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如圖的電路是如何實現高低頻音量分別控制的
々實現分頻不一定需要電感哦。
々LF353N是運放,「+」不是它的正極,「-」和「+」分別是他的反相與同相信號輸入端。
々「VCC」和「VEE」才是它的電源,並且是正負電源,沒有地,VCC是+12V,VEE是-12V。
々這個電路不屬於分頻,是一個由運放構成的「反饋式音調控制電路」
々原理:
1、先看紅色數字1、2、3、4這邊,這里有個電位器,是低音電位器,它這里有兩個信號來源,一個是由信號輸入經R11來得,一個是由此運放的輸出端經R12來得。後者是一個負反饋,因為運放是反相輸入,所以輸出信號與原信號反相,反饋到電位器這里與原信號疊加,所以總的輸入信號就會減弱(當電位器向左滑時,反饋加大,信號減小,向右滑時,反饋減小,信號變大),因為有C6、C7的存在,所以這兩個來源的信號當中的高頻就直接經過C6、C7而沒有經過電位器了(電容是通高頻,阻低頻)所以高頻在這里沒有受到控制,那麼剩下的低頻因為經過了電位器而受到了控制,所以低頻就受到了控制
2、紅色數字5、6部分就是高頻控制部分,也是兩路信號經過電位器(原信號和反饋信號)因為有C8的存在,所以這里只能讓高頻通過,所以高頻受到了控制,低頻無法通過,所以對低頻不產生影響。
以上調節的結果就是你要的答案了。
。。。。。。。OK了
B. 求4558調音板電路,有一高低音調節!
請在補充說明中告訴一下,這是一個單電源供電還是雙電源供電,以及電壓多少伏,謝謝。
C. 求高手提供一個運放加TDA2030的高低音調節電路
D. 高中低音的調節線路
圖
1
是由
2
塊
NE5532N
組成的高中低音音調及音量控制電路(圖中僅畫一聲道,另一
聲道完全一樣),原理為:信號經
IC1
(作緩沖放大及隔離作用,避免負載與信號源之間的
影響)進入由電阻電容組成的三個頻率均衡網路,即高音、中音、低音的頻率,當調節
RP1
–––
RP3
相應的低中高頻就會相應地進入由
IC2
及其反饋電路組成的反相放大器電路,
調節
RP1
–––
RP3
就是提升或衰減了高中低音,從而實現了音頻調節作用。需要說明一點
是所採用的
NE5532N
必須是正宗品,
如美國大
S
的、
飛利浦的,
這樣才使行本電路的信噪
比、動態范圍、瞬態響應和控制效果均達到相當高水準。
(欲獲更高的水準
NE5532N
可換
為
NE5535N
、
OP275
、
AD827JN
等精品運放,當然價格就高一點了
2是採用二階RC有源二分頻電路,該電路由2塊NE5532N構成(圖中僅畫一聲道,另一聲道相同),圖中IC1A與IC1B分別組成低通與高通濾波器,完成音頻信號的分割,再分別送到高低音音量控制電位器再分別進入高低音功放電路去推動高音喇叭和低音喇叭。利用該電路的缺點是要多增加一對功板電路及增多一組接線柱。相對來說需要多花點錢,但採用前級分頻的優點卻是非常明顯的:①改善了低音音質;②兼顧了高低音揚聲器的發聲效率;③解決了以住電路中高低音揚聲器聯接時存在的阻抗不匹配問題;④音調調節的動態范圍明顯變大。正是如此很多發燒友都愛玩電子分頻功放
E. 我想自製一個50瓦的功放,並且可以高低音調節。電路簡單點的。請哪位大俠幫忙發一個圖過來872219
要簡單的就集成功放,比如傻瓜175雙24V供電散熱良好的情況下可以有五十瓦功率,再比傻瓜簡單點的估計沒有了。買個60瓦的環型變壓器。再買4隻大功率鎮流二極體,2隻2200UF/35V的電容。傻瓜功放有電路。高低音調節電路多的很。這是一個無源高低音調節電路。
F. 高低音音調電路,低音電路的是什麼原理
高低音音調電路有多種形式,如提升式、衰減式、負反饋式、反饋衰減式。
低音電路是利用阻容元件組成的低頻濾波電路,使得低音信號暢通少阻,而中、高音信號受阻來提高低音效果。
G. 高低音調節電路怎麼做
高低音調節電路應該接在功放塊前面,其輸出供功放塊放大。
H. 功放上的低音和高音調節的原理是什麼
高、低音原理是一樣的,高音能通過電容,通過電阻或電感時會被大幅削減,低音與之相反。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功能:
1、電子分音:此功能有三種選擇:FULL(全音)HP(高通)——只讓分頻點如(80HZ)以上的頻率通過,此設置主要用於中、高音揚聲器。
LP(低通)——只讓分頻點如(80HZ)以下的頻率通過。此設置主要用於低音揚聲器,其中有一些還設置分頻可調式。可以應不用的系統設計進行分點設定分頻。
2、信號輸入選擇:有RCA信號(低電壓信號)和主機喇叭線(高電壓信號)兩種輸入方式。其中要獲得良好的音質可以RCA信號輸入。若主機無RCA信號或保留原車主機情況下,就只有選擇用高電平輸入(俗稱高轉低)。
(8)高低音調節電路擴展閱讀
輸出放大器的主要參數:
1、頻響能力:頻率響應范圍20HZ——80KHZ,而喇叭的頻響由低音到高音相應要求有20HZ—20KHZ的頻響能力,功放作為信號傳輸的瓶頸部件,其頻響則要求更寬,如7HZ—80KHZ,一次才能保證信號完整。
2、信噪比:這是最直接反映功放素質的參數,一般都會在80DB以上,高素質的產品往往達到105DB以上,如果您追求聲音品質的純凈,那個數值就不容忽視。
I. 雙聲道可高低音控制音箱電路圖
這是單電源電路,地線就是負極(雙電源不是)
理想的接地是所有元件的引腳都會聚到一點,然後接地(也就是單電源的負極)
也就是這些地都是連在一起的,設計電路板時,元件引腳盡量都接在一條覆銅片上,然後連接大面積地線,不要在大面積地線上打孔接零件引腳,如果有環狀的地線,一定要切開,不要形成環狀.
這是一個傳統的雙電源,2IC衰減式音調電路.雙電源為+12V,地,-12V.
J. 功放的高音和低音怎麼設計
功放的高音和低音控制電路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滿足聽音者自己的聽音愛好,通過對聲音某部分頻率信號進行提升或者衰減,使整個的聲場更加符合聽音者對聽覺的要求。一般音響系統中通常設有低音調節和高音調節兩個旋鈕,用來對音頻信號中的低頻成分和高頻成分進行提升或衰減。比較高檔的音響設備中多採用多頻段頻率均衡方式,以達到更細致地校正頻響的效果。
高低音調節的音調電路,根據其在整機電路中的位置,可分為衰減式、負反饋式以及衰減負反饋混合式音調控制電路三種。這種電路一般使用高音、低音兩個調節電位器;但在少數普及型機中,也有用一個電位器兼作高低音音調控制電路的。
圖4所示為負反饋式高低音調節的音調控制電路。該電路調試方便、信噪比高,目前大多數的普及型功放都採用這種電路。圖中C1、C2的容量大於C3,對於低音信號C1與C2可視為開路,而對於高音信號C3可視為短路。低音調節時,當W1滑臂到左端時,C1被短路,C2對低音信號容抗很大,可視為開路;低音信號經過R1、R3直接送入運放,輸入量最大;而低音輸出則經過R2、W1、R3負反饋送入運放,負反饋量最小,因而低音提升最大;當W1滑臂到右端時,則剛好與上述情形相反,因而低音衰減最大。不論W1的滑臂怎樣滑動,因為C1、C2對高音信號可視為是短路的,所以此時對高音信號無任何影響。高音調節時,當W2滑臂到左端時,因C3對高音信號可視為短路,高音信號經過R4、C3直接送入運放,輸入量最大;而高音輸出則經過R5、W2、C3負反饋送入運放,負反饋量最小,因而高音提升最大;當W2滑臂到右端時,則剛好相反,因而高音衰減最大。不論W2的滑臂怎樣滑動,因為C3對中低音信號可視為是開路的,所以此時對中低音信號無任何影響。普及型功放一般都使用這種音調處理電路。使用時必須注意的是,為避免前級電路對音調調節的影響,接入的前級電路的輸出阻抗必需盡可能地小,應與本級電路輸入阻抗互相匹配。
圖5所示為衰減式高低音調節的音調控制電路。電容C1、C2的容量大於電容C3、C4;對於高音信號C1與C2可視為短路,而對於低音信號則可視為開路;C3與C4對於高音信號可視為短路,而對於中低音信號則可視為開路,具體原理分析讀者可自行參考圖4的情況分析。
圖6所示為衰減負反饋混合式高低音調節的音調控制電路。低音輸入衰減網路由R1、R2、W1左臂、C1組成,低音負反饋網路由R6、R3、W1右臂、C2組成;高音輸入衰減網路由R1、R4、W2左臂、C3組成,高音負反饋網路由R6、R5、W2右臂、C3組成;C1、C2、C3的作用與圖2中的完全一樣。電路原理分析讀者亦可自行參考圖4的情況分析。
目前,許多中高檔AV功放電路中都採用了專用音調控制IC,如LM1040M62411FP、TDA7315、TDA7449等。圖7所示的AV功放電路,使用了TDA7449,其內部含有高低音調節電路,它通過I2C匯流排由單板CPU輸入控制數據來調節音調,高、低音調節范圍均為±14dB,調節步進台階為2dB每級;該電路外接元件少,控制簡單、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