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位大俠提供一個高頻放大電路,被放大信號為10-20MHZ,多謝多謝,主要是什麼型號的放大器比較適
ggg TI 公司的INA 115即可以
② 為什麼高頻放大器增益不高
分兩種情況:
1、分立電路(三極體或者場效應管)構成的高頻放大電路。
二樓說了一部分,結電容的存在使三極體內部形成了一個低通濾波器,就嚴重影響了三極體共射電路頻率特性的提高,比如Ft=250MHz的三極體,通常通頻帶僅有6-10MHz,
不過二樓有一點錯誤,高頻放大電路一般不會用搭成共射電路的形式,而是用共基極放大電路,這樣結電容的影響會小很多,同樣上面參數的三極體,通頻帶可以達到共射電路的兩倍以上。
半導體特性也決定了,功率和頻率的提高是一對矛盾,功率越高,則三極體的PN結面積越大,結電容也越大;頻率越高,則需要結電容越小,同時伴隨著功率的減少(通過電流能力弱了),所以高頻功率型三極體的技術工藝難度極大,全世界沒有一個工廠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2、以運放搭成的高頻放大電路,
高頻電路主要受運放GBW(增益帶寬積)和SR(壓擺率)的影響最大,還受到雜訊的干擾。
GBW的限制使得電路的工作頻率越高,增益越小;SR的限制使得高頻狀態下,輸出信號幅度的提升越困難。所以我們一般進行高頻放大的話,最有效的途徑就是使用電流反饋型運算放大電路,這樣可以避開GBW的影響,獲得理想的高頻增益,然後用電壓反饋型高速運放進行緩沖、隔離並輸出。
不過這些運放都比較貴。TI公司里有不少這樣的產品。
③ 給個5532中高頻放大電路
NE5532是早期推來出的運放皇,瞬態源響應快,中高頻表現優良。
圖中運放輸入端的耦合電容C1、C2取值偏大,且電解電容高頻表現力不佳,建議選用無極性薄膜電容,容量在1~2μF左右。
運放輸出端的耦合電容C21、C22取值也偏大,若不是推動耳機,也可更換為小容量無極性薄膜電容。若需推動耳機可在輸出電解電容兩端並聯小容量無極性薄膜電容。
將C3、C4負反饋隔直電容短接(NE5532採用正負電源供電,可省略隔直電容),避免因電解電容的原因導致頻響曲線不平坦,中高頻表現可得到改善。
④ 高頻小信號二級放大器電路圖
想一級就放大一千倍是不可能的。另外覺得你設計的思路不對,高頻信號最講究帶通、頻率要求,實踐中都是在頻率計或示波器檢測下完成設計的。
⑤ 100倍高頻放大電路
直接用高頻運放抄即可,推薦襲OPA695,這款運放單位增益帶寬1500MHz(典型值),輸入失調電壓±0.5mV,用一級放大就可以實現100mV/5MHz信號100倍放大。實用電路形式如下圖(比例電阻R1與R2之比應為1:99)——
⑥ 為什麼高頻放大電路存在移相問題
高頻對電路有影響主要體現在電容和三極體元件上。
1、對於電容元件:電容對於直流內不容導通,容抗x=1/2πfc,所以對於高頻交流信號容抗很小,電容對於高頻信號就會導通。
2、對於三極體元件:三極體對於直流信號沒有放大作用。對於高頻交流信號就會產生很大的放大作用,從而形成了這形形色色的電子元件。
高頻是頻率在3——30MHz的信號頻率,這只是對高頻的狹隘理解。而高頻是包括3MHz到X00GHz的頻率范圍都可以稱為高頻。電視機在接收受到某一頻道的高頻信號後,要把全電視信號從高頻信號中解調出來,才能在屏幕上重現視頻圖像。
⑦ 為什麼共基放大電路適用於高頻放大電路
這是來電路的特性決定的。共基源極放大電路輸入阻抗小,輸出阻抗高,穩定性好,可以在很高的頻率上工作,低、中頻晶體管的電流放大系數α(α=β/1+β)值通常在0.95以上,高的可達0.99以上,α值小於0.90的晶體管,這種電路的放大特性不十分好,但穩定性較好。而在這種電路中,高頻晶體管的α值只要大於0.90就適合應用。綜上所述共基極放大電路多用在高頻放大電路。
⑧ 放大電路在高頻區放大倍數下降的原因是( )
放大電路在高頻信號作用時放大倍數數值下降的原因是( ),而低頻信號作用時放大倍數數值下降的原因是( )。
A. 耦合電容和旁路電容的存在
B. 半導體管極間電容和分布電容的存在
C. 半導體管的非線性特性
D. 放大電路的靜態工作點不合適
A.耦合與旁路電容的容值較大,對於高頻信號可視為短路,在低頻時影響甚大,填入第二空
B.雙極結型晶體管(BJT)含有極間電容,在高頻等效模型中不可忽略,影響甚大,在低頻段視為斷路(不存在),填入第一空
C.這個在大信號模型下才會引起失真,在這個問題中不予考慮
D.這個會導致飽和與截止失真,而與工作頻率無關
⑨ 三極體高頻放大電路
這是單管mos 射頻放大電路原理圖。僅供參考。
⑩ 什麼是高頻功率放大器,有什麼作用
高頻功率放大器用於發射機的末級,作用是將高頻已調波信號進行功率放大,
以滿足發送功率的要求,然後經過天線將其輻射到空間,保證在一定區域內
的接收機可以接收到滿意的信號電平,並且不幹擾相鄰信道的通信。
高頻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統中發送裝置的重要組件。按其工作頻帶的寬窄劃
分為窄帶高頻功率放大器和寬頻高頻功率放大器兩種,窄帶高頻功率放大器
通常以具有選頻濾波作用的選頻電路作為輸出迴路,故又稱為調諧功率放大
器或諧振功率放大器;寬頻高頻功率放大器的輸出電路則是傳輸線變壓器或
其他寬頻匹配電路,因此又稱為非調諧功率放大器。高頻功率放大器是一種能
量轉換器件,它將電源供給的直流能量轉換成為高頻交流輸出。
在 「低頻電子線路」課程中已知,放大器可以按照電流導通角的不同,
將其分為甲、乙、丙三類工作狀態。甲類放大器電流的流通角為360o,
適用於小信號低功率放大。乙類放大器電流的流通角約等於 180o;丙
類放大器電流的流通角則小於180o。乙類和丙類都適用於大功率工作。
丙類工作狀態的輸出功率和效率是三種工作狀態中最高者。高頻功率放
大器大多工作於丙類。但丙類放大器的電流波形失真太大,因而不能用於
低頻功率放大,只能用於採用調諧迴路作為負載的諧振功率放大。由於調
諧迴路具有濾波能力,迴路電流與電壓仍然極近於正弦波形,失真很小。
除了以上幾種按電流流通角來分類的工作狀態外,又有使電子器件工
作於開關狀態的了類放大和戊類放大。丁類放大器的效率比丙類放大器的
還高,理論上可達100%,但它的最高工作頻率受到開關轉換瞬間所產生的
器件功耗(集電極耗散功率或陽極耗散功率)的限制。如果在電路上加以改進,
使電子器件在通斷轉換瞬間的功耗盡量減小,則工作頻率可以提高。這就是
戊類放大器。
我們已經知道,在低頻放大電路中為了獲得足夠大的低頻輸出功率,必
須採用低頻功率放大器,而且低頻功率放大器也是一種將直流電源提供的能
量轉換為交流輸出的能量轉換器。高頻功率放大器和低頻功率放大器的共同特
點都是輸出功率大和效率高,但二者的工作頻率和相對頻帶寬度卻相差很大,
決定了他們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低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頻率低,但相對頻帶
寬度卻很寬。例如,自20至 20000 Hz,高低頻率之比達 1000倍。因此它們都
是採用無調諧負載,如電阻、變壓器等。高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頻率高(由幾百
kHz一直到幾百、幾千甚至幾萬MHz),但相對頻帶很窄。例如,調幅廣播電台
(535-1605 kHz的頻段范圍)的頻帶寬度為 10 kHz,如中心頻率取為 1000 kHz,
則相對頻寬只相當於中心頻率的百分之一。中心頻率越高,則相對頻寬越小。因此,
高頻功率放大器一般都採用選頻網路作為負載迴路。由於這後一特點,使得這
兩種放大器所選用的工作狀態不同:低頻功率放大器可工作於甲類、甲乙類或
乙類(限於推挽電路)狀態;高頻功率放大器則一般都工作於丙類(某些特殊情
況可工作於乙類)。近年來,寬頻帶發射機的各中間級還廣泛採用一種新型的寬頻
高頻功率放大器,它不採用選頻網路作為負載迴路,而是以頻率響應很寬的傳輸
線作負載。這樣,它可以在很寬的范圍內變換工作頻率,而不必重新調諧。
綜上所述可見,高頻功率放大器與低頻功率放大器的共同之點是要求輸出功率
大,效率高;它們的不同之點則是二者的工作頻率與相對頻寬不同,因而負載網路
和工作狀態也不同。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有:輸出功率、效率、功率增益、帶寬和諧波
抑制度(或信號失真度)等。這幾項指標要求是互相矛盾的,在設計放大器時應
根據具體要求,突出一些指標,兼顧其他一些指標。例如實際中有些電路,防止干
擾是主要矛盾,對諧波抑制度要求較高,而對帶寬要求可適當降低等。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其效率的高低與放大器的工作狀態有直接
的關系。放大器的工作狀態可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等。為了提高放大器的工作效率,
它通常工作在乙類、丙類,即晶體管工作延伸到非線性區域。但這些工作狀態下的
放大器的輸出電流與輸出電壓間存在很嚴重的非線性失真。低頻功率放大器因其信號
的頻率覆蓋系數大,不能採用諧振迴路作負載,因此一般工作在甲類狀態;採用推挽
電路時可以工作在乙類。高頻功率放大器因其信號的頻率覆蓋系數小,可以採用諧
振迴路作負載,故通常工作在丙類,通過諧振迴路的選頻功能,可以濾除放大器集
電極電流中的諧波成分,選出基波分量從而基本消除了非線性失真。所以,高頻功
率放大器具有比低頻功率放大器更高的效率。
高頻功率放大器因工作於大信號的非線性狀態,不能用線性等效電路分析,
工程上普遍採用解析近似分析方法——折線法來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狀態。
這種分析方法的物理概念清楚,分析工作狀態方便,但計算準確度較低。
以上討論的各類高頻功率放大器中,窄帶高頻功率放大器:用於提供足夠強的以
載頻為中心的窄帶信號功率,或放大窄帶已調信號或實現倍頻的功能,通常工作
於乙類、丙類狀態。寬頻高頻功率放大器:用於對某些載波信號頻率變化范圍大得
短波,超短波電台的中間各級放大級,以免對不同fc的繁瑣調諧。通常工作於甲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