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模擬電路 設計一個實驗室直流穩壓電源
這是很常規的一台通用穩壓電源的指標。在網上有許多這方面的圖紙。
『貳』 模擬電路穩壓管電路分析
這個不是穩壓管,而是單向二極體和3v直流電源組成的限壓電路。
輸出電壓就是右下圖那個uo波形。
已經標的很清楚了,看圖就能明白,還有什麼問題嗎?
當ui是正半周電壓,d2二極體以及下面-3v組成的迴路不通。
只有d1與+3v這條迴路可以導通。並且只能在電壓>3v+0.7v二極體導通電壓時候,也就是>3.7v時候才能導通。
正半周電壓小於<+3.7v,uo輸出電壓是跟隨正半周ui輸入電壓曲線上升。
當正半周電壓>3.7v,這時電壓會大於D1二極體與+3v電源電壓,電路電流會直接從這條迴路流走。。(因+3v電源內阻約為0,就相當與短路,所以輸出電壓uo只能鉗位在3.7v ,)
大於3.7v的短路電流電壓降,會降在電阻R上,這樣輸出電壓uo只能最高輸出為3.7v。
當正半周電壓小於3.7v,D1二級管退出導通,所有迴路都關閉,輸出電壓uo又會隨著正半周曲線走。
電壓波形如圖uo輸出波形圖。
『叄』 模擬電子技術 直流穩壓電路
最典型的穩壓電源原理圖!好多書中都有你需要的分析結果!
『肆』 做一穩壓電路圖
說真的,這個東西不是可以簡單的電路就可以解決的,因為說電壓從 7到70V,那麼在 7到12V這段應該是升壓的變換,而在12到70是降壓的,光12到70這個范圍已經是太大了,實現都要一堆復雜的方案來解決.這個電源方案按你現在的條件來做是不現實的,看看能不能有別有解決途徑.
『伍』 模擬電路:我要製作5V的穩壓模塊,請問需要哪些電子元件
MC34063升壓模塊典型應用電路 3V/5變換電路
MC34063集成電路主要特性:
輸入電壓范專圍:2.5~40V
輸出電壓可調范圍:1.25~40V
輸出電流可達:屬1.5A
工作頻率:最高可達100kHz
低靜態電流
短路電流限制
可實現升壓或降壓電源變換器
MC34063的基本結構及引腳圖功能
1腳:開關管T1集電極引出端;
2腳:開關管T1發射極引出端;
3腳:定時電容ct接線端;調節ct可使工作頻率在100—100kHz范圍內變化;
4腳:電源地;
5腳:電壓比較器反相輸入端,同時也是輸出電壓取樣端;使用時應外接兩個精度不低於1%的精密電阻;
6腳:電源端;
7腳:負載峰值電流(Ipk)取樣端;6,7腳之間電壓超過300mV時,晶元將啟動內部過流保護功能;
8腳:驅動管T2集電極引出端。
『陸』 簡單穩壓電源電路穩壓原理
這是一個具有【電子濾波器】作用的簡易直流電源,但不是【穩壓電源】。
1、輸入電源側,2隻0.01uF電容器起高頻率波作用,較小電源線路中的雜波;
2、T1--降壓變壓器;
3、VD1~VD4,4隻整流二極體,構成全波橋式整流電路,得到脈動直流輸出;
4、C1--濾波電容器,濾除較大的脈動成分;
5、R1,R2--為VT提供基極偏置,為C2提供充放電迴路;
6、C2--電子濾波器電容;
7、VT--電子濾波器的主要部件,利用其電流放大作用,與C2、R1、R2共同構成電子濾波器,使濾波作用遠遠大於單純的C2;
8、C3--輔助高頻濾波;
9、R3--為電源提供一個小負載,避免出現空載造成的輸出失控。
『柒』 想做一個穩壓電路
這個原理圖實現的功能,與你的目的不符,相去甚遠。
1、它實現的是電壓表兩端的穩壓,而不是R1兩端的穩壓。相反,電源電壓的波動減去一個穩壓值後,落在負載R1上的電壓波動比率更大了。
2、采樣—控制環路原理有問題,應該是對交流電源采樣,但實際是對脈動直流采樣,實現的是對脈動直流的穩壓。在電壓表兩端實際的波形效果是削峰限幅,負載上的電壓波形已不再是正弦波,如何准確檢測電壓值又成了新的問題。
提些修改思路,沒經過實驗,供參考:
1、用光藕反饋R1兩端的實際電壓,可以只檢測交流半波;光藕的輸出端要進行平滑濾波。
2、控制環路要「反相」,即檢測到R1上的電壓信號越強,調整管就越少導通。
3、圖上R2的阻值可能偏大了,使得固有分壓已經多了,需適當減小些。算了一下,大概取42歐。
『捌』 簡單的穩壓電路
把2V和5V的2個穩壓管串聯,然後將3V穩壓管正向與之串聯,那麼組成的穩壓值就是2V
+
5V
+0.7=
7.7V與7.5V更接近。
別無它法了。
『玖』 急啊!!跪求高手!!模擬LM317可調穩壓電路穩壓時的問題:
問題一:橋式應該是1.414倍.為什麼你的電壓會低,因為你表的接地點錯誤.
問題二:因為你的電路中317是浮地模式,而你輸入直流電壓表頭取地不正確,所以317沒有升壓,而是你建模問題.
『拾』 模擬電子技術穩壓電路和三端穩壓器的題,求大佬看看
如圖所示。
10題:
U2=220V/N(N為變壓器變比,n1/n2)
Uc=√2U2=√2*220/N
URL=Uz(Uz為穩壓二極體穩壓值)
11題:
U2=U1/N
Uc8=√2U2=√2U1/N
UR19=Uz=-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