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看懂集成電路圖電路主板
這個學問較大,一時難以說清!你可以找一些電工實習的書看看。一般的器件的樣子應該可以分辨吧!只是他的具體電學量值不清,有的直接標了,像電阻有的需要通過識別色環來定值,不同的色對應不同的值,二極體有正負極之分,三極體有b,c,e級之分這二者從模擬電路一類的書上可詳知!
㈡ 集成電路板 黃色 綠色 黑色 有什麼區別
集成電路板是載裝集成電路的一個載體。但往往說集成電路板時也把集成電路帶上。版集成電路板主要有硅膠構權成,所以一般呈綠色。
至於黃色的不知道你問的是什麼,原件還是整個大板的顏色
原件的一般是電阻什麼的
黑色的電路板,這個 我看到我唯一的解釋就是美觀(汗一個)
這里有個關於mx2的工業設計介紹 http://www.hu.com/question/20624275
裡面就有關於集成電路板的
蘋果的黑色估計也是這個原因
㈢ 集成電路圖
聲 控 音 樂 門 鈴
(一)電路特點
圖1是聲控音樂門鈴電路圖。它不用繼電器控制開關,而用三極體來控制觸發端1和2。
圖1 聲控音樂門鈴電路圖
該電路由感測器、放大器和音樂門鈴三部分電路組成。感測器B1採用壓電陶瓷片,它能將接受到的聲波信號轉變成電信號。電信號經過V1和V2二級放大後,V2的導通電流相當大,使觸發端2接受到信號電流(相歸於撳下按鈕開關),音樂門鈴由此工作。調節R1、R2能提高聲控靈敏度。
(二)元器件的選擇
聲控音樂門鈴部分無器件的選擇
序號
名稱
規格
序號
名稱
規格
1
壓電陶瓷片B1
YF-27
5
三極體V1
CS9013
2
電容器C1、C2
電解型1μF/6.3 V
6
三極體V2
CS9015
3
電阻器R1
560kΩ-1MΩ 1/8W
7
開關S
小型撥動開關
4
電阻器R2
5.6kΩ 1/8W
8
助音腔
自製
壓電陶瓷片具有壓電功能。它受到機械壓力而變形時,其兩面會產生電壓作為感測器,其最主要優點是結構簡單,其外形如圖2所示可用多芯紗包線或其他軟線作引出線。
圖 2
為了提高它的靈敏度,可將它裝在助音腔上。助音腔可採用塑料瓶蓋自製,圖3圖示了製作方法壓電陶瓷片和瓶蓋的粘合,可用聚苯乙烯溶液作粘接劑(將聚苯乙烯塑料密封浸泡在苯溶液中即可)。塗完膠,稍等片刻再粘合。絕緣板和塑料瓶蓋的合攏,可用螺絲釘固定。
壓電陶瓷片兩根引出線之間不導通,不能用多用電表的電阻擋來檢測其質量。可將多用電表撥至DC·5V擋,兩表棒分別接觸陶瓷片和鋼片,用手指輕壓陶瓷片時,指針會輕微擺動。
(三)聲控音樂門鈴的製作
聲控音樂門鈴,可以在音樂門鈴製作的基礎上,加接感測器和音頻放大器。
圖3 助音腔的製作
加接部分的電路圖見圖4(a)它共有19個焊點,分布在 7個「小島」上根據「小島」的大致位置,把一塊邊長30 mm的正方形銅箔板,劃分為7個部分。用刀刻法製作線路板(b圖)。
圖4 線路板的設計
把有關元器件焊接在線路板上,用導線使兩塊線路板連接起來。
裝上電池,調節 R*阻值,使三極體 V1的集電極電壓約為2 5 V左右(可先串接一隻電位器調試)用手擊掌,音樂門針立即奏曲。
將線路板、電池架、揚聲器安裝在機殼內,把壓電陶瓷片放置在機殼外。
㈣ 集成電路與印製電路板區別
集成電路是一般是指晶元的集成,像主板上的北橋晶元,CPU內部,都是叫集成電路,版原始名也是叫權集成塊的。而印刷電路是指我們通常看到的電路板等,還有在電路板上印刷焊接晶元。
集成電路(IC)是焊接在PCB板上的;PCB版是集成電路(IC)的載體。PCB板就是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印刷電路板幾乎會出現在每一種電子設備當中。如果在某樣設備中有電子零件,印刷電路板都是鑲在大小各異的PCB上的。除了固定各種小零件外,印刷電路板的主要功能是進行上頭各項零件的相互電氣連接。
簡單的說集成電路是把一個通用電路集成到一塊晶元上,它是一個整體,一旦它內部有損壞 ,那這個晶元也就損壞了,而PCB是可以自己焊接元件的,壞了可以換元件。
㈤ PCB板和集成電路有什麼區別
區別:
集成電來路(IC)是自焊接在PCB板上的;PCB版是集成電路(IC)的載體。
PCB板就是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印刷電路板幾乎會出現在每一種電子設備當中。如果在某樣設備中有電子零件,印刷電路板都是鑲在大小各異的PCB上的。除了固定各種小零件外,印刷電路板的主要功能是進行上頭各項零件的相互電氣連接。
㈥ 印製電路板和集成電路有什麼區別
集成電路是把一個通用電路集成到一塊晶元上,它是一個整體,一旦它內部內有損壞 ,那這個晶元容也就損壞了,而印製電路板可以自己焊接元件的,壞了可以換元件。
集成電路是一般是指晶元的集成,像主板上的北橋晶元,CPU內部,都是叫集成電路,原始名也是叫集成塊的。而印刷電路是指我們通常看到的電路板等,還有在電路板上印刷焊接晶元。
集成電路(IC)是焊接在PCB板上的;PCB版是集成電路(IC)的載體。PCB板就是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印刷電路板幾乎會出現在每一種電子設備當中。如果在某樣設備中有電子零件,印刷電路板都是鑲在大小各異的PCB上的。除了固定各種小零件外,印刷電路板的主要功能是進行上頭各項零件的相互電氣連接。
簡單的說集成電路是把一個通用電路集成到一塊晶元上,它是一個整體,一旦它內部有損壞 ,那這個晶元也就損壞了,而PCB是可以自己焊接元件的,壞了可以換元件。
㈦ 什麼叫集成電路板有什麼用工作原理是什麼
集成電路取代了晶體管,為開發電子產品的各種功能鋪平了道路,並且大幅度降低了成本,第三代電子器件從此登上舞台。它的誕生,使微處理器的出現成為了可能,也使計算機變成普通人可以親近的日常工具。集成技術的應用,催生了更多方便快捷的電子產品,比如常見的手持電子計算器,就是基爾比繼集成電路之後的一個新發明。直到今天,硅材料仍然是我們電子器件的主要材料。
1958年,在德克薩斯儀器公司工作的年輕工程師基爾比想出一個很好的主意,不僅在矽片上製造晶體管,還使矽片在可以控制的特定區域摻入其他的不同元素,改變其導電性做成電阻;再在矽片表面形成的氧化層特定區域鍍一層金屬做成電容;然後按照電路設計要求將它們相互連接,使一塊小小的矽片具有電子線路的功能,人們稱之為集成電路,它就像一座顯微鏡下的城市。
集成電路的發明,是電子產品工藝技術的一次革命,進一步減小了電子設備的體積,由此,它們變得更輕、更小。由於不同的電子元件大部分可以在同一塊矽片上製造,相互緊密連接在一起,因而減少了元件失效和引線斷裂的可能性,提高了電子設備的可靠性,也降低了電子產品製造的成本。為充分體現集成電路的優越性,人們競相改進工藝,努力在同樣尺寸的矽片上製造越來越多的電子元件。20世紀60年代初期,人們只能製做一塊矽片包含幾十個元件的小規模集成電路;20世紀70年代後期,人們已經能夠在面積30平方毫米的一塊矽片上集成13萬個晶體管;20世紀90年代以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迅速發展,人們已經能在一塊指甲蓋大小的矽片上製做包含500萬個晶體管的集成電路,它的功能相當於250台1945年發明的電子計算機,而當年第一台計算機重30噸,需佔用兩間房屋。
集成電路的發明,大幅度地降低了電子產品成本,它們的尺寸奇跡般地減小,導致了家用電子計算機和手機的出現,使從前專門機構才能購置的電子裝置成為公眾可以使用的工具。
用集成電路製造的電子裝置廉價、小巧、可靠、方便,令人們對電子技術刮目相看,它們的應用迅速擴展到人類活動的眾多領域,成為革新傳統技術有力的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人類活動水平。
㈧ PCB印製電路板、集成電路,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PCB印製電路板和集成電路之間的區別:
1、集成電路是一般是指晶元的集成,像主板上的北橋晶元,CPU內部,都是叫集成電路,原始名也是叫集成塊的。而印刷電路是指我們通常看到的電路板等,還有在電路板上印刷焊接晶元。
2、集成電路(IC)是焊接在PCB板上的;PCB版是集成電路(IC)的載體。PCB板就是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印刷電路板幾乎會出現在每一種電子設備當中。如果在某樣設備中有電子零件,印刷電路板都是鑲在大小各異的PCB上的。除了固定各種小零件外,印刷電路板的主要功能是進行上頭各項零件的相互電氣連接。
3、簡單的說集成電路是把一個通用電路集成到一塊晶元上,它是一個整體,一旦它內部有損壞 ,那這個晶元也就損壞了,而PCB是可以自己焊接元件的,壞了可以換元件。
(8)集成電路板圖片擴展閱讀:
PCB即印製線路板,簡稱印製板,是電子工業的重要部件之一。幾乎每種電子設備,小到電子手錶、計算器,大到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軍用武器系統,只要有集成電路等電子元件,為了使各個元件之間的電氣互連,都要使用印製板。
印製線路板由絕緣底板、連接導線和裝配焊接電子元件的焊盤組成,具有導電線路和絕緣底板的雙重作用。它可以代替復雜的布線,實現電路中各元件之間的電氣連接,不僅簡化了電子產品的裝配、焊接工作,減少傳統方式下的接線工作量,大大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縮小了整機體積,降低產品成本,提高電子設備的質量和可靠性。
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基於鍺(Ge)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基於硅(Si)的集成電路)。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硅的集成電路。
㈨ 集成電路和集成電路板有什麼差別
集成電路:是採用半導體製作工藝,在一塊較小的單晶矽片上製作上許多晶體管專及電阻器、電容器等元器屬件,並按照多層布線或遂道布線的方法將元器件組合成完整的電子電路。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也有用文字元號「N」等)表示。
集成電路板是載裝集成電路的一個載體。但往往說集成電路板時也把集成電路帶上。集成電路板主要有硅膠構成,所以成綠色。
所以呢,兩者之間是:前者講的是一種形式,後者講的是一種實物。呵呵……
㈩ 什麼是集成電路板光刻
比如說你看集成電路板,上面不是有一條一條金屬線么?那個線不是畫上去的,版是整個刷一層銅到塑料權板上,然後上面刷一層蠟,然後你用刀子把沒有導線的部分的蠟「刻」下去,然後把這塊板子扔到腐蝕液里,沒有蠟覆蓋的地方就會被腐蝕掉,然後你把它拿出來,集成電路板就做好了
做cpu(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計算機的核心)的時候呢。也是這個樣子,但是cpu裡面的導線非常非常非常小,線間距是幾十納米級別的,小的已經沒有任何物理的刀子可以取刻出導線來了,這個時候我們就用「光刻」了。因為光可以被分的很纖細的,光刻是在金屬表面鋪一層感光膜,然後用光去照它,被光照到的地方,感光膜就會被「燒掉」,然後這個時候你用一個「紙片」上面畫著電路圖,去擋一下光,這樣就把電路該在的地方留下來了,然後扔到對應的液體里一泡,cpu裡面的電路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