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物理電學難點知識
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電路圖:用統一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
2、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開路:斷開的電路;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 路。
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4、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
5、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6、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7、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電路的幾種狀態:
①、串聯電路:
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組成的電路叫串聯電路。
特點:
電流只有一條通道,通過第一個元件的電流一定大小不變地通過第二個元件,只要電路中有一處斷開,整個電路都斷開。
②、並聯電路:
把元件並列地連接在電路兩點間組成的電路叫並聯電路。特點:
電流有兩條或多條通道,各元件可獨立工作。 幹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開關只控制本支路上用電器。
8、有持續電流的條件 :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9、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10、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11、電流表的使用規則: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2、電壓(U)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國際單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電壓表的使用規則:
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14、熟記的電壓值:
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
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
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
④安全電壓是:不高於36伏;
⑤工業電壓 380伏.
15、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國際單位:歐姆(Ω);
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 兆歐=1000千歐;1 千歐=1000歐.
16、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導體本身的電阻大小與電壓大小和電流無關
17、滑動變阻器:A.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作用:
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正確使用:
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
b,接線要"一上一下";
c,閉合開關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18、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
I=U/R公式變形R=U/IU=IR.公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
19、電功的單位:
焦耳,簡稱焦,符號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時為電功的單位,俗稱「度」符號
kw.h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電能表是測量一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功)多少的儀器。
A、「220V」是指這個電能表應該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
B、「10(20)A」指這個電能表長時間工作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0安,在短時間內最大電流不超過20安;
C、「50Hz」指這個電能表在50赫茲的交流電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這個電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時的電能,轉盤轉過600轉。
21.電功公式:
W=Pt=UIt( 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電功率(P):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
國際單位:瓦特(W);常用:千瓦(KW)電功率的計算
公式:P=W/t=UI
23.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 .
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當U> U0時,則P> P0 ; 燈很亮,易燒壞.
當U< U0時,則P< P0 ; 燈很暗,
當U= U0時,則P= P0 ; 正常發光.
24.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表達式為.Q=I2Rt公式中單位:I→安(A);R→歐(Ω);t→秒(s)
25.家庭電路由:進戶線(火線和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用電器等組成.
26.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都是並聯的.而用電器要與它的開關串聯接火線.
27.保險絲:是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製成.它的作用是當電路中有過大的電流時,它升溫達到熔點而熔斷,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險的作用.
保險絲的特點:電阻大;熔點低
28.引起電路電流過大的兩個原因:
一是電路發生短路 ;
二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
㈡ 初中電路知識總結(重難點)
在物理學科的學習中,我個人感覺已不單純是靠物理,而是應該將數學的知識結合到物理體中。物理知識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妨用數學的推理、圖像等方法嘗試。我個人感覺,初中物理學科的難點主要體現在浮力的求算和電路問題上。浮力問題歸到最後就是要分清使用公式的情況:F=G物=ρ物gV物 F=G排=ρ液gV排。而解決浮力問題,關鍵是要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比如物體在液體中處於非沉底的靜止狀態時,即重力等於浮力。電路題的關鍵是要分清串並聯及混聯後的支路電流情況。電路題重在分析電路元件之間的電阻值之間的關系,由於初中階段不算導線、電流表電阻,電壓表電阻視為無限大,就能得出很多結論。
我們必須熟記書上給出的所有定義,並用心體會,有時雖然覺得我們已經擠得很熟的東西,但真正考起來還會模糊,甚至還不知道如何運用。這就是我們沒有將知識融會貫通。記住一點:書上的都是經典,教科書絕對沒有一句是廢話。
做題的最高境界無非是沒有錯的題,但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善於分析、歸類、總結。
㈢ 大學電路知識點
電路理論總結
第一章
一、重點:
1、電流和電壓的參考方向
2、電功率回的定答義:吸收、釋放功率的計算
3、電路元件:電阻、電感、電容
4、基爾霍夫定律
5、電源元件
二、電流和電壓的參考方向:
1、電流(Current ) 直流: I ①符號 交流:i
②計算公式
③定義:單位時間內通過導線橫截面的電荷(電流是矢量) ④單位:安培A 1A=1C/1s 1kA=1×103A
1A=1×10-3mA=1×10-6μA=1×10-9nA ⑤參考方向
a 、說明:電流的參考方向是人為假定的電流方向,與實際
電流方向無關,當實際電流方向與參考方向一致時電流取正,相反地,當實際電流方向與參考方向不一致時電流取負。
b 、表示方法:在導線上標示箭頭或用下標表示
c 、例如:
大學電路知識點梳理
2、電壓(V oltage )
①符號:U ②計算公式:
③定義:兩點間的電位(需確定零電位點⊥)差,即將單位正電
荷從一點移動到另一點所做的功的大小。
④單位:伏特V 1V=1J/1C
1kV=1×103V
1V=1×10-3mV=1×10-6μV=1×10-9Nv ⑤參考方向(極性)
a 、說明:電壓的實際方向是指向電位降低的方向,電壓的
㈣ 怎樣學好電路理論這門課
轉載華科學長的經驗,
用的教材不同.
我覺得學習《電路理論》最重要的就是堅持,自始至終的去認真學,獨立思考,獨立作業。記得剛開始學習《電路理論》的時候,到課率幾乎百分之百,大家都抱著一種非得學好的決心去努力。可是幾個星期後,真正聽課的人,真正獨立完成作業的人越來越少了,麻煩便由此而生。其實,遇到學習困難,只要再堅持一下,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誰都能學好《電路理論》的。
記得剛聽說我們要在一個學期內學完三本《電路理論》課本的時候,我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事實。老師講課馬不停蹄,我們所能作的,就是努力跟上,去理解書中的原理、規律。課後自己去推導一下書上的公式,練習一下書上的例題,碰到難點,再去找資料參考一下,這樣雖然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是經過這個過程,肯定能把《電路理論》基礎打好。
「理解」是平時點滴學習最重要的;「總結」則是階段學習中最重要的。每隔幾個星期或一個月,總結一下過去一段時間學習的內容,抓住主幹線索,整體上把握,會讓我們學習得更牢固,更深刻。現在再看《電路理論》,我覺得內容也很少,第一本《電阻性網路》講述了核心定律kvl、kcl及幾個基本的網路定理,而第二本《時域與頻域》則介紹了電路的時、頻域分析方法,理解了一些基本的元件和電路特性以及基本概念之後,其他的就是數學了。學完了前兩本,第三本便不在話下了。當然,要學好《電路理論》,就得投入一定的時間和努力。最後祝大家都能學好《電路理論》。
我覺得關鍵還是把書看明白.然後不要忽略做題.
參考書
《電路復習指導與習題精解》
《電路基礎》
梁貴書主編中國電力出版社
還有《電路原理試題選編》
王樹民等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㈤ 學電路設計有什麼困難嗎最快要多常時間才可以學會呢
想做設計師的話,三流設計師需要2年學基礎,2年工作實踐;二流工程師需要4年大學基礎,3年工作實踐;一流工程師需要4年大學基礎,5年知名企業設計實踐;前提,正常人。
㈥ 電學電路圖難題
問題1:
將電源、電流表、待測電阻、滑動變阻器依次串聯,構成迴路。
設被測電阻為Rx(未知量)、電源電壓V(未知量),滑動變阻器最大值Rmax(已知量)。
狀態1:
將滑動變阻器,滑到0歐姆位置,記下電流表讀數I1.
狀態2:
將滑動變阻器,滑到最大阻值處,記下電流表讀書I2.
V=I1*Rx
V=I2*(Rx+Rmax)
求解得出待測電阻阻值Rx。
問題2:根據問題1的提示。在問題1的電路中,將滑動變阻器替換為一個阻值為Rmax的電阻和開關1的並聯支路。即可實現只用電流表測未知電阻。
解法同問題1。
㈦ 您目前為止對於設計集成電路遇到的難點難題有哪些
沒設計過集成電路,完全不會,倒是在設計電路里應用了很多集成電路元件;
遇到的難點是如何適應運行環境,因為很多時候是不能模擬出運行環境;
㈧ 電路和電子電工技術哪個難點
客觀上確實有一定難度,但是主要原因是主觀上一些人為因素作怪造成的.
電工技術主要由電路理論和電機電器組成.電路理論中使用方程解決問題時,必須假設電壓電流方向.本來是假設方向,卻人為地說成是什麼「參考方向」,給人似乎是一個什麼「基準」.「參考方向」這個詞最初來源於國外reference direction,翻譯時機械地照搬,結果一直害人.電阻電壓電流假設方向及關聯還假設方向比較好判斷,電容、電感更難,尤其是電感感應電壓前邊主觀上所加的那個負號,不知放倒了多少人!
磁路比電路更難,輪到講電機時,目前書不管實際漏磁多與少,都要大談漏磁,似乎無漏磁不成書,作者飄飄然然,讀者渾渾噩噩.
電子技術主要是放大器.放大器設置工作點目的本來是為了獲得最大不失真輸出電壓幅度,結果用現在那個臭圖解法,篇幅花了不知多少頁,結果連個幾伏也沒有搞出來.
管子及放大器都有第一參數.實際上現在電工電子書都在顧左右而言他.例如,講晶體管在放大器應用時不講β值,講功放時不講功率放大倍數.總之,作者都不知道自己吆喝啥,讀者不步入迷宮才怪呢.
真正原因是電工電子歷史很短,理論不成熟.
作為讀者,要認識到目前書的缺陷,不要上當.作為作者,很有必要加大投入,研究電工電子理論.
㈨ 電路學習的困難
首先要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興趣會感到看電路圖很枯版燥;
其次,要苦練基本功,掌權握基本電路,基本定律;
有感覺後,舉一反三,反復變換電路形式,仔細琢磨。
說句題外話,如果你是女生,建議改專業。
最關鍵的一點:如何培養興趣呢?動手吧,把電路和電子零件結合起來,自己搭電路,就象玩把戲一樣,這樣就會慢慢的增加興趣。
㈩ 初中電路教學中的幾個難點分析
初中電學基本概念,都很簡單。如果非要找出難點的話,大概就是對電壓這個概念的理解專了。可以用水屬來比喻電,就比較容易理解。水塔越高,水壓越大,水流越大:電壓越高,電流越大。管道越大,「水阻」越小,水流越大:電阻越小,電流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