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的 鐵三角IM-70左耳機外殼摔開了,耳機也脫落了但是我看線沒有斷,這維修大概多少錢,過保了
這個真確定不了多少費用的,要看實際修理的。
看是需要更換多少配件,然後決定多少費用的。
建議拿到鐵三角維修網點,給他們看一下,這樣大概需要多少費用。
然後自己考慮是否值得維修。。
B. 耳機插孔壞了 維修大概什麼費用
耳機插孔一般成本1元左右,維修費要看前端拆卸組裝是否復雜,一般維修費用20~30元。
C. 耳機外殼裂開了 可以維修嗎
不可以,換個新的吧
D. 手機耳罩式耳機維修要多少錢
你要看壞再哪裡,如果是耳機3.5介面損壞維修費用在30-100元(高端耳機300元以下),如果是焊接線換線價格在300-500元(高端耳機數千元)。單元震膜破解無法修復,外觀損壞也無法修復
E. 漫步者耳機外殼壞了,可以保修嗎
物理損壞肯定不保。至於耳機煲完全是你想要保修找的理由,按你的理論100塊的耳機煲幾個月,音質應該比上千塊的音質要好啦
F. 耳機的外殼(助聽器外殼)摔碎了可以維修嗎
助聽器外殼摔碎是可以重做外殼的,除了外殼費用外,如果其他零配件壞了,也需要付相應的費用,建議您去當地的驗配中看一下是否還有維修價值。
G. 頭戴式耳機外殼壞了怎麼維修
具體哪個品牌什麼型號的機型呢,有的型號有配件可以更換維修的
H. 耳機可以修嗎
啥原因?修理用的成品耳機線的一般有3個搪好錫的線頭,線頭分別用3種顏色表示功能,比較常用的是分別是紅色。藍色和綠色(雜色。黃色),是藍色一般是左聲道。紅色一般是右聲道,雜色。綠色。黃色的一般是公共端。
焊接的時候,就先把藍色的線和綠色的線焊接在左邊聲道的喇叭上(綠色的耳機線需要再引到右聲道的喇叭引線上),然後再把右聲道的2根喇叭引線與紅色的耳機線和綠色的耳機線分別焊接起來就可以了。這樣你的耳機就修好了!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不焊接麥克風的線呢?其實現在用的耳機線,絕大部分是線咪,也就是麥克風是做在線上的,麥克風線在耳機線上的咪殼里就已經焊接好了,所以線頭就沒有麥克風的線頭,一般不需要接麥克風的線頭。如果需要更換耳機線的麥克風線的話,請集注麥克風線都是2根線,屏蔽線是接地,芯線是接信號線。
或者 具體操作方法是,先在線上塗上松香或者焊錫膏,然後用蘸錫的烙鐵燙直到焊錫將線浸潤。然後最好能拆開耳機殼用表測一下四根線排查其他斷線處。如果正常說明只有這一個斷線處。然後將耳機頭外面的軟套剝下來套在線上,把插頭後面的硬塑料用刀片切開,露出焊點。然後將線一一焊上去。一般兩根地焊在最粗的部位,右聲道焊在中間,左聲道焊在最細的部位。一般兩根黃線是地線、紅線是右聲道、綠線是左聲道。當然也有例外,最好拆開單元測量一下。焊好後檢查一下防止兩兩短路。然後再插在機器上試一下。用自己熟悉的曲子(能區分左右聲道的曲子)。如果反了,那就將左右兩根線換一下(中間和最細焊點上的線),再測試確認好後實施包紮。先用白色醫用膠布包紮幾圈,厚度要能塞進軟套里。注意將線和頭包紮在一起。然後用502膠水將膠布浸透 ,以使更加堅固。此時可以用虎鉗將纏膠布處夾平整。然後在上面塗一些704膠,塞進軟套即可。工藝好的完全看不出來動過手腳。待膠干後即可使用。
I. 我剛買了一個耳機,外殼就摔碎了,想問下這樣的情況送廠家能免費維修嗎
一般耳機的外殼是保修3個月的,只要不是人為損壞,一般廠家都是不收費的,如果你的外殼受損厲害,一眼就能看出人為損壞,送廠檢修後估計是要收取費用的,建議您還是將耳機送到驗配中心去,如果送修後有費用會通知你的。
J. 耳機維修
HY-936 我查了下 是韓國的產品把
如果在質保期內 還是建議你送去售後服務哪修 如果在網上買的 建議你重新買個把! 不然送別的地方修 收個幾十維修費就不劃算了!
下面是一些 耳機維修技巧和方法 僅供參考!
1. 膜塌陷、膜開裂、膜脫落、進鐵粉的處理方法
一般耳機有破音、雜音、低音缺失的故障時一般考慮是以上原因造成的。首先,打開耳機外殼,是軟套的先取下來軟套再用尖頭鑷子等尖細的工具一點點挑開鐵網和鋼罩等,直到膜全部暴露出來。硬殼可先用一平頭小螺絲刀在連接縫處劃一圈,然後一般可輕松打開,並最終使膜全部暴露出來。
膜塌陷,對於膜塌陷的用鑷子夾一小塊雙面膠,輕輕地將膜塌陷的地方粘著提起來。注意控制力度的大小。膜恢復後裝回原樣即可。
膜開裂,修復的可能性不大,即使修好音質也會受損。不過處理成功的,音質損傷程度較輕。即用針蘸一點704膠(也叫硫化硅膠),塗在裂縫處。注意不要太厚,覆蓋住裂縫即可。然後裝好外殼。切記不要立即去試,應該放置兩天後再試。因為硫化硅膠乾的較慢。
膜脫落,用704或者魚珠膠塗少許,能粘住即可。注意粘平壓緊。裝回放置一天即可。
進鐵粉,用棉簽蘸水後把鐵粉沾下來,然後再處理膜塌陷。
2.音圈斷線的處理方法
如果耳機沒聲而測量線財是好的。測量單元後面的兩焊點間不導通。則音圈斷線。現在絕大多數耳塞一般都改為從旁邊引線,雖然對音質會有一點影響,但卻使引出線震斷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盡管如此仍然經常因人為因素使單元轉動將線蹭斷。維修時可用一個刀片把膜揭起來,然後將音圈線用針尖挑起來。將兩根線分開然後將線沿繞線方向相反的方向將線扯出來一些,用力應十分謹慎。注意兩根線的方向肯定不同。如果不能扯動就不要用力去扯,而應用一根細細的耳機線將音圈線彌長。彌線時最好有放大鏡輔助,要先在線上鍍錫,再用尖頭烙鐵將線焊上。並用704膠將線粘貼在耳機膜上。然後粘上耳機膜,把引出來的兩根音圈線焊在後面的焊點上。最好用熱溶膠將托後面的線保護一下,以防止再被蹭斷。一般膜上面帶銅圈的修復成功率會高一些,對音質的影響也會更小一些。
3.耳機線斷線、耳機線開裂的處理方法
耳機斷線一般多發生在耳機插頭後、耳機分線和耳機單元出線等部位。
耳機插頭處,當耳機接觸不良時。動插頭處有反應說明斷線在此處。從此處剪斷耳機線。然後把線剝開找到斷線的部位,把線芯剪齊整。線一共有4根分別是左聲道、左聲道地、右聲道、右聲道地,用顏色加以區分。對於插頭是三極的左右聲道的地是連接在一起的。 耳機線外麵包有絕緣漆,所以直接用表測是測不出來的,應先給線頭鍍上錫。具體操作方法是,先在線上塗上松香或者焊錫膏,然後用蘸錫的烙鐵燙直到焊錫將線浸潤。然後最好能拆開耳機殼用表測一下四根線排查其他斷線處。如果正常說明只有這一個斷線處。然後將耳機頭外面的軟套剝下來套在線上,把插頭後面的硬塑料用刀片切開,露出焊點。然後將線一一焊上去。一般兩根地焊在最粗的部位,右聲道焊在中間,左聲道焊在最細的部位。一般兩根黃線是地線、紅線是右聲道、綠線是左聲道。當然也有例外,最好拆開單元測量一下。焊好後檢查一下防止兩兩短路。然後再插在機器上試一下。用自己熟悉的曲子(能區分左右聲道的曲子)。如果反了,那就將左右兩根線換一下(中間和最細焊點上的線),再測試確認好後實施包紮。先用白色醫用膠布包紮幾圈,厚度要能塞進軟套里。注意將線和頭包紮在一起。然後用502膠水將膠布浸透 ,以使更加堅固。此時可以用虎鉗將纏膠布處夾平整。然後在上面塗一些704膠,塞進軟套即可。工藝好的完全看不出來動過手腳。待膠干後即可使用。
4.耳機線分叉處斷線的處理方法
和插頭處的排查方法一樣,當耳機不響時推擠此處線時時斷時續。就可以確定是此處斷線。是一隻不響的話,如果是意外拉壞,那就不要做不必要的麻煩。只剪開其中壞的那根就可以了。如果是用了很久了那就兩根都剪開處理。因為用很久的其中一根有問題那麼另一根也離斷不遠了。最好一次修理徹底,從開線處剪開耳機線然後把線剝開一點。找到斷線的位置剪齊整。然後在斷掉的那根線上套上熱縮套管,接著把相同顏色的線擰起來。然後塗一些松香或者焊錫膏,用蘸有焊錫的烙鐵燙直到焊錫浸潤導線為止。用一點點膠布作一下絕緣處理。然後在線的兩端塗點502套好熱縮管,用熱風槍去吹或者打火機去烤。熱縮管收縮後502就將斷點兩頭的線皮和熱縮管粘在了一起。即使是用力去拉也沒有關系了。對於SONY那種帶塑膠筒的可以將斷點隱藏在塑膠筒里,這樣完全看不出來傷痕。
5.耳機單元出線部分的處理方法
拆開耳機殼(參照第1部分的拆殼方法),用烙鐵把線從單元上燙下來。把線抽長一些知道露出斷線的部分,把那一端裁掉。然後把線剝開一截。在線頭上鍍錫(鍍錫方法參照第3部分),然後焊到單元上去。焊線時注意區分極性,一般輸出線(紅色、綠色或者藍色等)連接在有標示點的位置,而地線(一般為黃色)連接在沒有點的位置。焊好後測試。最後裝好外殼即可。這樣處理往往使原來的耳機線變短了,解決的辦法是從分叉處重新換線或者取掉分叉處那個結然後把線往下扯一點,用熱縮管或者繩子重新打結。造成兩根線不等長的可以將兩根線都處理一下。
6. 耳機線開裂的處理和換線的方法
耳機線局部開裂可以用熱縮管來處理一下,就是把耳機單元拆下來,先打開耳機殼,然後用烙鐵把線燙下來,就可以很容易把耳機線抽出來。注意在抽出之前最好標記左右聲道。然後剪一段合適的熱縮管,套上去。在破裂的地方塗一點502膠水。然後用熱風槍或著打火機烤一下讓熱縮管縮緊就可以了。(拆卸和安裝方法請參照前文)換線的方法我想已經不用多說了。我把挑選線材的方法稍微談一下。對於不同檔次的耳機最好挑選不同檔次的線材。高檔耳機用普通的線材會限制性能的發揮,而低檔耳機配太高檔的線材並不能使性能提高多少,又有點大材小用不夠經濟。低檔耳機可以選一般的無氧銅線、中檔的配單晶無氧銅線、高檔的最好配結晶銅線材。一般低檔的無氧銅線材假貨很多,最好找拆機的耳機線為好。
7.外殼破損和送音孔堵塞的處理方法
對於外殼破損的可以拆開耳機殼後,用酒精洗干凈。等晾乾後用502膠粘好。等膠徹底干後裝回即可。有些人耳機殼容易掉時常會用502膠將其粘死,其實這種做法不可取。因為,其一,502膠的滲透性很強,容易流進耳機單元將其損壞;其二,502膠粘結性太強,給再次維修造成困難。建議大家用704硅膠和魚珠萬能膠,並且要嚴格注意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