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阻電抗電感電容,通俗一點的解釋
電阻
定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叫導體的電阻。
電阻(Resistor)是所有電子電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電阻的主要物理特徵是變電能為熱能,也可說它是一個耗能元件,電流經過它就產生內能。電阻在電路中通常起分壓分流的作用,對信號來說,交流與直流信號都可以通過電阻。
電阻都有一定的阻值,它代表這個電阻對電流流動阻擋力的大小。電阻的單位是歐姆,用符號「Ω」表示。歐姆是這樣定義的:當在一個電阻器的兩端加上1伏特的電壓時,如果在這個電阻器中有1安培的電流通過,則這個電阻器的阻值為1歐姆。出了歐姆外,電阻的單位還有千歐(KΩ,兆歐(MΩ)等。
電容
電容是表徵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的物理量。我們把電容器的兩極板間的電勢差增加1伏所需的電量,叫做電容器的電容。
電容的符號是C。在國際單位制里,電容的單位是法拉,簡稱法,符號是F。一個電容器,如果帶1庫的電量時兩級間的電勢差是1伏,這個電容器的電容就是1法。
電感
在電路中,當電流流過導體時,會產生電磁場,電磁場的大小除以電流的大小就是電感,
電感的定義是L=phi/i, 單位是韋伯
電感是衡量線圈產生電磁感應能力的物理量。給一個線圈通入電流,線圈周圍就會產生磁場,線圈就有磁通量通過。通入線圈的電源越大,磁場就越強,通過線圈的磁通量就越大。實驗證明,通過線圈的磁通量和通入的電流是成正比的,它們的比值叫做自感系數,也叫做電感。如果通過線圈的磁通量用φ表示,電流用I表示,電感用L表示,那麼
L= φ/I
電感的單位是亨(H),也常用毫亨(mH)或微亨(uH)做單位。1H=1000mH,1H=1000000uH。
電感只能對非穩恆電流起作用,它的特點兩端電壓正比於通過他的電流的瞬時變化率(導數),比例系數就是它的「自感」
電感起作用的原因是它在通過非穩恆電流時產生變化的磁場,而這個磁場又會反過來影響電流,所以,這么說來,任何一個導體,只要它通過非穩恆電流,就會產生變化的磁場,就會反過來影響電流,所以任何導體都會有自感現象產生
在主板上可以看到很多銅線纏繞的線圈,這個線圈就叫電感,電感主要分為磁心電感和空心電感兩種,磁心電感電感量大常用在濾波電路,空心電感電感量較小,常用於高頻電路。
電抗:
電容在電路中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
電感在電路中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稱為感抗。
電容和電感在電路中對交流電引起的阻礙作用總稱為電抗。
電阻, 電容和電感在電路中對交流電引起的阻礙作用阻抗。
他們的基本單位都是歐姆( Ώ ) 。
㈡ 簡述電路與磁路中的歐姆定律,寫出每個參數的意義及單位
電路的歐姆定律R=U/I,R是電阻(歐姆Ω ),電壓U(伏特V),電流I( 安培A)
若某磁路的磁通為專Φ(單屬位為韋伯Wb),磁通勢為F (單位為 安培A),磁阻為Rm {單位為1/亨[H^(-1)] },則Φ=F/Rm,此即磁路的歐姆定律.
㈢ 磁通量與電流電荷公式,有什麼化學
定義:設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有一個面積為s且與磁場方向垂直的平面,磁感應強度b與面積s的乘積,叫做穿過這個平面的磁通量,簡稱磁通。
公式:φ=bs,適用條件是b與s平面垂直。
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磁通量的單位是韋伯,符號是wb,1wb=1t*m²=1v*s
描述
通過某一平面的磁通量的大小,可以用通過這個平面的磁感線的條數的多少來形象地說明。在同一磁場中,磁感應強度越大b越大的地方,磁感線越密。因此,b越大,s越大,磁通量就越大,意味著穿過這個面的磁感線條數越多。
表示磁場分布情況的物理量。通過磁場中某處的面元ds的磁通量dφb定義為該處磁感應強度的大小b與ds在垂直於b方向的投影dscosθ的乘積,即dfb
=bdscosq式中θ是面元的法線方向n與磁感應強度b的夾角。磁通量是標量,θ<90°為正值,θ>90°為負值。通過任意閉合曲面的磁通量
φb
等於通過構成它的那些面元的磁通量的代數和,即對於閉合曲面,通常取它的外法線矢量(指向外部空間)為正。
磁場的高斯定理指出,通過任意閉合曲面的磁通量為零,即它表明磁場是無源的,不存在發出或會聚磁力線的源頭或尾閭,亦即不存在孤立的磁單極。以上公式中的b既可以是電流產生的磁場,也可以是變化電場產生的磁場,或兩者之和。
磁通密度是通過垂直於磁場方向的單位面積的磁通量,它等於該處磁場磁感應強度的大小b。磁通密度精確地描述了磁力線的疏密。
通量概念是描述矢量場性質的必要手段,通量密度則描述矢量場的強弱。磁通量和磁通密度,電通量和電通密度都是如此。
在國際單位制(si)中,磁通量的單位是韋伯(wb)。
引申
磁通量的定義為覆蓋某面積的磁場的積分
其中
為磁通量
b為磁場密度
s為面積。
已知高斯磁場定律為:
這條方程的體積積分,跟散度定理合用,給出以下的結果:
亦即是說,通過任何密閉表面的磁通量一定為零;自由「磁電荷」是不存在的。
對比下,
另一條麥克斯韋方程——高斯電場定律為:∫∫e.ds=q/ε0
其中
e為電場強度,
ρ為自由電荷的密度(不包括在物料中被束縛的雙極電荷),
ε0為真空介電常數。
注意這指出了電單極的存在,也就是,自由的正或負電荷。
磁通量密度向量的方向定義為從磁南極到磁北極(磁鐵裡面)。在磁鐵外,場線會由北到南。
若磁場通過能導電的電線環,而磁通量的改變的話,會引起電動勢的生成,
並因此會產生電流(在環中)。其關系式可由法拉第定律得出:
這就是發電機背後的原理。
㈣ 磁通量表示什麼物理意義
磁通量的物理意義:表示穿過某個面積的磁感線的條數.
磁通量
設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有一個面積為S且與磁場方向垂直的平面,磁感應強度B與面積S的乘積,叫做穿過這個平面的磁通量,簡稱磁通(Flux)。標量,符號"Φ"。
在一般情況下,磁通量是通過磁場在曲面面積上的積分定義的(見圖1和圖2)。其中,為磁通量,為磁感應強度,為曲面,為點積,為無窮小矢量(見曲面積分)。磁通量通常通過通量計進行測量。通量計包括測量線圈以及估計測量線圈上電壓變化的電路,從而計算磁通量。
公式
Φ=BS,適用條件是B與S在磁場與平面不垂直的情況下磁通量計算公式平面垂直。如圖,當S與B的垂面存在夾角θ時,Φ=B·S·cosθ。
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磁通量的單位是韋伯,是以德國物理學家威廉·韋伯的名字命名的。Weber,符號是Wb,1Wb=1T*m=1V*S,是標量,但有正負,正負僅代表穿向。
韋伯可以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來推導。1韋伯=10(1億)麥克斯韋。
㈤ 電磁感應定律不是由紐曼和韋伯發現的么。。。。
法拉第發現的是電磁感應現象,但是電磁感應定律是紐曼與韋伯提出的
㈥ 韋伯阻抗在話等效電路時怎麼表示
總阻抗=晶粒阻抗 +晶界阻抗
用交流阻抗譜算出電容 1、通過搭建合適的等效電路對EIS數據進行擬合,擬合可以得到電容值。發表文章,搭建擬合電路是關鍵,這里建議參照並引用一些文獻,說服力大一點。常用的擬合軟體有Zview、ZsimpWin,如果電化學工作站帶了擬合軟體
㈦ 磁通量的單位是什麼
在國際單位制中,磁通量的單位是韋伯,符號是Wb,1Wb=1T*m
㈧ 如何理解電感的單位亨利的定義: 電壓除以電流對時間的導數之商,請請說的明白些並把公式寫出來
利(Henry),符號表示為H,是電感的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如果電路中電流每秒變化1安培,則會產生1伏特的感應電動勢,此時電路的電感定義為1亨利。
亨利在國際單位制中的量綱是V·A-1·s = m²·kg·s-2·A-2。
此單位是以美國科學家約瑟·亨利的名字命名的。
[編輯] 國際單位制電磁學單位
國際單位制電磁學單位
名稱 符號 量綱 物理量
安培 A A 電流
庫侖 C A·s 電荷量
伏特 V J/C = kg·m2·s−3·A−1 電壓
歐姆 Ω V/A = kg·m2·s−3·A−2 電阻、阻抗、電抗
歐姆米 Ω·m kg·m3·s−3·A−2 電阻率
瓦特 W V·A = kg·m2·s−3 功率
法拉 F C/V = kg−1·m−2·A2·s4 電容
法拉每米 F/m kg−1·m−3·A2·s4 電容率
倒法拉 F−1 kg1·m2·A−2·s−4 倒電容
西門子 S Ω−1 = kg−1·m−2·s3·A2 電導, 導納, 電納
西門子每米 S/m kg−1·m−3·s3·A2 電導率
韋伯 Wb V·s = kg·m2·s−2·A−1 磁通量
特斯拉 T Wb/m2 = kg·s−2·A−1 磁通量密度、磁感應強度
安培每米 A/m m−1·A 磁場強度
安培每韋伯 A/Wb kg−1·m−2·s2·A2 磁阻
亨利 H Wb/A = V·s/A = kg·m2·s−2·A−2 自感
亨利每米 H/m kg·m·s−2·A−2 磁導率
(無量綱) χ - 磁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