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幫忙看下此電路圖,二極體為何反向安裝
在我看來此圖中的二極體,就是起穩壓和保護及迴流檢測的作用。若負載電壓大於25v,OSC就保護,Q1通過下拉電阻停止工作;若負載電流大,即使SOR不工作,Q1上所檢測的迴流到了肖特基上,也會通過負反饋,檢測5v電壓的穩定性。此升壓電路檢測環路比較特殊;pm檢測比較集成。而肖特基穩壓范圍寬,很好的保護和檢測進出電壓的匹配。屬於寬電壓檢測,還可以濾波互感器不穩定的電流。這也是現代電源電路,尤其是低電壓變換高電壓經常採用的一種方法。譬如液晶顯示器的高壓板就有5v和12v的升壓電路。筆記本的LED電路;一些電器的LED指示燈驅動電路。都會採用這種方式。只是晶元各不相同。而此管的作用都大致相同!
㈡ 電路設計
家庭電路設計都是要埋進牆體的,後期很難改。詳詢
眉山市東坡區文昌裝飾工程部,公司於2002年開始發展裝修行業,13年來文昌裝飾一直本著「以服務締造口碑,以口碑鑄就品牌」的經營理念,立足於各個階層,業務涵蓋家裝中小戶型、大戶型家居裝飾、辦公間等工裝項目設計與施工。文昌裝飾以質量、信譽為企業的生命線,秉承高效務實、真誠守信、認真負責、團結奮進的企業精神,擁有一批優秀的設計師團隊和專業的施工隊伍以及獨特別致的設計理念,以讓客戶獲得更多滿意為服務宗旨,真正實現客戶家的夢想,激發客戶回家的渴望。
手機:13990381295
座機:028-38200317
㈢ 下面這個電路圖有什麼用
正電壓輸出的直流穩壓電路,用的是三端集成穩壓器,輸出電壓有:5、6、12、24等,對應型號是7805、7806、7812、7824 。
Vcc 是輸入電壓,從圖中沒有大的濾波電容來判斷,Vcc 本身是穩壓輸出,此電路是二次穩壓。如12V 變換為 6V 。
補充:
LM317 是輸出電壓可調的三端穩壓器,見下面鏈接:
http://ke..com/view/396556.htm
http://wenku..com/view/bf69e1d249649b6648d747eb.html
㈣ 電路圖紙中的HUM18-25/2P是什麼意思啊
這個應當是只2P的微型斷路器25A
㈤ 什麼叫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英語:integrated circuit,縮寫作 IC),或稱微電路(microcircuit)、微晶元(microchip)、晶片/晶元(chip)在電子學中是一種把電路(主要包括半導體設備,也包括被動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並時常製造在半導體晶圓表面上。
晶體管發明並大量生產之後,各式固態半導體組件如二極體、晶體管等大量使用,取代了真空管在電路中的功能與角色。到了20世紀中後期半導體製造技術進步,使得集成電路成為可能。相對於手工組裝電路使用個別的分立電子組件,集成電路可以把很大數量的微晶體管集成到一個小晶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集成電路的規模生產能力,可靠性,電路設計的模塊化方法確保了快速採用標准化集成電路代替了設計使用離散晶體管。集成電路對於離散晶體管有兩個主要優勢:成本和性能。成本低是由於晶元把所有的組件通過照相平版技術,作為一個單位印刷,而不是在一個時間只製作一個晶體管。性能高是由於組件快速開關,消耗更低能量,因為組件很小且彼此靠近。
2006年,晶元面積從幾平方毫米到350 mm²,每mm²可以達到一百萬個晶體管。第一個集成電路雛形是由傑克·基爾比於1958年完成的,其中包括一個雙極性晶體管,三個電阻和一個電容器,相較於現今科技的尺寸來講,體積相當龐大。
電子顯微鏡下碳納米管微計算機晶元體的場效應畫面根據一個晶元上集成的微電子器件的數量,集成電路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小型集成電路(SSI英文全名為Small Scale Integration):邏輯門10個以下或 晶體管100個以下。
中型集成電路(MSI英文全名為Medium Scale Integration):邏輯門11~100個或 晶體管101~1k個。
大規模集成電路(LSI英文全名為Large Scale Integration):邏輯門101~1k個或 晶體管1,001~10k個。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英文全名為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邏輯門1,001~10k個或 晶體管10,001~100k個。極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英文全名為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邏輯門10,001~1M個或 晶體管100,001~10M個。
GLSI(英文全名為Giga Scale Integration):邏輯門1,000,001個以上或晶體管10,000,001個以上。
而根據處理信號的不同,可以分為模擬集成電路、數字集成電路、和兼具模擬與數字的混合信號集成電路。
㈥ 電路圖的原理
這是一個使用三端可調集成穩壓塊的直流電源電路圖。
按電路圖,輸出直流電壓大約是2V~30V可調。
220V交流電經電源變壓器降壓到25V~30V,然後經VD1~VD4組成的橋式整流器整流,經電容濾波,輸入三端穩壓器穩壓,調整1.8K電位器,可以調整輸出電壓的高低,3DD15D組成擴流電路(因為LM317最大輸出電流只有1.5A,用3DD15D擴流後,輸出電流可達到幾安倍)。
㈦ 電路交換在哪一層
1)電路交換電路交換就是計算機終端之間通信時,一方發起呼叫,獨佔一條物理
線路。當交換機完成接續,對方收到發起端的信號,雙方即可進行通信。在整個通信過程中
雙方一直佔用該電路。它的特點是實時性強,時延小,交換設備成本較低。但同時也帶來線
路利用率低,電路接續時間長,通信效率低,不同類型終端用戶之間不能通信等缺點。電路
交換比較適用於信息量大、長報文,經常使用的固定用戶之間的通信。
(2)報文交換將用戶的報文存儲在交換機的存儲器中。當所需要的輸出電路空閑時,
再將該報文發向接收交換機或終端,它以「存儲——轉發」方式在網內傳輸數據。報文交換的
優點是中繼電路利用率高,可以多個用戶同時在一條線路上傳送,可實現不同速率、不同規
程的終端間互通。但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以報文為單位進行存儲轉發,網路傳輸時延
大,且佔用大量的交換機內存和外存,不能滿足對實時性要求高的用戶。報文交換適用於傳
輸的報文較短、實時性要求較低的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如公用電報網。
(3)分組交換分組交換實質上是在「存儲——轉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兼有電路交
換和報文交換的優點。分組交換在線路上採用動態復用技術傳送按一定長度分割為許多小段
的數據——分組。每個分組標識後,在一條物理線路上採用動態復用的技術,同時傳送多個
數據分
3-02網路適配器的作用是什麼?網路適配器工作在哪一層?
答:適配器(即網卡)來實現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這兩層的協議的硬體和軟體
網路適配器工作在TCP/IP協議中的網路介面層(OSI中的數據鏈里層和物理層)
3-06要發送的數據為1101011011。採用CRC的生成多項式是P(X)=X4+X+1。試求應添加在數據後面的余數。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最後一個1變成了0,問接收端能否發現?若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最後兩個1都變成了0,問接收端能否發現?採用CRC檢驗後,數據鏈路層的傳輸是否就變成了可靠的傳輸?
答:作二進制除法,1101011011 0000 10011 得余數1110 ,添加的檢驗序列是1110.
作二進制除法,兩種錯誤均可發展
僅僅採用了CRC檢驗,缺重傳機制,數據鏈路層的傳輸還不是可靠的傳輸。
3-22假定在使用CSMA/CD協議的10Mb/s乙太網中某個站在發送數據時檢測到碰撞,執行退避演算法時選擇了隨機數r=100。試問這個站需要等待多長時間
㈧ 電路的分類
在專業音響燈光工程中,必須涉及到各種管路和線路的鋪設,這類工程施工都有一定的技術標准,現分類摘錄如下:一、 室內布線:
一般規定:
1. 布線及敷設方式應根據建築物的性質、要求、用電設備的分布及環境特徵等因素確定。應避免因外部熱源、灰塵聚集及腐蝕或污染物存在對布線系統帶來的影響。並應防止在輻射和使用工程中因受沖擊、振動和建築物的伸縮、沉降等外界應力作用而帶來的損害。
2. 敷設方式可分為:
明敷:導線直接或者在管子、線槽等保護體內,敷設於牆壁、頂棚的表面及桁架、支架等處;
暗敷:導線在管子、線槽等保護體內,敷設於牆壁、頂棚、地坪及樓板等內部,或者在混凝土板孔中敷線等。
3. 金屬管、塑料管及金屬線槽、塑料線槽等布線,應採用絕緣電線或電纜。在同一根管或線槽內有幾個迴路時,所有絕緣電線和電纜都應具有與最高標准電壓迴路相同的絕緣等級。
4. 布線用塑料管(硬質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塑料線槽及附件,應採用氧指數為27以上的難燃性製品。
金屬管布線:
1. 布線一般適用於室內、外場所,但對金屬管有嚴重腐蝕的場所不適宜用。
2. 明敷於潮濕場所或埋地敷設的金屬管布線,應該採用水、煤氣鋼管。明敷或暗敷於乾燥場所的金屬管布線可以採用電線管。
3. 三根以上絕緣導線穿於同一根管時,其總截面面積額(包括外保護層)不應超過管內截面積的40%。兩根絕緣導線穿於同一根管時,管內徑不能小於兩根導線外徑之和的1.35倍(立管可取1.25倍)。
4. 穿金屬管的交流電路,應將同一迴路的所有相線和中性線(如果有中性線時)穿於同一根管中。
5. 不同迴路的線路不應穿於同一金屬管內,但下列情況除外:
① 電壓在50V及以下的迴路;
② 同一設備或統一聯動系統設備的電力迴路和無妨干擾要求的控制迴路;
③ 同一照明花燈的幾個迴路;
④ 同類照明的幾個迴路,但管內絕緣導線的根數不應多於8根。
6. 金屬管明敷時。其固定點的間距,不應大於下面所列數值:
金屬管明敷時的固定點最大間距
金屬管種類
金屬管公稱直徑(mm)
15~20
25~32
40~50
70~100
最 大 間 距(m)
鋼 管
電線管
1.5
1.0
2.0
1.5
2.5
2.0
3.5
—
7. 電線管路與熱水管、蒸汽管同側敷設時,應敷設在熱水管、蒸汽管的下面。有困難時,可敷設在其相互件距不宜小於下列數值:
① 當管路敷設在熱水管下面時為0.20m,上面時為0.30m;
② 當管路敷設在蒸汽管下面時為0.50m,上面時為1m
當不能符合上列要求時,應採取隔熱措施。對有保溫措施的蒸汽管,上下凈距可減至0.20m。
電線管路與其他管道(不包括可燃氣體及易燃、可燃液體管道)的平行凈距不應小於0.10m。當與水管同側敷設時,應敷設在水管的上面。當管路互相交叉式的距離,不宜小於相應上列情況的平行凈距。
8. 金屬管布線的管路較長或有彎時,應適當加裝拉線盒,兩個拉線點之間的距離應符合以下要求:
① 對無彎的管路,不超過30m;
② 兩個拉線點之間有一個彎時,不超過20m;
③ 兩個拉線點之間有二個彎時,不超過15m;
④ 兩個拉線點之間有三個彎時,不超過8m。
當加裝拉線盒有困難時,也可適當加大管徑。
硬質塑料管布線:
1. 硬質塑料管布線一般適用於室內場所,但在易受到機械損傷的場所不宜採用明敷設,建築物頂棚內,可採用難燃性硬質塑料管布線;
2. 採用硬質塑料管布線時,絕緣導線在管內的填充率應符合「金屬管布線」部分第3條的規定;
3. 不同迴路的線路穿硬質塑料管時,應符合「金屬管布線」 部分第5條的規定;
4. 硬質塑料管布線的管路與熱水管、蒸汽管同側敷設時,應符合「金屬管布線」 部分的7條的規定;
5. 硬質塑料管布線,當管路較長或有彎時,應符合「金屬管布線」部分第七條的規定。
金屬線槽布線:
1. 屬線槽布線一般適用於與正常環境的室內場所明敷,但對金屬線槽有嚴重腐蝕的場所不宜採用。具有槽蓋的封閉式金屬槽,可在建築頂棚內敷設;
2. 同一迴路的所有相線和中性線(如果有中性線時),應敷設在同一金屬線槽內;
3. 同一路徑無防干擾要求的線路,可敷設於同一金屬線槽內。線槽內電線或電纜的總截面(包括外護層)不應超過線槽內界面的20%,節流導線不宜超過30根;
控制、信號或與其相似的線路,電纜或電纜的總截面不應超過線槽內截面積的50%,電線或電線根數不限。
註:
① 控制、信號等線路可視為非載流導線;
② 三根以上載流電線或電纜在線槽內敷設,當乘以載流量校正系數時,電線或電纜根數不限。但其在線槽內但總面積仍不能超過線槽截面的20%。
4. 電線或電纜在金屬線槽內不宜有接頭。但在易與檢查的場所,可允許線曹那有分支解頭,電線、電纜和分支接頭的總截面(包括外防護層)不應超過該點線槽內截面的75%;
5. 金屬線槽布線,在線路連接、轉角、分支和中斷處應採用相應的附件;
6. 金屬線槽垂直或傾斜敷設時,應採取措施防止電線或電纜在槽內移動;
7. 金屬線槽敷設時、吊點及支持點的距離,應根據工程的具體條件確定,一般應在下列部位設置吊架和支架;
① 直線階段不大於3m或線槽接頭處;
② 線槽首端、終端機進出接線盒0.05m處;
③ 線槽轉角處;
8. 金屬線槽布線,不得在穿過樓板和牆壁等處進行連接;
9. 由金屬線槽引出的線路,可採用金屬管、硬質塑料管、半硬塑料管、金屬軟管或電纜等布線方式。電纜或電纜在引出部分不得遭受損傷。
塑料線槽布線:
1. 塑料線槽布線一般適用於正常環境的室內場所,在高溫和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不宜採用。弱電線路可採用難燃性帶蓋塑料線槽在建築頂棚內敷設。
2. 強、弱電線路不應同敷設於一根線槽內。線槽內電線或電纜的總截面及根數應符合「金屬線槽布線」部分的規定。
3. 點線,電纜在線槽內不得有接頭,分支接頭應在接線盒內進行。
4. 塑料線槽敷設時,槽的固定點間距應根據線槽規格而定,一般不應大於下面數值:
固定點形式
線槽寬度(mm)
20~40
60
80~120
固定點最大間距L(m)
0.8
—
—
—
1.0
—
—
—
0.8
5. 塑料線槽布線,在線路連接、轉角、分支及終點端處應採用相應附件。
0. 擴聲線路敷設
a) 擴聲饋電線宜採用聚氯乙烯絕緣雙芯膠合的多股銅芯導線穿管敷設。自功放設備輸出端至最遠揚聲器(或揚聲器系統)的導線衰耗不應大於0.5dB(1000Hz時)。
b) 擴聲系統的功放單元應根據需要合理配置,宜符合下列規定:
a對前期分頻控制的擴聲系統,其分頻功率輸出饋送線路應分別單獨分路配線;
b同一供聲范圍的不同分路揚聲器(或揚聲器系統)不應接至同一功率單元,避免功放設備故障時造成大范圍失聲。
c採用可控硅調光設備的場所,擴聲線路的敷設應採取下列防干擾措施:
d傳聲器線路宜採用四芯金屬屏蔽絞線,對角線對並接穿管敷設;
e調音台(或前級控制台)的進出線路均應採用屏蔽線。
c) 擴聲系統兼作火災事故廣播和與火災事故聯網時,其廣播分路應滿足火災事故廣播和分區廣播控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