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集成電路是用半導體材料製成的 這句話對嗎
那要看怎麼講了。通常將集成電路應該是一個封裝好的成品,它發揮作用的是里回面的芯答片,這個晶元是半導體材料製成的,但它非常小,占集成電路絕大部分的是它的封裝外殼,它只是其保護裡面晶元的作用,它可以有很多種材料製成,但絕對不會是半導體材料。
『貳』 晶元,半導體和集成電路之間的區別
電子晶元與集成電路晶元沒有實質上區別。
晶元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矽片,體積很小,常常是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
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基於鍺(Ge)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基於硅(Si)的集成電路)。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硅的集成電路。
晶元,英文為Chip;晶元組為Chipset。晶元一般是指集成電路的載體,也是集成電路經過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後的結果,通常是一個可以立即使用的獨立的整體。「晶元」和「集成電路」這兩個詞經常混著使用,比如在大家平常討論話題中,集成電路設計和晶元設計說的是一個意思,晶元行業、集成電路行業、IC行業往往也是一個意思。實際上,這兩個詞有聯系,也有區別。集成電路實體往往要以晶元的形式存在,因為狹義的集成電路,是強調電路本身,比如簡單到只有五個元件連接在一起形成的相移振盪器,當它還在圖紙上呈現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叫它集成電路,當我們要拿這個小集成電路來應用的時候,那它必須以獨立的一塊實物,或者嵌入到更大的集成電路中,依託晶元來發揮他的作用;集成電路更著重電路的設計和布局布線,晶元更強調電路的集成、生產和封裝。而廣義的集成電路,當涉及到行業(區別於其他行業)時,也可以包含晶元相關的各種含義。
『叄』 為何集成電路使用半導體材料而非導體材料呢
很簡單,通俗點講:半導體是一種施加外部工作條件之後可以控制導電或內者不導電容的狀態的材料。
如果你直接採用導體,就很難控制其轉變為不導電狀態。
目前的馮諾依曼數字體系只需要快速轉換0/1兩個狀態就可以很好地進行運算、存儲等,半導體很適合此要求。
『肆』 半導體的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的關系
半導體是指導電性能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我們知道,電路之所以具有某種功能,主要是因為其內部有電流的各種變化,而之所以形成電流,主要是因為有電子在金屬線路和電子元件之間流動(運動/遷移)。所以,電子在材料中運動的難易程度,決定了其導電性能。常見的金屬材料在常溫下電子就很容易獲得能量發生運動,因此其導電性能好;絕緣體由於其材料本身特性,電子很難獲得導電所需能量,其內部很少電子可以遷移,因此幾乎不導電。而半導體材料的導電特性則介於這兩者之間,並且可以通過摻入雜質來改變其導電性能,人為控制它導電或者不導電以及導電的容易程度。這一點稱之為半導體的可摻雜特性。
前面說過,集成電路的基礎是晶體管,發明了晶體管才有可能創造出集成電路,而晶體管的基礎則是半導體,因此半導體也是集成電路的基礎。半導體之於集成電路,如同土地之於城市。很明顯,山地、丘陵多者不適合建造城市,沙化土壤、石灰岩多的地方也不適合建造城市。「建造」城市需要選一塊好地,「集成」電路也需要一塊合適的基礎材料——就是半導體。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硅、鍺、砷化鎵(化合物),其中應用最廣的、商用化最成功的當推「硅」。
那麼半導體,特別是硅,為什麼適合製造集成電路呢?有多方面的原因。硅是地殼中最豐富的元素,僅次於氧。自然界中的岩石、砂礫等存在大量硅酸鹽或二氧化硅,這是原料成本方面的原因。硅的可摻雜特性容易控制,容易製造出符合要求的晶體管,這是電路原理方面的原因。硅經過氧化所形成的二氧化硅性能穩定,能夠作為半導體器件中所需的優良的絕緣膜使用,這是器件結構方面的原因。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在於集成電路的平面工藝,硅更容易實施氧化、光刻、擴散等工藝,更方便集成,其性能更容易得到控制。因此後續主要介紹的也是基於硅的集成電路知識,對硅晶體管和集成電路工藝有了解後,會更容易理解這個問題。
除了可摻雜性之外,半導體還具有熱敏性、光敏性、負電阻率溫度、可整流等幾個特性,因此半導體材料除了用於製造大規模集成電路之外,還可以用於功率器件、光電器件、壓力感測器、熱電製冷等用途;利用微電子的超微細加工技術,還可以製成MEMS(微機械電子系統),應用在電子、醫療領域。
『伍』 集成電路為什麼要刻在半導體上
半導體這個概念太廣泛,凡是導電性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質都叫半導體,但不是所有半導體都可以用來製作集成電路;
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只有高純度單晶硅和砷化鎵等少數幾種半導體可以用來製作集成電路。
至於說為什麼只有這少數的幾種半導體才能製作集成電路,這涉及太多的物理學知識,無法在這里解釋。
『陸』 集成電路 是用半導體製成還是超導體
半導體 一般是硅材料 也有用鍺的 超導體是用來做導線的 目前技術還不行無法商業化
『柒』 為什麼集成電路要放在半導體上
集成電路稱「邏輯電路」,它的工作原理是傳遞0、1的電信號。1、0這兩個符號,在電回學中答,可以分別表示為晶體管的開和關、磁碟的磁化和未磁化、光碟的平面和凹坑……而半導體,如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它們處於金屬和非金屬之間,所以,它們的導電性既沒有導體那麼強,又不會像絕緣體那樣完全隔絕電流,而是可以被人工控制它們的導電性。所以,用半導體製成的集成電路,可以隨時地改變半導體的導電性,它們導電、不導電分別能表示為1和0,所以能夠處理數據。現在我們使用的收音機、電視、電腦,大部分器件都是用半導體製成的集成電路製造的。
『捌』 集成電路襯底為什麼用半導體
在二氧化硅上蝕刻出電路後
會用經過電場加速的離子進行摻雜
摻雜後的區域導電性會有變化
之後鍍銅以便形成電路
之所以用硅的原因
就是雜離子摻雜後其導電性質的改變
使摻雜的部分可以變為元件
『玖』 什麼是半導體 為什麼晶元要用半導體做
材料的電阻率界於金屬與絕緣材料之間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