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水電改造水是走頂上,還是地上,要是走頂上科學嗎
水管走頂還是走地,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各有優缺,國家以及目前的家裝行業沒有明確規范,所以只能根據房屋裝修時實際情況,當地裝修公司的偏好以及個人意見來選擇了,我只能陳述一下各自的優缺點:
一、從安全形度:
1、走頂:漏水問題發現早,安全性稍高,特別對於水走頂,電走地的,兩者分開走比一起走的安全性要高一些(但漏水了一樣會影響到頂面的燈具線路);還有對於衛生間,走頂的話地面的防水比較好做一些。
2、走地:問題發現晚,小滲水初期肯定察覺不到,等滲到了樓下才會被發現,此時往往滲水比較嚴重了;衛生間走地的話刷防水要麻煩一些;還有,如果同時電路也走地,而且電路施工沒做好的話(比如套管連接處沒用膠粘好),有可能引起電路障礙。
二、從維修方便角度:
1、走頂:對於廚衛,本身一般都會做鋁扣板吊頂,發生漏水問題及早發現後,能通過拆除吊頂及時進行維修,鋁扣板不怕水,所以維修簡單而且一般不產生二次費用;但對於客餐廳採用石膏板、石膏線的吊頂,就需要砸了重新花錢做吊頂了。
2、走地:啥也別說了,拆木地板,或者砸地板磚,由於埋在水泥里,滲水點的尋找肯定麻煩一些,可能破開地面的范圍較大,修理後再重新找平、鋪設地板吧~
三、從避免糾紛角度:
1、走頂:漏了淹自己家,無非是自己維修的問題。
2、走地:漏水了就連樓下一起禍害了,到時候不光要砸地維修,還要負責樓下住戶的維修,以及金錢和人情賠償問題。
四、從花費角度:
1、走頂:無疑的費工費時費料費錢,對於施工工人來講,走頂一直要站在凳子上仰著頭作業,還要打固定卡子,過梁要打孔,非常麻煩,所以非常費工,如果你不肯多加工錢,估計是不肯乾的;打個比方,水路開槽子,坐便上水一般留到地面上30cm就可以了,走地也就是開個30cm的槽即可,但是走頂就要開2米多了~再加上如果布管跨越其他房間的話,沿頂部分就有可能需要做額外的吊頂遮擋,走頂需要的管路比較長而且使用的彎頭也比走地多,彎頭多其實也增加了問題發生的概率。
2、走地:彎腰即可完成,當然省工了,所以工錢肯定比走頂便宜;不用考慮美觀問題,在地面上可以直接走,管路使用比走頂略少,管材上要省一小部分錢(其實也沒多少,因為管材本身就不貴),但水路走地還分開槽和不開槽走,開槽走需要加開槽費用和回填費用;不開槽,如果要鋪木地板,後期需要加找平費用。
走頂還是走地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的,如果廚衛地面和室內地面基本持平,或者落差很小,你又准備做地暖,水路走地就會造成整套房子回填層厚度增加,降低了房屋高度,也增加了找平成本,這時候就比水路走頂花錢多了,所以在這種情況就建議走頂。
總之,水路不管走頂還是走地,都要符合《建築給排水及採暖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的標准,做好打壓試驗,仔細驗收,基本上就不會出故障,那麼上面講到的安全、維修、糾紛問題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施工質量過硬的前提下,走頂還是走地都是一樣的,看你的個人喜好了~
2. 布置新房子的水路和電路是走頂好,還是走地好
布置新房子的水路和電路是走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要把安全和維修放在第一位,把成本放在次要位置。要根據房間的整體設計來考慮,比如在客廳原本不打算吊頂,則沒有走頂的必要。衛生間則避免少破壞防水層為宗旨,能走頂的盡量走頂,因為衛生間的頂面大多為鋁扣板,維修方便。
1、水電路走頂還是走地,是一個工藝問題,最主要的是要用好的材料、要按照正確的施工規范和工藝來施工、避免維修、方便業主使用,這些才是最主要的。
2、水電管走頂優點:地面不需要開槽,萬一有漏水可以很快找到位置, 避免禍及樓下。比較安全。再一個水電路頂面維修要比地面維修方便、花費要少;缺點:水電管質地較軟,所以必須固定牢固,有時候需要在樑上打孔,加之電線穿梁孔及有的中央空調開孔,對梁體有一定損害,並且管路會比較長,增加裝修預算。水管長期露在空氣中會縮短壽命,壽命理論上是埋在地面的2/3。
3、水電管走地優點:水管走地面安裝快捷,水電管管路較短,花費少。缺點:有時需要在牆面開槽,特別是衛生間開槽很容易破壞防水層,引發漏水現象,不宜及時發現,不宜維修。
3. 水電裝修時,電線是走牆上好還是地上好
水電改造當然是走頂面走好了。水走頂面走,一旦水路出現問題,可以及時發現,避免更多的額損失。電路則可以從頂面和牆面走都行。
4. 裝修房子水電走上面好還是下面好
裝修房子建議廚衛水電走頂,客廳卧室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即可。
首先,先說說廚衛水電走頂的優缺點,希望能幫助到你!
廚衛水電改造之水路
水路走頂:優點是方便後期的維護和替換,萬一水管出現問題,只要拆掉頂部就可以,不需要破壞廚衛的地磚或牆磚,萬一漏水,損失也會減到最少。走頂缺點就是浪費水管,一般走頂還要做吊頂來隱藏水管來保證美觀性,費用就隨之增加了不少。
水路走地:比起走頂節省用料,整體的費用要便宜很多,在地面上埋上水管安全性也高。不過萬一水管發生問題,要給地板撬開,後期維修比較麻煩。另外,如果選擇走地,一定要保證水管的質量是過硬的。
所以衛生間水路改造建議走頂,不會破壞防水層,一旦發生滲水也不會殃及鄰居。
廚衛水電改造之電路
電路走頂:在安全性上面來考慮,線路建議盡量走高不走低,而電路的走向應該讓專業人士來做一幅電路走向圖,方便之後維修改造使用。
電路走地:我們要考慮到廚衛地板潮汐問題,線路走地是否會受到影響,線路要是受到破壞產生漏電,可能會發生觸電事故。廚房衛生間在平時是用水量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現「水患」的地方,走頂的電路可以很好的避免這情況。
所以對於廚衛線路,建議走頂安裝,再開豎槽到規劃的插座位置。線管、水管盡量要保持橫平豎直,避免鑽孔破壞線路。另外,廚衛內所有布線,建議使用絕緣套線管,線管內禁止接線頭。
水電走地,適合客廳與卧室,因為插座一般距地30cm,走地比較省錢,也便於操作,鋪地板或者貼磚,裝飾起來比較容易。總之,不管走頂還是走地,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做好打壓試驗,仔細驗收,基本上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所以,在輔材質量以及施工質量過硬的前提下,建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家的裝修實際情況,以及當地裝修公司的建議和個人意見來選擇。
5. 水電線怎麼走,是水路在電路上,還是下
水、電工程施工,應該是電源線路在上,水管在下,左右萬一水管出現問題,水不會滲(流)進電線管的。
6. 房子裝修時水電走頂好還是水路走下,電走頂呢這樣做有什麼區別
你好,為你解答,望採納
水電走頂最規范。
家裝廚房、衛生間水電改造規范:
一、水路部分
1、洗衣機位置確定後,洗衣機排水可以考慮把排水管做到牆裡面的,漂亮、方便;
2、如要封閉多餘地漏,一定要將排水管和地漏間的縫隙堵死,防止水流倒溢;
3、要提前想好用燃氣還是電的熱水器,避免臨時更換熱水器種類,導致水路重復改造;
4、水路設計首先要想好與水有關的所有設備,比如:凈水器、熱水器、廚寶、馬桶和洗手盆等,它們的位置、安裝方式以及是否需要熱水;
5、打壓測試最好有業主在場,能起到監督作用;因為有的裝修隊會在此環節欺騙業主。方法是:打壓的時候,打開打壓泵的「回水閥」形成迴路,打壓泵看起來雖然在工作,不過管內並沒有多少壓力,特別對於電動打壓泵,同學們更應該注意。如果不懂時可請專業人士幫你看一下。
6、衛生間除了留給洗手盆、馬桶、洗衣機等出水口外,最好還接一個出來,以後接水拖地等很方便;這就要看業主各人喜歡問題了。
7、水路改造後應該有打壓測試,不過現在很多裝修隊都沒有打壓測試。他們會用很多方法來騙你,說什麼不用打壓啊,水管里有水就有壓力啊等等;
8、鋪完廚衛地磚後應該放水檢查,看看地漏排水是否順暢(以去掉地漏上蓋後的排水速度為准,因為大部分深水封地漏都存在排水緩慢的問題);
9、還有一點尤其重要,洗衣機地漏最好別用深水封地漏,洗衣機的排水速度非常快,排水量大,深水封地漏的下水速度根本無法滿足,結果會直接導致水流倒溢;
10、使用深水封地漏時,要根據使用情況經常清理,否則地漏下面的膠墊掛了臟東西後就起不到封閉作用了;
11、收房的時候應該注意檢查廚房、衛生間每個排水口是否通暢,如果排水緩慢應該及時讓物業疏通;裝修期間應該對排水口進行保護,特別是在廚衛貼瓷磚期間,最容易造成水泥落入排水口導致堵塞;
12、水路改造時,給以後安裝電熱水器、分水龍頭等預留的冷、熱水上水管應該注意四點:
(1)、冷、熱水上水管口高度一致;
(2)、冷、熱水上水管口應該高出牆面兩厘米,鋪牆磚時還應該要求瓦工鋪完牆磚後,保證牆磚與水管管口同一水平。尺寸不合適的話,以後安裝電熱水器、分水龍頭等,很可能需要另外購買管箍,內絲等連接件才能完成安裝;
(3)、冷、熱水上水管口垂直牆面,以後貼牆磚也應該注意別讓瓦工弄歪了(不垂直的話,以後的安裝可就費勁了);
(4)、保證間距15厘米(現在大部分電熱水器、分水龍頭冷熱水上水間距都是15厘米,也有個別的是10厘米);
13、衛生間地面一定別忘了做防水,特別是地面開槽的。淋浴區如果不是封閉淋浴房的話,牆面防水應該做到180厘米高,以防日後「牆體出汗」。在抹水泥前一定要做24小時閉水試驗,沒有問題了才能鋪磚。
電路部分
1、卧室頂燈可以考慮雙控(床邊和進門處);
2、陽台、走廊、衣帽間可以考慮預留插座;
3、注意觀察電話插座、網線插座內有無模塊;
4、帶有鏡子和衣帽鉤的空間,要考慮鏡面附近的照明;
5、環繞的音響線應該在電路改造時就應埋好。
6、客廳、主卧、衛生間應根據個人生活習慣和方便性考慮預設電話線;
7、注意強弱電線不能在同一管道內,會有干擾;
8、電路的設計一定要詳細考慮可能性、可行性、可用性之後再確定。誰也不願意在新家的牆上地上滿拉電線。電路設計同時還應該注意其靈活性,有時候也不能太「周全」了。死抗著總結出一個比較簡單的原則:在電器插頭比較集中的位置考慮將來接一個插線板,效果往往要好於設置滿牆的插座;
9、插座的位置很重要,常有插座正好位於床頭櫃後邊,造成櫃子不能靠牆的情況發生。讓插座盡可能的把邊一般不會出錯,但如果你把插座的位置留得不當不正,就有可能與後期的傢具擺放或者電器安裝發生沖突,同學們切記;
10、電工規范中,要求埋暗管必須用PVC管和變頭。
11、有些廚房的插座還是帶開關的方便,以避免例如日後電飯鍋插頭要時常拔來拔去的不方便。
12、客廳頂燈根據生活需要可以考慮裝分控開關(進門廳和回主卧室門處);
13、暗盒如何收費一定要事先說好,這是水電路改造最隱蔽、最黑暗的利潤點。一個暗盒市場上也就一、兩塊錢,而裝修隊往往收取十幾元錢,一般家裝需要暗盒的數量少也得有五、六十個。所以,同學們為此白扔好幾百塊錢是很正常的事。死抗著今天把它拉出來大白於天下,目的只有一個,大家記住五個字:使勁往下砍!
14、客廳、廚房、衛生間如果鋪磚,一些位置可以適當考慮不用開槽布線;
15、電視後面沒必要設置太多插座,最好是以後連一個插線板放在電視機側面。
16、插座離地面一般為30CM,不應低於20CM,開關一般距地140CM;
17、一根管里最多八條線,而且切記:每條管空隙不能低於40%;
18、排風扇開關、電話插座應裝在馬桶附近,而不是進衛生間門的牆邊;
19、浴霸應考慮裝在靠近淋浴房或浴缸的位置,而不是裝在衛生間的中心位置;
20、電路改造有必要根據家電使用情況考慮進行線路增容;
7. 家裝水電走上還是走下好
對於水電走天上還是地下嚴格來說都可以的,國家沒有硬性規定,也就是說,水電線路是走地下還是走天花,就要看實際的效果成本的問題了。
其實是選走地下還是走吊頂,這都要看根據房子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的,走地板,過於潮濕,線路容易腐蝕,漏電。走天花,由於是結構是降板做的,線路敷設不好施工,而且樓上的住戶的廁所防水處理不當的話,容易從廁所燈位處漏水下來。所以兩種方法都有利弊。
8. 新房裝修水電走上面好還是下面好
家裡裝修,在地面鋪好水管後,用水泥蓋好了以後再在上面做的防水,請問這種做法對嗎?我怎麼覺得應該把防水做在水管的下面啊?現在這樣做的話以後一旦水管開裂了的話 不是還是會漏到樓下嗎?現在的防水等於主要就是防洗澡的流水嗎? 另外我淋浴的牆面有一面是承重牆,另外一面不是承重牆,現在工人只將不是承重牆的那面防水做到了腰部的位置,承重牆的只刷到了小腿位置
9. 水電安裝水路是走頂還是走地呀哪位裝修大神科普一下。
水管走頂還是走地,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各有優缺,國家以及目前的家裝行業沒有明確規范,所以只能根據房屋裝修時實際情況,當地裝修公司的偏好以及個人意見來選擇了,我只能陳述一下各自的優缺點:
一、從安全形度:
1、走頂:漏水問題發現早,安全性稍高,特別對於水走頂,電走地的,兩者分開走比一起走的安全性要高一些(但漏水了一樣會影響到頂面的燈具線路);還有對於衛生間,走頂的話地面的防水比較好做一些。
2、走地:問題發現晚,小滲水初期肯定察覺不到,等滲到了樓下才會被發現,此時往往滲水比較嚴重了;衛生間走地的話刷防水要麻煩一些;還有,如果同時電路也走地,而且電路施工沒做好的話(比如套管連接處沒用膠粘好),有可能引起電路障礙。
二、從維修方便角度:
1、走頂:對於廚衛,本身一般都會做鋁扣板吊頂,發生漏水問題及早發現後,能通過拆除吊頂及時進行維修,鋁扣板不怕水,所以維修簡單而且一般不產生二次費用;但對於客餐廳採用石膏板、石膏線的吊頂,就需要砸了重新花錢做吊頂了。
2、走地:需要拆木地板,或者砸地板磚,由於埋在水泥里,滲水點的尋找肯定麻煩一些,可能破開地面的范圍較大,修理後再重新找平、鋪設地板吧~
三、從避免糾紛角度:
1、走頂:漏了淹自己家,無非是自己維修的問題。
2、走地:漏水了就連樓下一起禍害了,到時候不光要砸地維修,還要負責樓下住戶的維修,以及金錢和人情賠償問題。
四、從花費角度:
1、走頂:無疑的費工費時費料費錢,
2、走地:彎腰即可完成,比較省工了,所以工錢比走頂便宜
其實不管是水管走頂還是走地,都各有各的優缺點,但是從長遠來看,水管走頂還是比較省心的,不用擔心時間長了出現問題,再維修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