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晶元概念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晶元上市公司
1、中穎電子:在家電主控晶元、鋰電管理晶元和AMOLED顯屏驅動晶元方面技術積累專深厚:AMOLED顯示驅動晶元是屬國內唯一取得了量產的供應商;家電類晶元產品是國內許多一線品牌大廠的主要供應商。
2、上海貝嶺:主營集成電路晶元的設計和產品應用開發。
3、東軟載波:國內領先的多種通信晶元製造商和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擁有窄帶載波、寬頻載波和無線晶元技術及相關產品的企業。
公司打造「晶元、軟體、終端、系統、信息服務」全產業鏈布局,在集成電路設計、智能電網、能源管理、智能家居、信息安全等領域已形成完整的產品線。
4、士蘭微: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IDM廠商,在功率器件、模擬電路、感測器等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入股安路科技,快速切入高端晶元市場。
5、曉程科技:主要致力於電力線載波晶元等系列集成電路產品的設計、開發,並銷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與電能表等產品,為用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和完整的解決方案。
2. 國內做晶元設計的公司有哪些
福州瑞芯微、珠海全志、珠海炬力、上海晶晨、上海盈方微。目前來說,中國的IC晶元設計的公司,還不像因特爾、高通、蘋果、三星這樣有很大的名氣。
就拿平板/盒子晶元來說,國內的晶元設計公司中福州瑞芯微、珠海全志、珠海炬力、上海晶晨、上海盈方微在技術上和銷售量上國內算是都還不錯,在IC晶元業都算是第三梯隊的。
晶元設計:國內的十大晶元設計公司如下,按營收規模排序:華為海思/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華大半導體/智芯微電子/匯頂科技/士蘭微電子/大唐半導體/敦泰科技/中星微電子。
國內廠商僅有四家,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盛美半導體和Mattson。
(2)集成電路大廠擴展閱讀:
晶元設計公司排名
中國前十強依次為華為海思、清華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華大半導體、智芯微電子、匯頂科技、士蘭微、大唐半導體、敦泰科技和中星微電子。
第一名:海思
海思在長時間內將是中國最大的晶元設計公司,大家用的華為手機裡面就有大量的海思處理器和海思基帶晶元,另外買的智能電視,安防系統也有海思的晶元,未來將隨著華為集團的增長而上升。世界第一名高通,2016年營收154億美元,是海思的3.5倍。
第二名:紫光展銳
展訊,銳迪科合並之後成立,目前是三星手機處理器和基帶晶元除自家產品之外的最大供應商,你買的三星手機,主要是中低端系列,裡面的晶元是紫光展銳的。
第三名:中興微電子
主要是自家的通信設備用的部分晶元,手機晶元也還是外購。
第四名:華大半導體
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整合旗下集成電路企業而組建的集團公司。在智能卡及安全晶元、智能卡應用、模擬電路、新型顯示等領域佔有較大的份額。目前華大半導體旗下已經有三個上市企業,包括A股上海貝嶺和港股公司中電控股、晶門科技。
第五名:智芯微電子
智芯微電子是國網信息產業集團全資子公司,涉及晶元感測、通信控制、用電節能三大業務方向,致力於成為以智能晶元為核心的高端產品、技術、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第六名:匯頂科技
匯頂科技是一家上市公司,該公司在指紋識別晶元設計領域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二,在全球范圍內僅次於給蘋果提供指紋識別晶元的AuthenTec。
第七名:士蘭微電子
LED照明驅動IC是其主要業務收入之一,還給家電企業提供變頻電機控制晶元。
第八名:大唐半導體
以智能終端晶元、智能安全晶元、汽車電子晶元為核心的產業布局。
第九名:敦泰科技
於2005年在美國成立,致力於人機界面解決方案的研發,為移動電子設備提供最具競爭力的電容屏觸控晶元、TFT LCD顯示驅動晶元、觸控顯示整合單晶元(支持內嵌式面板的IDC)、指紋識別晶元及壓力觸控晶元等。
第十名:中星微電子
佔領全球計算機圖像輸入晶元60%以上的市場份額。2005年,中星微電子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成功上市, 2016年初,中星微推出了全球首款集成了神經網路處理器(NPU)的SVAC視頻編解碼SoC,使得智能分析結果可以與視頻數據同時編碼,形成結構化的視頻碼流。
該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視頻監控攝像頭,開啟了安防監控智能化的新時代。
從事晶元設計業務的重點上市公司有:紫光國芯、匯頂科技、士蘭微(IDM)、大唐電信、兆易創新(存儲器)、全志科技、中穎電子(家電MCU、鋰電等)、北京君正、艾派克、富瀚微等。
以上晶元設計公司中,目前勢頭最好是的展訊跟RDA,華為海思的布局和前景最好,這三家算是國內技術、前景最好的。
中星微和炬力雖然也是第一批上市的,有些名氣,但下滑得比較厲害,前景一般。nufront算是新生勢力吧,離一線的技術和知名度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國民技術/君正之類布局太窄了。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芯
3. 電子行業中,集成電路發展前景怎樣
你現在存在一個嚴重的定位問題,本科生並不是不拿電烙鐵的,你學的是工版科,你的動權手能力必須要強,如果什麼東西都是用眼睛看,不親自操作,不會有多大的進步。
人都是從最底層干起的,你連電烙鐵怎麼用都不會你就能搞設計了嗎?不現實!如果有能力在基層經過鍛煉這樣的經歷是很重要的,要擺正心態最重要,並且現在的本科生太多了,不要端著架子,要把從前的都忘了。
這也是作為一個工作幾年的人的忠告。
4. 晶元最大的是哪幾家公司
晶元最大的公司是:展訊科技、賽靈思科技、美滿科技、蘋果公司、台積電、海思科技、超威科技、高通、聯發科等十餘所公司。
5.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怎麼樣
中芯國際是目前中國大陸最先進的集成電路製造工廠,也是唯一的一家能夠跟上國外技術發展的大廠。該公司在北京的工廠安裝著先進的製造設備,地點在亦庄開發區。
6. 集成電路原裝,散新和翻新的區別
1 、原裝貨:原廠生產出來的,分進口原裝和國產原裝。
2 、散新貨:散新這個詞,主要用在晶元的方面,意思主要有:
一、這個貨不是原廠生產出來的,可能是其他廠家生產的,但是打著原廠牌子,也就是假貨,供應商稱之為散新、或原裝貨來蒙人。
二、原廠生產的,但是是一些不合格的料。
原廠就會降價,通過其他渠道處理掉。
銷售商進過來之後,稱之為散新。
三、原廠生產的,使用過了,經過打磨,鍍錫,把腳擦涼一系列處理之後,外觀看起來不錯,拿出來出售,也叫做散新,但實際上是翻新的。
3 、翻新貨:指產品從原廠生產出來以後,經過使用,有了一定的磨損,性能各方面跟原廠剛生產出來的時候有差距,經過特殊的加工,是它的外表或者性能恢復到接近原廠剛生產出來的狀態,叫做翻新。
4、舊貨拆機件:原廠生產出來的,已經使用過的,從電路板上拆下來的。
沒有經過洗角處理的。
一般購買晶元如果有上個三五十片的量,最好找代理公司或其分銷商而不要去一般"統貨"櫃台拿貨,一般什麼都做的(所謂統貨)櫃台上的現貨基本上是翻新貨或舊貨,而且看人報價,行家或熟人大多不敢太過分,但普通人還是能蒙就蒙、能騙則騙了,這確實已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國人的道德崩潰是全面的),大家要多留神。
就算在這樣的櫃台上拿貨一定要講清楚,有壞得給換,且記得"貨比三家"。
另外,成交價格應比正貨價低很多才行,否則還是找正規代理。
要知道不少加工好的舊晶元進貨價只是新片市場價的10%-20%左右。
舊貨拆機有兩法:
(1)、熱風法,此法是正規的做法,用於較干凈、整齊的板特別是較有價值的SMD板
(2)、"油炸"法,這確實是真的,用調制的高沸點礦物油來"炸",極舊或很亂的垃圾板通常用此法。
在此要跟大家講明白:舊片分離和重製過程中產生的廢料若不妥善處理會嚴重污染環境(含大量難降解的
有毒化合物和重金屬),而"妥善處理"的費用又會高於全部回收所得,所以發達國家的某些公司寧願花錢並出運費將電子垃圾"送"給中國和南亞的一些國家也不願自行處理,這裡面是有"說道"的。
新舊晶元間的差價遠遠無法挽回環境污染的損失,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心裡有數。
晶元銷售的正規代理一般在寫字樓辦公,華強、賽格等電子市場中也有很多經銷新貨的,多數在大廳周圍的獨立房間中,也有少數櫃台,大家購買晶元時應注意識別。
區別原裝正貨和翻新貨的主要方法是:
1、看晶元表面是否有打磨過的痕跡。
凡打磨過的晶元表面會有細紋甚至以前印字的微痕,有的為掩蓋還在晶元表面塗有一層薄塗料,看起來有點發亮,無塑膠的質感。
2、看印字。
現在的晶元絕大多數採用激光打標或用專用晶元印刷機印字,字跡清晰,既不顯眼,又不模糊且很難擦除。
翻新的晶元要麼字跡邊沿受清洗劑腐蝕而有"鋸齒"感,要麼印字模糊、深淺不一、位置不正、容易擦除或過於顯眼。
另外,絲印工藝現在的IC大廠早已淘汰,但很多晶元翻新因成本原因仍用絲印工藝,這也是判斷依據之一,絲印的字會略微高於晶元表面,用手摸可以感覺到細微的不平或有發澀的感覺。
不過需留意的是,因近來小型激光打標機的售價大幅降低,翻新IC越來越多的採用激光打標,某些新片也會用此方法改變字標或乾脆重打以"提高"晶元的檔次,這需要格外留意,且區分方法比較困難,需練就"火眼金睛"。
主要的方法是看整體的協調性,字跡與背景、引腳的新舊程度不符如字標過新、過清有問題的可能性也較大,但不少小廠特別是國內的某些小IC公司的晶元卻生來如此,這為鑒定增添了不少麻煩,但對主流大廠晶元的判斷此法還是很有意義的。
另外,近來用激光打標機修改晶元標記的現象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內存及一些高端晶元方面,一旦發現激光印字的位置存在個別字母不齊、筆畫粗細不均的,可以認定是Remark的。
3、看引腳。
凡光亮如"新"的鍍錫引腳必為翻新貨,正貨IC的引腳絕大多數應是所謂"銀粉腳",色澤較暗但成色均勻,表面不應有氧化痕跡或"助焊劑",另外DIP等插件的引腳不應有擦花的痕跡,即使有(再次包裝才會有)擦痕也應是整齊、同方向的且金屬暴露處光潔無氧化。
4、看器件生產日期和封裝廠標號。
正貨的標號包括晶元底面的標號應一致且生產時間與器件品相相符,而未Remark的翻新片標號混亂,生產時間不一。
Remark的晶元雖然正面標號等一致,但有時數值不合常理(如標什麼"吉利數")或生產日期與器件品相不符,器件底面的標號若很混亂也說明器件是Remark的。
5、測器件厚度和看器件邊沿。
不少原激光印字的打磨翻新片(功率器件居多)因要去除原標記,必須打磨較深,如此器件的整體厚度會明顯小於正常尺寸,但不對比或用卡尺測量,一般經驗不足的人還是很難分辨的,但有一變通識破法,即看器件正面邊沿。
因塑封器件注塑成型後須"脫模",故器件邊沿角呈圓形(R角),但尺寸不大,打磨加工時很容易將此圓角磨成直角,故器件正面邊沿一旦是直角的,可以判斷為打磨貨。
除此之外,再有一法就是看商家是否有大量的原外包裝物,包括標識內外一致的紙盒、防靜電塑膠袋等,實際辨別中應多法齊用,有一處存在問題則可認定器件的貨質。
另外,有些櫃台在顧客堅持之下也可能拿來新貨,但肯定是從那些真正做新片的商家中拿的,但也肯定會跟顧客說去庫房拿的貨,大家可別當真。
如果有寫晶元無法用肉眼和經驗來判斷的可以藉助一寫工具,如放大鏡和數碼放大鏡打磨翻新過的晶元表面有細微的小孔是用肉眼難以看的出的就必須藉助設備來觀察。
有幾個要點:
1看打字,一般翻新的重新打子的(白字)用"天那水"(化學稀釋劑)可以把字擦除的一般為翻新貨,原裝貨是擦不掉的。
2 看引角,原裝貨的引腳非常整齊且像一條直線,而翻新處理過的則有的腳不整齊且有些歪。
3看定位孔,觀察原裝貨的定位孔都比較一致,翻新的有的深淺不一或者根本就真個打磨平了,有的如果仔細看可一看到原有定位孔的痕跡。
在實際工作中還要仔細觀察觀察,有的造假工藝相當的高,要慎重。
7. 集成電路半導體車間工廠需要布置無塵車間
集成電路無塵車間是為了滿足半導體製造工藝需求的潔凈室,該無塵車間對環境潔凈度、溫濕度、振動、ESD、AMC控制等都有一定的要求。相對於其他工業潔凈室,集成電路製造無塵車間有面積大、潔凈等級高、溫濕度控制精度高等特點。
遠程在線式遙測激光塵埃粒子計數器是幾乎每個精密電子車間必不可少的設備,如果在我們的半導體車間中有這樣一種監測顆粒濃度的儀器,那麼我們在辦公室時就可以輕鬆了解車間中塵埃粒子情況,實現產品生產與監督智造的智能體驗。例如,當我們檢測到車間內的顆粒濃度過高時,我們可以及時通知相應車間的負責人,並採取針對性的措施降低顆粒濃度,以達到安全可靠的標准,這非常有利於產品的安全生產,為客戶提供可靠的高質量產品。
CW-RPC系列遠程遙測激光塵埃粒子計數器是深圳賽納威研發的智能多點凈化檢測系統的終端設備,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實時准確地遠程測量所監控環境的微粒數量和凈化等級,根據不同需要增加或減少控制終端,還可以實現7*24實時遠程自動監測,通過RJ45網路介面、WiFi、485(moudbus)等,將數據送給PC終端,顯示當前監測環境的潔凈狀況。該粒子計數器按照國際標准ISO14644-1,GMP和日本工業標准(JIS)要求標定,專業應用於電子行業、制葯車間、半導體、光學或精密機械加工等潔凈室環境自動監測系統。
8. 蘇州有哪些集成電路公司
三、2006年蘇州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情況
2006年,蘇州市新成立(或新引進)的設計企業有:中科半導體集成技術研發中心、飛索半導體(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真寬通信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蘇州矽湖微電子有限公司、蘇州芯源東升集成電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封測企業有: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第二工廠、晶方半導體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蘇州震坤科技有限公司;配套企業有:蘇瑞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富士膠片電子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林德電子特種氣體(蘇州)有限公司、永光(蘇州)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等十幾家企業。
1、 集成電路設計產業
蘇州市集成電路設計產業2006的銷售收入為3億元,同比增長7%。較去年有所增長,但幅度不大。截止到2006年底,蘇州地區共有10家企業通過信息產業部的設計企業認定及年審。他們分別是:世宏科技(蘇州)有限公司、金科集成電路(蘇州)有限公司、蘇州華芯微電子有限公司、蘇州國芯科技有限公司、飛思卡爾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蘇州銀河龍芯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國微工大微電子有限公司、希迪亞微電子(蘇州)有限公司、三星半導體(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豪雅微電子(蘇州)有限公司。2006年蘇州地區新成立的設計企業共5家,他們是:
企業名稱 注冊地區 主要產品
飛索半導體(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工業園區 FLASH SOC 系統研發
蘇州芯源東升集成電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新 區 電源管理IC
真寬通信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工業園區 無源光網路核心晶元
蘇州矽湖微電子有限公司 工業園區 電源管理IC
中科半導體集成技術研發中心 工業園區 WLAN(無線區域網)晶元
從地區分布來開,蘇州的設計企業主要集中在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從事集成電路設計的企業有24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有5家。銷售額方面,工業園區與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比例大約為3:2。
從業務范圍來看,蘇州從事集成電路設計的企業25家,IP設計1家,設計服務2家,探針卡設計1家。從產品的種類來看,主要的產品有如下幾類:MCU、LCD 驅動晶元、電源管理晶元、電表晶元、網路連接晶元等。
2、 集成電路製造產業
2006年,蘇州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3.7億元,同比增長5.3%。截止目前,蘇州共有2家晶圓製造企業,德芯電子(崑山)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建設之中。
蘇州的分立器件製造大廠——固鍀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於2006年10月30日起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3800 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成為蘇州市首家上市的半導體企業。
3、 集成電路封測產業
2006年,蘇州封測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28.4億元,同比增長38%,佔全國封測業總收入比重提高到26%,繼2005年以來仍然是國內僅次於上海的封測產業重鎮。
2006年,蘇州新成立的封測企業共3家,分別是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第二工廠、晶方半導體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蘇州震坤科技有限公司。
奇夢達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投產二年多的時間,就取得了驕人業績,名列國內十大封測企業第二位。
四、2006年蘇州市集成電路產業情況分析
縱覽2006年的蘇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情況可以看出,蘇州的封測產業穩步發展,形勢喜人;製造業在國內多個城市「造芯」的熱潮中追兵四起,佔比份額有所下降;設計業發展略顯緩慢。具體如下:
1. 封測業持續、穩定發展
2006年蘇州的封測產業實現銷售收入達到128.4億元,其中封測代工型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7.5億元,封測業同比增長達到38%。自2004年以來,蘇州的封測產業已連續三年同比增長超過35%(其中2004年同比增長38%,2005年同比增長37%),超過全國同期年平均30%的增長率。
蘇州的封裝測試測試產業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內封測企業最集中、封測技術水平最高、封測人才最充裕、配套產業鏈最完整的地區。
2. 製造業的增長落後於全國總增長水平
2006年,在國內一片「造芯」熱的背景下,蘇州的集成電路製造產業,由於德芯電子尚未投產,其增長速度落後於全國的總增長水平。
2006年,國內IC製造業增長較快的城市主要是上海、北京和無錫。隨著中芯國際北京十二寸生產線、華虹NEC、ST-海力士的投產或擴張,上海、北京和無錫在全國集成電路製造業的佔比得到了提高。
3、設計業發展略顯滯後
蘇州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經過近8年,特別是最近3年來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一定量的集聚。但放眼國內,蘇州在設計產業上的發展同北京、深圳等城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蘇州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在04年首次突破1億元之後,05、06年的增長幅度不大,05、06年同比增長分別為33%和7%,而同期全國設計產業的年均增長率在50%以上。
企業信息
三星立足蘇州 邁向世界第一
2007年5月7日,三星電子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半導體第二工廠正式竣工開業。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王榮,市委副書記、園區工委書記王金華,韓國三星半導體總括社長黃昌圭,中國三星本社社長朴根熙等出席了當天的慶典。黃昌圭在致辭中透露,三星要力爭在2009年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廠商,此次建成投產的蘇州第二工廠將幫助以存儲器為主的三星半導體事業獲得市場龍頭地位。
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底,是蘇州工業園區第一家大規模投資的外商投資企業。經過多年發展,該公司與園區共同成長,已經發展成為三星電子在海外最重要的生產工廠,擁有近4000名員工,工廠面積達25萬平方米,投資總額超過6億美元,生產著三星電子的主力核心產品。其中,動態隨機存儲器、靜態隨機存儲器、快閃記憶體等產品均占據世界第一份額。另外,在今年上半年還將引進代表半導體最高封裝技術的多重晶元封裝存儲器產品。當天竣工的第二工廠佔地面積14.5萬平方米,經過7個多月的廠房建設和設備移轉,於今年2月底開始產品量產,該工廠將主要生產動態隨機存儲器的主流產品,預計到今年末,月產量將超過7000萬個。該工廠的建成投產將進一步提升三星園區基地的重要性,加快其韓國總部的製造重心向園區轉移。
據了解,目前韓國三星在園區投資建設了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蘇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等項目,不僅建立了研發中心,還建設起白色家電、筆記本電腦和液晶顯示器等重要的生產基地。蘇州三星電子、蘇州三星半導體、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器分別是三星在中國唯一的家電、半導體和LCD生產基地,蘇州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數碼多媒體產品。設在園區的研發中心則是三星在中國設立的半導體、通訊、軟體和外觀設計四個研發中心之一。
奇夢達24億元促蘇州工廠產能翻番
3月8日,全球第三大存儲產品製造商——奇夢達(Qimonda)在華投資的奇夢達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舉行二期工廠破土動工儀式。奇夢達蘇州項目計劃3年內將投入2.5億歐元(摺合24.5675億元人民幣),建成奇夢達在全球的第四個後道生產基地。
奇夢達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原名英飛凌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是2003年7月28日,由英飛凌科技與中國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封裝測試存儲集成電路的工廠,其中英飛凌集團(Infineon)占股72.5%,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CSVC)占股27.5%,注冊資本為3億美元,未來十年的計劃投資額將超過10億美元。奇夢達是2006年5月1日從英飛凌科技公司分拆出來新成立的全新內存產品公司,目前已成為全球DRAM內存產品的主要供應商,並於2006年8月9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奇夢達計劃於2007年底在新工廠進行設備安裝。在現有的10000平方米清潔室的基礎上,將繼續建設一個新的面積達10000平方米的清潔室。此次擴建還將使員工總數大大增加,該生產基地目前有1700名員工,預計達到最大產能時的員工總數將超過3000名,其產能將翻一番。奇夢達蘇州項目主要從事存儲集成電路(DRAM)組裝和測試,占奇夢達公司全球產能的50%,產品主要運用於個人電腦、伺服器、數字電視、手機、MPC播放器等,未來公司還希望成功將產品延伸到圖形,移動通訊和由低功率溝槽技術引導的消費類領域。
「奇夢達現在有超過三分之二的DRAM都是在300mm生產線上生產的,前道產能的提高需要後道產能也要相應地提升。隨著蘇州生產基地的擴建,我們將能更好地發揮我們在300mm晶圓生產上的競爭優勢,」奇夢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建華(Kin Wah Loh)表示。
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馬明龍先生也表示,奇夢達是蘇州IC產業的旗艦型、地標性企業,也是園區傾注全力、重點支持的重中之重項目。相信二期廠房的正式啟動,不僅將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為公司帶來更加豐厚的利潤回報,同時也必將有力推進奇夢達全球拓展戰略,加快確立公司在儲存器領域的龍頭地位。
(一個新品牌--奇夢達 奇夢達的名稱和品牌標識體現了這家新公司的哲學觀和品牌性格,並且闡述了公司的遠景和驅動價值。新名稱「奇夢達(Qimonda)」代表了全球一致的品牌內涵。 「Qi」代表「氣」,即呼吸及流動的能量。在西方,文字主要源自拉丁文並且被英文廣泛影響,對奇夢達---Qimonda (key-monda)的直接解讀是「開啟世界的鑰匙」(Key to the World)。而新標識中的主色系紫色代表著領導力,而其他的次色系、草寫字體、充滿活力的圓形標識以及強烈的發散性造型都強調了奇夢達的品牌價值:即創新、熱情、速度。「創新是促使我們在行業成功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奇夢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建華(Kin Wah Loh)解釋說:「熱情是昂揚在奇夢達公司上下的精神,而速度則是因應奇夢達公司所處的快速變化的內存市場而生的。」)
蘇州松下半導體新廠將成為松下全球最大生產基地
5月15日,總投資1億美元、預計年銷售額可達17億元人民幣的蘇州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新廠舉行開業典禮,蘇州市副市長周人言,高新區工委書記王竹鳴、副書記胡正明,日本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副社長古池進等出席慶典儀式,並共同植樹紀念。
周人言代表蘇州市政府對公司新工廠的開業表示祝賀。他說,新工廠的正式啟用,標志著松下公司在蘇州的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也將為蘇州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王竹鳴在致辭中表示,新工廠的投資建設是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在蘇州高新區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標志,同時也充分顯示公司對中國市場,以及對蘇州高新區良好發展環境的肯定與信心。高新區將一如既往地為包括松下半導體在內的所有進區企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和優質可*的基礎設施配套,營造更加完善的投資環境,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蘇州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由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日本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和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共同出資、並於2001年12月在蘇州高新區注冊成立。隨著生產規模和產品結構的迅速擴大,以及新工廠的順利開業投產,公司月生產半導體元器件將達2億多個、激光半導體300多萬個、手機攝像頭100萬台、車載攝像頭13萬台、手機話筒1000萬個等。
鑒於蘇州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5年多來所取得的輝煌業績,以及新工廠的快速建成投產,日本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副社長古池進對蘇州高新區優良的投資環境和政府服務予以高度贊賞,他表示,總投資超過1億美元的蘇州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二期新廠房將於今年下半年破土動工,預計2008年竣工投產。
展望未來,古池進副社長滿懷信心地表示,隨著蘇州松下半導體有限公司的不斷飛躍式發展,公司將發展成為松下半導體的全球主要生產供應基地和在高科技領域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