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斷開時電流表示數為0.3A,當開關S閉合時電流表示數為0.8A.求:開關S閉合時
當開關S斷開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當開關S閉合時兩電阻並聯;
∵並聯電路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開關S閉合時通過R1的電流不變,即I1=0.3A,
∵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開關S閉合時通過R2電流I2=I-I1=0.8A-0.3A=0.5A.
答:開關S閉合時通過R2電流為0.5A.
⑵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電燈不亮,電流表無讀數,電壓表讀數接近電源電壓,以下可能的情況
A、如果電流表中斷路,L1和L2都完好,則電壓表與電源連接不能相連,電壓表示數為零,故A錯誤;
B、如果L1燈絲斷路,電流表和L2都完好,則電路斷路,兩燈都不亮,電流表示數為零,電壓表與電源兩極相連,電壓表示數接近電源電壓,故B正確;
C、如果L2燈絲斷路,電流表和L1都完好,電壓表與電源兩極不能相連,電壓表示數為零,故C錯誤;
D、如果L1和L2燈絲都斷路電流表完好,則電壓表不能與電源兩極相連,電壓表示數為零,故D錯誤;
故選B.
⑶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斷開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電燈兩端的電壓為0
斷開了,所以沒電流。。流過電燈的電流為0,IR=0
但是沒電流電池兩端依然有電壓,,開關一頭直接和電源相連,所以電壓不平衡
⑷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電流表和電壓表讀數的變化是()A.電流表讀數變大B.電流表讀
開關S斷開R1,R2串連接入電路,電流表示數I=
E |
R1+R2+r |
E |
R1+R2+r |
E |
R1+r |
E |
R1+r |
⑸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 1 ﹑S 2 斷開或閉合時,下列關於三燈連接的情況中錯誤是() A.S 1
A、當S 1 、S 2 都斷開時,電流從正極出發後以次流經燈泡L 1 、L 3 ,所以燈泡L 1 、L 3 亮,它們的連接方式是串聯;故A正確; B、當S 1 、S 2 閉合時,電流從正極出發後分別流經燈泡L 1 、L 2 ,然後回到電源負極,所以燈泡L 1 、L 2 亮,它們的連接方式是並聯;此時L 3 短路,無電流,燈不亮;故B正確; CD、當S 1 斷開、S 2 閉合時,電流從正極出發後經燈泡L 1 回到電源的負極,所以L 1 能發光,此時L 2 斷路,L 3 短路,均無電流所以它們都不亮.故C錯誤,D正確. 故選C. |
⑹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斷開時,螺線管中小磁針的N極的指向如圖所示(水平向右).當開關S閉合,小
小磁針在磁體內部,由安培定則:伸出右手使大拇指指向通電螺線管的N極,則四指彎曲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可知,通電螺線管的左端為N極,右端為S極.根據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即為磁場的方向,也為磁感線的方向,因此N極的指向為水平向左,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
⑺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
D l1,l2被短路
電流總是從電阻最小的電路流過,這里所說的小是指相比而言小得版多,差幾個數權量級的概念;
當閉合S時,燈泡L1和L2與直導線並聯,而直導線的電阻相比燈泡L1和L2的電阻而言要小得多,電流只從直導線通過而不走燈泡,所以燈泡L1和L2不亮,即被短路。
⑻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電鍵S由斷開到閉合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電鍵S斷開時,只有R1在電路中,所以A和A1示數相同。電鍵S閉合時,R1和R2並聯在電路中,並聯電路電壓相同,R阻值不變,所以A1示數不變。A示數變大,
⑼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電壓表測: [ ] A、測R 1 的電壓 B、測R 2
A |
⑽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斷開,甲、乙兩表為電流表時,示數之比為I甲:I乙=2:3,當開關S閉合,甲、乙
首先你要會等化電路圖,在電路圖中,根據電流表和電壓表的工作原理,電流表是串接在被測電路中,內阻極小,相當於短路,可以用一根導線代替;電壓表是並接在被測電路中,內阻極大,相當於開路,對電路沒有影響。當S斷開且甲乙為電流表時,把甲乙直接看作一根導線,則R1左端和R2右端同時接在電源正極,R1右端和R2左端同時接在電源負極,那麼R1R2就是並聯在電源兩端,而且甲表是R2電流(IR2),乙表是總電流(IR1+IR2),明白吧?因I甲:I乙=2:3,即IR2:(IRI+IR2)=2:3,=>3IR2=2IR1+2IR2,=>2IR1=IR2,=>IR1:IR2=1:2,因為並聯電路中電流跟電阻成反比,所以R1:R2=2:1。接下來,S閉合且甲乙為電壓表時,把甲乙看成開路,很明顯R1R2是串聯在電源兩端,甲表是R1R2的總電壓,乙是R2的電壓,因為在串聯電路中電壓跟電阻成正比關系,已知R1:R2=2:1,所以UR1:UR2=2:1,=>UR1=2UR2,那麼,U甲:U乙=(UR1+UR2):UR2=3UR2:UR2=3:1。 夠詳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