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氣安全等級標准
電氣控制安全評級標准介紹
(一)根據國際通用的安全標准對機器設備進行「危險性評估」後可以得出其危險等級,危險等級可分為B、1、2、3、4共5級,其中等級B最低,等級4最高,如圖一所示。機器設備的危險等級數是根據事故發生時人身受傷程度、事故發生幾率和事故的可預防性來劃分的。機械安全等級必須與危險等級一致,只有確認了機械的危險等級之後,我們才能夠得到安全防護措施(如安全控制電路)所要求的安全等級。 機械危險等級的確認。 S 傷害程度:
1= 輕傷 (通常為可恢復性傷害)
2=重傷或死亡(通常為不可恢復性傷害)
F 面臨危險的時間和頻率:
1=從無到經常發生
2=從經常發生到持續發生
P 避免危險的可能性:
1=在特定條件下可能
2=幾乎不可能
對於等級1、2、3和4,主要是通過電路結構上的設計來達到對安全功能的要求,在設計電路時,應採用工作極其安全可靠的元器件,可以不考慮這種元器件本身故障發生的可能性;在施工、使用時必須確保電氣控制安全等級與機械安全等級相適應。
在實際應用上,有很多生產設備的電氣控制應用了等級1,如皮帶機、卷揚機的電氣控制電路。就目前而言,為確保安全生產,絕大多數的工業機器都應使用等級3或4的安全保護措施,特別是一些及其危險的工業機器,如沖壓機械、卷板機和皮帶輸送機等,必須使用等級4的安全保護措施。
❷ 國家安全標准中對家用電器的電源線長度要求是多少我記得GB4706.1中要求是機器長度的1.5倍!
gb4706.1-2005第25.8表裡面有a b 備注那裡。
❸ 中國家用電器必須符合的標准有哪些
進去中國市場,必須要有國家的產品安全認證,也就是3C認證就行
❹ 家用電器進行強制性安全認證有哪些標准
這要看你是去哪個國家的,還有具體是什麼家電
家電的標准劃分很細的,不同家電,標准也不一樣;
❺ 家用電器漏電標准
靜電不是交流電,也不止100V。漏電標注是分等級的,一般家用都是高等級的,不超過。觸摸電視的時候如果有麻感就是漏電,可以要求更換。
在漏電電流值達到30毫安時,人體就會有麻木或抽搐的現象發生,對大腦、心臟與神經都有損害,對於孩子更會有昏厥的危險。
首先,在漏電電流值大於10毫安時就要採取斷電操作,並且斷電的反應時間要快,降低人體觸電時的危險系數。
目前許多新建的小區,在每戶的配電箱里已安裝漏電保護裝置,漏電電流達到30毫安時,才會有斷電操作,但30毫安的電流已足夠讓人體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在舊小區的配電箱內根本無漏電保護裝置。
(5)家用電器安全執行標准擴展閱讀:
防範家用電器漏電:
第一,購買家用電器的時候一定要到正品商店購買,最好是有一定名氣的牌子。
第二,除了一些小型家電之外,很多中大型的家電都要安裝,這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正確安裝,比如電熱水器,一旦線路出問題,很容易漏電。
第三,最好定期地給家用電器做安全檢查,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或者最常用的家用電器。
第四,給家用電器的插座以及插線都配上防漏電的材料,有條件的話專門安裝一些防漏電的裝置。
第五,平常使用的時候最好養成良好的習慣,使用完電器最好關掉電源,拔掉插頭,盡量不要保持電路連接狀態。
第六,保持室內清潔乾燥,在家用電器使用的地方放一些乾燥劑,插座處一定要保證沒有潮濕,因為潮濕最容易導致漏電。
❻ 家用電器系列標准具體包含了哪些是針對哪些電器類的產品而制定的已經發布了嗎
1月10日「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系列標准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家用電專器協會在國務屬院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組織我國家用電器行業制定的《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系列標准正式發布,涵蓋冰箱&葡萄酒櫃、空調、洗衣機&乾衣機、吸油煙機、燃氣灶、電熱水器六大品類八個產品。
有以下系列標准
T/CHEAA 0011.1—2019
T/CHEAA 0011.2—2019
T/CHEAA 0011.3—2019
T/CHEAA 0011.4—2019
T/CHEAA 0011.5—2019 《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第1部分:家用電冰箱》等五項標准
T/CHEAA 0003—2018《儲水式電熱水器的安全使用年限》
❼ 如何編寫家用電器產品企業標准中的安全要求部分
應根據國家相關法規、強制性標准和產品特點來確定
❽ gb標准中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中加熱種類怎麼分
安全電壓是不致造成人身觸電事故的電壓,一般低於36伏。
基本介紹
安全電壓,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殘的電壓。一般環境條件下允許持續接觸的「安全特低電壓」是24V。(也可能是36V、12V AC/DC,24V最常見)
安全標准
所謂安全電壓,是指為了防止觸電事故而由特定電源供電所採用的電壓系列。這個電壓系列的上限,即兩導體間或任一導體與地之間的電壓,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超過交流有效值50伏。 我國規定安全電壓額定值的等級為42、36、24、12、6伏。當電氣設備採用的電壓超過安全電壓時,必須按規定採取防止直接接觸帶電體的保護措施。
關於安全電壓的相關規定
根據生產和作業場所的特點,採用相應等級的安全電壓,是防止發生觸電傷亡事故的根本性措施。國家標准《安全電壓》(GB3805—83)規定我國安全電壓額定值的等級為42V、36V、24V、12V和6V,應根據作業場所、操作員條件、使用方式、供電方式、線路狀況等因素選用。
《安全電壓》(GB3805—83)是一項關於對人沒有危險電壓的最權威的基礎標准。充分分析表中的數據後可知,在最不利條件下(除醫療及人體浸沒在水中外),這種限值是:15~100Hz交流電壓(有效值)不超過16v;無紋波直流為35v。其中50Hz交流16V的數值,較現今我國工程習慣(乃至初中物理教科書)還採用的36V,低得很多;更低於1998年發布的GB4706.1—9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通用要求》中所規定的安全特低電壓不超過42V的數值。
2008年9月1日起實施的《特低電壓(ELV)限值》GB/T 3805-2008中不知道又有什麼新規定,現在還找不到全文。
安全電壓值的規定,各國有所不同,我國根據具體環境條件的不同,安全電壓值規定為:
在無高度觸電危險的建築物中為65V。在有高度觸電危險的建築物中為24V。在有特別觸電危險的建築物中為12V。
❾ 家用電器安全性能測試標准
安全標准涉及的安全方面,分為對使用者和對環境兩部分。
對於使用者的安全包括5項。
首 先是防止人體觸電。觸電會嚴重危及人身安全,如果一個人身上較長時間流過大於自身的擺 脫電流(IEC報告,60公斤體重成年男子為10mA,婦女為70%,兒童為40%),就會摔倒、昏迷 和死亡。防觸電是產品安全設計的重要內容,要求產品在結構上應保證用戶無論在正常工作 條件下,還是在故障條件下使用產品,均不會觸及到帶有超過規定電壓的元器件,以保證人 體與大地或其他容易觸及的導電部件之間形成迴路時,流過人體的電流在規定限值以下。據 統計,每年我國因觸電造成死亡人數均超過3000人,其中因家用電器造成觸電死亡人數超過 1000人。因此,防觸電保護是安全標准中首先應當考慮的問題。
第二是防止過高的溫升。過 高的溫升不僅直接影響使用者的安全,而且還會影響產品其他安全性能,如造成局部自燃, 或釋放可燃氣體造成火災;高溫還可使絕緣材料性能下降,或使塑料軟化造成短路、電擊; 高溫還可使帶電元件、支承件或保護件變形,改變安全間隙引發短路或電擊的危險。因此, 產品在正常或故障條件下工作時應當能夠防止由於局部高溫過熱而造成人體燙傷,並能防止 起火和觸電。
第三是防止機械危害。家用電器中像電視機、電風扇等,兒童也可能直接操作 。因此對整機的機械穩定性、操作結構件和易觸及部件的結構要特殊處理,防止台架不穩或 運動部件傾倒。防止外露結構部件邊棱鋒利、毛刺突出,直接傷人。還要能保證用戶在正常 使用中或作清潔維護時,不會受到刺傷和損害。例如產品外殼、上蓋的提手邊棱都要倒成圓 角,電視機、收錄機的拉桿天線頂端要安裝一定尺寸的圓球,用來保證既清楚可見,不易誤 刺傷人,又能傳遞不致壓刺傷人的壓力。
第四是防止有毒有害氣體的危害。家用電器中所裝 配的元器件和原材料很復雜,有些元器件和原材料中含有毒性物質,它們在產品發生故障, 發生爆炸或燃燒時可能揮發出來。常見的有毒有害氣體有一氧化碳、二硫化碳及硫化氫等, 因此,應該保證家用電器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狀態下,所釋放出的有毒有害氣體的劑量要在危 險值以下。
第五是防止輻射引起的危害。輻射會損傷人體組織的細胞,引起機體不良反應, 嚴重的還會影響受到輻射人的後代。家用電器中電視機顯像管可能產生X射線,激光視聽設 備會產生激光輻射,微波爐會產生微波輻射,這些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安全,因此在設計這 些產品時應使其產生的各種輻射泄漏限制在規定數值以內。
對於環境的安全方麵包括兩項。
第一項是防止火災。起火將嚴重危及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據 統計,某地一家庭由於電視機變壓器無電源輸入端保險絲裝置,造成過熱爆炸,引發火災, 死2人,火災損失1 6萬元。北京市每年平均因家用電器引發火災66起。由於使用劣質「熱 得快」,造成觸電、火災時有發生。由於劣質電熱毯引發火災每年達700起,燒毀民居、商 店損失達數千萬元。因此家用電器的阻燃性防火設計十分重要。在產品正常或故障甚至短路 時,要防止由於電弧或過熱而使某些元器件或材料起火,如果某一元器件或材料起火,應該 不使其支承件、鄰近元器件起火或整個機器起火,不應放出可燃物質,防止火勢蔓延到機外 ,危及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
第二是防止爆炸危險。家用電器有時在大的短路電流沖擊下發 生爆炸,電視機顯像管受冷熱應力或機械沖擊產生爆炸。安全標准要求,電視機顯像管萬一 發生爆炸,碎片不能傷害在安全區內的觀眾,安全區是指正常收看位置(最佳收看距離約為 屏幕高度的4~8倍),以及離電視接收機更遠的地區。
第三是防止過量的噪音。
第四是防止 攝入和吸入異物。
第五是防止跌落造成人身傷害或物質損失。這些要求都是從維護消費者人 身健康和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