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用電器品牌有哪些
家用電器品牌如下:
1、海爾Haier(始於1984年,國際著名的白色家電品牌,中國企業500強,以生產冰箱起步的家用電器企業集團,海爾集團公司)。
家用電器(HEA)主要指在家庭及類似場所中使用的各種電器和電子器具。又稱民用電器、日用電器。家用電器使人們從繁重、瑣碎、費時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為人類創造了更為舒適優美、更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條件,已成為現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家用電器問世已有近百年歷史,美國被認為是家用電器的發祥地。家用電器的范圍,各國不盡相同,世界上尚未形成統一的家用電器分類法 ,有的國家將照明器具列為家用電器的一類,將聲像電器列入文娛器具,而文娛器具還包括電動電子玩具。
『貳』 家電行業到底怎麼樣呢
2019年家電市場新政落地
1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聯合下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後簡稱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在1月29日的相關新聞發布會中稱,拉動家電消費是促進商品消費的一個重要抓手。
但需要看到的是,同為擴大內需的救市政策,這輪家電市場新政絕不是十年前「家電下鄉」政策的卷土重來。而對於家電企業來說,靠政策吃飯顯然也並非長久之計。
節能、智能和超高清成為這輪家電市場刺激政策的關鍵詞。
方案指出,支持綠色、智能家電銷售。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產業鏈條長、帶動系數大、節能減排協同效應明顯的新型綠色、智能化家電產品銷售,給予消費者適當補貼。此外,有條件的地方可對消費者交售舊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抽油煙機、熱水器、灶具、計算機)並購買新家電產品給予適當補貼,推動高質量新產品銷售。
行業人士分析,據測算若該政策在全國推廣,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預計就可以增加1.5億台高效節能智能家電的銷售,拉動消費約7000億元,全生命周期節電大概是800億千瓦時。
而在提到要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外的同時,上述方案還提到要加快推進超高清視頻產品消費。加大對中央和地方電視台4K超高清電視頻道開播支持力度,豐富超高清視頻內容供給。支持廣電網路和電信網路升級改造,提升超高清視頻傳輸保障能力。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超高清電視、機頂盒、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設備等產品推廣應用予以補貼,擴大超高清視頻終端消費。
事實上,節能、智能以及超高清也正是家電行業目前的發力方向,國美方面表示,目前彩電品類中智能彩電佔比可達到95%。冰箱和洗衣機高能效商品佔比也達到95%。而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消費電子處處長曲曉傑此前在中國智能顯示與創新應用產業大會上的發言中也稱,2019年將推進用5G技術傳播4K內容的工作,4K超高清視頻用戶預期到2022年能夠達到2億戶。
在將刺激家電市場做為拉動內需增長抓手的背後,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在去年11月16日在一次發言中稱,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產國與貿易國。劉宇南也在發布會中援引數據稱,根據統計來看2018年家電消費占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位列第五位。總量上看,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家電生產和銷售的大國,2017年,空調、冰箱、洗衣機、平板電視的內銷量大概是2.3億台,銷售額接近8000億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四大家電產量除了洗衣機出現同比下降0.4%外,其他三類電器均同比增長,截止至2018年底,全國彩電產量為20381.5萬台,同比增長14.6%。空調產量為20486萬台,同比增長10%。全國家用洗衣機產量為7150.7萬台,同比下降0.4%。全國家用電冰箱產量為7876.7萬台,同比增長2.5%。
2018年全年全國四大家電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十年輪回 2019年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全國試點推廣
十年一個輪回。同樣採取補貼模式的家電下鄉政策也正是於2009年前後從試點推向全國。
2007年1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山東、河南、四川以及青島展開試點工作。按照相關規定,非城鎮戶口居民購買手機、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將按售價給予13%的財政補貼。2008年1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14個省區市落地。2009年2月,家電下鄉政策推廣到全國。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各地家電下鄉政策均以四年為期。2013年1月31日,「家電下鄉」政策正式結束。
而作為家電下鄉的後續刺激政策,2012年6月期一年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開始實施。政策規定對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等家電產品,給予消費者不同金額的節能補貼。
相隔十年的新舊家電補貼政策,擴大內需救市的意味同樣明顯。據記者了解,家電下鄉政策是為了緩解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消費電子企業面臨的外銷急速下滑危機。而眼下據國家統計局1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增速創2003年來新低。其中,作為以往的消費旺季,2018年11月、12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分別為8.1%和8.2%,位於全年低點。
但與上一輪家電補貼政策的普惠性以及固定補貼比例相比,這輪新政更具彈性,強調「有條件的地方」與「適當」。而與家電下鄉聚焦農村市場不同,這輪新政提到的「著力引導企業順應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則意味著更大市場。
從家電下鄉政策的歷史統計數據來看,補貼政策對家電市場的刺激作用巨大。根據上述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93億台,實現銷售額7071億元。但家電下鄉政策的相關後遺症也很快凸顯。失去政策刺激的家電市場,陷入長期疲軟狀態。
家電業內人士表示,家電下鄉等補貼政策在激發出農村市場巨大消費潛力的同時,也提前透支了市場的購買力。而空冰洗等家電產品的更換周期一般都長達十年。同時,電商近幾年的輪番大促也已經讓家電市場的購買力充分釋放。同時,作為拉動家電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房地產行業目前也增長乏力。
而對家電企業來說,補貼也並不好拿。僅2015年10-12月就有康佳等四家彩電廠商相繼發布公告稱宣布公司將退回高效節能家電推廣財政補貼資金。
1月16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2019年第一次股東大會上回應家電新政相關問題時則稱,有人聽到新政很高興,但我並沒有很高興,過去的家電下鄉補貼,讓很多企業弄虛作假,推動這個補貼政策時,反而格力電器比較吃虧的。對於家電企業來說,尋找到政策刺激之外的增長動力顯然更為重要。
『叄』 家用電器該如何選擇
首先說格力品牌,格力在消費者眼中是爭議頗多的品牌,有人喜歡,有人討厭版。從產品角度權來說,格力的核心是產品技術研發和品質的把控,格力這么多年積累的技術、質量的保證加上品牌效應在消費者心理留下了一定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在行業中脫穎而出。但是盛極必衰,由於格力沒有認清市場的巨變導致2015年營業額大幅度下滑。
最後說海爾品牌。與其他家電企業相比,海爾顯然更加超前,在互聯網時代,完美地植入了互聯網基因,不像其他傳統家電製造業,海爾更加收消費者的歡迎。海爾的售後體系、物流體系、渠道體系、銷售體系在業界的口碑也是響當當的。海爾不僅超前,而且創新,通過消費者的需求,以用戶為中心定製並且研發產品。
『肆』 中國家電品牌介紹
家電品牌排行榜
經過多方位考察國內各大家電企業的經營狀況、發展理念、企業文化,於是得出了以下榜單:
NO.1 海爾集團(Haier)
理由:中國馳名商標,中國,亞洲企業200強,白色家電品牌,中國價值品牌之一,海爾秉承:「」真誠到永遠「」的企業理念。海爾集團公司,從品質到售後都是杠杠的。
NO.2 三星(Samsung)
理由:全球500強企業,消費電子領域龍頭,全球電子產業領導者,三星(中國)有限公司。
NO.3 美的集團(Midea)
理由:成立於1968年,中國小家電著名品牌,中國企業500強 廣東美的電器集團有限公司。
NO.4 格力電器(Gree)
理由:格力作為中國空調的佼佼者,是中國馳名商標,中國上市公司100強,家電也是中國做的很好的一家企業,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NO.5 TCL
理由: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中國500強排行榜,全球化的智能產品製造及互聯網應用服務企業集團。
NO.6 創維(Skyworth)
理由:創維堅持做「徹底的產品主義者」,創維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386位。
NO.7 西門子(Siemens)
理由: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創立於1847年,是全球電子電氣工程領域的領先企業。1872年進入中國。
NO.9 海信(Hisense)
理由:海信持有海信(Hisense)、科龍(Kelon)和容聲(Ronshen)三個中國著名商標。曾獲得上市公司金鷹獎、金鳳凰獎。
NO.9 老闆(robam)
理由:專注於做抽油煙機,老闆吸油煙機2015-2018連續四年全球銷量第一。
NO.10 方太(FOTILE)
創建於1996年。二十餘年來始終專注於嵌入式廚房電器的研發和製造的大型中國企業,在廚房電器上有多個創新產品屬於行業標桿。
推薦以下幾個國產品牌
1 海爾,秉承「真誠到永遠的理念」,創立於1984年,全球大型家電品牌領導者,其大家電(電視-冰箱-洗衣機-電視-熱水器-廚電)的一體化智能解決方案還是超級好用的,特別是海爾的售後,受到廣大用戶的好評。
2 美的,作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家電品牌,其生產的家電品質優良,也是智能家電行業的提供商。
3 格力,格力的空調所有的人都知道,格力現在也在朝著智能家居的方向持續發展。未來估計在智能家居的市場上也就有一席之地。
『伍』 為什麼空調對家電行業這么重要
空調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
『陸』 廚衛電器有何發展前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年上升,消費觀念不斷升級,健康意識逐步增強,我國廚房電器行業特別是大型廚房電器領域發展迅猛,市場規模快速擴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廚房電器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0-2015 年我國家用廚房電器製造業的市場規模從815.04億元增長至1,140.9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6.96%,其中大型廚房電器產品(烹飪類)市場規模從536.54 億元增長至732.5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6.42%;小型廚房電器產品(烹飪類)市場規模從161.07億元增長至256.5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9.76%;其他類廚房電器產品的市場規模從117.43億元增長至151.8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5.28%。
從結構上看,大型廚房電器產品(烹飪類)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2015年我國大型廚房電器產品(烹飪類)市場規模佔比為64.20%,同期小型廚房電器產品(烹飪類)和其他類廚房電器產品的市場規模佔比分別為22.49%和13.31%。
廚電行業未來的市場前景分析
廚電行業市場景氣程度同房地產市場相關度較高同冰箱、洗衣機等傳統白色家電有所不同,廚電產品的裝修屬性使得其更易受房地產市場波動的影響。
房地產市場對廚電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房屋銷售帶來的裝修需求直接影響廚電產品的市場銷量, 另一方面房價的波動影響居民新房購置支出中裝修費用佔比從而影響廚電產品終端需求結構。
城鎮化率提升將帶動居民廚電產品保有量上升
相比農村居民,城鎮居民對於廚房環境要求更高、對於大型廚電產品的使用和需求程度也更強烈。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 2015 年城鎮居民平均每百戶排油煙機的保有量為69.20 台,而農村居民平均每百戶排油煙機的保有量為15.30 台。2015 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6.1%,遠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未來我國城鎮化率仍將不斷提高
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公告的政府工作報告,到2020 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60%。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將進一步使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聚集,城鎮人口的不斷增加將進一步刺激我國家用廚房電器的市場需求的提升。
產品更新換代提升行業長期市場規模
在廚電行業發展初期,廚電產品銷量主要來自新增地產裝修,廚電保有量穩步提升;隨著廚電產品不斷普及,廚電產品保有率不斷上升,市場積累的廚電產品將陸續開始更新換代,此時受益於房地產市場增長帶動的新增需求和部分舊廚房改造的更新需求, 廚電產品銷量將大幅增長。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逐步加強,舊廚房改造將為廚電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需求空間。
『柒』 廚衛市場前景如何
1、市場容量分析
我國廚電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中國目前人口達到13億,到本世紀中葉,將增加到15-16億。我國商品房、經濟實用房以及流動人口住宅每年新增加300萬套以上,加上換代產品等,預計年銷售總量可達1000億元,隨著人們對理性品牌的逐漸認同,廚電市場將開始步入品牌化之路,質量、安全、服務等是人們所追求的。另外,根據有關方面研究提供的資料,每年中國結婚人數近五百萬對,近幾年不會有大的改變,以每對新人消費8000元計,光婚慶的廚電市場就有400億之大,據業內專家分析,我國廚電行業要達到歐美國家的消費水平尚有現在3-4倍的銷售空間,屬於中國的朝陽行業,21世紀家用廚房電器將成為中國家用電器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這意味著:我國的廚衛市場面臨著巨大商機。
2、消費特徵分析
在廚電消費市場中,個性化、多樣化和高、中、低檔消費區別越來越明顯。中高檔消費群更多注重產品的品牌、風格與服務,也就是追求產品附加值。中低檔消費群則較注重的是產品的價格與品質,即材料與工藝方面是否與產品的價值相符。
市場前景分析:
廚衛產品是直接關繫到老百姓生活質量提高的消費用品,共和國經歷了三十年的改革,政府由一窮
二白變成世界經濟前三位。我國消費者也從溫飽型向小康型全面過渡的今天,廚衛產品市場潛力巨大,它發展更新的優勢更加明顯,成為當前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
隨著時代的進步,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購物消費水平也逐步走向品牌
化,理性化的消費時代,品牌市場會越來越大,利潤相對也越來越大。而雜牌市場會越來越小,利潤也相對較薄。全國品牌數量不過20家,而雜牌數量卻有上千家。據統計,中國廚衛市場品牌銷售量佔全國總銷售量的60%多,雜牌只有30%多,20個品牌競爭60%的市場,上千個雜牌競爭30%的市場(由於種種原因,雜牌市場還在不斷的萎縮),所以在未來的廚衛市場,雜牌勢必走投無路,面臨洗牌的局面。這使得我們看到,要發展,必須要有自主的產業,自主的晶牌。求發展,必須要沖出雜牌的瓶頸,擺脫雜牌觀念,做品牌,從宣傳品牌知名度開始。
『捌』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用戶體驗評測技術規范》以及《2015年中國家電行業用戶體驗及未來生活方式研究報告》
你可以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2015-2020年 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專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屬告》
《2015-2020年 中國白色家電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2014-2018年 中國節能家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四川長虹大股東長虹集團正式更名為長虹控股,在搶搭智能製造快車的同時,長虹國企改革也正式拉開大幕。智能項目的布局將是長虹未來幾年的主要方向。
家電行業專家認為:家電製造的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由來已久,也是各企業的必經之路,但每個家電企業進程不同,推進力度不同,今年將成為家電企業未來競爭的轉折點,站在工業4.0的風口上,家電企業要真正實現智能製造還有一段路要走。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製造2025》的出台,僅僅是今年智能製造(工業4.0)的首個政策風口,將有一系列相關部委及地方的配套政策持續加速落地,而智能製造的投資熱點將持續貫穿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