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路如圖所示,求開關S斷開時的電壓 u和閉合時的電流i
開關s斷開時,電路為r
2
的簡單電路;
電流表的示數為i
1
=
u
r
2
開關s閉合時,r
1
、r
2
並聯,
因r
2
兩端的電壓不變,所以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r
2
的電流不變,i
1
′=i
1
;
通過r
1
的電流為i
1
″=
u
r
1
,
電流表的示數為i
2
=i
1
′+i
1
″=
u
r
2
+
u
r
1
=
2u
r
2
,
所以i
1
:i
2
=
u
r
2
:
2u
r
2
=1:2.
故答案為:1:2.
B. 如圖所示電路,開關S閉合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磁針靜止時,A端為N極 B.小磁針靜止
從圖可知,電流從螺線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右端是N極,左端是S極.所以C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由於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針靜止時A端是S極,B端是N極.所以A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端移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阻減小,則由歐姆定律I=
故選B. |
C. 如圖所示電路中,在開關S 打開和閉合時,I 分別為______。
均為1A (若S右邊那一豎線是接地標志的話……)
原題左邊的電壓是「-2V」吧……
如:http://wenku..com/view/1f5c0d4e767f5acfa1c7cd4f.html
75題
D. 在如圖所示電路中,開關S閉合後,三盞燈屬於串聯的電路是( )A.B.C.D
解答:接:A、由電路圖可知,閉合開關,兩燈串聯後再與另一燈並聯,故A錯誤;
B、由電路圖可知,閉合開關後,電路有三條電流路徑,三盞燈是並聯的,故B錯誤;
C、由電路圖可知,閉合開關後,三盞燈順次連接、電路只有一條電流路徑,三盞燈是串聯的,故C正確;
D、由電路圖可知,閉合開關後,兩燈並聯後與第三盞燈串聯,故D錯誤;
故選C.
E. 電路如圖所示,電路在開關S閉合前已經處於穩 態
開關閉合前,電路達到穩態,電容相當於開路。
Uc(0_)=Uc(0+)=1mA×20kΩ-10V=10V.
I1(0_)=1mA.
開關閉合版一瞬間,i1(0+)=10÷20mA=0.5mA
開關閉合後,電路達到穩態,電容相當權於開路
Uc(∞)=5-10=-5V, I1(∞)=0.25mA.
Req=10kΩ, T=RC=0.1S
根據三要素法寫出。
F. 如圖所示電路中,在開關S打開和閉合時,I分別為__。
0, -1A
s打開時支路為斷路,所以電流為零。
s閉合時支路將電阻短路,此時電壓為2,電阻為2,根據歐姆定律得到電流。
希望能給你幫助哈~~
G. 如圖所示電路,開關S原來是閉合的,當R1、R2的劃片剛好處於各自的中點位置時,懸
同學您好。
我解題的過程是這樣的。
因為電容器C所在的支路是斷開的,也就是說沒有電流。所以R1在電路中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如圖所示
這樣的話,塵埃P的下落跟電容兩端的電壓有關系,R2劃片向左滑動,C兩端電壓降低,P也就下落了。
H. 如圖所示電路,開關s閉合前電路已經處於穩態,t=0時,開關s閉合。用三要素法求t≥0時,Uc(t)
當t=0時,開關動作閉合,根據換路定理Uc(0+)=Uc(0-)=20(V)
當t趨向無窮大時,有Uc(無窮)=30*20/(30+20)=12(V)
針對 t>0 的電路,從電容兩端看去的等效電阻為 R=8+20*30/(20+30)=20K
即時間常數為RC=10*20=200mS=0.2S代入三要素公式可得
Uc(t)=Uc(無窮)+[Uc(0+)-Uc(無窮)]e^(-t/0.2)=12+8e^(-5t) (V) (t>=0)
(8)如圖所示電路開關s閉擴展閱讀
三要素法:
第一個,是換路後瞬間的初始值,以a表示;
第二個,是換路後的終了之,即時間趨近於無窮大時的值,以b表示;
第三個,是時間常數,以c表示;
則動態值為b+(a-b)e^(t/c)。
I. 如圖所示電路中,在開關S打開和閉合時,I分別為__和__
如我圖所示...R1兩側電壓是4V,則通過R1的電流為2A.....
當開關S打開整個電路為串聯因為I處電路斷開所以I=0A
當開關S閉合整個電路為並聯流過R2的電流=U/R2=2/2=1
I=2A-1A=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