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頻加熱電路及原理
這個電路電源部分是分開畫的,標有電壓的埠與主電路標的相應電壓埠相連。回這樣畫圖可以減少連線答,使電路圖更清晰易讀。線圈是兩個不同繞組,繞在同一磁芯上,只是初次級的匝數不同而已。旁邊那個就是加熱線圈。應該多少匝我不會算。這個線圈加熱如同電磁爐原理,直接用磁力線切割金屬產生渦流來產生熱量,不需要熱敏管。
『貳』 怎麼自製感應加熱給個電路圖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網路一下多的是,學會運用網路的力量。
『叄』 高頻加熱原理和電路圖是什麼
工作原理:
高頻機的高頻大電流流向被繞製成環狀或其它形狀的加熱線圈(通常內是用紫銅管高頻容機製作)。
由此在線圈內產生極性瞬間變化的強磁束,將金屬等被加熱物體放置在線圈內,磁束就會貫通整個被加熱物體,在被加熱物體的內部與加熱電流相反的方向,便會產生相對應的渦電流。
由於被加熱物體內存在著電阻,所以會產生很多的焦耳熱,使物體自身的溫度迅速上升。達到對所有金屬材料加熱的目的。
電路圖:
高頻機是目前對金屬、非金屬材料加熱效率最高、速度最快,低耗節能環保型的感應加熱設備。高頻機全稱「高頻感應加熱機」,又名高頻加熱機、高頻感應加熱設備、高頻感應加熱裝置、高頻加熱電源、高頻電源、高頻焊接機、高周波感應加熱機、高周波感應加熱器(焊接器)等,另外還有中頻感應加熱設備、超高頻感應加熱設備等。應用范圍十分廣泛。
高頻機現在是目前市場上對加熱金屬材料效率最高、速度最快,低耗能還環保的感應加熱設備。高頻機全稱「高頻感應加熱機」,應用范圍十分廣泛。
『肆』 自製一個zvs電路玩感應加熱,我按照網上zvs電路的配置,買了全部的元件,自己搭棚焊了一個電路,但
給你點建議,在基礎不太好的情況下,最好是找一個資料完整的(有專PCB圖,元件清單,製作過程,注意事屬項等)的現成的來做,先建立下信心,然後再慢慢學習原理。初學者最好不要圖快,特別是電路搭建,最好用PCB來弄。不是說不贊同這么弄,但是失敗了會有非常多的問題,而且你這么問別人也不好解決,就你提供的那些信息別人是沒法幫你的,比如,你搭的電路能確定一定是連接正確的嗎?如果不正確,沒實物別人怎麼知道你哪裡連接不正確?如果正確,你怎麼確定一定是正確的?所以,一塊正確連接的PCB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排除上面所說的問題,這樣其它的就比較好解決了,正確的連接元件是基礎,不然其它都是白搭。現在PCB制板也不是很貴,打個板100元以內,再想省點,就去淘寶上買些工具自己學著製作PCB,也很簡單。以後不管是玩還是學,PCB這塊是必須的。
『伍』 中頻感應加熱電源原理
中頻感應加熱原理,如下
它是靠中頻電源,產生磁場,來融化金屬或者是加熱
『陸』 自己製作一個簡單的電感高頻加熱線圈
感應加熱簡介
電磁感應加熱,或簡稱感應加熱,是加熱導體材料比如金屬材料的一種方法。它主要用於金屬熱加工、熱處理、焊接和熔化。
顧名思義,感應加熱是利用電磁感應的方法使被加熱的材料的內部產生電流,依靠這些渦流的能量達到加熱目的。感應加熱系統的基本組成包括感應線圈,交流電源和工件。根據加熱對象不同,可以把線圈製作成不同的形狀。線圈和電源相連,電源為線圈提供交變電流,流過線圈的交變電流產生一個通過工件的交變磁場,該磁場使工件產生渦流來加熱。
感應加熱原理
感應加熱表面淬火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在工件表面層產生密度很高的感應電流,迅速加熱至奧氏體狀態,隨後快速冷卻得到馬氏體組織的淬火方法,當感應圈中通過一定頻率的交流電時,在其內外將產生與電流變化頻率相同的交變磁場。金屬工件放入感應圈內,在磁場作用下,工件內就會產生與感應圈頻率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感應電流。由於感應電流沿工件表面形成封閉迴路,通常稱為渦流。此渦流將電能變成熱能,將工件的表面迅速加熱。渦流主要分布於工件表面,工件內部幾乎沒有電流通過,這種現象稱為表面效應或集膚效應。感應加熱就是利用集膚效應,依靠電流熱效應把工件表面迅速加熱到淬火溫度的。感應圈用紫銅管製做,內通冷卻水。當工件表面在感應圈內加熱到一定溫度時,立即噴水冷卻,使表面層獲得馬氏體組織。
感應電動勢的瞬時值為:
式中:e——瞬時電勢,V;Φ——零件上感應電流迴路所包圍面積的總磁通,Wb,其數值隨感應器中的電流強度和零件材料的磁導率的增加而增大,並與零件和感應器之問的間隙有關。
為磁通變化率,其絕對值等於感應電勢。電流頻率越高,磁通變化率越大,使感應電勢P相應也就越大。式中的負號表示感應電勢的方向與的變化方向相反。
零件中感應出來的渦流的方向,在每一瞬時和感應器中的電流方向相反,渦流強度取決於感應電勢及零件內渦流迴路的電抗,可表示為:
式中,I——渦流電流強度,A;Z——自感電抗,Ω;R——零件電阻,Ω;X——阻抗,Ω。
由於Z值很小,所以I值很大。
零件加熱的熱量為:
式中Q——熱能,J;t——加熱時間,s。
對鐵磁材料(如鋼鐵),渦流加熱產生的熱效應可使零件溫度迅速提高。鋼鐵零件是硬磁材料,它具有很大的剩磁,在交變磁場中,零件的磁極方向隨感應器磁場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在交變磁場的作用下,磁分子因磁場方向的迅速改變將發生激烈的摩擦發熱,因而也對零件加熱起一定作用,這就是磁滯熱效應。這部分熱量比渦流加熱的熱效應小得多。鋼鐵零件磁滯熱效應只有在磁性轉變點A2(768℃)以下存在,在A2以上,鋼鐵零件失去磁性,因此,對鋼鐵零件而言,在A2點以下,加熱速度比在A2點以上時快。
感應加熱具體應用
感應加熱設備
感應加熱設備是產生特定頻率感應電流,進行感應加熱及表面淬火處理的設備。
感應加熱表面淬火
將工件放在用空心銅管繞成的感應器內,通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後,在工件表面形成同頻率的的感應電流,將零件表面迅速加熱(幾秒鍾內即可升溫800~1000度,心部仍接近室溫)後立即噴水冷卻(或浸油淬火),使工件表面層淬硬。
與普通加熱淬火比較感應加熱表面淬火具有以下優點:
1、加熱速度極快,可擴大A體轉變溫度范圍,縮短轉變時間。
2、淬火後工件表層可得到極細的隱晶馬氏體,硬度稍高(2~3HRC)。脆性較低及較高疲勞強度。
3、經該工藝處理的工件不易氧化脫碳,甚至有些工件處理後可直接裝配使用。
4、淬硬層深,易於控制操作,易於實現機械化,自動化。
感應加熱(高頻電爐)製作教程
成本估算:
紫銅管紫銅帶:210元
EE85加厚磁芯2個:60元
高頻諧振電容3個:135元
膠木板:60元
水泵及PU管:52元
PLL板:30元
GDT板:20元
電源板:50元
MOSFET:20元
2KW調壓器:280元
散熱板:80元
共計:997元
總體架構:
串聯諧振2.5KW 鎖相環追頻ZVS,MOSFET全橋逆變;
磁芯變壓器兩檔阻抗變換,水冷散熱,市電自耦調壓調功,母線過流保護。
先預覽一下效果,如下圖:
加熱金封管3DD15
4. PLL鎖定調整。將PLL板JP1跳線的1,2腳短路,使VCO的電壓控制權轉交給鑒相濾波網路。保持高壓輸入為30VAC,用示波器監測槽路部分J3介面電壓波形形狀和頻率。此時用改錐在±一圈范圍內調整W1,若示波器波形頻率保持不變,形狀仍然為良好的正弦波。則表示電路已近穩定入鎖,如果無法鎖定,交換槽路部分J1的接線再重復上述步驟。當看到電路鎖定後,在加熱線圈中放入螺絲刀桿,這時因為有較大的等效負載阻抗,波形幅度下降,但仍然保持良好的正弦波。如果此時失鎖,可微調W1保持鎖定。
5. 電流滯後角調整。電路鎖定後,用示波器同時監測槽路部分J3介面電壓以及PLL板GDT2或GDT1介面電壓,緩慢調節W2,使電流波形(正弦波)稍微落後於驅動電壓波形,此時全橋負載呈弱感性,並進入ZVS狀態。
6. 工件加熱測試,上述步驟均成功後,即可開始加熱工件。先放入工件,用萬用表電流檔監測高壓電流。緩慢提升自耦調壓器輸出電壓,可以看到工件開始發熱,應保證220VAC高壓下,電流小於15A。這時功率達到2500W。當加熱體積較大的工件時,因為等效阻抗大,須將槽路部分S1切換至下方觸點。
至此,整個感應加熱電路調試完畢。開始感受高溫體驗吧。
『柒』 感應加熱原理
原理:
感應加熱表面淬火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在工件表面層產生密度很高的感應電流,迅速加熱至奧氏體狀態,隨後快速冷卻得到馬氏體組織的淬火方法,。當感應圈中通過一定頻率的交流電時,在其內外將產生與電流變化頻率相同的交變磁場。
金屬工件放入感應圈內,在磁場作用下,工件內就會產生與感應圈頻率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感應電流。由於感應電流沿工件表面形成封閉迴路,通常稱為渦流。此渦流將電能變成熱能,將工件的表面迅速加熱。
渦流主要分布於工件表面,工件內部幾乎沒有電流通過,這種現象稱為表面效應或集膚效應。感應加熱就是利用集膚效應,依靠電流熱效應把工件表面迅速加熱到淬火溫度的。感應圈用紫銅管製做,內通冷卻水。當工件表面在感應圈內加熱到一定溫度時,立即噴水冷卻,使表面層獲得馬氏體組織。
(7)感應加熱電路擴展閱讀:
將工件放在用空心銅管繞成的感應器內,通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後,在工件表面形成同頻率的的感應電流,將零件表面迅速加熱(幾秒鍾內即可升溫800~1000度,心部仍接近室溫)後立即噴水冷卻(或浸油淬火),使工件表面層淬硬。
與普通加熱淬火比較感應加熱表面淬火具有以下優點:
1、加熱速度極快,可擴大A體轉變溫度范圍,縮短轉變時間。
2、淬火後工件表層可得到極細的隱晶馬氏體,硬度稍高(2~3HRC)。脆性較低及較高疲勞強度。
3、經該工藝處理的工件不易氧化脫碳,甚至有些工件處理後可直接裝配使用。
4、淬硬層深,易於控制操作,易於實現機械化,自動化。
感應加熱的作用,在不可見的磁場影響下,與火焰淬火是一樣的。例如,由高頻發生器產生的較高頻率(200000赫以上),一般能產生劇烈、快速和局部性的熱源,相當於小而集中的高溫氣體火焰的作用。
反之,中頻(1000赫及10000赫)的加熱效果,比較分散和緩慢,熱量穿透較深,與比較大的和開闊的氣體火焰相似。
『捌』 誰有簡單一點的感應加熱電路
首先,你的圖有錯誤,把雙向晶閘管的門極畫沒了。正確的圖在我的相冊一、電路設計原理人體感應的信號加在電源電路可控硅的觸發極,使電路導通,並給負載——燈泡或燈管供電,使燈按弱光、中光、強光、關閉4個狀態動作,達到調光的目的。電路見圖1,該電路的關鍵器件是採用CMOS工藝製造的集成電路BA210l。二、降壓穩壓電路由R3、VDl、VD4、C4組成。輸出9V直流電,供給BA2101,由③⑦腳引入。三、觸發電路由觸發電極M將人體的感應信號,經c3、R8、R7送至④腳的sP端,經處理後,由⑥腳輸出觸發信號,經cl、R1加至可控硅VS的G極,VS導通,電燈H點亮。第二次觸摸,可改變觸發脈沖前沿的到達時間,而使電燈亮度改變。反復觸摸,可按弱光、中光、強光和關閉四個動作狀態循環,達到調節亮度的目的。可控硅VS在動作中其導通角分別為120度、86度、17度。四、輔助電路VD2和vD3為保護集成電路而設。防止觸摸信號過大而遭破壞。C3為隔離安全電容。R4為取得同步交流信號而設。R5為外接振盪電阻。五、使用中經常出現的故障(1)由震動引發的故障。觸摸只需輕輕觸及即可。但在家庭使用中觸擊的強度因人而異,小孩去觸摸可能是重重的一拳。性格剛烈的人去觸摸,可能引起劇烈震動。因此經常出現燈泡斷絲。(2)集成塊焊腳由震動而產生脫焊。如③腳脫焊,使電源切斷而停止工作;④、⑥腳脫焊,使觸摸信號中斷,都會引起燈泡不亮。因此要檢查集成塊各腳是否脫焊。(3)可控硅VS一般採用MAC94A4型雙向可控硅
『玖』 高頻感應加熱電路圖
這是zvs加熱的原理圖,
『拾』 誰知道zvs感應加熱電路圖,1000w的
答案如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