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這個電路中,設某一參數變化時其餘參數不變,當Rc增大時,為什麼Ibq基本不變呢
Rc的改變是集電極電阻,和基極電流沒有直接的關系。三級管做好後,參數就是固定的,決定基極電流的是電壓,Rb和三級管的基極導通電壓。
Ⅱ 在電子電路設計中,當一個信號過來時,你首先要考慮的是什麼
首先你得明白 你設計的這個電路是要實現什麼功能 輸入信號是直流信號還是交流信號 還是脈沖信號 才能根據需要設計放大器 或者控制器 還是觸發器
你只說一個信號過來 讓人無所適從 既然是電子電路設計 首先你必須得明白你想要個什麼樣的電子電路 如果你不知道那個信號是個什麼信號 這個電路設計是無從談起的
Ⅲ 假設在串聯電路中,一個滑動變阻器和一個定值電阻串聯,現在滑動變阻器的電阻變小,串聯電路電流應該怎樣
串聯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電路中總電阻變小,所以電路中電流變大 I=U(電源)/R(總電阻)
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也會增大 U(電阻)=I*R(定值電阻)
Ⅳ 所示電路中所有開關在t=0時動作.設所有電路在換路前均已處於穩態
換路前,8=2i+2(i-4i),解得i=-2A
根據KCL,iL(0+)=iL(0-)=(i-4i)=6A
換路瞬間,Uc電壓為0,i(0+)=8/2=4A,
根據KCL,i1(0+)+4x4+6=4,解得i1(0+)=-18A
根據KVL,2i(0+)+2iL(0+)+uL(0+)=8,解得uL(0+)=8-8-12=-12V
Ⅳ 問: 在一簡單電路中,兩個電阻R1和R2串聯連接.設R1和R2相互獨立,概率密度函數均為 f(x)
如圖所示。
Ⅵ 在圖示電路中,設二極體為理想原件,當U1為150V,u2為
答案應該是B:75V。
因為二極體是理想元件,和D2連的100V不起作用;u1(150V)在200K電阻上的分壓是100V,減掉和它反向串聯的25V,u2就應該是75V。
還有一種解釋:A:25V
u1通過D2短路掉了,所以
u2應該是25V。
到現在我也有點弄不清到底該是哪個了,但肯定不是C和D。
Ⅶ 三極體靜態工作點是一個點嗎設置一個點是什麼意思是在電路圖中點一點嗎
什麼是靜態工作點?說白了就是在沒有輸入信號時的集電極電流。設置工作點的目的是讓晶體管能夠正常工作,假設不設置工作點(集電極電流為零),當基極有交流信號輸入時,如果信號小於0.6伏(這很常見,天線上信號都是微伏級),由於不能克服死區電壓,那麼集電極電流就一直為零,這樣肯定不能放大信號了。假設工作在末級或末前級,來的信號已經足夠大,超過了0.6伏,那還是不能正常工作:正半周時,只有超過死區電壓0.6伏的部分能得到放大,低於0.6伏的部分不能克服死區電壓,晶體管是截止的,而整個負半周對發射結是反偏,晶體管也不導通,再加上晶體管在剛開始導通的時候,特徵曲線彎曲得很厲害,信號會產生嚴重的失真。看來,不加偏置真的不行,小信號沒有任何反映,大信號失真嚴重,無法使用。
下面以NPN硅管為例說明三極體工作原理:在接正向電壓的條件下(集電極接正、發射極接負),基極上若沒有電壓或接負電壓,晶體管是不會導通的,也就是相當於一根斷了的導線;若想讓三極體導通工作,其實很簡單:只給基極一個很小的正電流就可以了,即可形成比較大的集電極電流(而發射極電流等於二者之和),這叫加「偏置」,導通後究竟集電極電流比偏置電流(基極電流)大多少倍,取決於晶體管的結構,一旦晶體管造好了,這個數值就固定不變了,這個數值是三極體的重要參數,叫「放大倍數」,又叫「β」值(也有稱hfe值);結構上,基極做得越薄,摻雜濃度越高,三極體的「β」值越高。
晶體管的「β」值是不是越高越好呢?不是的!一般小功率管的β值的理想值為100左右,而耐壓(指集電極可耐受的最高電壓BVCEO,或BVCBO)高的大功率管β值都在20以下,這是因為耐壓高,基極就要做得厚,摻雜就要少,這樣一來,β值就高不了啦。
P接正N接負叫「正偏」, N接正P接負叫「反偏」,發射極和基極形成的PN結叫發射結,基極和集電極形成的結叫集電結。
如果基極懸空,集電極接正,發射極接負,理想的情況電流應當為零,但此時仍有一股很小的電流ICEO,這個電流叫「漏電流」,又名「穿透電流」。這個電流理想是越小越好,它是集電極電流不可控的部分,鍺管較大,硅管很小。
而三極體的放大作用正是利用了這股漏電流,把它變成用基極小電流來控制集電極的大(漏)電流。
三極體有三種工作狀態:(用水龍頭比喻三極體的工作)
截止態:對電路相當於一根斷了的導線,此時集電極電流為零,(相當於水龍頭全關閉,滴水不漏),此時,發射結和集電結都是反偏。
放大態:對於電路相當於一個電控的電位器,用基極的小電流即可按比例地控制集電極的大電流,這個比例就是β值。(相當於一個電磁控制的水龍頭,通電越多,水流越大),此時,發射結正偏,集電結反偏。
飽和態:對電路相當於一根連著的導線,此時集電極電流為最大值(取決於電源電壓除以負載電阻),不再受控於基極電流(相當於水龍頭全打開,水壓低,再開也不管用了,水流大不了了),此時,發射結和集電結都是正偏。
模擬電路使用晶體管的放大態,數字電路使用的卻是截止態和飽和態。
Ⅷ 設在工頻電路中,電流i=Imsin(wt 120°),已知接在電路中的安培
漏了個關毽符號。式中是(wt+120°),還是(wt-120°)?
Ⅸ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
以下是分析方法,聲明一下下面也是我做題時候的通用的思路:列條件,分別列式,然後找出有用的,進而求出結果。希望能幫到你:
條件1:當開關S1、S3斷開,S2閉合時,電阻R1與R2的總電功率為P1,且P1=6.4W,電壓表示數為U1;
條件2:當斷開S1,閉合S2、S3時,電阻R2的功率為P2,且P2=6W,電壓表示數為U2;
條件3:當閉合S1,斷開S2、S3時,電流表示數為1.6A。
條件4:U1:U2=4:3
解答:(1)利用條件2和條件3,以及P=U* I=U*U/R= I * I * R,U=I *R得到:
(設電流表讀數為 I,則 I =1.6A)
U2=P2/ I=3.75 V;R2=P2/(I*I)=2.34歐姆。
(2)根據條件4:U1=U2*4/3=5V
(3)根據條件1:R1+R2=(U1*U1)/P1=3.91歐姆,得到R1=3.91-2.34=1.57歐姆
(通過上面的三步把我需要的條件列出來,在草紙上面的時候我會把每個條件對應的式子都列出,然後從裡面挑我能用到的寫)
(4)根據條件2和條件3:電源電壓 U = I*(R1+R2)=6.25V
(5)根據條件1:設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 I『 ,則 I' =P1/U1=1.28A。
則R3=(U-U1)/ I' =0.98歐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