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路設計程序

電路設計程序

發布時間:2021-03-10 04:08:52

『壹』 我想自己設計製造電路板,然後自己編寫程序,讓電路板按自己寫的程序工作,控制機器運做,我需要哪些知識

你可以學習單片機,plc課程知識,以及c語言知識,甚至嵌入式課程也可以。這些課程大內概需要掌握容keil,visual,proteus,step7,linux系統m文件。這些軟體任何一門課的學會一點都可以。單片機或者plc更簡單。

『貳』 電路設計的設計流程

一般PCB基本設計流程如下:前期准備--PCB結構設計--PCB布局--布線--布線優化和絲印--網路和DRC檢查和結構檢查--製版。
第一:前期准備。這包括准備元件庫和原理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出一塊好的板子,除了要設計好原理之外,還要畫得好。在進行PCB設計之前,首先要准備好原理圖SCH的元件庫和PCB的元件庫。元件庫可以用peotel自帶的庫,但一般情況下很難找到合適的,最好是自己根據所選器件的標准尺寸資料自己做元件庫。原則上先做PCB的元件庫,再做SCH的元件庫。PCB的元件庫要求較高,它直接影響板子的安裝;SCH的元件庫要求相對比較松,只要注意定義好管腳屬性和與PCB元件的對應關系就行。PS:注意標准庫中的隱藏管腳。之後就是原理圖的設計,做好後就准備開始做PCB設計了。
第二:PCB結構設計。這一步根據已經確定的電路板尺寸和各項機械定位,在PCB設計環境下繪制PCB板面,並按定位要求放置所需的接插件、按鍵/開關、螺絲孔、裝配孔等等。並充分考慮和確定布線區域和非布線區域(如螺絲孔周圍多大范圍屬於非布線區域)。
第三:PCB布局。布局說白了就是在板子上放器件。這時如果前面講到的准備工作都做好的話,就可以在原理圖上生成網路表(Design--CreateNetlist),之後在PCB圖上導入網路表(Design--LoadNets)。就看見器件嘩啦啦的全堆上去了,各管腳之間還有飛線提示連接。然後就可以對器件布局了。一般布局按如下原則進行:
①.按電氣性能合理分區,一般分為:數字電路區(即怕干擾、又產生干擾)、模擬電路區
(怕干擾)、功率驅動區(干擾源);
②.完成同一功能的電路,應盡量靠近放置,並調整各元器件以保證連線最為簡潔;同時,調整各功能塊間的相對位置使功能塊間的連線最簡潔;
③.對於質量大的元器件應考慮安裝位置和安裝強度;發熱元件應與溫度敏感元件分開放置,必要時還應考慮熱對流措施;
④.I/O驅動器件盡量靠近印刷板的邊、靠近引出接插件;
⑤.時鍾產生器(如:晶振或鍾振)要盡量靠近用到該時鍾的器件;
⑥.在每個集成電路的電源輸入腳和地之間,需加一個去耦電容(一般採用高頻性能好的獨石電容);電路板空間較密時,也可在幾個集成電路周圍加一個鉭電容。
⑦.繼電器線圈處要加放電二極體(1N4148即可);
⑧.布局要求要均衡,疏密有序,不能頭重腳輕或一頭沉
——需要特別注意,在放置元器件時,一定要考慮元器件的實際尺寸大小(所佔面積和高度)、元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以保證電路板的電氣性能和生產安裝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同時,應該在保證上面原則能夠體現的
前提下,適當修改器件的擺放,使之整齊美觀,如同樣的器件要擺放整齊、方向一致,不能擺得「錯落有致」。這個步驟關繫到板子整體形象和下一步布線的難易程度,所以一點要花大力氣去考慮。布局時,對不太肯定的地方可以先作初步布線,充分考慮。
第四:布線。布線是整個PCB設計中最重要的工序。這將直接影響著PCB板的性能好壞。在PCB的設計過程中,布線一般有這么三種境界的劃分:首先是布通,這時PCB設計時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線路都沒布通,搞得到處是飛線,那將是一塊不合格的板子,可以說還沒入門。其次是電器性能的滿足。這是衡量一塊印刷電路板是否合格的標准。這是在布通之後,認真調整布線,使其能達到最佳的電器性能。接著是美觀。假如你的布線布通了,也沒有什麼影響電器性能的地方,但是一眼看過去雜亂無章的,加上五彩繽紛、花花綠綠的,那就算你的電器性能怎麼好,在別人眼裡還是垃圾一塊。這樣給測試和維修帶來極大的不便。布線要整齊劃一,不能縱橫交錯毫無章法。這些都要在保證電器性能和滿足其他個別要求的情況下實現,否則就是捨本逐末了。布線時主要按以下原則進行:
①.一般情況下,首先應對電源線和地線進行布線,以保證電路板的電氣性能。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加寬電源、地線寬度,最好是地線比電源線寬,它們的關系是:地線>電源線>信號線,通常信號線寬為:0.2~0.3mm,最細寬度可達0.05~0.07mm,電源線一般為1.2~2.5mm。對數字電路的PCB可用寬的地導線組成一個迴路,即構成一個地網來使用(模擬電路的地則不能這樣使用)
②.預先對要求比較嚴格的線(如高頻線)進行布線,輸入端與輸出端的邊線應避免相鄰平行,以免產生反射干擾。必要時應加地線隔離,兩相鄰層的布線要互相垂直,平行容易產生寄生耦合。
③.振盪器外殼接地,時鍾線要盡量短,且不能引得到處都是。時鍾振盪電路下面、特殊高速邏輯電路部分要加大地的面積,而不應該走其它信號線,以使周圍電場趨近於零;
④.盡可能採用45o的折線布線,不可使用90o折線,以減小高頻信號的輻射;(要求高的線還要用雙弧線)
⑤.任何信號線都不要形成環路,如不可避免,環路應盡量小;信號線的過孔要盡量少;
⑥.關鍵的線盡量短而粗,並在兩邊加上保護地。
⑦.通過扁平電纜傳送敏感信號和雜訊場帶信號時,要用「地線-信號-地線」的方式引出。
⑧.關鍵信號應預留測試點,以方便生產和維修檢測用
⑨.原理圖布線完成後,應對布線進行優化;同時,經初步網路檢查和DRC檢查無誤後,對未布線區域進行地線填充,用大面積銅層作地線用,在印製板上把沒被用上的地方都與地相連接作為地線用。或是做成多層板,電源,地線各佔用一層。
——PCB布線工藝要求
①.線
一般情況下,信號線寬為0.3mm(12mil),電源線寬為0.77mm(30mil)或1.27mm(50mil);線與
線之間和線與焊盤之間的距離大於等於0.33mm(13mil),實際應用中,條件允許時應考慮加大距離;布線密度較高時,可考慮(但不建議)採用IC腳間走兩根線,線的寬度為0.254mm(10mil),線間距不小於0.254mm(10mil)。
特殊情況下,當器件管腳較密,寬度較窄時,可按適當減小線寬和線間距。
②.焊盤(PAD)
焊盤(PAD)與過渡孔(VIA)的基本要求是:盤的直徑比孔的直徑要大於0.6mm;例如,通用插腳式電阻、電容和集成電路等,採用盤/孔尺寸1.6mm/0.8mm(63mil/32mil),插座、插針和二極體1N4007等,採用1.8mm/1.0mm(71mil/39mil)。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實際元件的尺寸來定,有條件時,可適當加大焊盤尺寸;PCB板上設計的元件安裝孔徑應比元件管腳的實際尺寸大0.2~0.4mm左右。
③.過孔(VIA)
一般為1.27mm/0.7mm(50mil/28mil);
當布線密度較高時,過孔尺寸可適當減小,但不宜過小,可考慮採用1.0mm/0.6mm(40mil/24mil)。
④.焊盤、線、過孔的間距要求
PADandVIA:≥0.3mm(12mil)
PADandPAD:≥0.3mm(12mil)
PADandTRACK:≥0.3mm(12mil)
TRACKandTRACK:≥0.3mm(12mil)
密度較高時:
PADandVIA:≥0.254mm(10mil)
PADandPAD:≥0.254mm(10mil)
PADandTRACK:≥0.254mm(10mil)
TRACKandTRACK:≥0.254mm(10mil)
第五:布線優化和絲印。「沒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不管你怎麼挖空心思的去設計,等你畫完之後,再去看一看,還是會覺得很多地方可以修改的。一般設計的經驗是:優化布線的時間是初次布線的時間的兩倍。感覺沒什麼地方需要修改之後,就可以鋪銅了(Place->polygonPlane)。鋪銅一般鋪地線(注意模擬地和數字地的分離),多層板時還可能需要鋪電源。時對於絲印,要注意不能被器件擋住或被過孔和焊盤去掉。同時,設計時正視元件面,底層的字應做鏡像處理,以免混淆層面。
第六:網路和DRC檢查和結構檢查。首先,在確定電路原理圖設計無誤的前提下,將所生成的PCB網路文件與原理圖網路文件進行物理連接關系的網路檢查(NETCHECK),並根據輸出文件結果及時對設計進行修正,以保證布線連接關系的正確性;網路檢查正確通過後,對PCB設計進行DRC檢查,並根據輸出文件結果及時對設計進行修正,以保證PCB布線的電氣性能。最後需進一步對PCB的機械安裝結構進行檢查和確認。
第七:製版。在此之前,最好還要有一個審核的過程。
PCB設計是一個考心思的工作,誰的心思密,經驗高,設計出來的板子就好。所以設計時要極其細心,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數(比如說便於維修和檢查這一項很多人就不去考慮),精益求精,就一定能設計出一個好板子。

『叄』 集成電路設計流程的設計過程

1.電路設來計
依據電路功能源完成電路的設計。
2.前模擬
電路功能的模擬,包括功耗,電流,電壓,溫度,壓擺幅,輸入輸出特性等參數的模擬。
3.版圖設計(Layout)
依據所設計的電路畫版圖。一般使用Cadence軟體。
4.後模擬
對所畫的版圖進行模擬,並與前模擬比較,若達不到要求需修改或重新設計版圖。
5.後續處理
將版圖文件生成GDSII文件交予Foundry流片。

『肆』 幫忙設計一個電路和PLC程序

收費

『伍』 設計電路的時候如何把程序寫進去

都可以啊,可以在控制器上保留下載埠,也可以取下晶元在其他地方燒寫程序。這個具體看是什麼場合下的,也得看具體的電路如何設計。

『陸』 電路圖設計軟體

用protel2004來做,他是專用來的電子CAD,也可源以自動轉換,也可以用他來做各種平面圖,你可以在其中自己做元件庫,用起來也比較方便,我一直都是用這個,學習也比較簡單.網上很多,你可以搜一下.如果搜不到的話,我傳給你一件也行,只不過這個比較大,時間可以要長些.

『柒』 求89c51單片機led設計程序.C語言編寫 要帶電路圖

/* 74HC595驅動程序

模塊不用9腳Qs---串列數據輸出端

模塊不用10腳CR-清除端L電平僅對寄存器復位【9腳為L;9腳進位】;鎖存器沒有影響。

11腳sclk--由低到高電平時14腳Ds數據移入寄存器

12腳CP/la--由低到高電平時數據從寄存器移入鎖存器

模塊不用13腳NE--H電平【只對並行數據Q0--Q7高阻態】

14腳SER--串列數據輸入端

*/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uintunsignedint

sbitser=P3^0;//14腳SER--串列數據輸入端

sbitsclk=P3^3;//11腳srclk--由低到高電平時14腳Ds數據移入寄存器

sbitrck=P3^2; //12腳CP/la--由低到高電平時數據從寄存器移入鎖存器

sbitmr=P3^4;

voiddelay(uintz)

{

uintx,y;

for(x=z;x>0;x--)

for(y=50;y>0;y--);

}

voidWriteSIOByte(unsignedcharval)

{

unsignedchari;

mr=0;

mr=1;

for(i=8;i>0;i--)//因為數碼為8段要運行8次【1段送一次碼】並移動一位

{

sclk=0;//拉低74HC595時鍾【11腳CP/sr--】

ser=val&0x01;// 發送74HC595一位串列數據【14腳DS--串列數據輸入端】

delay(1);//延時

sclk=1;//拉高74HC595時鍾【11腳CP/sr--】

val>>=1;//

}

rck=0;

delay(1);//延時

rck=1; //12腳CP/la--由低到高電平時數據從寄存器移入鎖存器

}

/////目前沒有用移位程序

ucharyiwei(uchara)//移位子程序把如【P0-1變為P0^7】

{

uchartemp;

temp=(a&0x01)<<7;

temp=((a&0x02)<<5)|temp;

temp=((a&0x04)<<3)|temp;

temp=((a&0x08)<<1)|temp;

temp=((a&0x10)>>1)|temp;

temp=((a&0x20)>>3)|temp;

temp=((a&0x40)>>5)|temp;

temp=((a&0x80)>>7)|temp;

return(temp);

}

//////////////、、、、、、、、、、、、、、、、

『捌』 集成電路設計的設計流程

集成電路設計可以大致分為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和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兩大類。 參見:模擬電路及混合信號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設計的另一個大分支是模擬集成電路設計,這一分支通常關注電源集成電路、射頻集成電路等。由於現實世界的信號是模擬的,所以,在電子產品中,模-數、數-模相互轉換的集成電路也有著廣泛的應用。模擬集成電路包括運算放大器、線性整流器、鎖相環、振盪電路、有源濾波器等。相較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模擬集成電路設計與半導體器件的物理性質有著更大的關聯,例如其增益、電路匹配、功率耗散以及阻抗等等。模擬信號的放大和濾波要求電路對信號具備一定的保真度,因此模擬集成電路比數字集成電路使用了更多的大面積器件,集成度亦相對較低。
在微處理器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出現前,模擬集成電路完全採用人工設計的方法。由於人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有限,因此當時的模擬集成電路通常是較為基本的電路,運算放大器集成電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當時的情況下,這樣的集成電路可能會涉及十幾個晶體管以及它們之間的互連線。為了使模擬集成電路的設計能達到工業生產的級別,工程師需要採取多次迭代的方法以測試、排除故障。重復利用已經設計、驗證的設計,可以進一步構成更加復雜的集成電路。1970年代之後,計算機的價格逐漸下降,越來越多的工程師可以利用這種現代的工具來輔助設計,例如,他們使用編好的計算機程序進行模擬,便可獲得比之前人工計算、設計更高的精確度。SPICE是第一款針對模擬集成電路模擬的軟體,其字面意思是「以集成電路為重點的模擬程序(英語: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 。基於計算機輔助設計的電路模擬工具能夠適應更加復雜的現代集成電路,特別是專用集成電路。使用計算機進行模擬,還可以使項目設計中的一些錯誤在硬體製造之前就被發現,從而減少因為反復測試、排除故障造成的大量成本。此外,計算機往往能夠完成一些極端復雜、繁瑣,人類無法勝任的任務,使得諸如蒙地卡羅方法等成為可能。實際硬體電路會遇到的與理想情況不一致的偏差,例如溫度偏差、器件中半導體摻雜濃度偏差,計算機模擬工具同樣可以進行模擬和處理。總之,計算機化的電路設計、模擬能夠使電路設計性能更佳,而且其可製造性可以得到更大的保障。盡管如此,相對數字集成電路,模擬集成電路的設計對工程師的經驗、權衡矛盾等方面的能力要求更嚴格。 參見:數字電路
粗略地說,數字集成電路可以分為以下基本步驟:系統定義、寄存器傳輸級設計、物理設計。而根據邏輯的抽象級別,設計又分為系統行為級、寄存器傳輸級、邏輯門級。設計人員需要合理地書寫功能代碼、設置綜合工具、驗證邏輯時序性能、規劃物理設計策略等等。在設計過程中的特定時間點,還需要多次進行邏輯功能、時序約束、設計規則方面的檢查、調試,以確保設計的最終成果合乎最初的設計收斂目標。
系統定義
參見:高級綜合
系統定義是進行集成電路設計的最初規劃,在此階段設計人員需要考慮系統的宏觀功能。設計人員可能會使用一些高抽象級建模語言和工具來完成硬體的描述,例如C語言、C++、SystemC、SystemVerilog等事務級建模語言,以及Simulink和MATLAB等工具對信號進行建模。盡管目前的主流是以寄存器傳輸級設計為中心,但已有一些直接從系統級描述向低抽象級描述(如邏輯門級結構描述)轉化的高級綜合(或稱行為級綜合)、高級驗證工具正處於發展階段。
系統定義階段,設計人員還對晶元預期的工藝、功耗、時鍾頻率、工作溫度等性能指標進行規劃。
寄存器傳輸級設計
參見:寄存器傳輸級、硬體描述語言、Verilog及VHDL
目前的集成電路設計常常在寄存器傳輸級上進行,利用硬體描述語言來描述數字集成電路的信號儲存以及信號在寄存器、存儲器、組合邏輯裝置和匯流排等邏輯單元之間傳輸的情況。在設計寄存器傳輸級代碼時,設計人員會將系統定義轉換為寄存器傳輸級的描述。設計人員在這一抽象層次最常使用的兩種硬體描述語言是Verilog、VHDL,二者分別於1995年和1987年由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標准化。正由於有著硬體描述語言,設計人員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功能的實現上,這比以往直接設計邏輯門級連線的方法學(使用硬體描述語言仍然可以直接設計門級網表,但是少有人如此工作)具有更高的效率。
設計驗證
參見:功能驗證、形式驗證、靜態時序分析、硬體驗證語言及高級驗證
設計人員完成寄存器傳輸級設計之後,會利用測試平台、形式驗證、斷言等方式來進行功能驗證,檢驗項目設計的正確性,如果有誤,則需要檢測之前設計文件中存在的漏洞。現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整個設計過程中,驗證所需的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多,甚至都超過了寄存器傳輸級設計本身,人們設置些專門針對驗證開發了新的工具和語言。
例如,要實現簡單的加法器或者更加復雜的算術邏輯單元,或利用觸發器實現有限狀態機,設計人員可能會編寫不同規模的硬體描述語言代碼。功能驗證是項復雜的任務,驗證人員需要為待測設計建立一個虛擬的外部環境,為待測設計提供輸入信號(這種人為添加的信號常用「激勵」這個術語來表示),然後觀察待測設計輸出埠的功能是否合乎設計規范。
當所設計的電路並非簡單的幾個輸入埠、輸出埠時,由於驗證需要盡可能地考慮到所有的輸入情況,因此對於激勵信號的定義會變得更加復雜,有時甚至需要用到形式驗證的方法。有時工程師會使用某些腳本語言(如Perl、Tcl)來編寫驗證程序,藉助計算機程序的高速處理來實現更大的測試覆蓋率。現代的硬體驗證語言可以提供一些專門針對驗證的特性,例如帶有約束的隨機化變數、覆蓋等等。作為硬體設計、驗證統一語言,SystemVerilog是以Verilog為基礎發展而來的,因此它同時具備了設計的特性和測試平台的特性,並引入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思想,因此測試平台的編寫更加接近軟體測試。針對高級綜合,關於高級驗證的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也處於研究中。
現代集成電路的時鍾頻率已經到達了兆赫茲級別,而大量模塊內、模塊之間的時序關系極其復雜,因此,除了需要驗證電路的邏輯功能,還需要進行時序分析,即對信號在傳輸路徑上的延遲進行檢查,判斷其是否符合時序收斂要求。
邏輯綜合
主條目:邏輯綜合
工程師設計的硬體描述語言代碼一般是寄存器傳輸級的,在進行物理設計之前,需要使用邏輯綜合工具將寄存器傳輸級代碼轉換到針對特定工藝的邏輯門級網表,並完成邏輯化簡。
和人工進行邏輯優化需要藉助卡諾圖等類似,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來完成邏輯綜合也需要特定的演算法(如奎因-麥克拉斯基演算法等)來化簡設計人員定義的邏輯函數。輸入到自動綜合工具中的文件包括寄存器傳輸級硬體描述語言代碼、工藝庫、設計約束文件三大類,這些文件在不同的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套件系統中的格式可能不盡相同。邏輯綜合工具會產生一個優化後的門級網表,但是這個網表仍然是基於硬體描述語言的,這個網表在半導體晶元中的走線將在物理設計中來完。
選擇不同器件(如專用集成電路或者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等)對應的工藝庫來進行邏輯綜合,或者在綜合時設置了不同的約束策略,將產生不同的綜合結果。寄存器傳輸級代碼對於設計項目的邏計劃分、語言結構風格等因素會影響綜合後網表的效率。
目前大多數成熟的綜合工具大多數是基於寄存器傳輸級描述的,而基於系統級描述的高級綜合工具還處在發展階段。
由於工藝庫包含了標准延遲格式的時序信息,因此邏輯綜合後可以對該工藝下門級網表進行更加精確的靜態時序分析,進一步確保綜合前後的設計能夠實現相同的功能。
物理設計
主條目:物理設計
參見:布圖規劃、布局 (集成電路)、布線 (集成電路)、集成電路版圖及低功耗設計
邏輯綜合完成之後,通過引入器件製造公司提供的工藝信息,前面完成的設計將進入布圖規劃、布局、布線階段,工程人員需要根據延遲、功耗、面積等方面的約束信息,合理設置物理設計工具的參數,不斷調試,以獲取最佳的集成電路版圖,從而決定元件在晶圓上的物理位置。
隨著現代集成電路的特徵尺寸不斷下降,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已經進入深亞微米級階段,互連線延遲對電路性能的影響已經達到甚至超過邏輯門延遲的影響。這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線網的電容效應和線網電感效應,晶元內部電源線上大電流在線網電阻上造成的電壓降也會影響集成電路的穩定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同時緩解時鍾偏移、時鍾樹寄生參數的負面影響,合理的布局布線和邏輯設計、功能驗證等過程同等重要。隨著移動設備的發展,低功耗設計在集成電路設計中的地位愈加顯著。在物理設計階段,設計可以轉化成幾何圖形的表示方法,這稱為集成電路版圖,工業界有若干標准化的文件格式予以規范。
值得注意的是,電路實現的功能在之前的寄存器傳輸級設計中就已經確定。在物理設計階段,工程師不僅不能夠讓之前設計好的邏輯、時序功能在該階段的設計中被損壞,還要進一步優化晶元按照正確運行時的延遲時間、功耗、面積等方面的性能。在物理設計產生了初步版圖文件之後,工程師需要再次對集成電路進行功能、時序、設計規則、信號完整性等方面的驗證,以確保物理設計產生正確的硬體版圖文件。
後續:具體的工藝製造
參見:半導體器件製造、無廠半導體公司及晶圓代工
半導體製造工廠根據物理設計最後完成、已經通過各項檢查的標准化版圖文件,即可製造出實際的物理電路。
這個步驟不再屬於集成電路設計和計算機工程的范疇,而是直接進入半導體製造工藝領域,關注的重心亦轉向具體的材料、器件製作,例如光刻、刻蝕、物理氣相沉積、化學氣相沉積等。
傳統的集成電路公司能夠同時完成集成電路設計和集成電路製造。由於集成電路製造所需的設備、原料耗資巨大,因此一般的公司根本無力承受。一旦發生工藝節點的改變(如從65納米工藝進步到45納米工藝),公司可能需要花費相當高的成本來更換現有工藝設備,這給許多公司帶來了相當沉重的經濟負擔)。現在,有些公司逐漸放棄既設計、又製造的模式,業務范圍縮小至設計、驗證本身,而將具體的半導體工藝流程,委託給專門進行集成電路製造的工廠。上述無製造工藝(fabless),只進行設計、驗證公司被稱為無廠半導體公司,典型的例子包括高通、AMD、英偉達等;而專門負責製造的公司則被稱為晶圓代工廠,典型的例子包括台積電等。有一類特殊的無廠半導體公司,它們並不直接將設計項目送去工廠製造,而是把這些項目以IP核的形式封裝起來,作為商品銷售給其他無廠半導體公司,典型的例子包括ARM公司。

『玖』 電路板設計有那些軟體一般掌握那些軟體

1、SPICE模擬電路模擬

用於模擬電路模擬的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軟體於1972年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小組利用FORTRAN語言開發而成,主要用於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輔助設計。

2、Saber開關電源首選

Saber用來設計各種電源設備,如DC/DC、AC/DC、DC/AC、AC/AC,能夠全面分析系統的各項指標如環路頻率響應、功率管開關、磁性器件的工作情況。

3、 PowerEsim

是用於在線開關電源(SMPS)和變壓器設計的電子電路模擬 軟體。它可以在元件和電路級進行損耗分析,板溫模擬,設計驗證,故障率分析並生成相關報告。使用的常見電路設計模擬工具之一是SPICE模擬器。

4、EWB

他是以SPICE3F5為軟體核心,增強了其在數字及模擬混合信號方面的模擬功能。EWB的兼容性也較好,其文件格式可以導出成能被ORCAD或PROTEL讀取的格式,它在桌面上提供了萬用表、示波器、信號發生器、掃頻儀、邏輯分析儀、數字信號發生器、邏輯轉換器等工具。

5、Altium Designer

Altium軟體的市場定位是一些簡單的板子,比如單片機類,簡單的工業類,一些相對簡單的板子,用這個軟體比較多,相對是偏低端產品設計,大部分都是簡單的板子。大部分用這個軟體的公司產品都是相對偏簡單的。

『拾』 電路怎麼設計,程序怎麼寫

硬體電路指的是你設計的電子系統的器件連接圖,比如某個晶元的管腳連到另外一個芯內片的管腳,容硬體電路的設計其實就是讓你設計一個電子系統的電路圖,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軟體的設計指的是具體可編程晶元的程序,比如你設計一個單片機系統你就需

閱讀全文

與電路設計程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6s進水還保修嗎 瀏覽:533
濟南鴻騰家居怎麼樣 瀏覽:602
濟寧九龍都有什麼家電 瀏覽:930
傢具直角碼怎麼弄 瀏覽:194
因特爾cpu保修查詢 瀏覽:628
報警門電路圖 瀏覽:889
華為蕭山維修中心 瀏覽:575
小電電路圖 瀏覽:878
蘋果系列什麼防水最好 瀏覽:535
法式傢具知乎 瀏覽:3
貴陽哪裡可批發家電 瀏覽:329
74ls138的電路 瀏覽:169
拼多多賣小家電需要多少錢押金 瀏覽:667
地下室隧道滲水怎麼維修的 瀏覽:969
維修保養軟體有哪些 瀏覽:454
六福珠寶維修項鏈怎麼收費 瀏覽:247
微型車電路 瀏覽:246
調理電路輸出 瀏覽:795
美圖秀秀怎麼批量翻新 瀏覽:195
水塘稀泥防水效果怎麼樣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