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用電橋法測溫度
Rt是熱電阻,溫度變化時,其阻值發生變化,Uo也發生變化,根據變化就能測溫啦,不過電壓Uo與溫度不是線性關系,需要在後續電路上做曲線校正,通常使用查表法計算得出每個電壓值對應的溫度
Ⅱ 橋式測溫電路和恆流源式測溫電路區別是什麼
橋式測溫電路輸出的是電橋不平衡電壓(即輸出節點之間的電位差內),可以適當調整容電橋的參數,抵消一部分電壓基本量(不變的直流電壓分量),以突出變化的部分,電路相對比較復雜;恆流源式測溫電路輸出的溫敏元件兩端的絕對電壓,通常有一個較大的基本電壓,不能突出變化的部分,電路比較簡單。
Ⅲ 惠斯頓電橋測溫電路中 PT100怎麼根據電壓值精確的計算它的溫度值
電橋平衡時,檢流計所在支路電流為零,則有:
(1)流過R1和R3的電流相同(記作I1),流過R2和R4的電流相同(記作I2);
(2)B,D兩點電位相等,即UB=UD。因而有 I1R1=I2R2。
由於三個阻值已知,便可求得第四個電阻。測量時,選擇適當的電阻作為R1和R2,用一個可變電阻作為R3,令被測電阻充當R4,調節R3使電橋平衡,而且可利用高靈敏度的檢流計來測零,故用電橋測電阻比用歐姆表精確。電橋不平衡時,G的電流IG與R1,R2,R3,R4有關。利用這一關系也可根據IG及三個臂的電阻值求得第四個臂的阻值,因此不平衡電橋原則上也可測量電阻。在不平衡電橋中,G應從「檢流計』改稱為「電流計」,其作用不是檢查有無電流而是測量電流的大小。可見,不平衡電橋和平衡電橋的測量原理有原則上的區別。利用電橋還可測量一些非電學量。
關於測溫原理你到此處看http://ke..com/view/1299879.htm
Ⅳ 橋式電路測溫的問題
首先,LM324是個指標很差的運放;
其次,用LM324一次放大150倍是個錯誤的選擇。
解決方法:內
1、建議換個好點容的運放,如OP07;
2、如果非要放大150倍,建議採用2級放大;
整流電路主要由變壓器、整流主電路和濾波器等組成。目前主電路多用硅整流二極體和晶閘管組成。濾波器接在主電路與負載之間,用於濾除脈動直流電壓中的交流成分。變壓器設置與否視具體情況而定,變壓器的作用是實現交流輸入電壓與直流輸出電壓間的匹配以及交流電網與整流電路之間的電隔離。
經過整流電路之後的電壓已經不是交流電壓,而是一種含有直流電壓和交流電壓的混合電壓,習慣上稱單向脈動性直流電壓。它在直流電動機的調速、發電機的勵磁調節、電解、電鍍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Ⅳ PT100測溫為什麼不用電橋電路而用恆流源電路
一般都用橋式電路,這樣好取得零點電位(可以是零度,或其他溫度)
採用恆流供電,為了取得線性的溫度-電壓值。
Ⅵ pt100做溫度計的一個問題,關於橋式測溫電路
TL431+電阻組成分流式的基準電壓,不受電源Vcc的波動而變化,從而影響測量結果。
電壓值可以通過VR1調節,不是必須為此值。
Ⅶ 哪位大神有pt100的測溫電路,真正可以用的,學習學習,不懂電路設計,誰有的話,方便提供一下,多謝
常用的Pt電阻接法有三線制和兩線制,其中三線制接法的優點是將PT100的兩側相等的的導線長度分別加在兩側的橋臂上,使得導線電阻得以消除。常用的采樣電路有兩種:一為橋式測溫電路,一為恆流源式測溫電路。其中圖1為三線制橋式測溫電路,圖2為兩線制橋式測溫電路,圖3為恆流源式測溫電路。下面分別對橋式電路和恆流源式電路的原理在設計過程中應注意事項進行說明(註:這兩個電路本人均有採用及試驗,證明可行)
一、 橋式測溫電路
橋式測溫的典型應用電路如圖1所示(圖1和圖2均為橋式電路,分別畫出來是為了說明兩線制接法和三線制接法的區別)。
測溫原理:電路採用TL431和電位器VR1調節產生4.096V的參考電源;採用R1、R2、VR2、Pt100構成測量電橋(其中R1=R2,VR2為100Ω精密電阻),當Pt100的電阻值和VR2的電阻值不相等時,電橋輸出一個mV級的壓差信號,這個壓差信號經過運放LM324放大後輸出期望大小的電壓信號,該信號可直接連AD轉換晶元。差動放大電路中R3=R4、 R5=R6、放大倍數=R5/R3,運放採用單一5V供電。
設計及調試注意點:
1. 同幅度調整R1和R2的電阻值可以改變電橋輸出的壓差大小;
2. 改變R5/R3的比值即可改變電壓信號的放大倍數,以便滿足設計者對溫度范圍的要求
3. 放大電路必須接成負反饋方式,否則放大電路不能正常工作
4. VR2也可為電位器,調節電位器阻值大小可以改變溫度的零點設定,例如Pt100的零點溫度為0℃,即0℃時電阻為100Ω,當電位器阻值調至109.885Ω時,溫度的零點就被設定在了25℃。測量電位器的阻值時須在沒有接入電路時調節,這是因為接入電路後測量的電阻值發生了改變。
5. 理論上,運放輸出的電壓為輸入壓差信號×放大倍數,但實際在電路工作時測量輸出電壓與輸入壓差信號並非這樣的關系,壓差信號比理論值小很多,實際輸出信號為
4.096*(RPt100/(R1+RPt100)- RVR2/(R1+RVR2)) (1)
式中電阻值以電路工作時量取的為准。
6. 電橋的正電源必須接穩定的參考基準,因為如果直接VCC的話,當網壓波動造成VCC發生波動時,運放輸出的信號也會發生改變,此時再到以VCC未發生波動時建立的溫度-電阻表中去查表求值時就不正確了,這可以根據式(1)進行計算得知。
二、 恆流源式測溫電路
恆流源式測溫的典型應用電路如圖3所示。
測溫原理:通過運放U1A將基準電壓4.096V轉換為恆流源,電流流過Pt100時在其上產生壓降,再通過運放U1B將該微弱壓降信號放大(圖中放大倍數為10),即輸出期望的電壓信號,該信號可直接連AD轉換晶元。
根據虛地概念「工作於線性范圍內的理想運放的兩個輸入端同電位」,運放U1A的「+」端和「-」端電位V+=V-=4.096V;假設運放U1A的輸出腳1對地電壓為Vo,根據虛斷概念,(0-V-)/R1+(Vo-V-)/RPt100=0,因此電阻Pt100上的壓降VPt100=Vo-V-=V-*RPt100/R1,因V-和R1均不變,因此圖3虛線框內的電路等效為一個恆流源流過一個Pt100電阻,電流大小為V- /R1,Pt100上的壓降僅和其自身變化的電阻值有關。
設計及調試注意點:
1. 電壓基準源可以採用TL431按圖1的電路產生可調的。
2. 等效恆流源輸出的電流不能太大,以不超過1mA為准,以免電流大使得Pt100電阻自身發熱造成測量溫度不準確,試驗證明,電流大於1.5mA將會有較明顯的影響。
3. 運放採用單一5V供電,如果測量的溫度波動比較大,將運放的
Ⅷ 求大神解答:pt100測溫電路。全橋電路經lm358後無法正常放大
如果要放大的話,R9應該連接到運放的反相輸入端才對吧;
Ⅸ 在使用電阻溫度感測器單電橋測溫電路中,為什麼要對引線電阻進行補償
熱電阻採用三線制接法。採用三線制是為了消除連接導線電阻引起的測量誤差。這是因為測量熱電阻的電路一般是不平衡電橋。熱電阻作為電橋的一個橋臂電阻,其連接導線(從熱電阻到中控室)也成為橋臂電阻的一部分,這一部分電阻是未知的且隨環境溫度變化,造成測量誤差。採用三線制,將導線一根接到電橋的電源端,其餘兩根分別接到熱電阻所在的橋臂及與其相鄰的橋臂上,這樣消除了導線線路電阻帶來的測量誤差。工業上一般都採用三線制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