例關系:電壓:U1:U2=1:1 ,(Q是熱量)
六, 電功和電功率
1. 電功(W):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電功,
2.功的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3.測量電功的工具:電能表
4.電功公式:W=Pt=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利用W=UIt計算時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②計算時單位要統一;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還有公式:=I2Rt
電功率(P):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國際單位:瓦特(W);常用:千瓦
公式:式中單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利用計算時單位要統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則P的單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則P的單位是千瓦.
10.計算電功率還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另有:額定電流
12.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13.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另有:實際電流
14.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亮,易燒壞.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暗,
當U = U0時,則P = P0 ;正常發光.
15.同一個電阻,接在不同的電壓下使用,則有;如:當實際電壓是額定電壓的一半時,則實際功率就是額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如果接在110伏的電路中,則實際功率是25瓦.)
16.熱功率:導體的熱功率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17.P熱公式:P=I2Rt ,(式中單位P→瓦(W);I→安(A);R→歐(Ω);t→秒.)
18.當電流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電熱),則有:熱功率=電功率,可用電功率公式來計算熱功率.(如電熱器,電阻就是這樣的.)
七,生活用電
家庭電路由:進戶線(火線和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用電器.
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都是並聯的.而用電器要與它的開關串聯接火線.
保險絲:是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製成.它的作用是當電路中有過大的電流時,它升溫達到熔點而熔斷,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險的作用.
引起電路電流過大的兩個原因:一是電路發生短路;二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安全用電的原則是: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八,電和磁
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
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
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是南極(S極)
磁極間的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帶上磁性的過程.
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磁場的基本性質:對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磁場的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方向的假想曲線.不存在且不相交,北出南進.
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磁感線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南極則在地理的北極附近.但並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角,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象.
11.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12.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
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
13.通電螺線管的性質:①通過電流越大,磁性越強;②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③插入軟鐵芯,磁性大大增強;④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可用電流方向來改變.
14.電磁鐵:內部帶有鐵芯的螺線管就構成電磁鐵.
15.電磁鐵的特點:①磁性的有無可由電流的通斷來控制;②磁性的強弱可由改變電流大小和線圈的匝數來調節;③磁極可由電流方向來改變.
16.電磁繼電器:實質上是一個利用電磁鐵來控制的開關.它的作用可實現遠距離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還可實現自動控制.
17.電話基本原理:振動→強弱變化電流→振動.
18.電磁感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應用:發電機
感應電流的條件:①電路必須閉合;②只是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③這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發電機的原理:電磁感應現象.結構:定子和轉子.它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通電導線在磁場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應用:電動機.
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電動機原理: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里受力轉動的原理製成的.
換向器:實現交流電和直流電之間的互換.
交流電:周期性改變電流方向的電流.
直流電:電流方向不改變的電流.
實驗
一.伏安法測電阻
實驗原理:(實驗器材,電路圖如右圖)注意:實驗之前應把滑動變阻器調至阻值最大處
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
二.測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原理:P=UI

㈤ 在探究「串、並聯電路電壓特點」的實驗中,有同學整理課堂筆記如下,其中有問題的是()A.在連接電

A、為保證電路安全,連接電路時應斷開開關,故A正確;
B、在不確定待測電壓時,應該先採用大量程試觸,故B正確;
C、測量時,應該盡量選取不同規格的燈泡進行實驗,故C錯誤;
D、電壓表應與被測電路並聯,故D正確;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C.

㈥ 大學電路實驗題 有關等效變換

表2-3的數據因為沒有對應的電路圖,不知道U所對應的電壓在哪裡。另外,你這個筆記是你自己寫的么?中間存在很多錯誤,缺少很多圖,不好回答。

2、電壓源內阻和電流源內阻相等時,RS=200Ω,那麼5V的電壓源,可以等效為:5/200=0.025A=25mA的電流源。即5V電壓源串聯200Ω電阻,等效為5/200=25mA的電流源、並聯200Ω電阻。(說實話,沒看懂表格2-5的數據的含義)

3、①Is不隨外部電阻R的改變而變化,Is=Us/Rs=5/200=25mA;②RS=100Ω,Is=5/100=50mA。

4、看不到這個電路圖,沒法回答。

㈦ 應該怎樣學好電學呢

步驟/方法
如何才能學好歐姆定律?
利器一:理解概念,夯實基礎
當導體兩端電壓一定時,導體的電流與導體中的電流成反比?
當導體電阻一定時,導體兩端電壓與導體中的電流成正比?
這是學生初學歐姆定律時最難理解的知識點,孩子們只會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解題,而對概念理解還不是特別深入,這是大家要尤為注意的,2010 年,2011年中考多選題考察的都是概念性問題,所以這類問題我們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對於歐姆定律及導出公式,前者既有物理意義又有數學意義,後面兩個只有數學意義,所以就不成比例關系。歐姆定律是電學部分的核心知識,在中考中考察的范圍比較廣,靈活性很強,是中考的難點,有關歐姆定律中考中會常考這樣幾種題型:
1.概念題 2.動態電流分析 3.范圍值問題 4.比例式應用 5.電路的改變數問題
這五類題型各有特點,但也有相似之處,就是都應用到了基礎知識,做題之前,大家一定要掌握串並聯電路中電流,電阻,電壓的規律;復雜電路分析;電路圖和實物圖之間的互相轉化等知識點,以五大類題型為模塊,分類擊破,即可突破歐姆定律。
電學實驗到底有何技巧?
利器二:歸納總結,舉一反三
電學實驗題在歷年中考時佔10以上,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電學實驗通常以「雜」著稱,題型雜亂,變幻莫測,學生如果就題做題,進步不會很大,因為抓不住解題規律。所以做電學實驗題一定要會歸納總結,例如:簡單的測電阻實驗常用的就有十幾種,對於每種的電路圖,公式是不用死記硬背的,萬變不離其中,用到的公式都是R=U/I,而這些方法需要我們理解著進行歸納。
電學綜合題有何規律?
利器三:固化模型,按部就班
中考物理倒數第二題是一道7分的電學計算題,我們也稱之為電學綜合題,此題看似簡單,但是卻暗藏玄機,只要一不留神,就會掉進出題者的圈套。做電學綜合題有何規律呢,其實和力綜很相似,做此題也有固定的套路:
1.由實物圖轉化為電路圖
2.做出每種情況的等效電路
3.應用比例式,根據各狀態之間的聯系建立等式關系
4.解未知量

㈧ 電路分析基礎,誰會寫啊

詳解如下。寫的草稿,塗改較多,見諒。

㈨ 物理筆記

第一章:聲現象
1.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遞聲音)。
2. 聲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調: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快,音調越高。
②響度: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不同物體的音色不同。
3. 雜訊:物理和生活中的雜訊(物理-不規則振動,生活-影響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 dB。
減少雜訊的措施:從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的控制考慮問題。
四大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雜訊污染)
第二章:熱現象(物態變化)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單位:攝氏度( ℃ ) 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 0℃ ; 沸水的溫度 —— 100℃
2.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製成的。常用的液體有水銀、酒精、煤油等。
3.溫度計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沒在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三讀:
○1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2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液面;
○3讀數時眼睛要與溫度計液柱上表面相平。
4.體溫計: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將水銀甩下去。
5.物態變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吸熱)。 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放熱)。 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吸熱)。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放熱)。物質由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吸熱)。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放熱)。
6.常見的晶體有冰、海波、各種金屬;非晶體有蠟、瀝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別出晶體與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曲線。
7.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吸熱,但溫度不變;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但溫度不變;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吸熱,溫度不斷上升;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溫度不斷下降。
8.汽化有兩種方式:沸騰和蒸發。
○1沸騰:
a.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
b.沸騰條件:①達到沸點; ②繼續加熱。
c.沸騰時的特點:液體在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不變
○2蒸發:
a.定義:在任何溫度下,只發生在液體表面的氣化現象。
b.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 液體溫度的高低:溫度越高,蒸發越快; 液體表面積的大小: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
c.蒸發有致冷的作用。
8.液化有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9.能解釋日常生活中各種物態變化現象。如:霧、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種「白氣」、窗邊的冰花、衛生球變小、燈管變黑、燈絲變細、冰化成水、鐵水濤成鋼件等。
10.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海拔越高,氣壓越高,沸點越高。)
第三章:光現象
1.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c = 3 × 108 m/s
2.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 v = 340 m/s
3.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如:激光引導掘進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準時用到的「三點一線」、小孔成像等都是運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得到的。)
光源:
○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陽、螢火蟲等。
○2人造光源:如電燈、手電筒、蠟燭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4.光在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三線共面;分居兩側;角相等;①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三線同面)
②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③反射角i=入射角r
光的折射規律:
② 從空氣進入其他介質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
②光從其他介質進入空氣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
平面鏡成像特點: 等大、等距、垂直、虛像
①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等大)
②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於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等距)
③像與物體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垂直)
④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虛像)
6.在光的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注意敘述順序要符合因果關系)。
作圖——按有關定律做圖
7.反射有兩種:鏡面反射和漫反射(能舉例說明)
8.紅外線的作用 紫外線的作用。
① 紅外線搖控
①殺菌作用
②紅外線夜視儀
②使熒光物質發光來判斷物質的真假
③探測病人的健康情況
③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幫助鈣的吸收
9.光譜太陽光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

(4)透鏡及其應用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
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
3.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軸、焦點、焦距。
5.物距(u)→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像距(v)→像到凸透鏡的距離。
凸透鏡成像規律:u=f不 成 像
物距與焦距關系 像距與焦距關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虛、實
u>2f f<v<2f 倒立 縮小 實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u<f 無限遠 正立 放大 虛像

結論: 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
6.照相機: u > f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幻燈機: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顯微鏡: 目鏡:起放大作用;物鏡: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望遠鏡:目鏡: 起放大作用;物鏡:u > 2f ,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7.知道近視眼和遠視眼形成的原因。 矯正:近視眼用凸透鏡矯正;遠視眼用凹透鏡矯正。 得會畫原因圖。
第四章:電路
1.摩擦起電 兩種電荷
靜電——電荷種類的判斷;驗電器結構;電量(單位:庫侖C)
元電荷: e = 1.6 × 10 –19 C
物質微觀結構——原子結構(可與化學中原子概念對照);摩擦起電原因(核外電子的轉移)
2.電路相應概念
電流(正電荷定向移動);電源;導體、絕緣體;串聯、並聯;電路中的自由電荷及運動方向;電路圖;通路、斷路及短路;常見電路
等效電路的判斷——先去除電流表/電壓表(電流表:短路;電壓表:斷路)再做判斷
電路分析,畫圖,電流表、電壓表和連接方法(注意量程選接線柱和正、負極)

免費附送的點心:
A. 知識點: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而沸騰在表面及內部同時進行,蒸發較平和,沸騰較劇烈,蒸發可在任何溫度進行,而沸騰在達到一定溫度才能發生,蒸發自身及周圍溫度降低,沸騰溫度不變。
B. 挑選西瓜時,用手指彈幾下。如果聲音清脆,就知道是生瓜。這是用聲音的哪個特徵判斷的/
答案:音調。
C. 剛從冰箱中取出的冰棒粘著白粉是什麼物態變化現象?
答案:凝華。
D. 小孔成像的實驗中,說法錯誤的是?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物體做順時針轉動,像做逆時針轉動 物體離的越遠像越小。
答案:物體做順時針轉動,像做逆時針轉動。
E. 互相垂直的兩個平面鏡組成的角反射器,射入光線與射出光線平行,當角反射器轉動時,射出光線不偏轉,仍與射入光線平行。
F. 桌面上豎一玻璃板,板前放了一根蠟燭,但無論怎樣調節另一隻蠟燭,都不能與像重合,原因是?
答案: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G. 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他應將燭焰,凸透鏡,光屏調整在同一高度。

㈩ 初二物理課堂筆記

第六章:電壓電阻 第一節:電壓教學目標 新課引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電流,學習了電學中第一個物理量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教師提問:電流的物理意義,表示符號,單位,測量,串聯並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我們將從這幾個方面來學習電壓。 電壓 電壓教師講解:以水壓比喻為電壓,引入電壓的作用。學生閱讀:4頁第一段演示實驗:想想做做,連兩節干電池的小燈泡比較亮,說明兩節電池有更大的電壓。教師講解:更正電路中產生電流的原因是電路閉和和電壓板書設計:電流:電路閉和 電壓教師講解:與電流的各種參數一起來講解電壓的參數板書設計:一電壓:符號:U 單位:V kv mv小資料教師講解:小資料中各種電壓值,加深學生對電壓的理解板書設計:干電池:U=1.5V 家庭電路:U=220V 安全電壓:不高於36V 電壓表 電壓表教師講解:參照電流表來講解電壓表,回答書上第5頁的問題1, 電壓表並聯(電壓表相當於斷路)2, 紅接線柱接電池正極,黑接線柱接電源負極3, 0—3V和0—15V兩個量程4, 在不知道被測電壓的情況下要用大量程,而且試觸板書設計:二電壓表: 並聯 紅正 黑負 0—3V 0—15V學生實驗:練習使用電壓表電壓表的讀數教師講解:0—3V的分度值是0.1V,0—15V的分度制是0.5V教師講解:電壓表讀數的步驟1, 確定量程2, 確定格數想想做做演示實驗:電池的串聯和並聯板書設計:電池:串聯:1.5n 並聯:1.5 板書設計 電壓電流:電路閉和 電壓一,電壓:符號:U 單位:V kv mv 二電壓表:並聯 紅正 黑負 0—3V 0—15V電池:串聯:1.5n 並聯:1.5信息反饋 第二節:探究串、並聯電路電壓的規律教學目標 引入新課 復習引入:復習串並聯電路電流的關系 串聯電路 提出問題:串聯電路中各部分電路的電壓有什麼關系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設計電路圖,設計實驗。學生實驗:探究串聯電路電壓規律,記錄實驗數據,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板書設計:串聯電路各部分電壓和等於電源電壓注意事項:為了確保實驗的准確性,進行兩次實驗,注意電壓表量程的選取 並聯電路 提出問題:並聯電路中各部分電路的電壓有什麼關系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設計電路圖,設計實驗。學生實驗:探究串聯電路電壓規律,記錄實驗數據,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板書設計:並聯電路各部分電壓相等等於電源電壓注意事項:為了確保實驗的准確性,進行兩次實驗,注意電壓表量程的選取學生閱讀:14頁費舊電池的危害,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 板書設計 探究串並聯電路電壓規律1,串聯電路各部分電壓和等於電源電壓 2,並聯電路各部分電壓相等等於電源電壓信息反饋 第三節:電阻教學目標 引入新課 通過表格復習電流和電壓的各個參數,今天我們來學電學中的第三個物理量電阻 電阻 演示實驗:發現接入銅絲時燈泡比接入鎳鎘合金時亮,以此實驗引入電電阻的物理意義。板書設計:電阻:物理意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屬性) 符號:R 單位:Ω MΩ KΩ 決定電阻大小因素 學生看圖:15頁右下角的圖,導電能力有所不同,那麼,電阻的大小與什麼有關?學生回答:電阻的大小與材料有關,導電能力最好的是教師講解:用水流比做電流,用水管比做電阻,水管越粗,水流越容易通過,阻礙越小,電阻越小演示實驗:驗證導體越粗,電阻越小教師講解:水管越長,水流越難通過,阻礙越大,電阻越大。演示實驗:驗證倒替越細,電阻越大教師講解: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屬性,屬性就是不變的。板書設計:二,有關因素: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 科學世界 半導體教師講解:導電性能介於金屬和非金屬之間,或者導電能力會變化 應用:熱敏電阻,壓敏電阻,等等超導現象教師講解:超導現象就是電阻變為零。現在在開發高溫超導。超導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板書設計 電阻一,電阻:物理意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屬性) 符號:R 單位:Ω MΩ KΩ二,有關因素: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信息反饋 四:變阻器教學目標 引入新課 前面我們講了電阻,了解了電阻的物理意義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也看到了一些定值電阻,那麼如果我想辦法改變電阻的大小,它能為我們做什麼呢? 變阻器 想想做做演示實驗:把碳棒連在小燈泡上,改變碳棒的長度,發現小燈泡的亮度改變,提出問題:為什麼小燈泡的亮度會改變,碳棒的電阻改變了嗎?那為什麼電路的電阻改變了?由此你想到了那些應用變阻器實物演示:介紹滑動變阻器的各個構造:滑片,上下四個接線柱,金屬桿,電阻絲教師講解:滑動變阻器的接線 教師講解:滑動變阻器的原理是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長度來改變電阻。板書設計:一,滑動變阻器:原理: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長度 滑片,四個接線柱,金屬桿 電阻絲 用變阻器改變燈泡 教師講解:觀察滑動變阻器的結構,回答問題1, 電阻絲與畫片接觸的地方絕緣漆被割去,這樣可以讓電流通過滑片2, 下面兩個接線柱的電阻是不變的,是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3, 上面兩個接線柱的電阻很小,相當與0 設計實驗回答問題1, 要使燈泡和滑動變阻器的電流相同應該是他倆串聯2, 接一上一下兩個接線柱3, 阻值最大的地方提出問題:設計實驗電路圖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變阻器一,滑動變阻器:原理: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長度 滑片,四個接線柱,金屬桿,電阻絲 這是教案,希望能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電路實驗筆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維修更換配件應入什麼科目 瀏覽:470
章丘空調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548
國正家電維修怎麼樣 瀏覽:364
兄弟列印機維修中心 瀏覽:985
工貿家電買什麼 瀏覽:529
家電安裝維修服務系統 瀏覽:397
壽光豐田汽車維修中心 瀏覽:571
高速雙針鏈縫機斷線維修視頻 瀏覽:117
卡西歐相機保修 瀏覽:651
安陽市家電舊貨市場在哪裡 瀏覽:555
鵬誠達傢具 瀏覽:162
哈啰單車維修工怎麼樣 瀏覽:411
北碚有哪些大型品牌傢具城 瀏覽:532
怎麼自製手機防水袋 瀏覽:3
福州威力洗衣機維修點 瀏覽:783
白銀大疆無人售後維修 瀏覽:250
美嘉堡傢具 瀏覽:147
耳朵防水套怎麼做 瀏覽:367
天津市小家電維修哪裡有 瀏覽:250
淘寶保修是怎麼算 瀏覽: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