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學收音機電路,不知圖R1的作用和原理,去掉會怎樣
這是單管耳塞收音機電路,圖中R1為負載電阻,沒有它收音電路形成不了迴路,相當於斷路了,也就沒有音頻輸出給耦合電容器C2,使得後面三極體得不到信號進行放大。另外可以將BG3AX31偏流電阻56k連接到三極體C獲取,形成負反饋電路,可以改變音質的穩定性。
B. 調節收音機音量大小的電位器,實質相當於一個______;它是靠改變電阻絲的______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路
調節收音機音量大小的電位器實質是滑動變阻器,滑動變阻器是靠改變連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以達到控制音量的目的.
故答案為:滑動變阻器;長度;電流.
C. AM收音電路和FM收音電路有什麼區別
1,接收的電磁波頻率不同.調制方式也不同.
2,AN是調幅波,FM是調頻波.
3,接收機的中頻頻率不同.AM是465KHZ.FM是10.7MHZ
4,檢波電路不同.
其它的部分電路相同.所以現在都是調頻,調幅兩用機.
D. 能讓收音機接收信號的電路叫什麼
調諧電路,一般包含可變電容,通過改變電容量,改變諧振頻率,來實現信號接收。
E. 收音電路的原理
空間中含了成百上千種信號。傳道了收音機的天線上,通過天線輸送到收音機內,首先經高頻選頻放大電路放大某一頻帶位置的信號(原理是藉助可變電容和電感的共振使得某一頻帶位的信號放大,而其它頻帶位的信號則被衰減了),一般的收音機在88MHZ-108MHZ之間進行選頻放大,選頻後的信號在經中頻放大電路,把這一段頻帶的信號再次放大,後變為十幾兆的中頻信號。 在經過二極體檢波電路,把中頻信號濾出掉,最後就剩下10KHZ以下的低頻信號了,在經低頻放大電路放大音頻信號,放大後的信號經電位器調節信號強度,從而實現調節音量的目的,最後的信號,經音頻功率放大器,把信號放大到有一定的推動能力的正弦電流,通過揚聲器發出聲音。 而調諧電路裡面有:本機震盪電路、混頻電路、中放電路、檢波電路、自動增益控制電路、前置低頻放大、揚聲器。 他的工作原理:信號進入混頻級的是高頻調制信號,即載波與其攜帶的音頻信號。經過混頻,輸出載波的波形變得很稀疏其頻率降低了,但音頻信號的形狀沒有變。通常將這個過程(混瀕和本振的作用)叫做變頻。 混頻器輸出的攜音頻包絡的中頻信號由中頻放大電路進行一級、兩級甚至三級中頻放大,從而使得到達二極體檢波器的中頻信號振幅足夠大。二極體將中頻信號振幅的包絡檢波出來,這個包絡就是我們需要的音頻信號。音頻信號最後交給低放級放大到我們需要的電平強度,然後推動揚聲器發出足夠的音量。
F. 收音機音量電位器5K換成10K的,需要改變哪個電路的電阻值
不必改動電路即可使用。人耳絕對分不清旋轉角度對音量大小影響!若你再不放心也可在5k電位器兩端並一枚10k歐姆電阻,但讓你自己體會了。
G. 這個電路圖怎麼改才能使FM收音機能夠接收到其信號
改變諧振迴路可以改變輸出頻率。諧振迴路改變的方法可以應用FM接收機內使用的可變電容(3~20pF)與相關聯的空心線圈代替C2與L。但是:
1、原文沒有說可以到FM頻段,把諧振迴路(C2和L)推廣到FM頻段未必合理。
2、這里沒有什麼「信號」,僅僅是穩壓管的雪崩雜訊,FM收音機在沒有電台的頻率位置本來就充滿雜訊,因此,「收到這個信號」與「沒有收到信號」狀態是一樣的,都是雜訊而已,不像AM接收機收到雜訊與沒有收到雜訊狀態不同。
H. 最簡單收音機電路 可以不用可變電容器挑台
可以。一個管子做再生放大,一個管子做電壓放大,剩下兩只管子推挽放大。不用電容器也可以,線圈做成抽頭的,改變抽頭,可以調節電台。不用磁棒,靈敏度會很低,可能要加一根長一些的「拖線」,做天線用。
I. 如果收音機調諧電路中是採用改變電容的方式來改變迴路固有頻率的,當接收的電磁波的最長波長是最短波長的
最長波長是最短波長的3倍,根據公式c=λf可知,最短波長和最長波長的頻率之比為3:1,
而f=
1 | |
2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