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路分析過程中主要應用的定理有哪些
電路分析中,主要應用到的定律、定理和分析方法有以下內容:
1、最基本的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電壓定律(KVL);
2、節點電壓分析法;
3、迴路電流法;
4、支路電流法;
5、戴維南(諾頓)定理;
6、替代定理;
7、疊加定理;
8、電源等效變換法;
9、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10、電阻(阻抗)的Y-△變換;
11、網孔電流法;
另外選學內容還包括:
12、特勒根定理;
13、互易定理;
14、對偶定理。等等。
2. 電路分析基礎
1)解:設受控電流源兩端電壓為U,下正上負。
1、直流分量Is1=3mA作用時,電感相當於短路,電容相當於開路,所以電阻總電阻為:R=1k+1k=2kΩ。因而吸收直流分量的功率為:P1=Is1²R=(3/1000)²×2000=18(mW)。
2、交流分量:is2=8cos(1000t-45°)=8cos(-1000t+45°)=8sin[90°-(-1000t+45°)]=8sin(1000t+45°)。所以:Is2(相量)=8/√2∠45°=4√2∠45° mA。
ω=1000rad/s,XL=ωL=1000×1=1000Ω,Xc=1/(ωC)=1/(1000×1/1000000)=1000Ω。
所以電路總阻抗為:Z=1000+(1000+j1000)∥(1000-j1000)=2000(Ω)。
電路端電壓相量為:U(相量)=Is2(相量)×Z=4√2∠45°×2000/1000=8√2∠45°(V)。
電壓與電流的相位差φ=45°-45°=0°,所以cosφ=1。因而電路從交流分量吸收的功率為:
P2=UIcosφ=8√2×4√2=64(mW)。
3、電路吸收的平均功率為:P=P1+P2=18+64=82(mW)。
3. 電路分析基礎書那本比較好
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電路圖是人們為研究、工程規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准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由電路圖可以得知組件間的工作原理,為分析性能、安裝電子、電器產品提供規劃方案。在設計電路中,工程師可從容在紙上或電腦上進行,確認完善後再進行實際安裝。通過調試改進、修復錯誤、直至成功。採用電路模擬軟體進行電路輔助設計、虛擬的電路實驗,可提高工程師工作效率、節約學習時間,使實物圖更直觀。
識圖
單元電路是指某一級控制器電路,或某一級放大器電路,或某一個振盪器電路、變頻器電路等,它是能夠完成某一電路功能的最小電路單位。從廣義角度上講,一個集成電路的應用電路也是一個單元電路。
單元電路圖是學習整機電子電路工作原理過程中,首先遇到具有完整功能的電路圖,這一電路圖概念的提出完全是為了方便電路工作原理分析之需要。
4. 克萊姆法則在電路分析中的應用具體例子分析
克萊姆法則僅僅是通過矩陣/行列式進行方程求解的一種方式,就像你用消元法解方程也是一樣的。它與電路分析建立的微分方程沒有本質上的聯系。至於求解不妨看一看線性代數的相關內容。
5. 電路分析基礎的圖書三
書 名: 電路分析基礎
作者:翁黎朗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9月
ISBN: 9787111278436
開本: 16開
定價: 23.00 元 本書是信息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教材,主要介紹電路基本概念;電路的分析方法;一階電路和二階電路;正弦穩態電路分析和頻率響應等內容。
書中含有大量的習題及詳解,並引入了一些實際應用例題,從中可以提高讀者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便於自學。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類、通信類、自動化類和計算機類的教科書,也可供從事電子技術工作的人員參考。 第1章 導 論
1.1 電量和國際單位制1
1.2 力、功和功率2
1.3 電荷與電流3
1.4 電壓3
1.5 電能和電功率4
習題及解答4
補充習題6
第2章 電路基本概念
2.1 電路元件分類7
2.2 電壓源7
2.3 電流源8
2.4 電阻元件8
2.5 電容元件9
2.6 電感元件10
2.7 電感器的結構11
習題及解答11
補充習題14
第3章 電路定律
3.1 電路中的支路、節點、迴路和網孔15
3.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15
3.3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16
3.4 電路元件的串聯17
3.5 電路元件的並聯19
3.6 電阻電路的分壓與分流20
習題及解答21
補充習題25
第4章 線性電路的分析方法
4.1 支路電流法27
4.2 網孔電流法28
4.3 矩陣和行列式29
4.4 節點電壓法32
4.5 輸入電阻33
4.6 轉移電阻33
4.7 電路化簡34
4.8 疊加原理35
4.9 戴維南與諾頓定理36
4.10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38
4.11 特勒根定理38
4.12 互易定理39
習題及解答41
補充習題52
第5章 一階電路
5.1 引 言56
5.2 換路定則及初始值計算56
5.3 通過一個電阻使電容放電58
5.4 通過一個電阻對電容充電60
5.5 通過一個電阻使電感中的電流消耗掉62
5.6 在電感中建立一個直流電流63
5.7 恆定激勵一階電路的三要素公式64
5.8 一階電路的脈沖響應68
5.9 一階電路對指數函數激勵的響應71
5.10 一階電路對突加正弦激勵的響應73
5.11 一階電路中強迫響應的總結74
5.12 微分電路與積分電路75
5.13 突變情況的分析80
習題及解答84
補充習題100
第6章 二階電路、高階電路和復數頻率
6.1 串聯RLC電路104
6.2 並聯RLC電路109
6.3 復數頻率112
6.4 在s域中的一般化的阻抗(R,L,C)114
6.5 網路函數和零極點115
6.6 強迫響應117
6.7 自然響應118
習題及解答119
補充習題134
第7章 正弦穩態電路分析
7.1 引 言138
7.2 正弦信號的基本參數138
7.3 正弦信號的相量表示法141
7.4 電阻、電容、電感元件的復數模型143
7.5 阻抗和導納146
7.6 相量形式的基爾霍夫定律149
7.7 網孔電流相量分析法151
7.8 節點電壓相量分析法155
7.9 戴維南和諾頓定理157
習題及解答159
補充習題170
第8章 交流功率
8.1 瞬時功率176
8.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與無功功率177
8.3 復功率、視在功率和功率三角形178
8.4 功率因數的改善180
8.5 最大功率傳輸181
習題及解答183
補充習題191
第9章 頻率響應
9.1 頻率響應194
9.2 簡單RC電路的頻率響應195
9.3 RC選頻電路198
9.4 RC有源電路頻率特性分析舉例200
9.5 串聯諧振電路及諧振時的特性201
9.6 串聯諧振曲線及迴路的選擇性204
9.7 並聯諧振及諧振時的特性206
9.8 儲能元件的品質因數及損耗因數210
習題及解答211
補充習題219
6. 關於電路分析與邱關源的電路的區別
關於電路分析與邱關源的電路的主要區別是前者講述的是強電,後者講述的是弱電。
強電指電工領域的電力部分。特點是功率大、電流大、頻率低,主要考慮損耗小、效率高的問題。和弱電的關系很密切,與「弱電」相對。
弱電一般是指直流電路或音頻、視頻線路、網路線路、電話線路,直流電壓一般在36V以內。家用電器中的電話、電腦、電視機的信號輸入(有線電視線路)、音響設備(輸出端線路)等用電器均為弱電電氣設備。
強電與弱電是相對的概念,從概念上講,主要區別是用途的不同,而不能單純的以電壓大小來界定兩者關系(如果非要指定
用電壓區分的話,那就把36V(人體安全電壓)以上劃定為強電, 36V(人體安全電壓)以下為劃定為弱電。)
,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一般區分原則是:強電的處理對象是能源(電力),其特點是電壓高、電流大、功率大、頻率低,主要考慮的問題是減少損耗、提高效
率,弱電的處理對象主要是信息,即信息的傳送和控制,其特點是電壓低、電流小、功率小、頻率高,主要考慮的是信息傳送的效果問題,如信息傳送的保真度、速
度、廣度、可靠性。它們大致有如下區別:
(1)交流頻率不同
強電的頻率一般是50Hz(赫),稱「工頻」,意即工業用電的頻率:弱電的頻率往往是高頻或特高頻,以KHz(千赫)、MHz(兆赫)計。
(2)傳輸方式不同
強電以輸電線路傳輸,弱電的傳輸有有線與無線之分。無線電則以電磁波傳輸。
(3)功率、電壓及電流大小不同。
7. 如何學好電路分析
學好電路分析是後續課程的基礎,可謂簡單而重要,只有電路分析學好了,在後續課程中才能有良好的思路去解決問題。
電路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相對於文化基礎課來說,它更側重於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而比起專業課來講,它則更強調物理概念和一般理論分析。
電路理論是從實際事物中抽象出來的,與實際事物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理論,因此要特別注意應用場合的條件。電路課程具有特殊的規律,掌握了規律則學習起來就輕松多了,也容易記憶。
電路理論分析一是主要決定電路元件模型,即理想電阻元件、電感元件、電容元件,掌握了這些元件的伏安特性,則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要注意電路結構所遵循的原則即基本爾霍夫二大定律是解決電路結構問題的關鍵,在以上基礎上應用電路中的主要原理、定理,即疊加定理、戴維南定理,對電路進行分析、計算。
為了正確、簡單的分析、計算電路,對於復雜電路必須通過等效變換進行化簡,這是電路理論中的首要手段,所謂等效即在不影響所需計算分析的情況下對外電路等效,這是必須牢牢掌握的。
平時要認真閱讀例題。例題是課程內容的組成部分,又是從概念到解題的中間橋梁,把定律、定理、原理以例題形式編入書中,這是電路教材的特點。 多做習題也是電路課學習的重要方面。習題是教材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習題的練習,有助於加深對基本概念的理解。習題不但要做對,更應該理解每道習題所要考察的概念,搞清為什麼要出這一道題,考核了什麼內容,這樣學習才能學得深,學得好。解習題是培養思考能力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同時也是檢驗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概念的一把尺子。
區別電路模型與實際器件。 理想電路元件是從實際電路器件中科學抽象出來的假想元件。應當注意電路元件與實際器件的聯系和差別。一般器件都可以用理想電路元件及它們的組合來模擬,但兩者之間不完全等同。例如,在頻率不太高的條件下,一個線圈的數學模型就是電阻元件和電感元件的串聯,而當頻率較高時,線圈的繞線之間的電容效應就不容忽視,在這種情況下表徵這個線圈的較精確的模型還應當包含電容元件。
區別在不同區域中分析計算的特殊問題。對於電路理論的分析、計算,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在時域中計算時所使用的理想元件伏安特性,以及結構特徵所表示的方法,在頻域中就不適用。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示,任何一種在一定范圍內計算、分析所使用的元件伏安特性、結構定律、原理、公式,換到另一范圍使用時,必須考慮在新范圍內使用時所發生的特殊問題,修正以前的表達式,而且,經過處理後解決了這些問題,則以前所學的方法都可在新范圍內使用。電路分析就是不斷地尋找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因此特別注意在新范圍內使用所必須的條件。 總之,要想學好電路理論,必須多想、多算、多動手。
8. 電路分析基礎應用題
計算出VA和VB的正常值,分別與電壓表V1和V2讀數作對比。
9. 對稱性在電路分析中的應用
利用對稱性可以更加方便地分析電路。比如利用對稱性可以找到電位相等回的點,從而確答定各元件間的關系,做出電路的等效電路,計算出等效電阻;電橋電路中,若電橋平衡,即相應橋臂阻抗乘積相等則橋支路形同短路,即4條橋臂支路兩兩互連的節點電位相等;又如根據電路的對稱性可以利用中分定理,按此定理,對稱激勵的對稱電路可以從中分線切開,並對交叉連線切口處分別在中分線兩邊將斷點短接,整個電路的工作狀態不會改變,即對於對稱激勵對稱電路只需分析一半就夠了。而對反對稱激勵的對稱電路,其對接連線與中分連線的交點為等位點。利用對稱性還可以在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中為利用位形圖或相量圖分析電路提供便利等。
你可以從上述各方面找一個切入點入手,重點寫一個方面,然後列舉利用對稱性簡化分析電路的優點和好處,及應用舉例。可參看有關電路理論的教材。論文應該不會很難寫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