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阻識別
1、顏色和數字的對應關系:首先我們向你介紹顏色和阿拉伯數字之間的對應關系,這種規定是國際上公認的識別方法,記住它對我們進一步學習很有幫助。
顏色棕紅橙黃綠藍紫灰白黑
數字1234567890
我們建議分兩段背誦,容易記憶:
棕紅橙黃綠
蘭紫灰白黑
此外,還有金、銀兩個顏色要特別記憶,它們在色環電阻中,處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數字含義,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對此,我們放在後面介紹。
四色環電阻識別方法
所謂「四色環電阻」就是指用四條色環表示阻值的電阻。從左向右數,第一,二環表示兩位有效數字,第三環表示數字後面添加「0」的個數。所謂「從左向右」,我們是指把電阻象圖中所畫的樣子放置——四條色環中,有三條相互之間的距離得比較近,而第四環距離稍微大一點。如下圖:
但是說實在的,現在的電阻產品,你要區分色環距離的大小的確很困難,哪一環是第一環,往往憑借經驗來識別;對四色環而言,還有一點可以借鑒,那就是:四色環電阻的第四環,不是金色,就是銀色,而不會是其它顏色(這一點在五色環中不適用);這樣你就可以知道那一環該是第一環了。
請看下面例子:
第一環:紅——代表2
第二環:紫——代表7
第三環:棕——代表1,但是第三環的「1」並不是「有效數字」,而是表示在前面兩個有效數字後面添加「零」的個數
由此看來,這個電阻的阻值應該是270,單位是什麼?在色環電阻中,一律默認為「歐姆」(電阻的基本單位,符號是ω)。
上述電阻的阻值是:270ω
那麼,第四環又是什麼意思?第四環表示電阻的「精度」,也就是阻值的誤差。金色代表誤差±5%,銀色代表誤差±10%。對270ω而言,±5%的誤差,意味著這個電阻實際最小的阻值是270(1-0.05)=265.5ω;最大不會超過270(1+0.05)=283.5ω
在識別四色環電阻時,有兩個情況要特別注意:
1、當第三環是黑色的時候,這個黑環代表0的個數,幾個0?是0個「0」,也就是「沒有0」,不添加「0」。如:
。
阻值是:22ω而絕不是220ω!
2、金色和銀色也會出現在第三環中: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第四環是表示誤差的色環,用金、銀兩種顏色分別表示不同的精度;而第三環表示「添加零的個數」,那麼當第三環出現金色或銀色的時候,又怎麼理解「添加零的個數」呢?你就這樣記住吧:
第三環——金色:把小數點向前移動1位;
第三環——銀色:把小數點向前移動2位。
舉兩個例子:
1、色環排列:橙灰金金
阻值是3.9ω
2、色環排列:綠黃銀金
阻值是:0.54ω
因為這種電阻的阻值太小了,在一般電路中幾乎不用,所以在電阻的系列產品中實際上是沒有的。
五色環電阻阻值識別:
①五色環電阻阻值識別步驟和四色環電阻識別的步驟是差不多的,依然是先看第五環(即最後一環),四色環電阻的最後一環只有金銀無三種色,而五色環電阻的最後一環卻有金銀棕紅綠藍紫灰無九種色,這樣使五色環的誤差精度有所提高。
②五色環電阻阻值識別第二步同四色環電阻識別一樣,也是看第四環(即倒數第二環)倍乘,因為前面三位有效數值,所以五色環電阻的倍乘與四色環電阻的倍乘完會不同,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第四色環的倍乘比四色環電阻的第三色環倍乘的倍率大101
顏色倍乘數值范圍單位
銀10-11.00-9.10ω幾點幾幾歐
金10010.0-91.0ω幾十幾點幾歐
黑101100-910ω幾百幾十幾歐
棕1021.00-9.10kω幾點幾幾千歐
紅10310.0-91.0kω幾十幾點幾千歐
橙104100-910kω幾百幾十幾千歐
黃1051.00-9.10mω幾點幾幾兆歐
綠10610.0-91.0mω幾十幾點幾兆歐
藍107100-910mω幾百幾十幾兆歐
③五色環電阻的前三色環有效值識別方法和四色環電阻完全相同,由於有三個有效值,使得五色環電阻精確度比四色環電阻明顯提高,所以五色環電阻一般作精密電阻使用了。
關於電阻的單位:電阻的基本單位是「歐姆」,什麼叫「1歐姆」?假如一段導線,兩端的電壓是1伏,此時流過導線的電流是1安培,那麼這段導線的電阻就是1歐姆,簡稱「歐」。1000歐=1千歐(kω),1000千歐=1兆歐(mω)。歐姆的符號是「ω」;千歐符號「κω」;兆歐符號「mω」。
㈡ 電路與模擬電路中 怎樣識別電阻元件的種類 阻值大小和准確度
種類很難看出來,色環上沒有,像金屬膜和碳膜很難區分,還有些特種電容
區分一般也就是根據常識了
水泥的體積較大,白色方型
線繞的柱型,較粗,能看見一圈圈的金屬線形狀
金屬膜和碳膜很難區分,都用金屬膜的就行了
特種電阻就不好說了
㈢ 怎樣識別電路板上的電阻是幾K或幾歐
各種電子設備的最多的電阻是色環電阻,電阻上面用了四道色環或者五道色環或者六道色環來表示電阻值 ,可以從任意角度一次性的讀取代表電阻值的顏色信息,主要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靠近電阻前端的一組是用來表示阻值。兩位有效數的電阻值,用前三個色環來代表其阻值,如:39Ω,39KΩ,39MΩ。三位有效數的電阻值,用前四個色環來代表其阻值,如:69.8Ω,698Ω,69.8KΩ,一般用於精密電阻的表示。
第二部分:靠近電阻後端的一條色環用來代表公差精度。第一部分的每一條色環都是等距,自成一組,容易和第二部分的色環區分。
(3)阻值識別電路擴展閱讀
三色環電阻:第一色環是十位數,第二色環是個位數,第三色環代表倍率。用前三個色環來代表其阻值,如:39Ω,39KΩ,39MΩ。
四色環電阻:四個色環電阻的識別:第一、二環分別代表兩位有效數的阻值;第三環代表倍率;第四環代表誤差。例子:棕、紅、紅、金,其阻值為12×10^2=1.2kΩ 誤差為±5%。
五色環電阻:第一、二、三環分別代表三位有效數的阻值;第四環代表倍率;第五環代表誤差。 如果第五條色環為黑色,一般用來表示為繞線電阻器,第五條色環如為白色,一般用來表示為保險絲電阻器。如果電阻體只有中間一條黑色的色環,則代表此電阻為零歐姆電阻。
參考資料
網路--色環電阻識別方法
㈣ 如何識別電阻
帶有四個色環的其中第一、二環分別代表阻值的前兩位數;第三環代表倍率;第四環代表誤差。快速識別的關鍵在於根據第三環的顏色把阻值確定在某一數量級范圍內,例如是幾點幾K、還是幾十幾K的,再將前兩環讀出的數"代"進去,這樣就可很快讀出數來。
下面介紹掌握此方法的幾個要點:
(1)熟記第一、二環每種顏色所代表的數。可這樣記憶:棕1,紅2,橙3,黃4,綠5,藍6,紫7,灰8,白9,黑0。這樣連起來讀,多復誦幾遍便可記住。
(2)記准記牢第三環顏色所代表的 阻值范圍,這一點是快識的關鍵。具體是:
金色:幾點幾 Ω
黑色:幾十幾 Ω
棕色:幾百幾十 Ω
紅色:幾點幾 kΩ
橙色:幾十幾 kΩ
黃色:幾百幾十 kΩ
綠色:幾點幾 MΩ
藍色:幾十幾 MΩ
從數量級來看,在體上可把它們劃分為三個大的等級,即:金、黑、棕色是歐姆級的;紅橙'、黃色是千歐級的;綠、藍色則是兆歐級的。這樣劃分一下是為了便於記憶。
(3)當第二環是黑色時,第三環顏色所代表的則是整數,即幾,幾十,幾百 kΩ等,這是讀數時的特殊情況,要注意。例如第三環是紅色,則其阻值即是整幾kΩ的。
(4)記住第四環顏色所代表的誤差,即:金色為5%;銀色為10%;無色為20%。
下面舉例說明:
例1當四個色環依次是黃、橙、紅、金色時,因第三環為紅色、阻值范圍是幾點幾kΩ
的,按照黃、橙兩色分別代表的數"4"和"3"代入,,則其讀數為43 kΩ。第環是金色表示誤差為5%。
例2當四個色環依次是棕、黑、橙、金色時,因第三環為橙色,第二環又是黑色,阻值應是整幾十kΩ的,按棕色代表的數"1"代入,讀數為10 kΩ。第四環是金色,其誤差為5%
㈤ 一般電路圖中如何表示電阻的阻值
一般直接用符號表示,
電阻用符號「R"表示,
阻值大小分別用表示如下:
」Ω「(歐)例如100Ω,
K(千歐)、例如:10K
M(兆歐)、例如:2M
1000Ω=1K
1000K=1M
㈥ 怎樣測電路阻值
用萬用表測,測之前一定記得斷電源測,電阻是斷電情況下測,電壓和電流是帶電測,
㈦ 如何正確識別電路圖
電學是初中物理學科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教師教學中的難點,原因之一是公式、概念多,之二是運用公式時必須先識別電路圖。有些電路圖較簡單容易識別,但對較為繁雜的電路圖,特別是那些「含表」的電路圖,學生做題時就容易出錯。 學習電路圖時,學生經常出錯的情形有這樣幾種:第一類情況是錯將串並聯電路的關系誤認為用電器和儀表的關系。第二類問題是對電路中滑動變阻器的有效阻值識別不清。第三類問題是將已被短路的用電器錯認為與其它部分電路或用電器串聯。究其成因,主要是由於識別電路的方法程序不當,思路混亂,基本概念不清等因素造成的。有些電路圖雖含用電器較多,但是如果掌握了正確的識別方法,將處於斷路和短路狀態的用電器去掉,再將電表處理好,最後就有可能只剩餘一個用電器,會使問題變得很簡單。 在解決有關電學的問題中,短路是經常遇到的情況,局部短路這一問題較為復雜,可將該問題歸為四類情形。 一是用一段導線和用電器並聯。此電路從表面看該用電器處於通路,但實際上該用電器已被導線短路,不能工作。 二是開關與用電器並聯。開關本應串聯接入電路,通過開關的閉合、斷開來實現該電路的通斷,從而來控制用電器的工作。但是在處理有些問題中也會遇到開關和用電器並聯的情況。 三是安培表和用電器並聯。安培表是測量某電路中或流過某用電器的電流強度,它的內阻很小,所以它應該和用電器串聯,若遇到兩者並聯,同樣該用電器短路。 四是滑動變阻器與某用電器並聯。滑動變阻器應串聯接入電路,用它來改變音量或調節燈泡亮度。 概括以上四種局部短路的情況,該部分看似接通,但它已經沒有實際作用。對於電路圖來說,元件越少圖示越直觀,問題越簡單。所以遇到上述問題時,可將局部短路部分直接從電路中取掉即可。 電路的連接方式是特指用電器之間的關系,與儀表無關。為了突出主體,在識別圖時可將安培表和伏特表先進行處理。兩者因性質不同,處理的方式也不同,由於伏特表的阻值較大,通過的電流極弱,可將其所在部分看作為開路,或者先將伏特表從電路中取掉。這樣處理後,問題就自然得到了解決。 接著,判定用電器的聯接方式。區分串聯、並聯問題的方法較多,最簡單方法是看有沒有分流,或者依據通路條數來判斷。不過問題分析到此已經很明確了。得出聯接方式的結論後,解題就可依據串並聯電路的各自特點去處理。 對有滑動變阻器的電路,需要仔細分辨其有效阻值,它共有4個接線柱,與一般用電器不同,正確接法應是「一上一下」。分析接入電路電阻時應引導學生發現「下接線柱」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進而得出:滑片遠離「下接線柱」時R增大,反之R減小。 最後,分析儀表。分析各儀表測量的對象,即安培表與電路的某個部分串聯,它就測得流過該部分的電流強度,而對伏特表則為並聯,它就會測得該部分兩端的電壓值。 (作者單位:平涼市第四中學)
㈧ 小阻值電阻測試電路圖
用差分放大電路把通過線圈的電壓放大,然後到單片機的ADC即可。
㈨ 識別電路圖方法
1、要弄清楚電路來中信號處理過自程或電流流向。
2、將電路根據功能劃分為不同的單元電路
3、分析供電功能,哪塊電路實現高壓轉換,哪塊電路實現信號的轉換。
4、結合基礎知識看圖。
總之,不論什麼樣的電子電路圖都需要進一步掌握一些電子電路基礎知識。比如三相電機的正反轉原理圖,那些繼電器及觸點的作用,常開常閉的控制等從而實現了相序的顛倒實現了正反轉。
(9)阻值識別電路擴展閱讀:
1、若電路中的各元件是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則電路為串聯電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連」並列地連在電路兩點之間,則電路就是並聯電路。
2、使用電流流向法識別串並聯電路
從電源的正極(或負極)出發,沿電流流向,分析電流通過的路徑。若只有一條路徑通過所有的用電器,則這個電路是串聯的;若電流在某處分支,又在另一處匯合,則分支處到匯合處之間的電路是並聯的。電流流向法是電路分析中常用的一種方法。
㈩ 阻值比較電路
不知道你的電阻有多大,精度要求又高。只能你一個理論參考啦。
把A 和 B串聯在一個標准5V的電源上,A在上臂,中間接TL431 0.5%(可以選精度更高的)。TL431接在需要輸出電壓的對地端。當A>B AB間電壓大於2.5V,TL431導通,輸出有電壓,達到2.5V後輸出截止。
用LM358不是不可以,但358精度只有0.02V,想AS6787說的那樣阻值很重要,不用的阻值可能就要設計不同比較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