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學電路2――15
含有受控源的求輸入電阻一般就是用外加電源法,比如外加一個電壓源Us,產生一個電流為Is,則Rin=Us/Is,具體過程待會兒給你,你先看看書上例題
② 電路的基本功能有哪兩大類,一是 二是
一是傳遞能量,二是傳遞信息。前者是強電,如輸變電、用電,後者是弱電,如電信電話、網路通訊的硬體設施。
③ 電路圖2AA2 是什麼
2A應該指電流單位2安培。A2應該是交流接觸器線圈接點A1 A2.
④ 請問什麼叫一次線路 什麼叫二次線路(電路)
一次電路是指電源通過器件控制負荷的(主)電路,二次電路是指控制器件運行的電路。
發電廠發出的電一般是10KV-15KV,不能滿足遠距離輸電的需要,首先用變壓器升為幾百KV的高電壓,這里的發電機端就是一次側電壓,變壓器輸出的幾百KV的電壓就是二次側電壓。
變電站分一次變電站和二次變電站,從發電機輸出的電壓升為幾百KV的變電站就屬於一次變電站。二次變電站是將輸電線路的幾百KV的電壓通過二次變電站降壓10KV的電壓後再輸送到工廠,農村等地再變為400V電壓。
用三線四線制輸出380/220V電壓。供不同的用電器工作/總之一次側電壓就是輸入端電壓。二次側電壓就是輸出端電壓。
(4)電路ii擴展閱讀:
軌道電路一次參數包括道床電阻和鋼軌阻抗。道床電阻是指每公里軌條間的電阻值。。鋼軌阻抗是指每公里兩根軌條(迴路)的阻抗,稱為單位鋼軌阻抗(簡稱鋼軌阻抗)。軌道電路的工作狀態分為調整狀態和分路狀態。
軌道電路在各種工作狀態下工作,受到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其中受道床電阻、鋼軌阻抗和電源電壓3個參數的影響最大。因此,如何保證軌道電路在各種可變參數變化時均能穩定可靠地工作,是研究軌道電路的重要任務之一。
調整狀態,對於軌道繼電器(DGJ)而言,從鋼軌上接收到電流值越大(在一定數值范圍內),其工作就越可靠。接收到的電流值將隨著道床電阻、鋼軌阻抗、電源電壓的變化而改變。
當道床電阻最小、鋼軌阻抗最大、電源電壓最低時,軌道繼電器獲得的電流最小,軌道電路調整狀態的最不利工作條件。以下3個不利因素構成了軌道電路調整狀態的最不利條件:
(1)當單位長度的鋼軌阻抗值固定時,軌道電路越長,總的鋼軌阻抗值越大,在電能傳輸過程中,鋼軌上的壓降也就越大。因此,如果其他2個參數不變,鋼軌阻抗值越大,對軌道繼電器的吸起就越不利。
(2)道床電阻的大小反映軌道電路兩根鋼軌之間的漏泄情況,氣候越潮濕、道床越臟,道床電阻就越低,漏泄電流就越大,軌道繼電器得到的能量就越少,而且這種漏泄與軌道電路長度成正比。在其他2個參數不變的情況下,道床電阻越小,對軌道繼電器的吸起就越不利。
(3)軌道電路所採用的電源電壓都會有一定的波動,當電源電壓波動到最低值時,也要保證軌道繼電器能夠可靠地工作。
因此,在選擇適當的電源電壓和限流器阻值時,必須考慮道床電阻最小、鋼軌阻抗模值最大、電源電壓最低這3個不利因素。在這種最不利條件下,要求軌道繼電器(連續供電式軌道電路)上的電壓(或電流)等於工作值。
⑤ 這個電路2V是怎麼來的
看圖吧
⑥ 電路圖符號大全
從電源引入端開始向配出端順序看:
1、SCB10-2000 10/0.4 D/Yn11
乾式變壓器,10KV/0.4KV,容量2000KVA,高壓側三角形接法,低壓側為星形接法,連接組別為D/Yn11(星三角11點接法);
2、TMY-3[2*(125*10)]+1*(125*10)
低壓進線櫃主母線或低壓水平母線規格,125*10硬銅排,3條相線為雙排,PEN為單排;
3、MT40H1/3P MIC5.0 I=3200A
低壓總進線自動(萬能)斷路器,施耐德品牌,電流規格4000A,整定電流(長延時)3200A,性能要求查廠家樣本;
4、4000/5A
進線側電流互感器變比,4000/5
5、NS100H/3P I=100A GPU3-60II
浪涌保護輔助迴路,配施耐德NS100H/3P開關、GPU3-60II浪涌吸收保護器;
6、D1:MNS 1000*1000*2200
低壓櫃編號、型號,MNS系列,進線櫃尺寸為1000寬、1000深、2200高;
7、D2、D3:無功功率補償
電容補償櫃
8、GLR-1250/3P,ZWK ARC-12/J
帶熔斷器隔離開關1250A/3P,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安科瑞品牌)12路;
9、FYS-0.22
浪涌吸收保護(避雷器);
10、NT100-100A
熔斷器,100A;
11、LC1-DPK12M7C
施耐德產接觸器,需要查產品樣本(略),用於自動切換電容器組;
12、FK-Dr30/440/7
電容器組迴路串接電抗器,防止瞬間切換過電流;
13、10*MKPg0.44-30-3
10組電容器,MKPg0.44型號,30KVar、三相;
14、D7,含4套NS系列斷路器
低壓出線櫃,NS400N/3P 200A表示施耐德NS400N斷路器,400A框架,整定電流為200A;
15、112KW WDZA-YJY-4*185+E95
該出線迴路為112KW負荷,出線電纜為無鹵低煙A級阻燃(交聯聚乙烯絕緣、交聯聚乙烯護套),規格為4*185+E95,E95表示PE線規格95;
16、ACR220E、300/5
安科瑞品牌儀表(出線迴路電流表),配300/5電流互感器;
17、D9,含MT25H1/3P MIC5.0 I=1600A及2000/5A
低壓母聯櫃,斷路器為MT25H1/3P MIC5.0,整定電流1600A,配2000/5A電流互感器。
18、標註:3-7-N3之類
不同的設計人員有不同的習慣,這里表示第3套變配電系統(對應變壓器T3)、第7面低壓櫃、第3條出線迴路(該櫃內的第3個抽屜);
19、補充
MNS系列低壓配電櫃標准垂直母線的規格是1000A,即每個櫃可以提供1000A以內的配電負荷能力,超出1000A時(如需要1600A)要採用雙垂直母線,可以做到2000A,這些參數要查不同系列低壓櫃的樣本。
(沒有具體的圖紙,只好對照我手中的圖來舉例)
配電系統圖上的符號
系統圖中某線路上標有:ZR-YJV-4*25+1*16-CT-SC80-ACC
ZR 表示阻燃
YJV--交聯聚乙烯絕緣低鹵、阻燃、耐火型電力電纜
4*25+1*16是線的平方數
SC是表示水煤氣鋼管
CT是表示電纜橋架敷設
80說的是公稱直徑 既不是外徑也不是內徑
ACC是表示:暗敷設在不能進人的吊頂內
BV(2*6+E6)SC20-C:
BV:是聚氯乙烯絕緣電線
2*6+E6):是表示兩根6平方毫米的電源線,加一根6平方毫米的接地保護線
SC20-C :是說明使用DN20的水煤氣管做穿線管,暗敷
「LGJ185/25」
LGJ是鋼芯鋁絞線的意思,
185是指導線的截面積,
25是指的是鋼芯的截面積,這種型號應該是用於110KV的輸電線路
在插座中:L----火線、N----零線、G---地線、插座內部有此符號標識。
顏色也有區分,通常紅色是火線,藍色是零線,雙色為地線。
轉換開關型號 :
轉換開關 LW5-16 YH3/3 字母和數字分別表示的是:
LW--萬能轉換開關的"萬能"的反拼音;
5--設計序號;
16--開關觸頭能承受的額定電流;
Y--電壓;
H--轉換的"換"的拼音首字母;
3--三相;
3--三節.
LW5-16 YH3/3 的意思就是用於電壓指示轉換相間電壓的萬能轉換開關.
電流互感器型號 :
電流互感器 LMZJ1-0.66 150/5 的字母和數字分別表示:
L--電流互感器;
M--母線穿芯式;
ZJ--澆鑄絕緣;
1--設計序號;
0.66--額定電壓;
150/5--此電流互感器的變比.
瓷插保險的規格是RC1-10A,「RC1-10A」的含義是:
RC表示是「熔斷器,插入式」,10A表示它的允許額定電流值是10A。
R--熔斷器;
C--插入式;
1--設計序號;
10A--額定電流
⑦ 電路圖上什麼意思(27±2)℃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你的圖呢 圖也沒有
急什麼急 急也沒有用
我比你更急 但也沒有用
沒有圖 一點辦法都沒有
弄好圖了再來問吧
⑧ 電路圖..
材料、橫截面積、長度
2Ω,2Ω
u1+u2=u
I*R1+I*R2=u
I*(R1+R2)=u
所以R=u/I=R1+R2
用兩個電阻和一個電流表串聯接在6v電源上,用電壓表分別測量出兩個電阻上的電壓,然後就可以按照上面的公式驗證了。
⑨ 基礎電路如何區分一階電路和二階電路
一階電路里有一個電容或一個電感。二階電路里有一個電容和一個電感。
簡單的講,一階電路里有一個儲能元件,可以是電容也可以是電感。
二階電路里有兩個儲能元件, 可以都是電容也可以都是電感,也可以是一個電容、一個電感。
一階電路需要解一階微分方程、二階電路需要解二階微分方程。
1、一階電路:
任意激勵下一階電路的通解一階電路,a.b之間為電容或電感元件,激勵Q(t)為任意時間函數,求一階電路全響應一階電路的微分方程和初始條件為:
df(t)dt+p(t)f(t)=(t)(1) f(0+)=u0其中p(t)=1τ,用「常數變易法」求解。令f(t)=u(t)e-∫p(t)dt,代入方程得u(t)=∫(t)e∫p(t)dtdt+c1f(t)=c1e-∫p(t)dt+e-∫p(t)dt∫(t)e∫p(t)dtdt=fh(t)+fp(t)。
(2)常數由初始條件決定。其中fh(t)、fp(t)分別為暫態分量和穩態分量。
2、三要素公式通用形式用p(t)=1τ和初始條件f(0+)代入(2)式有c1=f(0+)-fp(0+)f(t)=fp(t)+[f(0+)-fp(0+)]e-1上式中每一項都有確定的數學意義和物理意義。
fp(t)=e-1τ∫(t)e1τdt在數學上表示方程的特解,即t~∞時的f(t),所以,在物理上fp(t)表示一個物理量的穩態。(隨t作穩定變化)。
fh(t)=c1e-1τ在數學上表示對應齊次方程的通解,是一個隨時間作指數衰減的量,當時t~∞,fh(t)~0,在物理上表示一個暫態,一個過渡過程。
c1=f(0+)-fp(0+),其中fp(0+)表示穩態解在t=0時的值.τ=RC(或L/R),表示f(t)衰減的快慢程度,由元件參數決定。
3、穩態解的求取方法由於穩態解是方程的特解,由上面的討論可知:
fp(t)=e-1τ∫(t)e1τdt。
對任意函數可直接積分求出。方程和初始條件為:
(1)didt+RLi=UmLcos(ωt+φu)i(0+)=I0ip(t)=e-LtR∫UmLcos(ωt+φu)eRtLdt。
用分步積分法求得ip(t)=UmR2+ω2L2cos(ωt+φu+θ),其中θ=tg-1(ωLR)ip(0+)=UmR2+ω2L2cos(φu+θ)。
(2)由於穩態解是電路穩定後的值,對任意函數可用電路的穩態分析法求出。
sZ=UmR2+ω2L2∠(φu+θ)ip(t)=UmR2+ω2L2cos(ωt+φu+θ).ip(0+)=UmR2+ω2L2cos(φu+θ)。3也可用試探法(待定系數法)求出fp(t)。
如上題中,可以令i=Imcos(ωt+Ψ),代入方程得Im=UmR2+ω2L2,Ψ=φu+θ,ip(t)=UmR2+ω2L2=cos(ωt+φu)。
4、二階電路。
二階電路分類。
零輸入響應。
系統的響應除了激勵所引起外,系統內部的「初始狀態」也可以引起系統的響應。在「連續」系統下,系統的初始狀態往往由其內部的「儲能元件」所提供,例如電路中電容器可以儲藏電場能量,電感線圈可以儲存磁場能量等。
這些儲能元件在開始計算時間時所存儲的能量狀態就構成了系統的初始狀態。如果系統的激勵為零,僅由初始狀態引起的響應就被稱之為該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一個充好電的電容器通過電阻放電,是系統零輸入響應的一個最簡單的實例。系統的零輸入響應完全由系統本身的特性所決定,與系統的激勵無關。
當系統是線性的,它的特性可以用線性微分方程表示時,零輸入響應的形式是若干個指數函數之和。指數函數的個數等於微分方程的階數,也就是系統內部所含「獨立」儲能元件的個數。
假定系統的內部不含有電源,那麼這種系統就被稱為「無源系統」。實際存在的無源系統的零輸入響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地衰減為零。
定義。
換路後,電路中無獨立的激勵電源,僅由儲能元件的初始儲能維持的響應。也可以表述為,由儲能元件的初始儲能的作用在電路中產生的響應稱為零輸入響應(Zero-input response)。零輸入響應是系統微分方程齊次解的一部分。
零狀態響應。
如果系統的初始狀態為零,僅由激勵源引起的響應就被稱之為該系統的「零狀態響應」。一個原來沒有充過電的電容器通過電阻與電源接通,構成充電迴路。
那麼電容器兩端的電壓或迴路中的電流就是系統零狀態響應的一個最簡單的實例。系統的零狀態響應一般分為兩部分,它的變化形式分別由系統本身的特性和激勵源所決定。
當系統是線性的,它的特性可以用線性微分方程表示時,零狀態響應的形式是若干個指數函數之和再加上與激勵源形式相同的項。
前者是對應的齊次微分方程的解,其中指數函數的個數等於微分方程的階數,也就是系統內部所含「獨立」儲能元件的個數。後者是非齊次方程的特解。
對於實際存在的無源系統而言,零狀態響應中的第一部分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地衰減為零,因此往往又把這一部分稱之為響應的「暫態分量」或「自由分量「。
後者與激勵源形式相同的部分則被稱之為「穩態分量」或「強制分量」。
全響應。
電路的儲能元器件(電容、電感類元件)無初始儲能,僅由外部激勵作用而產生的響應。在一些有初始儲能的電路中,為求解方便,也可以假設電路無初始儲能,求出其零狀態響應,再和電路的零輸入響應相加既得電路的全響應。
在求零狀態響應時,一般可以先根據電路的元器件特性(電容電壓、電感電流等),利用基爾霍夫定律列出電路的關系式,然後轉換出電路的微分方程。
利用微分方程寫出系統的特徵方程,利用其特徵根從而可以求解出系統的自由響應方程的形式;零狀態響應由部分自由響應和強迫響應組成,其自由響應部分與所求得的方程具有相同的形式。
再加上所求的特解便得系統的零狀態響應形式。可以使用沖激函數系數匹配法求解。
⑩ 求電路中的I1,I2。
串聯電路中電流相等"I1=I2=I總",電壓相加"U1+U2=U總";並聯電路中電壓相等U1=U2=U總,電流相加I1+I2=I總。 再加上歐姆定律 I*R=U
補充:
一、 歐姆定律部分
1. I=U/R(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 I=I1=I2=…=In (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電流處處相等)
3. U=U1+U2+…+Un (串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
4. I=I1+I2+…+In (並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幹路上的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5. U=U1=U2=…=Un (並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都等於電源電壓)
6. R=R1+R2+…+Rn (串聯電路中電阻的特點:總電阻等於各部分電路電阻之和)
7. 1/R=1/R1+1/R2+…+1/Rn (並聯電路中電阻的特點: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之和)
8. R並= R/n(n個相同電阻並聯時求總電阻的公式)
9. R串=nR (n個相同電阻串聯時求總電阻的公式)
10. U1:U2=R1:R2 (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阻的關系:電壓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的電阻之比)
11. I1:I2=R2:R1 (並聯電路中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流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的電阻的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