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理 電路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適公式)
⑵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R=R1+R2
⑷U1/U2=R1/R2 (分壓公式)
⑸P1/P2=R1/R2
6並聯電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 [ 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7定值電阻:
⑴I1/I2=U1/U2
⑵P1/P2=I12/I22
⑶P1/P2=U12/U22
8電功:
⑴W=UIt=Pt=UQ (普適公式)
⑵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⑴P=W/t=UI (普適公式)
⑵P=I2^R=U^2/R (純電阻公式)
② 電熱Q=Pt 電熱的公式~ Q=I方Rt是普適的那 Q=Pt是普適還是針對純電阻電路呢
P=I^2R=U^2/R=UI W=Pt=I^2Rt=U^2/Rt=UIt Q=W=Pt=I^2Rt=U^2/Rt=UIt 以上只適合純電阻電路 即電源的能量全部轉化成了熱能 如果是非純電阻電路 W=UI Q=I^2R W-Q就是轉化成別的能量的多少(如機械能)(比如電動機)
③ 怎樣計算並聯電路中的總功率,有什麼公式嗎
並聯電路中的總功率的計算方式方法與串聯電路的總功率的計算方式方法是一致的,均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計算:
方式一:
利用總電壓U總、總電流I總、總電阻R總,根據公式「P總=U總I總=I總²R總=U總²/R總」當中的一個適合的公式直接計算總功率。
(1)串聯電路中,R總=R1+R2+---+Rn;
(2)並聯電路中,1/R總=1/R1+1/R2+---+1/Rn。
方式二:
先計算各個電阻的電功率,再把各個電阻的電功率相加,從而求得總功率。
(1)先利用各個電阻的電壓U、電流I、電阻R,根據公式「P=UI=I²R=U²/R」當中的一個適合的公式,分別計算各個電阻的電功率「P1、P2、---、Pn」;
(2)再根據「P總=P1+P2+---+Pn」間接計算總功率。
(3)普適電路中擴展閱讀:
並聯電路中各支路電壓和電源電壓相等。U=U1=U2
電阻:
1 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於各串聯電阻之和。總電阻要比任何一個串聯分電阻阻值都要大。(總電阻越串越大)R=R1+R2
2 並聯電路中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分電阻的倒數和。總電阻要比任何一個並聯分電阻阻值都要小。(總電阻越並越小)R=R1R2/R1+R2(上乘下加)或: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支路的電阻倒數之和。
3 因此幾個電阻連接起來使用,要使總電阻變小就並聯;要使總電阻變大就串聯。
4 如果n 個阻值都為 R0 的電阻串聯則總電阻R=nR0
5 如果n個阻值都為 R0 的電阻並聯則總電阻 R=R0/n
電功:
1 串聯電路:總電功等於各個用電器的電功之和。即:W總=W1+W2+…Wn
電流通過各個用電器所做的電功跟各用電器的電阻成正比,即:
2 並聯電路:總電功等於各個用電器的電功之和。即:W總=W1+W2+…Wn
電流通過各支路在相同時間內所做的電功跟該支路的電阻成反比。即:
電功率:
1 串聯電路:總電功率等於各個用電器實際電功率之和。即:P總=P1+P2+…Pn
各個用電器的實際電功率與各用電器的電阻成正比
2 並聯電路:總電功率等於各個用電器的電功率之和。即:P總=P1+P2+…Pn各支路用電器的實際電功率與各個支路的電阻成反比。
3 電流(A): I=U/R(電流隨著電壓,電阻變)
4 電壓(V): U=IR(電壓不隨電流變。電壓是產生電流的原因)
5 電阻(Ω):R=U/I(對於此公式不能說電阻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電阻與電流、電壓沒有關系。只與本身材料,橫截面積,長度,溫度有關)
6 電能(J):W=UIt , W=Pt(此二式是普適公式)
W=I2Rt, W=U2t/R (適用於純電阻電路中)
KW.h也是電能的單位俗稱度。1KW.h=3.6×106 J
7 電熱(J):Q=I2Rt(普適公式)在純電阻電路中(消耗電能全部用來產生熱量的電路),Q=W。所以在純電阻電路中算電熱可通過算電能來實現。注意:接有電動機的電路不是純電阻電路,在這樣的電路中計算只能用普適公式。
8 電功率(W):P=UI, P=W/t(此二式是普適公式)
P=I2R, P=U2/R(適用於純電阻電路中)
非純電阻只能用:W=UIt , W=Pt Q=I2Rt P=UI, P=W/t 歐姆定律不成立
④ 解釋下焦耳定律:Q=I2Rt普適公式) 2 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焦耳定律:①文字敘述,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的時間成正比。②公式:焦耳定律數學表達式:Q=I^2Rt,導出公式有Q=UIt和Q=U^2/R×t。前式為普遍適用公式,導出公式適用於純電阻電路。③注意問題:電流所做的功全部產生熱量,即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這時有Q=W。電熱器和白熾電燈屬於上述情況。④在串聯電路中,因為通過導體的電流相等。通電時間也相等,根據焦耳定律,可知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阻成正比,即⑤在並聯電路中,導體兩端的電壓相等,通電時間也相等,根據,可知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即⑥電熱器:利用電流的熱效應來加熱的設備,電爐、電烙鐵、電熨斗、電飯鍋、電烤爐等都是常見電熱器。電熱器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發熱體,發熱體是由電阻率大,熔點高的電阻絲繞在絕緣材料上製成。焦耳定律是定量說明傳導電流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的定律。1841年,英國物理學家焦耳發現載流導體中產生的熱量Q(稱為焦耳熱)與電流 I 的平方、導體的電阻R、通電時間t成正比,這個規律叫焦耳定律。採用國際單位制,其表達式為Q=I^2×Rt或熱功率P=I^2×R其中Q、I、R、t、P各量的單位依次為焦耳、安培、歐姆、秒和瓦特。焦耳定律是設計電照明,電熱設備及計算各種電氣設備溫升的重要公式。焦耳定律在串聯電路中的運用:在串聯電路中,電流是相等的,則電阻越大時,產生的熱越多。焦耳定律在並聯電路中的運用:在並聯電路中,電壓是相等的,通過變形公式,W=Q=Pt=U^2/R×t,當U定時,R越大則Q越小。 需要註明的是,焦耳定律與電功公式W=UIt適任何元件及發熱的計算,即只有在像電熱器這樣的電路(純電阻電路)中才可用Q=W=UIt=I^2Rt=U^2/R×t。另外,焦耳定律還可變形為Q=IRQ(後面的Q是電荷量,單位庫侖(c))。圖為焦耳定律的實驗圖。1.正確理解和使用焦耳定律焦耳定律是一個實驗定律,它的適用范圍很廣。遇到電流熱效應的問題時,例如要計算電流通過某一電路時放出熱量;比較某段電路或導體放出熱量的多少,即從電流熱效應角度考慮對電路的要求時,都可以使用焦耳定律。從焦耳定律公式可知,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強度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若電流做的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即W=UIt。根據歐姆定律,有W=I^2Rt。需要說明的是W=U^2/R×t和W=I^2R×t不是焦耳定律,它們是從歐姆定律推導出來的,只能在電流所做功將電能全部轉化為熱能的條件下才成立。對電爐、電烙鐵、電燈這類用電器,這兩公式和焦耳定律是等效的。使用焦耳定律公式進行計算時,公式中的各物理量要對應於同一導體或同一段電路,與歐姆定律使用時的對應關系相同。當題目中出現幾個物理量時,應將它們加上角碼,以示區別。注意:W=UIt=Pt適用於所有電路,而W=I^2Rt=U^2/R×t只用於純電阻電路(全部用於發熱)。
⑤ 物理學中普適定理
能量守恆定律,質量守恆定律,動量矩守恆定律
⑥ 規劃當中普適圖則與附加圖則區別
普適圖則是對整個單元整體控制的,包含了基本的控制指標,而附加圖則則對特殊地段進一步控制,落實自己設計意圖的,可以自己添加圖例
⑦ 初中物理電學公式那些是普適公式那些是用於純電阻電路的
所有的電學公式都是適用於純電阻電路的,只有非純電阻電路求產生熱量時只能用Q=I^2Rt
⑧ 求電功率的公式是是什麼純電阻和普適公式
作為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個用電器功率的大小數值上等於它在1秒內所消耗的電能。如果在"t"(SI單位為s)這么長的時間內消耗的電能「W」(SI單位為J),那麼這個用電器的電功率就是P=W/t(定義式)電功率等於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導體電流的乘積。[1]
(P=U·I)。對於純電阻電路,計算電功率還可以用公式P=I^2 R和P=U^2 /R。
⑨ 什麼是普適公式
普遍適用於電路當中的就是普適公式 比如說Q=I²Rt就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