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好心人補充一下國家有關於電力系統方面的法律法規!!~~~~(只要名字就可以了,謝謝)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電力設施保護條例 /電網調度管理條例/供電營業規則/用電檢查管理辦法/居民用戶家用電器損壞處理辦法/嚴禁以電謀私的規定
『貳』 電路原理圖一般規律有哪些
電源到熔斷器或開關的導線是電氣設備的公共火線,在電路原理圖中一般畫在電路圖的上部。
02 標准畫法的電路原理圖,開關的觸點位於零位或靜態,即開關處於斷開狀態或繼電器線圈處於不通電狀態,具有開關特性元件(晶體管、晶閘管)的導通與截止視具體情況而定。
03 汽車電路是單線制,各用電器相互並聯,繼電器和開關串聯在電路中。
04 大部分用電器受熔絲保護。
05 把整車電路按功能及工作原理劃分成若干獨立的單元電路,這樣可解決整車電路龐大、復雜、分析起來困難的問題。現在整車電路一般都按各個系統電路來繪制,如電源系統、啟動系統、照明系統、信號系統等,這些單元電路都有它們自身的特點,抓住特點,把各個單元電路的結構、原理掌握了,理解整車電路也就容易了。
『叄』 數字電路裡面什麼叫冗餘律具體規律是什麼
很多資料中,將「冗餘律」列為「常用恆等式」。
『肆』 法律電路問題。
進行電網作業要有進網電工作業許可證,不是誰都可以去修。所以村民電死大部分責任要自擔。電管員的主要責任是未報告電力公司,可以承擔相對責任。
『伍』 電路中的節點法
我詳細地講一下吧。
節點法是最基本的電路分析法之一,另一個是網孔分析,一般的電路書籍都會講到(初中電路為什麼沒講到我就不知道了)。應該將這是一個最基本方法,不是技巧(我們的教材往往喜歡故弄玄虛,講這技巧那技巧的)。
應用此法,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求出各元件的端電壓,進而就出各支路電流。
節點法,全稱節點電壓法,此法的應用本身是十分簡單的,但要先知道一個定律,就是基爾霍夫電流定律(英文KCL),即對於電路中的任何節點,流入其中的總電流等於流出它的總電流。這個都是簡單的代數關系,不用害怕,就是A+B=C+D這么簡單,要輕松地接受它。
至於什麼是節點,也很簡單,就是兩個和兩個以上的元件相連接的點(看圖,a,b,c,d點)。
有了這些知識,應用節點法就很簡單,其步驟如下(看圖):
1)找出公共節點,設其電壓為0。公共節點的選取一般選連接的元件最多的那個點,初中的話,一般就是電源負極了,如圖中的d點。
2)選了公共節點後,就設其他的節點電壓依次為v1,v2,v3,...。
3)標出電路中各個元件的電流方向。這個是可以任意去標的,想怎麼標就怎麼標,但是要注意了,標了之後,如果最後計算的結果是正值,那麼實際電流方向就是你標的那個方向;如果是負值,那就是反方向。所以,一般習慣性的是從電源正極往負極方向標箭頭(你不這樣標,也沒關系的,反正要看最後的計算結果)。圖中我按習慣標了I1,I2,I3,I4,I5
4)標了電流方向,就用KCL定律了,對每一個節點應用KCL,圖中有三個節點a,b,c要用,d點不用,它是公共節點。
對節點a:V1=12V
對節點b:(v1-v2)/2=(v2-v3)/2+v2/2
對節點c:(v2-v3)/2+(v1-v3)/2=v3/2
三個方程,三個未知數,正好可以解出v1,v2,v3。
解出來之後,你就可以計算各個電流了,這個根據需要了,但你直接得出的是各個節點的電壓值。
數學上是很簡單的,但要真正理解這種方法,是需要花點心思想一想的。這種方法應付初中的任何電路難題,都搓搓有餘了。
PS-關於公共點:公共點設的電壓為0,這並不意味著其實際電壓為0,只是為了計算方便。聰明的你,也許看出了,解出來的各個點的電壓值是相對於公共節點d的差值,是個相對值,這是數學上的處理方法。假如你解出來v2=6V(我沒有去解方程,只是假設),而公共節點實際電壓為10V,那麼b點實際電壓就是16V,明白了吧(這種情況是可能的,因為這個電路可能是一個大電路的一部分,而d點可能是大電路中的一個點而已)。這個方法的巧妙之處就是通過設一個公共0電壓,簡化了計算。
但無論如何,各個元件中的電流是不變的,因為計算電流時,是要用到元件兩端的電壓差。
『陸』 電路基本方法
電路分析的基本分析方法有:迴路分析法,支路電流法,網孔法,節點法以及KCL,KVL。
『柒』 學習高中電路問題必須要掌握的幾個基本電路規律(初中
高中只講簡單電路,用現成的公式,不講公式是怎麼來的。大學一是電路是版復雜的,講通用方權法,二是講交流電路的理論,頻率特性,三是講暫態過程,四是元件多了受控源、非線性元件,五是講清原理,如功率為什麼是電壓乘電流。總之,是很不同,高中那點東西不學也無所謂(對於以後沒有電路或普通物理課程的專業,高中是你唯一學習電知識的機會,還是有用的,現代人不知道一點電知識,就有點二了。)
『捌』 電路的三要素法
通常稱時間常數,響應的初始值和穩態值為一階電路的三要素,確定出三要素並求得響應的方法稱為三要素法。
三要素法計算公式
計算方法
用三要素法計算含一個電容或一個電感的直流激勵一階電路響應的一般步驟是:
1.
初始值f
(0+)的計算
(1)
根據t<0的電路,計算出t=0-時刻的電容電壓uC(0-)或電感電流iL(0-)。
(2)
根據電容電壓和電感電流連續性,即:
uC(0+)=uC(0-)和iL(0+)=iL(0-)
確定電容電壓或電感電流初始值。
(3)
假如還要計算其它非狀態變數的初始值,可以從用數值為uC(0+)的電壓源替代電容或用數值為iL(0+)的電流源替代電感後所得到的電阻電路中計算出來。
2.
穩態值f
(∞)的計算
根據t>0的電路,將電容用開路代替或電感用短路代替,得到一個直流電阻電路,再從此電路中計算出穩態值f
(∞)。
3.
時間常數t
的計算
先計算與電容或電感連接的線性電阻單口網路的輸出電阻Ro,然後用以下公式t
=RoC或t
=L/Ro計算出時間常數。
4.
將f
(0+),f
(∞)和t
代入下式得到響應的一般表達式和畫出圖8-20那樣的波形曲線。
『玖』 建立什麼是研究電路規律的基本方法
探究電路規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探究串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訓練連接電路和使用電流表的技能
2. 熟練電流表的使用
3.科學探究全過程的切身體驗,領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合作探究:
探究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探究課題]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流。
[提出問題]探究串聯電路中各點的電流有什麼關系?
[猜想或假設]你認為串聯電路中各點電流可能有怎樣的關系?
另外:
1.實驗設計思路:(需要什麼儀器?如何連接?測量什麼數據?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通過分析比較得出結論。)
2.實驗電路圖
[進行實驗]把測得的數據填在下表中,還可以把操作中出現的問題扼要寫下來。
IA/A IB/A IC
[分析論證]測量結果說明了什麼?得出了什麼結論?
[評估]實驗設計有不合理地方或不充分、不完美之處嗎?(僅測兩到三次電流是否能歸納出普遍適用下結論)
操作中你出現了什麼失誤或故障嗎?你是怎麼解決的?有哪些值得總結的經驗?(燈亮了嗎?電流表是不是正確接入?讀數時是否與所需量程對應?)
測量結果是不是可靠?有什麼因素可能會影響測量結果嗎?
[交流]通過這節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呢?(知識技能方面,過程和方法的能力方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探究,你還發現或產生了什麼值得探究的問題嗎?
實驗結論:
探究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探究課題]探究並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提出問題]探究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與各支路電流有什麼關系?
[猜想或假設]你認為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與各支路電流可能有怎樣的關系?(要有猜想依據)
[設計實驗]
1.實驗設計思路:(需要什麼儀器?如何連接?測量什麼數據?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通過分析比較得出結論。)
2.實驗電路圖
[進行實驗]把測得的數據填在下表中,還可以把操作中出現的問題扼要寫下來。
『拾』 畫串並聯電路圖的規律和方法
在邏輯電路里,串聯看作是相乘,並聯是相加。比如兩盞燈,通電看作是1,斷電看作是0,當有一個斷開時相乘肯定是0,但是相加還是得到1.你記著只要你斷開其中一個用電器時另一個也斷開了,那麼就是串聯。當另一個沒有影響的時候,那麼就是說他們關系是並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