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溫壓器能不能剩電
這個是不一定的。要看穩壓器的精確度的。
低精度的穩壓器誤差是正負10%,也就是專說電壓在198V到242V的范圍都是算是合格屬的。
穩壓器是使輸出電壓穩定的設備。穩壓器具備穩壓恆壓、控制電路、及伺服電機等組成。當輸入電壓或負載變化時,控制電路進行取樣、比較、放大,然後驅動伺服電機轉動,使調壓器碳刷的位置改變,通過自動調整線圈匝數比,從而保持輸出電壓的穩定。
由於部分電器中含有線圈組件,在通電初期會產生阻礙電流的渦流,渦流的產生既會削弱到電器啟動時的瞬時電壓,導致啟動緩慢,又會加強斷路後產生的瞬時電壓,可能產生火花損壞電路。此時便需要一個穩壓器來保護電路的正常運行。
穩壓器由調壓電路、控制電路、及伺服電機等組成,當輸入電壓或負載變化時,控制電路進行取樣、比較、放大,然後驅動伺服電機轉動,使調壓器碳刷的位置改變,通過自動調整線圈匝數比,從而保持輸出電壓的穩定。容量較大的穩壓器,還採用電壓補償的原理工作。
㈡ 差壓變送器測流量用的溫壓補償公式設計溫度和設計壓力是怎麼來的
流量以流量公式或者計量單位劃分有三種形式:
體積流量:
以 體積/時間 或者 容積/時間 表示的流量。如:m3/h ,l/h
體積流量(Q)= 平均流速(v)×管道截面積(A)
質量流量:
以 質量/時間 表示的流量。如:kg/h
質量流量(M)= 介質密度(ρ)×體積流量(Q)
=介質密度(ρ)×平均流速(v)×管道截面積(A)
重量流量:
以 力/時間 表示的流量。如kgf/h
重量流量(G)=介質重度(γ)×體積流量(Q)
=介質密度(ρ)×重力加速度(g)×體積流量(Q)
=重力加速度(g)×質量流量(M)
流量以介質形態劃分有兩種表達形式:
實際流量:指在介質現有狀態下的流量;
標准流量:指介質在某種規定條件下的流量。
例如:相同質量流量的某種氣體在壓縮狀態下,其體積流量是1m3/h,而在標准狀態(如:1個大氣壓下20℃)下,其體積流量可能是10m3/h。
從流量公式可以看出,對於質量流量和重量流量來說,要知道流量就必須知道介質密度(ρ);同時要進行實際流量和標准流量的換算,同樣要知道不同狀態下的介質密度(ρ)。而在不同的溫度、壓力條件下,物質的密度(ρ)有所不同。
就實際應用來說,大多數流量計是以標准流量進行刻度的。而除了專門的質量流量計以外的大多數流量計是以測量流速為基本工作方式的。在表達流量的過程中,介質密度(ρ)是根據介質的的實際工況條件人為給出的。當實際工況條件發生變化,偏離設計時的工況條件時,流量計的測量結果將出現偏差。
對於服從理想氣體定律的氣體,以及密度與溫度、壓力呈線性關系的介質。在溫度、壓力變化不超出一定范圍,並且介質組分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在測量流速的同時測量溫度、壓力,並通過計算對偏離設計時的工況條件時流量計的測量偏差進行修正。這個過程稱為溫壓補償(或者溫度補償、壓力補償)。
在計算機技術廣泛運用的條件下,對於某些介質,可以通過測量其溫度、壓力推算出它的密度(ρ),用於溫壓補償(或者溫度補償、壓力補償)。
流量計的溫壓補償,大致有三種方式:
1、已知被測介質的密度與溫度、壓力之間的數學關系,通過運算將工況改變後的介質密度換算成工況下的密度;
2、已知被測介質的密度與溫度、壓力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查表的方式工況改變後的介質密度換算成工況下的密度;
3、介質為理想或近似理想狀態,密度與溫壓之間呈線性關系。或者人為設置一條(或多條)直線作為介質的理想狀態。通過溫壓參數修改流量計輸入-輸出關系曲線 y=kx (工況下k=1)中的 k 值,來進行補償。
從溫壓補償的原理可見,對於相同的介質,可以使用同樣的補償演算法。
㈢ 哪位高手幫忙詳細解說下這個溫控電路的原理
IC_A為比較電壓,當IC_A1腳輸出為負0時,6腳得負0壓與5相比較低,5腳為交流電壓,從而7輸出交流經內電容二極體到可控硅控容制極,使之觸發加熱,當溫度達到時
1腳輸出為正(3V大於2V)6V大於5V,7腳輸出為負0壓,可控硅截止.
注:V表示電壓
㈣ 自動溫壓直流12付電二級管怎麼接
12V的穩壓電路,你可以上網下載學習資料仔細去看,初中的學生,足夠讀懂網上的資料了。版要想學好電權子電路知識,需要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逐步提高,真想學,你就上網或上培訓班去學習、說實話在這里是無法學會的。只能一知半解,還會燒元器件。
㈤ 請高人指教此電路圖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是這樣的:
三個LED都是發光二極體,作指示燈用。插上電源時,回LED亮,插答上負載時,LED1、LED2亮。
未按下K1時,正半波電流經J2-D4-J8-負載-J7-J1形成迴路,負半波電壓經J1-J7-負載-J8-LED2-R2-J2形成迴路。由於負半波的時候有4。7K的R2限流,電流只有發光二極體的發光電流(約3mA),所以此時流經負載的實際是半波電流,負載低檔位工作。
按下K1時,負半波電壓經J1-J7-負載-J8-K1-D1-D2-D3-J2形成迴路,把負半波電流也加到負載上,負載在高檔位工作。
D4的作用是在K1未按下時只讓正半波電流經過負載,阻止負半波的電流經過負載。
D1、D2、D3的作用是利用每個硅P-N結0.7V的正向壓降,形成較穩定的2.1V左右的電壓,供LED3發光,同時形成負半波電流的通路。
這里的正、負半波的說法是為了我們敘述方便而自行規定的。
㈥ 簡單的溫度控制電路怎麼做
工作原理是通過溫度感測器對環境溫度自動進行采樣、即時監控,當環境溫度高於控制設定值時控制電路啟動,可以設置控制回差。如溫度還在升,當升到設定的超限報警溫度點時,啟動超限報警功能。
被控制的溫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時,為了防止設備的毀壞還可以通過跳閘的功能來停止設備繼續運行。主要應用於電力部門使用的各種高低壓開關櫃、乾式變壓器、箱式變電站及其他相關的溫度使用領域。
控制方法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由被冷卻對象的溫度變化來進行控制,多採用蒸氣壓力式溫度控制器,另一種由被冷卻對象的溫差變化來進行控制,多採用電子式溫度控制器。
其採用的模糊控制技術如PID控制,P(Proportional)比例+I(Integral)積分+D(Differential)微分控制。
(6)溫壓電路擴展閱讀:
溫控器的分類
一、突跳式溫控器
1、雙金屬片突跳式溫控器是一種將定溫後的雙金屬片作為熱敏感反應組件,產品主件溫度升高時所產生的熱量傳遞到雙金屬圓片上,達到動作溫度設定時迅速動作,通過機構作用是觸點斷開或閉合。
2、當溫度下降到復位溫度設定時,雙金屬片迅速回復原狀,使觸點閉合或斷開,達到接通或斷開電路的目的,從而控制電路。
二、液漲式溫控器
1、被控制對象的溫度發生變化時使溫控器感溫部內的物質(一般是液體)產生相應的熱脹冷縮的物理現象(體積變化),與感溫部連通一起的膜盒產生膨脹或收縮。以杠桿原理,帶動開關通斷動作,達到恆溫目的。
2、液脹式溫控器具有控溫准確,穩定可靠,開停溫差小,控制溫控調節范圍大,過載電流大等性能特點。液漲式溫控器主要用於家電行業,電熱設備,製冷行業等溫度控制場合用。
三、壓力式溫控器
1、通過密閉的內充感溫工質的溫包和毛細管,把被控溫度的變化轉變為空間壓力或容積的變化,達到溫度設定值時,通過彈性元件和快速瞬動機構,自動關閉觸頭,以達到自動控制溫度的目的。
2、由感溫部、溫度設定主體部、執行開閉的微動開關或自動風門等三部分組成。壓力式溫控器適用於製冷器具(如電冰箱冰櫃等)和制熱器等場合。
㈦ 用三極體設計最簡單的測溫電路
K型熱電偶的靈敏度僅為0.04mv/℃,與樓主的要求差100倍,使用三極體的放電電路則專可能困難,精屬確度和穩定性都難以保證。且電路和調試都很復雜。建議使用運放達到目的。
附圖就是使用一個運放的測溫示意圖,圖中的運放保證放大倍數是100倍,運放的型號不限。但是該圖有個缺點,就是萬能表的讀數不能直接反映溫度的多少,需要換算。也就是說它需要用0度是多少輸出來計算實際的溫度值,如果需要定標,則需要使用雙運放組成互補輸出,調整另一個運放的輸出電壓來定標。電路當然會復雜一些。
1.F007C集成運放,8個引腳,V+正電源,V-負電源,IN+正向輸入端,IN-反向輸入端,OA調零端,OA調零端,OUT輸出端,NC接地。
我的電路圖中只畫出了IN+,IN-,OUT,其他的只有調零可以不接(因為你不需要定標),其餘缺一不可。
2.三極體不行,即使hFE大於100。因為三極體本身的hFE不穩定,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任何電路的放大倍數要穩定,必須靠深度的負反饋來實現,所以你只能藉助極高放大倍數的運放加上反饋的電路實現。要求嚴格的電路,運放的閉環放大倍數100都嫌大了,很多電路都是取10倍。
㈧ 如何用一個lm358做一個簡單的溫度控制電路
358隻運放。溫控,還需要感測器,設置基準。執行等電路,
㈨ 高溫電路如何維修
高溫環境下的電路,主要毛病就是導線的絕緣老化,導致線路漏電,短路、斷路,電器內開關內容部的印刷電路板焊點脫焊,接觸不良,等毛病,檢查時電路圖要先看明白,搞清各個電器的功能,再從線路開始,看各點應有的電壓是否正常,(如各點的電壓沒有或不正常,那就查線路是否通暢)再查電器開關是否靈活正常,電路就是有導線、開關、電源、負載構成的,這幾個東西正常了,那設備也就正常了。
㈩ 78m05 lm2575-5.0這兩款溫壓晶元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有電路78m05可以有信號輸出,
功能跟7805一樣,輸出電壓5V,最大電流100mA。 你做3電路的時候,輸入電容100uF,0.1uF,輸出版電容10uF,0.1uF,足夠了。權 78M05就是固定式,三段穩壓集成電源晶元,為電路系統提供穩壓電源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