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買回來的森海塞爾HD201,聲音小,比我現在用的AKG420聲音小三分之一,不知是為什麼,怕買了假貨,請指點
產品型號 森海塞爾HD201 AKG K420
頻響范圍 21-18000Hz 13-27000Hz
產品阻抗 24歐姆 32歐姆
靈敏度 108dB 125dB
上邊是兩款耳機的部分參數,你說的聲音小點應該是聲音開得比較大時的情況,這個是正常的,因為森海201的靈敏度沒有k420的高,所以同樣輸出的情況下,420的聲音會大於201的,至於你說的三分之一,沒有參考意義,因為這是你的感覺而已,在這個聲音上減去三分之一,誰知道聲音有多大?
另,如果開得聲音足夠小,402剛剛好不能發聲時,201應能發出聲音。最低發聲臨界201更低些。這個看的是阻抗值。
原因在下面,自己看吧。
附:
平時所說的耳機的靈敏度實際上是耳機的靈敏度級,它是施加於耳機上1mW的電功率時,耳機所產生的耦合於模擬耳(假人頭)中的聲壓級,1mW的功率是以頻率1000Hz時耳機的標准阻抗為依據計算的。靈敏度的單位是dB/mW,另一個不常用的是dB/Vrms,即1Vrms電壓施於耳機時所產生的聲壓級。靈敏度高意味著達到一定的聲壓級所需功率要小,現在動圈式耳機的靈敏度一般都在90dB/mW以上,如果是為隨身聽選耳機,靈敏度最好在100dB/mW左右或更高。
耳機的阻抗是交流阻抗的簡稱,阻抗越小,耳機越容易出聲、越容易驅動。在台式機或功放、VCD、DVD電視等有耳機插孔輸出的機器上,一般使用中高阻抗的耳機比較適宜。如果使用低阻耳機,一定先要把音量調低再插上耳機,再一點點把音量調上去,防止耳機過載將耳機燒壞或是音圈變形錯位造成破音。低阻抗的耳機一般比較容易推動,因此隨身聽、MP3等便攜、省電的機器應選擇低阻抗耳機。同時還要注意靈敏度要高,對隨身聽、MP3來說靈敏度指標更加重要。當然,阻抗越高的耳機搭配輸出功率大的音源時聲音效果更好。
具有電阻、電感和電容的電路里,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阻抗由電阻、感抗和容抗三者組成,但不是三者簡單相加。如果三者是串聯的,又知道交流電的頻率f、電阻R、電感L和電容C,那麼串聯電路的阻抗
阻抗的單位是歐。 對於一個具體電路,阻抗不是不變的,而是隨著頻率變化而變化。在電阻、電感和電容串聯電路中,電路的阻抗一般來說比電阻大。也就是阻抗減小到最小值。在電感和電容並聯電路中,諧振的時候阻抗增加到最大值,這和串聯電路相反。
㈡ 新買的森海CX500,感覺低頻有點沉,人聲離得很遠聽不到的感覺,Harvey Norman買的會不會假貨
你還 沒有煲機,煲好了音質一流
如果只以正常的聆聽方式當然假以時日也能夠達到煲後的效果,不過,有步驟、有效率的煲機一方面可大大縮短Run In時間令器材更快進入到最佳狀態,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全面、均衡的將器材或揚聲器在全頻范圍工作熱身,關於這點,可以解釋為何已經使用了一段頗長時間的音頻器材表面上來聽已經覺得煲夠了,但在經過專門的煲機過程之後卻仍有聲音的明顯改善,這便是因為最常聆聽的音樂頻率大多未能涵蓋由至高到至低的每一段頻率范圍,即使有所覆蓋,那麼播放的頻率和時間也很難平均,所以站在煲機的角度而言是未竟全功,另外還有一個情況是久未使用或最近很少使用的器材均可以透過煲機令其盡快恢復狀態,以人為比喻,經過一定的身體鍛煉以後,再經常運動保持身體在最佳狀態,自然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了!
要煲機首先是要選擇合適的軟體和音樂唱片,這可分成兩類,首階段煲機當應用一類聲音CD信號碟片來進行,此聲音CD碟記錄的是Pink Noise,也稱做粉紅雜訊,重要是頻率范圍廣,由下20Hz至上20KHz都該具備,連續地由最高而至最低不斷播放,這類聲音碟片並不難找到,很多音像店都有賣類似的試音CD唱片或煲機CD。如Sheffield Lab所出的舊版XLO測試碟中第8段可稱為煲機聲音中的經典之作,在其中的一段訊號中交錯包含了各段頻率,雖然播放起來相當吵耳難聽,但煲機的效果卻很理想。
在煲機的第二階段是用第二類碟片——頻寬兼顧效果全面的音樂碟進行煲機,首階段可以說是如同練武功者打通「仁」「通」二脈一般,目的是開通全頻,第二階段的重點則是煲出音樂感和味道來。選擇的CD曲目可以考慮古典樂、交響樂、歌劇、爵士樂、傳統民樂和流行音樂等,不可將音箱或耳機長時間的拘泥於單一的音樂播放之中,而必須要混著來,每種音樂都要反復嘗試。
最後,我們就進入到煲機最後的第三階段了,此階段乃是以自己最喜愛的音樂類型來進行的,這樣可以使器材在播放此類型的音樂時更能發揮盡致。在這個階段的煲機時間方面也是有學問的,越是高檔的產品,靈敏度越低的器材每個階段的煲機時間越要多一些,以普通設備而言,一般來說每個階段的煲機時間應該不低於40個工作小時。
[編輯本段]動手來煲機
首先你要先下載發聲軟體,並准備好前面我們提到的相關CD光碟,這樣煲機過程就可以開始了。如果你能找到粉紅雜訊全頻掃描CD音軌則再好不過,如果實在找不到,那麼可以去一些音頻網站下載頻率發生器來在PC上進行,這種頻率發聲軟體都很小巧,能手動設置頻率范圍,掃描時間,並可以選擇發聲波形的種類,是方波、正弦波還是三角波等等,總之,發聲的頻率范圍自然要保證20Hz~20KHz之間,一次的全頻掃描周期應該盡可能的長一些,設置時間在30秒以上就可以了。如果你用的是全頻掃描CD則最好,放入CD碟片後,選擇曲目,並重復播放這個曲目,如果沒有重復播放功能,那就需要你反復的按Repeat來重復重播了,一般總音量調節旋鈕調節到正常的聆聽位置,不能過大也不宜過小,這樣都是不利的。從音箱或耳機的安全方面考慮,可在播放以前先行聽聽最高與最低頻點發聲時揚聲器或耳機有否有不勝負荷的情況發聲,以免造成發生設備的損壞,確認無誤後就可以進行了。
我們全頻掃描用的聲音信號不作欣賞用途,久了聽會令人感到心煩頭痛,因此在煲機的第一個階段最好離開煲機的房間,或在家中沒有人時進行,如果利用白天上班時間就很好,這樣一天怎麼也有將近十個小時的煲機時間,這樣一個階段不需要很長時間就可以結束了。如果你覺得煲機的噪音難以接受,那麼可以將左右兩只喇叭以正面相對的方式擺放,這樣兩只揚聲器的相位相反,可以抵消了一部分的聲音。另一個方法是用棉被之類的吸音物品蓋在音箱上,以蓋掩噪音,但是你必須要注意空氣的流通,尤其是那個裡面裝有電源和功放主音箱,長時間的工作又不透氣,會讓功放的工作溫度升高,損壞音箱產品,因此留出空隙來讓空氣能夠進行流通也是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在第二個階段中,我們可以選擇各類的音樂唱片,每張唱片播放一次這種方式進行,而反復播放同一張唱片對發生設備也是不利的。因此這部分的工作又稍微繁瑣了一些,需要有人值守的情況下進行。在煲機期間,即使你休息的時候也一樣可以打開音箱的開關讓音箱處在待機狀態下,此時雖然沒有聲音信號的輸入,但是供電部分、運放和功放部分都處在一個通電的待機狀態下,因此,雖然揚聲器沒有工作,但是電路整體還都是在通電的工作狀態下的,這樣將音箱處於待機狀態下,也有利於電子管、電容和各類半導體晶元的早日煲熟。
㈢ 森海塞爾cx215聽段時間後(幾十個小時) 低音變小 高音變大 難聽死了 是不是壞了我用one
盡管cx215是一款中低端耳機,但也不能用手機聽啊,再好的耳機一用手機也就完蛋了,one x什麼beats 音效都不是音樂燒友選擇 要麼換個音樂播放器試試,或者直接拿到店家,只要在期限內是可以換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氣死人了,森海塞爾為什麼老是搞
呵呵,只是森海的貴么,當然,要說是超高端的耳機,像什麼HD或是大奧啊這樣的價值上萬乃至數十萬的耳機,森海確實是領先的,但是對於從低端到高端的耳機而言,森海的價格還算合理,也就是說,上了素質的耳機都是價格不菲的。
先說說耳機吧。音樂發燒友們為了達到他們理想的音質,往往需要高端的前端(MP3、CD或是更高端的音效卡),但這是遠遠不夠的,沒有一個足夠素質的耳機前端的威力遠遠無法發揮出來。音質=處理器晶元+電路設計+耳放+耳機。前面三個都是由前端決定的,好的前端加上好的耳機才能出好音質。所以,音質=前端+耳機。要不然,花個幾千塊錢個高端MP3,用個一般的耳機來聽,街邊的幾十塊錢的,還不如幾百塊錢的前端配一個較好的耳機素質高。有時候,前端的推力有限,對於一些阻抗較大,靈敏度較低的耳機就推不動了,就需要加上耳放。
耳機一般由佩戴方式分為耳塞和耳機。耳塞包括耳塞式、入耳式、掛耳式等等,耳機一般指頭戴式。耳機從低端到高端,各種價格的都有。有些品牌只做高端,像艾特美。有些覆蓋低中高三個消費,像世界耳機的太牌子森海、AKG、天龍、舒爾、拜亞、德、音特美、威士頓等等都有價格從幾百到幾千的耳機。不僅僅是森海得貴而已。好的耳機都不便宜。
拿塞子而言,好的塞子像動圈的森海IE7、IE8都在一千以上,動鐵的艾特美TF10、音特美ER4P、威士頓UM3X、舒爾SE/、魔聲渦輪古銅版等等都是各個牌子的旗艦,都是燒友的夢寐以求的塞子。價格都在一千甚至兩千以上了。而很多定製的塞子價格更高,艾特美定製的很多四單元六單元動鐵都在七千到一萬。
而耳機的高端就更貴了,飆到上萬都很正常。
你要說這么貴的耳機好在哪,高端於低端有什麼區別,與幾十塊的有什麼區別,只能說是素質。好的耳機能更好的還原音樂,更好的演繹音樂,低音下潛深而有彈性,中音飽滿具有感染力,高音上揚具有震撼力。多種樂器同時演奏時能清楚的區分每一種樂器的特點。有時我們還談到很多術語,比如聲場,解析等等,聽交響就得有大聲場,有場面宏大的感覺。解析強,就是要把復雜的聲音的細節表現出來。這些都是音樂鑒賞方面的東西,也是評判耳機好壞的標准。另外,做工質量都是重要的價格指標。
很多人覺得花這么多錢個小耳機不值當,別說那些高端旗艦的耳機,就算是一兩百三四百的耳機都不願出手。當然,在很多人看來,一兩千的高端MP3能夠接受。這就是很多人不懂音質的表現。高端的MP3固然音質好,但是我說了,必須配合合適的耳機才能發揮出素質來。配個幾十塊的耳機實在是糟蹋前端了。
當然,同樣,沒有好的前端也沒必要好耳機,否則同樣也是糟蹋耳機了。對音質要求不高的人是沒必要好耳機的,頂多看中了那個做工和質量。木耳,也就是對音樂不敏感的人也沒必要好耳機,因為幾千的耳機和一兩百的耳機在他聽來是沒什麼區別的。
㈤ 關於森海HD595
看來你對得了解很少,下面為你介紹
煲機的概述
指新買回的音響器材得通電一段時間後才會讓重放的音質變好。
煲機是一種快速使器材老化穩定的措施。有些元器件例如晶體管、集成電路、電容全新的時候電氣參數不穩定,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才能逐漸穩定。對於耳機來說,煲機實際就是在煲振膜折環,新耳機振膜折環機械順性差,導致失真比較大,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後,順性逐漸變好,失真也會逐漸降到正常的水平
[編輯本段]煲機的示例
煲機是人為的以非正常使用的方式加速器材進入成熟期的過程。一般是讓器材連續工作一定的時間。對於耳放,只要不關機就是煲機了,對於耳機,還必須饋以一定功率的信號使其振膜不停振動。
以HP100為例,其最需要煲的元器件是內部的電子管,大概要累計工作100小時以後才能逐漸穩定。其它元器件的煲機時間都小於電子管。
耳機的煲機時間要根據輸入信號的類型和功率決定。最好的方法是用專門的煲機信號(頻譜很寬的雜訊信號),以標稱功率的2/3不停放40~50小時,這相當於正常聽音2~3個月的水平。如果找不到專門的煲機信號,用頻譜豐富的重金屬或搖滾音樂代替也可,音量以耳朵剛好不能承受為好。如果採用音樂煲機,連續煲機時間不宜過長,每天不超過12小時,累計時間也要多一些,大概要60~70小時。
對於帶有電子管的設備,煲機的時候要注意連續時間不能過長,每隔30個小時要停5、6個小時。
經過煲機後器材的性能逐漸穩定,各項指標也基本上達到了最佳,此時用發燒術語就叫做「煲透了」。
煲機的由來
音箱和耳機的磨合期被行內人稱作「煲機」,英文的叫法是「Run in」,煲機的過程猶如打通七經八脈,是一種快速使器材老化穩定的手段和方法。有些元器件例如晶體管、集成電路、電容等在全新的時候電氣性能不穩定,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才能逐漸穩定成行。對於音箱而言,對揚聲器的煲也是煲機中的一個重點部分;對於耳機來說,煲機實際就是在煲振膜折環,新耳機振膜折環機械順性差,導致失真比較大,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後,順性逐漸變好,失真也會逐漸降到正常的水平。
一定要煲機嗎?
煲機是人為的以非正常使用的方式加速器材進入成熟期的過程,一般是讓器材連續工作一定的時間。而未「煲」過或未「煲」夠火候兒的音箱和耳機,聲音的特點可以用「緊、冷、硬、粗」四個字來形容,而「煲」後的產品則醇和、順滑、細膩很多,彷彿發酵不全的新酒與陳年佳釀相比一般,它們的「味道」還是大不一樣的。這個「煲」字用得可是形象貼切的緊,意思是要著意伺弄,不宜「炒」、不宜「炸」,更不宜「燒」,而是要文火慢燉,慢功出細活。
雖然骨灰級的發燒友有專門的可縮短時間的「煲機」過程和相關方法,但是一般的音頻器材使用者或低端用戶也可以不刻意模仿「煲機」的做法,每日聽它幾個小時,順其自然地使用,經過幾個月以後,大抵也就完成了「煲機」的過程,進入了靚聲階段。而使用中高檔的音頻器材的朋友和挑剔的用戶則可以有意的來將自己心愛的產品煲它一煲,待到山花爛漫時,聽在叢中笑。
一台機器只煲一次嗎?
若是已經用過了一兩年,完成了煲機的音箱或耳機產品,每次聽音,進人好聲的時間也起碼要在開機一刻鍾以後,這段時間也可以說是產品需要的預熱時間。換句話說,完成了磨合的音響也要回火一下才可進入較佳的狀態,發出好的聲音,這很有些像運動員比賽之前的熱身運動一樣。低檔音頻器材的這種變化是不明顯的,而發燒級和中高檔器材則能被專業人士一耳聽悉,而且,越是重磅型的、大功率的產品越要預熱長一點時間才能成熟起來。
如何去煲機
如果只以正常的聆聽方式當然假以時日也能夠達到煲後的效果,不過,有步驟、有效率的煲機一方面可大大縮短Run In時間令器材更快進入到最佳狀態,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全面、均衡的將器材或揚聲器在全頻范圍工作熱身,關於這點,可以解釋為何已經使用了一段頗長時間的音頻器材表面上來聽已經覺得煲夠了,但在經過專門的煲機過程之後卻仍有聲音的明顯改善,這便是因為最常聆聽的音樂頻率大多未能涵蓋由至高到至低的每一段頻率范圍,即使有所覆蓋,那麼播放的頻率和時間也很難平均,所以站在煲機的角度而言是未竟全功,另外還有一個情況是久未使用或最近很少使用的器材均可以透過煲機令其盡快恢復狀態,以人為比喻,經過一定的身體鍛煉以後,再經常運動保持身體在最佳狀態,自然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了!
要煲機首先是要選擇合適的軟體和音樂唱片,這可分成兩類,首階段煲機當應用一類聲音CD信號碟片來進行,此聲音CD碟記錄的是Pink Noise,也稱做粉紅雜訊,重要是頻率范圍廣,由下20Hz至上20KHz都該具備,連續地由最高而至最低不斷播放,這類聲音碟片並不難找到,很多音像店都有賣類似的試音CD唱片或煲機CD。如Sheffield Lab所出的舊版XLO測試碟中第8段可稱為煲機聲音中的經典之作,在其中的一段訊號中交錯包含了各段頻率,雖然播放起來相當吵耳難聽,但煲機的效果卻很理想。
在煲機的第二階段是用第二類碟片——頻寬兼顧效果全面的音樂碟進行煲機,首階段可以說是如同練武功者打通「仁」「通」二脈一般,目的是開通全頻,第二階段的重點則是煲出音樂感和味道來。選擇的CD曲目可以考慮古典樂、交響樂、歌劇、爵士樂、傳統民樂和流行音樂等,不可將音箱或耳機長時間的拘泥於單一的音樂播放之中,而必須要混著來,每種音樂都要反復嘗試。
最後,我們就進入到煲機最後的第三階段了,此階段乃是以自己最喜愛的音樂類型來進行的,這樣可以使器材在播放此類型的音樂時更能發揮盡致。在這個階段的煲機時間方面也是有學問的,越是高檔的產品,靈敏度越低的器材每個階段的煲機時間越要多一些,以普通設備而言,一般來說每個階段的煲機時間應該不低於40個工作小時。
[編輯本段]動手來煲機
首先你要先下載發聲軟體,並准備好前面我們提到的相關CD光碟,這樣煲機過程就可以開始了。如果你能找到粉紅雜訊全頻掃描CD音軌則再好不過,如果實在找不到,那麼可以去一些音頻網站下載頻率發生器來在PC上進行,這種頻率發聲軟體都很小巧,能手動設置頻率范圍,掃描時間,並可以選擇發聲波形的種類,是方波、正弦波還是三角波等等,總之,發聲的頻率范圍自然要保證20Hz~20KHz之間,一次的全頻掃描周期應該盡可能的長一些,設置時間在30秒以上就可以了。如果你用的是全頻掃描CD則最好,放入CD碟片後,選擇曲目,並重復播放這個曲目,如果沒有重復播放功能,那就需要你反復的按Repeat來重復重播了,一般總音量調節旋鈕調節到正常的聆聽位置,不能過大也不宜過小,這樣都是不利的。從音箱或耳機的安全方面考慮,可在播放以前先行聽聽最高與最低頻點發聲時揚聲器或耳機有否有不勝負荷的情況發聲,以免造成發生設備的損壞,確認無誤後就可以進行了。
我們全頻掃描用的聲音信號不作欣賞用途,久了聽會令人感到心煩頭痛,因此在煲機的第一個階段最好離開煲機的房間,或在家中沒有人時進行,如果利用白天上班時間就很好,這樣一天怎麼也有將近十個小時的煲機時間,這樣一個階段不需要很長時間就可以結束了。如果你覺得煲機的噪音難以接受,那麼可以將左右兩只喇叭以正面相對的方式擺放,這樣兩只揚聲器的相位相反,可以抵消了一部分的聲音。另一個方法是用棉被之類的吸音物品蓋在音箱上,以蓋掩噪音,但是你必須要注意空氣的流通,尤其是那個裡面裝有電源和功放主音箱,長時間的工作又不透氣,會讓功放的工作溫度升高,損壞音箱產品,因此留出空隙來讓空氣能夠進行流通也是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在第二個階段中,我們可以選擇各類的音樂唱片,每張唱片播放一次這種方式進行,而反復播放同一張唱片對發生設備也是不利的。因此這部分的工作又稍微繁瑣了一些,需要有人值守的情況下進行。在煲機期間,即使你休息的時候也一樣可以打開音箱的開關讓音箱處在待機狀態下,此時雖然沒有聲音信號的輸入,但是供電部分、運放和功放部分都處在一個通電的待機狀態下,因此,雖然揚聲器沒有工作,但是電路整體還都是在通電的工作狀態下的,這樣將音箱處於待機狀態下,也有利於電子管、電容和各類半導體晶元的早日煲熟。
煲機的評論
其實煲機跟買了車後要磨合,完全是一樣道理,和一回事情。怎麼車迷里就沒有研究如何「煲車」的,HI-FI發燒友里卻那麼多研究如何煲器材的?至於煲機一兩年才出好聲,更是胡說八道的厲害——連設計師本人,也沒有機會聽到新機煲了一年後的聲音!器材開聲後一年的聲音,根本不是設計師預先能聽到的,怎麼可能去反映設計師的意圖呢。真是開玩笑。我的經驗,普通的耳機,開聲一兩天,聲音就趨於正常,高級耳機確實有不容易進入狀態的,但2~3個月也足夠使之度過磨合期,進入穩定狀態了。如果確實有用了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好聲的,那隻能說明其設計本來是有偏差的,要待其老化到性能略有下降,才反而好聲。
我們不鼓勵特意去「煲機」,讓耳機自然聽熟最好。如果一副耳機新開聲確實聲音很難聽,那麼可以接在FM收音機上讓它去唱,一般唱個幾天就夠了。音量別太大,別超過人耳能忍受的限度。
適合煲機的音樂
作為合適的煲箱CD,需要在煲箱曲目上下功夫。具體來說,應該包含以下一些類型的曲目:
包含豐富的高音和低音
包含突發大動態和持續弱小信息的內容
包含人聲、管弦樂、重金屬、打擊樂等
包含大自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聲音
單獨的以及連續的標准正弦波音頻信號
專用煲機碟片:
1、《Burn in CD 》(煲機王)
2、《Black.Magic》(黑毒)
3、《惠威試音碟》
推薦煲機碟片:
在音箱所有單元中,一般最難以煲開的是低音單元,因此建議用稍大的音量播放低頻較重的音樂。我們在這里推薦幾張適合煲箱的CD。
《Modern Talking - Back For Good》:各頻率段豐滿,典型的Disco風格,這張CD算是煲箱極品,從20-20khz均能照顧到。這張CD錄音電平很高,因此煲箱的時候請務必小心調整音量,以免燒毀單元。
《Aqua - Aquarium》和《Aqua - Aquarius》:各頻率段豐滿,頻率特徵上和《Modern Talking - Back For Good》相似,錄音電平也很高,請適當調小音量。
《悲情城市》:一張又好聽又適合煲箱的大碟,低音強悍。
㈥ 請問~有關「森海塞爾」的咨詢
SKM 3072-U
SKM 5200此款是銀色的
你看到的歌手用的白色款的都是專門定做的像韓紅、張靚穎他們的話筒要在10W-20W了,量產的沒有白色的。
耳機如果在演唱中用硬該選用封閉式的耳機隔音效果好,首選是IE8其次IE6、IE7
㈦ 杭州哪裡可以修森海塞爾
在保修期內的森海塞爾可以郵寄回北京或者廣州的售後服務中心,他們會給您更換一副全新的耳機。不在保修期的森海塞爾耳機就不建議郵寄售後服務中心了,因為維修費將會特別昂貴。
耳機線的接觸不良一般懂電路的人都可以維修,只要找到接觸不良的地方再重新接駁一下就可以了,不過接駁後的耳機線是沒有辦法恢復原來的樣子。
在不完全更換耳機線的情況下,只是接駁的話對音質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如果更換了耳機線,更換後的耳機線質量很差的話對音質會有影響。
㈧ 為什麼森海塞爾的耳機那麼貴到底好在哪兒
呵呵,只是森海的貴么,當然,要說是超高端的耳機,像什麼HD800或是大奧啊這樣的價值上萬乃至數十萬的耳機,森海確實是領先的,但是對於從低端到高端的耳機而言,森海的價格還算合理,也就是說,上了素質的耳機都是價格不菲的。
先說說耳機吧。音樂發燒友們為了達到他們理想的音質,往往需要高端的前端(MP3、CD或是更高端的音效卡),但這是遠遠不夠的,沒有一個足夠素質的耳機前端的威力遠遠無法發揮出來。音質=處理器晶元+電路設計+耳放+耳機。前面三個都是由前端決定的,好的前端加上好的耳機才能出好音質。所以,音質=前端+耳機。要不然,花個幾千塊錢買個高端MP3,用個一般的耳機來聽,街邊的幾十塊錢買的,還不如幾百塊錢的前端配一個較好的耳機素質高。有時候,前端的推力有限,對於一些阻抗較大,靈敏度較低的耳機就推不動了,就需要加上耳放。
耳機一般由佩戴方式分為耳塞和耳機。耳塞包括耳塞式、入耳式、掛耳式等等,耳機一般指頭戴式。耳機從低端到高端,各種價格的都有。有些品牌只做高端,像艾特美。有些覆蓋低中高三個消費群,像世界耳機的太牌子森海、AKG、天龍、舒爾、拜亞、歌德、音特美、威士頓等等都有價格從幾百到幾千的耳機。不僅僅是森海賣得貴而已。好的耳機都不便宜。
拿塞子而言,好的塞子像動圈的森海IE7、IE8都在一千以上,動鐵的艾特美TF10、音特美ER4P、威士頓UM3X、舒爾SE530/535、魔聲渦輪古銅版等等都是各個牌子的旗艦,都是燒友的夢寐以求的塞子。價格都在一千甚至兩千以上了。而很多定製的塞子價格更高,艾特美定製的很多四單元六單元動鐵都在七千到一萬。
而耳機的高端就更貴了,飆到上萬都很正常。
你要說這么貴的耳機好在哪,高端於低端有什麼區別,與幾十塊的有什麼區別,只能說是素質。好的耳機能更好的還原音樂,更好的演繹音樂,低音下潛深而有彈性,中音飽滿具有感染力,高音上揚具有震撼力。多種樂器同時演奏時能清楚的區分每一種樂器的特點。有時我們還談到很多術語,比如聲場,解析等等,聽交響就得有大聲場,有場面宏大的感覺。解析強,就是要把復雜的聲音的細節表現出來。這些都是音樂鑒賞方面的東西,也是評判耳機好壞的標准。另外,做工質量都是重要的價格指標。
很多人覺得花這么多錢買個小耳機不值當,別說那些高端旗艦的耳機,就算是一兩百三四百的耳機都不願出手。當然,在很多人看來,一兩千的高端MP3能夠接受。這就是很多人不懂音質的表現。高端的MP3固然音質好,但是我說了,必須配合合適的耳機才能發揮出素質來。配個幾十塊的耳機實在是糟蹋前端了。
當然,同樣,沒有好的前端也沒必要買好耳機,否則同樣也是糟蹋耳機了。對音質要求不高的人是沒必要買好耳機的,頂多看中了那個做工和質量。木耳,也就是對音樂不敏感的人也沒必要買好耳機,因為幾千的耳機和一兩百的耳機在他聽來是沒什麼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