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對電子原件加電路板就能組裝成一個電子產品嗎
肯定需要軟體,沒有軟體通電只是一個沒用的機器,軟體是操作使用,除非是那種簡單的只是調節電源或信號之類的
② 我看到過有人自己從電路板的製作到自動化機械的組裝,我想知道這涉及到哪些學問
聽你說的,他應該是 看到機器 設計的電子自動化控制, 主要還是 設計電路 學習回PCB,剩下的幾乎
都是 動手答能力,當你會設計電路時,PCB在學習幾天,該怎樣組裝起來就應該會了。,這里的難點在於 怎樣用電子器件實現自己想要的功能。
這需要經驗不是幾天能搞定的,然而對電子器件的認識,量要大。
③ 一台設備如何從一個元器件電路板到整機組裝
一個設備從一個元器件到整機組裝。首先需要明確該設備的功能及一些需要實現的參數,然後設計電路板和外殼,最後調試驗證並組裝。
④ 這個電路板咋組裝
對著線路板上面的零件符號,把零件插上去,然後用焊接好就可以了。注意,那個大的電容是有方向的,燈也是有方向的
⑤ 日常看到的電路板上的元器件是怎樣組裝起來的,真的不明白
1、電路是工程師設計;
2、電路製作可以手工,但工廠里基本上已經實現機械化,除了部內分個頭大,重量大容,型體異常的元器件外,其他直插元器件都可以用自動插件機完成,插件速度很快,一般每小時達幾千到幾萬個。插完元器件後再進行波峰焊,焊錫就焊上去了。
3、現在比較多的還有專門用於貼片元器件的貼片機。首先要在電路板的焊盤上刷一層焊錫膏,然後在元器件的中點點一點紅膠,然後用貼片機把元器件貼上去,元器件會被紅膠粘住,不會掉。全部貼完後進行迴流焊,元器件就焊住了。貼片機的速度也很高,一般每小時可以達到4萬至16萬個(電阻類),集成電路貼裝要慢一些。
4、如果你要了解更具體,可以去網上找一下王衛平老師的《電子產品製造工藝》一書,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書後面有光碟,一看就知道了。
⑥ 關於電路板組裝問題。
有安裝圖,如果沒有電路原理圖,你當然不可能把元件安裝到電路板上去的。
上傳詳細的圖紙和要求。
又是一道作業題。
⑦ 電路板組裝產品的商品編碼是什麼,急
首先,你要看它是否安裝有電子元件,如果有大部分元件,應該是屬於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部件(84718000)。如果沒有元件光是一塊線路板,那麼應該是四層以上的印刷電路(8534001000)。
⑧ 電子產品組裝的基本流程
電子產品的組裝流程介紹
電子產品系統是由整機、整機是由部件、部件是由零件、元器件等組成。由整機組成系統的工作主要是連接和調試,生產的工作不多,所以我們這里講的電子產品生產工藝是指整機的生產工藝。
電子產品的裝配過程是先將零件、元器件組裝成部件,再將部件組裝成整機,其核心工作是將元器件組裝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電路板部件或叫組件(PCBA)。本書所指的電子工藝基本上是指電路板組件的裝配工藝。
在電路板組裝中,可以劃分為機器自動裝配和人工裝配兩類。機器裝配主要指自動鐵皮裝配(SMT)、自動插件裝配(AI)和自動焊接,人工裝配指手工插件、手工補焊、修理和檢驗等。
生產准備是將要投入生產的原材料、元器件進行整形,如元件剪腳、彎曲成需要的形狀,導線整理成所需的長度,裝上插接端子等等。這些工作是必須在流水線開工以前就完成的。
自動貼片是將貼片封裝的元器件用SMT技術貼裝到印製板上,經迴流焊工藝固定焊接在印製板上。
經裝貼有表面封裝元器件的電路板,送到自動插件機上,機器將可以機插的元器件插到電路板上的相應位置,經機器彎角初步固定後就可轉交到手工插接線上去了。
人工將那些不適合機插、機貼的元器件插好,經檢驗後送入波峰焊機或浸焊爐中焊接,焊接後的電路板個別不合格部分由人工進行補焊、修理,然後進行ICT靜態測試,功能性能的檢測和調試,外觀檢測等檢測工序,完成以上工序的電路板即可進入整機裝配了。
⑨ 電路板在存放和組裝過程中的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電路板分金板.錫板和OSP防氧化板,作業過程要求輕拿輕放同時不能裸手觸摸金面,否則容易引起氧化,同時對於產品擺放時因為有元器件的原因不能疊著放,存放溫度不高於25度,濕度小於60%
⑩ 電路板組裝問題
貼片元件抄除外,首先根據元襲件外形對應元件符號,(如:電阻,可在網路搜索「電阻」就能得到它的全部資料)陌生的電子元件上網輸入元件上的字樣可得到它的資料,電子元件分有極性與無極性,有源與無源元件,不同元件正負區分不同,發光二極體的負極接腳旁邊是個扁的,電解電容有個「-」標號。最好有專業師傅,簡單的你可以懂,如整流、耦合復雜的關繫到數控電路,與非門,沒有師傅你能懂你就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