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畫出電路圖 並標出電流路徑
電流從正極出發
Ⅱ 怎麼畫電路圖啊
1.電路
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做電路。從電流的角度看,電源是提供電流的裝置,導線是傳導電流的裝置,開關是控制電流的裝置,用電器是利用電流的裝置。 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是組成電路不可缺少的四個部分。缺少任何一部分,如沒有導線就不能稱之為電路,沒有用電器稱電路錯誤,沒有開關電路則不完整。
圖06-1所示的電路雖然由電源、開關S、電燈L和導線四部分組成,但當開關S閉合後,就將電源的兩極用一條導線直接連接起來,構成了短路,這時由於通過電源的電流過大,會將電源燒壞,這種現象一定要避免。
2.短路
通路、開路和短路是電路的三種狀態。其中短路又可分為電源短路和用電器短路兩種情況。用一根導線將電源的兩極直接連接起來,叫做電源短路。此時電路中的電流很大,會把電源燒壞,因此必須避免電源短路的情況發生。用導線把用電器的兩端直接連接起來,叫做用電器短路。常把連在用電器兩端的這條導線叫做短路導線。用電器短路時,電流不通過用電器而直接從短路導線中通過。用電器短路的情況,有的時候可以被利用。為了與電源短路相區別,用電器短路也常常被稱為短接。
檢查電路是否電源短路,可以用「電流流向法」。即按照電流的方向尋找電流的通路,只要其中有一條電流的路徑中沒有用電器,這個電路就是電源短路。
3.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識別
串聯電路是指將所有用電器逐個順次連接在電路的兩點間而組成的電路。並聯電路是指將所有用電器的一端連在一起,另一端也連在一起,再連入電路的兩點間而組成的電路。當電路中有n個用電器時,串聯電路中的電流只有一條路徑,而並聯電路中的電流卻有n條路徑。
識別電路是連接電路、進行電路分析和計算的基礎,它包括許多的方面。而識別串、並聯電路,在初中物理范圍內非常重要。
識別串.並聯電路,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1)電流分路法
此方法的要點是:從電源的正極出發,順著電流的方向找,直到電源的負極為止。不管電路如何彎曲,只要是電流不分路,即電流從一個用電器流向另一個用電器,一直流下去,那麼用電器就是串聯接法,組成的就是串聯電路。如果電路在某點出現分路,表明這個電路中既有幹路,又有支路,那麼電流通過支路上的用電器後將在另一點匯合,在回到電源的負極。當幹路上沒有用電器,而每條支路上只要一個用電器時,這些用電器就組成並聯電路。
(2)節點法
對於具有串.並聯電路初步知識的同學來說,從規范的電路中看出用電器的接法是很容易的。但當面對的是一個不規范的電路,特別是電路中的導線在多處交叉相連時,初學者往往會感到困惑。
識別這種電路可採用「節點法」。所謂節點指的是電路中那些「導線交叉相連」的點,包括分流點和匯流點。
利用節點法識別電路的具體步驟是:
a.先找出電路中的所有節點,並分別用字母(或數字)表示。如圖06-2.
b.將所有用一根導線直接相連(不經過用電器)的節點視為同一節點。並改用同一字母(或數字)表示。圖2中的節點C和D分別改為A和B。
經過以上兩步的處理,從圖06-2中不難看出,燈L1、L2、L3的兩端,都是一端接在電路的A點上,另一端接在電路的D(B)點上,因而燈L1、L2、L3是並聯的。在圖2所示的電路中,電流的流向是:
關於節點法的理論根據,同學們將在高中物理課中學習。
4.連接電路
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是同學們應該具備的一種電學的實驗技能。連接電路通常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電流流向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依次連接實物,直到電 源的負極。連接串聯電路時採用這種方法既快捷又准確。
(2)先支路後幹路法
顧名思義,這是連接並聯電路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其過程是:先從電路圖中找出電路的分流點和匯流點,視它們為各個支路的「頭」和「尾」;把各個支路上的元件按電流流入方向連好,電流流入端是支路的「頭」,電流流出端是支路的「尾」,並將各個支路 的「頭頭」相接,「尾尾」相連;再把幹路上的元件按電路圖中的順序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最後把各個支路的「頭」和「尾」分別與分流點和匯流點相連。
(3)先通後補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將幹路中的元件和某一支路的元件用導線接通,先形成一條電流的路徑,找出分流點和匯流點的位置;然後將其他各個支路中的元件連好,補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再形成所有電流的路徑。
三、實驗:組成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Ⅲ 如何畫電路圖
1.電路
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做電路。從電流的角度看,電源是提供電流的裝置,導線是傳導電流的裝置,開關是控制電流的裝置,用電器是利用電流的裝置。 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是組成電路不可缺少的四個部分。缺少任何一部分,如沒有導線就不能稱之為電路,沒有用電器稱電路錯誤,沒有開關電路則不完整。
圖06-1所示的電路雖然由電源、開關S、電燈L和導線四部分組成,但當開關S閉合後,就將電源的兩極用一條導線直接連接起來,構成了短路,這時由於通過電源的電流過大,會將電源燒壞,這種現象一定要避免。
2.短路
通路、開路和短路是電路的三種狀態。其中短路又可分為電源短路和用電器短路兩種情況。用一根導線將電源的兩極直接連接起來,叫做電源短路。此時電路中的電流很大,會把電源燒壞,因此必須避免電源短路的情況發生。用導線把用電器的兩端直接連接起來,叫做用電器短路。常把連在用電器兩端的這條導線叫做短路導線。用電器短路時,電流不通過用電器而直接從短路導線中通過。用電器短路的情況,有的時候可以被利用。為了與電源短路相區別,用電器短路也常常被稱為短接。
檢查電路是否電源短路,可以用「電流流向法」。即按照電流的方向尋找電流的通路,只要其中有一條電流的路徑中沒有用電器,這個電路就是電源短路。
3.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識別
串聯電路是指將所有用電器逐個順次連接在電路的兩點間而組成的電路。並聯電路是指將所有用電器的一端連在一起,另一端也連在一起,再連入電路的兩點間而組成的電路。當電路中有n個用電器時,串聯電路中的電流只有一條路徑,而並聯電路中的電流卻有n條路徑。
識別電路是連接電路、進行電路分析和計算的基礎,它包括許多的方面。而識別串、並聯電路,在初中物理范圍內非常重要。
識別串.並聯電路,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1)電流分路法
此方法的要點是:從電源的正極出發,順著電流的方向找,直到電源的負極為止。不管電路如何彎曲,只要是電流不分路,即電流從一個用電器流向另一個用電器,一直流下去,那麼用電器就是串聯接法,組成的就是串聯電路。如果電路在某點出現分路,表明這個電路中既有幹路,又有支路,那麼電流通過支路上的用電器後將在另一點匯合,在回到電源的負極。當幹路上沒有用電器,而每條支路上只要一個用電器時,這些用電器就組成並聯電路。
(2)節點法
對於具有串.並聯電路初步知識的同學來說,從規范的電路中看出用電器的接法是很容易的。但當面對的是一個不規范的電路,特別是電路中的導線在多處交叉相連時,初學者往往會感到困惑。
識別這種電路可採用「節點法」。所謂節點指的是電路中那些「導線交叉相連」的點,包括分流點和匯流點。
利用節點法識別電路的具體步驟是:
a.先找出電路中的所有節點,並分別用字母(或數字)表示。如圖06-2.
b.將所有用一根導線直接相連(不經過用電器)的節點視為同一節點。並改用同一字母(或數字)表示。圖2中的節點C和D分別改為A和B。
經過以上兩步的處理,從圖06-2中不難看出,燈L1、L2、L3的兩端,都是一端接在電路的A點上,另一端接在電路的D(B)點上,因而燈L1、L2、L3是並聯的。在圖2所示的電路中,電流的流向是:
關於節點法的理論根據,同學們將在高中物理課中學習。
4.連接電路
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是同學們應該具備的一種電學的實驗技能。連接電路通常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電流流向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依次連接實物,直到電 源的負極。連接串聯電路時採用這種方法既快捷又准確。
(2)先支路後幹路法
顧名思義,這是連接並聯電路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其過程是:先從電路圖中找出電路的分流點和匯流點,視它們為各個支路的「頭」和「尾」;把各個支路上的元件按電流流入方向連好,電流流入端是支路的「頭」,電流流出端是支路的「尾」,並將各個支路 的「頭頭」相接,「尾尾」相連;再把幹路上的元件按電路圖中的順序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最後把各個支路的「頭」和「尾」分別與分流點和匯流點相連。
(3)先通後補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將幹路中的元件和某一支路的元件用導線接通,先形成一條電流的路徑,找出分流點和匯流點的位置;然後將其他各個支路中的元件連好,補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再形成所有電流的路徑。
三、實驗:組成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Ⅳ 如何做電力線路路徑圖
電力線路(輸電與配電)路徑選擇分圖上選線(初設階段的室內選線)和現場選線(施工圖階段終勘的選線)兩個階段。路徑選擇是影響送電線路投資的關鍵環節。因此,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應給予高度重視。
1.圖上選線
1.1事前准備
a)了解電力系統規劃:電壓等級、輸送容量、迴路數、導線截面;
b)線路起迄點,中間落點;
c)線路經過地區的城市規劃、工礦發展規劃、水利規劃、鐵路規劃、高等級公路規劃;
d)森林及經濟作物分布;
e)軍事設施:機場、導航台、電台、靶場、大型倉庫;
f)沿線已有電力線情況;
g)沿線已有通信線情況,類別(電纜、架空明線、光纜、軌道電路)、等級、所屬單位;
h)搜集電力系統(5~10年)單相接地短路電流資料(短路電流或阻抗圖);
i)按地質條件估計沿線的大地導電率;
j)搜集1/5萬~1/10萬軍用地形圖。
1.2 對有影響的通信線進行初步估算。
1.3 根據所掌握的情況,盡量避開有影響范圍,讓線路交通方便,路徑最短,地形最好擬定若干個路徑方案或局部小方案進行比較,一般保留2個方案,作為初勘方案。
根據批準的路徑及初勘現場踏勘的印象,終勘中進行實地選線。
2.1 選線要求:
要認真貫徹國家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在選線中要對運行安全、經濟合理、施工方便等因素進行全面考慮,綜合比較。
a.路徑短,轉角少;
b.交通方便;
c.少佔農田,少砍樹
d.避開重冰區、多雷區、礦區、嚴重污穢區、採石場(300m以外)、不良地質地段(滑坡、坍塌、大沖溝、泥石流、溶洞、較高大的山頭、薄山樑、陡坡、懸崖峭壁等);
e.滿足無線電台、軍事設施、雷達站、導航台、定向台要求的距離;
f.遠離通訊線, 與其交叉時, 滿足規定的交叉角;
g.線路跨河時,塔位應設在最高洪水位以上不受沖刷的地方;
h.少跨或不跨房屋;
i.做到"線中有位"(即所定的線中, 要有放桿塔的地方)。
2.2選線注意事項
a.要仔細研究地形圖,抓住現場定線的控制點, 在必要的地方要切取斷面圖檢查, 盡量避免出現吊檔;
b.選擇轉角時要注意:
①.不宜放在山頂、深溝、河岸、懸崖邊緣、陡坡等處
②.不能用轉角來代替大檔距(35kv-500m以上,110kv-800m以上);
③.要注意轉角前後相鄰桿塔檔距的充分利用, 避免出現小檔距;
④.不宜將轉角放在跨越物較高的桿位上;
⑤.線路中間的轉角不宜超過60°。
c.桿塔位置及拉線坑不得放在各級道路上;
d.盡量避免出現大檔距、大高差;
e.也要避免小檔距、要注意桿塔使用條件的充分利用;
f.地質上要保證各個塔位的穩定;
g.檔距要盡量均勻,上下坡要選擇"爬樓梯"的地形, 不要突然爬高或降低(如高差在200m以上)。
h.現場打樁時,樁間距不宜超過400m。樁與樁間要通視。
Ⅳ 什麼是電路的圖、路徑、聯通圖、子圖、樹、迴路和獨立迴路
模電書上清清楚楚,要愛看書才行
Ⅵ 電路基本線路圖,有什麼
私我_(:3▓▒∠)_為什麼我的小尾巴躺著也中槍!--來自你遙遠的家鄉——火星
Ⅶ 電氣線路圖與電路圖的區別
1.線路圖是各電氣元器件在圖中都能得到體現,比如新買的電視機附帶的那張圖就是線路圖,電版氣元器件邊上會有權很多數字及英文字母組合的標記,這些標記它在維修的時候有用。
嚴格的說,線路圖就是元器件在線路板上的分布圖
2.電路圖是電氣產品的工作原理圖,比如說圖中的電阻只會用R1、R2表示,邏輯開關只會用K1、K2表示等等
Ⅷ 初三電路圖畫法,電流路徑
抱歉 我什麼都知道 可惜 不會用電腦畫圖
Ⅸ 怎麼畫原理圖和線路圖
畫電路圖、連接實物圖的方法和技巧
一、看實物畫電路圖:從電源正極出發,沿電流方向找到分叉點,並標出中文「分」字,(遇到電壓表不理它,當斷開沒有處理)用兩支鉛筆從分點開始沿電流方向前進,直至兩支筆尖匯合,這個點就是匯合點。並標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幾條支路,每條支路中有幾個元件,分別是什麼。特別要注意分點到電源正極之間為幹路,分點到電源負極之間也是幹路,看一看幹路中分別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確的基礎上開始作電路圖,
具體步驟如下:
1、標出分、合點,清楚幹路、支路中各有什麼元件;
2、畫電池組,從電源正極開始,沿電流方向找出電流流經的電路元件,直到第一個分支點;
3、先選取其中一條支路分析,直到另一個分支點,再分別將另外的路徑連上;
4、匯集到第二個分支點後,再連向電源的負極;
5、將電壓表畫到被測電路的兩端。
6、檢查有無遺漏、短路、斷路和錯誤。
易錯點:分支點易找錯
原因:學生往往將電流流經某元件的接線柱,誤認為電流流經該元件,導致分支點找錯。
解決方法:只要抓住以下關鍵,就能較好地連接電路圖。
1、導線在電路中起的是連接作用,因此,在連成電路圖時導線可長可短。分析連接方法時,只需考慮電流流經哪個用電器、開關等,而不需考慮導線的長度;
2、電路元件的擺放位臵不影響連接情況;
3、一個接線柱上有兩根或兩根以上的導線時,該處就是分支點。
二、看電路圖連元件作圖:
1、分析電路圖,在電路上找出分點和合點並標出,明確每個元件所處位臵(首先弄清楚幹路中有無開並和電流表)。
2、連好電池組(找出電源正極,從正極出發),
3、連幹路元件;
4、支路連線:找到分點後,分支路連線,直到合點,然後再畫另一條支路
5、檢查有無遺漏、短路、斷路和錯誤。
Ⅹ 電路圖和線路圖有什麼區別
其實沒多大區別,有時人們也習慣混叫,一般來說,電路圖指用偏元器件符號圖樣繪制出的原理圖,線路圖指用偏實物圖樣繪制出的接線圖。電路圖弱電用較多,線路圖強電用較多。個人經驗,純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