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單片機及外圍電路的關系
不是學這一行就最好不要轉(即不要認為把它學會後就可以用它找到比機械更好工作什麼的),因為做單片機的也沒成就感,比如以前我也是我做機械的,市面上面曾有許多流行爛大待的手機結構我曾開發過,許多小孩子手中的玩具我也開發過,當年的流行的快譯通有幾個MODEL我也做過,不過,成就感也不覺得有啊。。。況且,就普遍性來說(僅指普遍性),搞結構的機械工程師的工資要比電子工程師、軟體工程師要高,在東莞,深圳都差不多,如果你曾在那邊的公司工程部工作過。。。。
話說回頭,如果你真的是為以後做打算,比如搞什麼機電碩士,那也是機電類的,本質上是和單片機是不太著邊的。。機電類的,機電一體化,做研究生那專業就更精細了。。。。不過倒可以把模電數電搞得更清楚。。。
本人以前從事機械十多年,學單片機是迫不得已的事,因為後來工作不幹了回家搞創業,不得已,要生活啊,沒錢啊。。所以很多事就得自已來。。。其實不用猜測,如果你真的在工廠里做過,比如我之前我在的公司工程部里,手下就有機械、電子、軟體工程師,當然就很了解這些東西。基本上嘛。。。做個產品的流程就是這樣:一張美工原型圖,可以是手繪也可以是外觀效果圖,然後機械類的進行結構開發,基本上結構出來PCB的大小尺寸樣子也就出來了;軟體工程師根據功能設計要求,簡單的控制如按鈕啊顯示啦等等,那就是寫軟體的幹活;但是產品中若碰到有難度或更高的比如有高頻發射什麼的,就是硬體(電路)工程師的幹活;然後就是電子工程師的Layout,也就是電路原理圖來合理的布線(也有的公司有專門的布線員,就像機械的有繪圖員一樣),最後PCB樣辦回來,焊板也是電子工程師的幹活。。。。然後就是調試啦,軟體調軟的,電子工程師調電子部份的,最後和機械類開好的模具塑膠殼,套上去送板,然後試產,量產,最後批量生產,再最後上市場。。。。。
你問的問題,十有八九在上面里可以悟得到:不過最後說一下,簡單的控制類的產品,基本上是軟體與電路同一人完成,包括所有的調試,如果涉及到上位機,那麼你有本事的話一樣一個人可以完成,再如果你了精通機械設計,那麼還是一個人可以完成,對於我來說,簡單點的東西我就是可以一個人把所有的東西全部完成,美工,結構,電子,軟體,上位機。。。可那有什麼用?其實搞產品的,在於你個人的想法,碰到不會的,那麼你就得學。。。所以說不是固定的什麼實際中是否同一個人什麼的。。具體工作具體定。。。比如說做個LED的控制器吧。。。流程可以這樣:根據功能要求單片機選型,然後設計外圍電路,晶振、瓷片電容,上拉電阻(如果說需要的話),輸出的I/O口,單片機電源部份(一般是現成的),然後是驅動電路,比如說三極體,功能IC什麼的,驅動電源部份;完成電路設計後,即開始焊板,用實驗板(也稱洞洞板)把你設計的電路焊起來,然後寫軟體,寫完後下載到單片機里,開始調試修改,包括硬體軟體,最後覺得OK,再用市面流行的Protel或pads進行布線,布完線後發給線路板工廠製作PCB,拿到PCB樣辦後把電路需要的元件一一焊接PCB上,然後再下載你的程序調試PCB,如OK,之後你即可以做最後的驗證,比如接上大批量的燈,進行最終性能測試,最後,全部OK!即可以生產線路板,當然,這時候你的外殼什麼的做好後,直接裝在外殼里,打上螺絲或超聲波焊接外殼,貼上你的面板標簽或絲印,噴漆等外觀處理,至此,產品全部完成。。。模電、數電的深刻理論你是不需要懂太多嘀,但最少也得要基礎,太深的東東,交給專業的模塊公司去完成吧。。。。
❷ 在電路板的最外圍布一圈線但沒有形成環路是干什麼用的
這個通常稱為接地線。它是整個電路的電位參考點,與電源的正極或負極連接。
❸ 貼片電路板外圍留邊多少
可能有幾種考慮
一.成本
有些不常用的貼片元件價格很貴,不如用常用的非貼片元件。
比如1W的貼片電阻就比1W的插件電阻貴很多。
二.工藝
有些器件本來就沒有貼片器件,只有插件的。
有些產品為了可靠性要求,很多關鍵器件需要用插件的。
有些產品為了考慮降低今後的維護需要,維修人員換插件的比貼片的容易。
❹ 關於單片機編程。我想請人幫我設計並製作一個電路板(包括外圍元件電路),我只寫程序,這樣的可操作性
只要有數電 模電知識,學習製作電路板很簡單,郭天祥的十天學會單片機與C語言,一節教程就講完了,當然要想熟練,自己設計幾個電路板就行了
我用過protel99SE,不過太古老了,有些操作方法和不符合現在的習慣
它的升級版 Altium designer就要好很多
❺ 我現在剛剛入門 硬體 做的就是PCB電路板設計 但是我不知道晶元的外圍電路怎麼設計
先學好電路、模電、數電,再下功夫學好單元模塊電路的設計,外圍電路都是由單元模塊電路組成的,學好單元模塊電路設計,詳細參考晶元說明書設計外圍電路就簡單了,當然,電路設計還要學習晶體管電路設計、集成電路設計、高頻電路設計等等。。反正有關電路設計的學習要學習很多知識,一步一步來吧!!
❻ 控制板與外圍電路介面類型有哪些
外圍電路其實要看用做哪一方面的,外圍電路包括控制電路,案件電路,顯示電路回模塊等等,沒什答么重點科研,具體要看做的項目需要用到哪些模塊,直接把模塊加上去就行啦,例如是L298的驅動電路模塊,只要直接接上就可以啦,又或者是12864的顯示模塊,也是接上就行啦,重點在於這些模塊用到的控制量什麼,還是一些高功率的電壓,如果是高功率的話,就要利用單片機低電控制高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這個系統的穩定性,這些都需要考慮。並沒有什麼籠統的重點部重點之分,要看具體項目的需要。
❼ 單片機的基本外圍電路
電源電路,給單片機提供穩定的電源
時鍾電路,用晶振和電容給單片機提供穩定的時鍾基準信號
復位電路,按鍵和電容搭建成單片機復位電路,用於復位
❽ 怎麼設計FPGA的外圍PCB電路板
建議找一個相應的開發板,看看開發板的電路,結合FPGA的DATAsheet進行分析設計,FPGA外圍電路部分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❾ 單片機的外圍電路有哪些
一般來說,復位電路和晶振電路必需有,叫最小系統。
實際上現在多數單片機為了應用方便、降低成本,這兩樣都可以不要。
❿ 外圍電路怎麼設計
外圍電復路其實要看用做哪一方制面的,外圍電路包括控制電路,案件電路,顯示電路模塊等等,沒什麼重點科研,具體要看做的項目需要用到哪些模塊,直接把模塊加上去就行啦,例如是L298的驅動電路模塊,只要直接接上就可以啦,又或者是12864的顯示模塊,也是接上就行啦,重點在於這些模塊用到的控制量什麼,還是一些高功率的電壓,如果是高功率的話,就要利用單片機低電控制高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這個系統的穩定性,這些都需要考慮。並沒有什麼籠統的重點部重點之分,要看具體項目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