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路理論基礎
用節點電壓分析法求各支路電流。
❷ 電路基本理論都有哪些
你好,
本書是為大學本科電類專業電路理論課程編寫的教材。本教材根據國家電工課程教學指導內委員會制定的對高容等學校電路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在基本內容略有擴展的基礎上,突出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的訓練,仍到准確、簡明、高效。全書共分為13章。第1~8章涵蓋了電路的基本元件,基本定律、定理,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直流電路及一階、二階電路,正弦穩態電路,三相電路,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第9~13章包含動態電路的復頻域分析法(拉普拉斯變換法),雙口網路,狀態方程,開關電容網路和分布參數電路的穩態分析。總學時可以在90~110學時之間靈活掌握,也可少於90學時。本書還可以供電力、電子、自動化、計算機通信等各方面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希望可以幫到你
❸ 巴倫電路在PCB中如何畫
巴倫電路的線寬必須是阻抗控制50歐姆的,盡量不要有焊盤寬度突變,包地要完整,盡量不要有分支。
❹ 電路理論
U0=12+3X6V=30V,輸出阻抗復:制R0=R3//R1=8/3W
I1=1-3A=-2A(即與箭頭方向相反)
I3-1=I2,(I2+I1)6=I3X12,解出:I2=-4A,I3=-3A
這題不太方便畫,具體思路是先將US和R變成電流源,再和IS2進行並聯計算,最後把得到的兩個電流源串聯就可以得到變換後的等效電流源。最終得到的電流源:IS0=3.75A,R0=11W
I=2.0625
❺ 什麼叫電路理論
電路理論就是指你分得清那根是零線和火線,知道什麼是並和電路和一些電阻器變壓器的安裝位置等等之類的理論知識
❻ 電路理論很難學么
其實也不是很難學 我就是學電路理論的 只要自己喜歡學什麼的都可以 你可以加我 有什麼不懂的直接問就行了
❼ 巴倫電路的原理
按天線理論,偶極天線屬平衡型天線,而同軸電纜屬不平衡傳輸線,若將其直專接連屬接,則同軸電纜的外皮就有高頻電流流過(按同軸電纜傳輸原理,高頻電流應在電纜內部流動,外皮是屏蔽層,是沒有電流的),這樣一來,就會影響天線的輻射(可以想像成電纜的屏蔽層也參與了電波的輻射) 因此,就要在天線和電纜之間加入平衡不平衡轉換器,把流入電纜屏蔽層外部的電流扼制掉,也就是說把從振子流過電纜屏蔽層外皮的高頻電流截斷。
❽ 巴倫原理是什麼,能不能介紹一下。
巴倫是平衡不平衡轉換器的英文音譯,原理是按天線理論,偶極天線屬平衡型天線,而同軸電纜屬不平衡傳輸現,若將其直接連接,則同軸電纜的外皮就有高頻電流流過(按同軸電纜傳輸原理,高頻電流應在電纜內部流動,外皮是屏蔽層,是沒有電流的),這樣一來,就會影響天線的輻射(可以想像成電纜的屏蔽層也參與了電波的輻射)。
因此,就要在天線和電纜之間加入平衡不平衡轉換器,把流入電纜屏蔽層外部的電流扼制掉,也就是說把從振子流過電纜屏蔽層外皮的高頻電流截斷。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有很多種辦法,一種是高頻開路法,在電纜屏蔽層外皮四分之一波長處接一個四分之一波長的套筒(等於效四分之一波長的開路線),因四分之一波長開路線對該頻率視為開路,達到截斷高頻電流的作用,這種辦法,工作帶寬窄,頻率低時四分之一波長套筒就顯得很長,適合大功率高頻率使用。另一種是抵消法,想辦法使流入的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互相抵消,應用較多的用磁環三線繞的平衡不平衡轉換器就屬這種,這種頻帶較寬,使用但大功率時受磁環磁飽和的限制,適合低頻率小功率使用。再一種是變壓器法,通過高頻變壓器實現平衡不平衡轉換,原理就像推挽輸出變壓器一樣,把雙向平衡電流變換成但向不平衡電流。變壓器可採用磁心或空心繞成,適用大功率使用。還有一種是抑製法,振子經過一高頻扼流圈接電纜屏蔽層外皮,阻止高頻電流流向電纜屏蔽層外皮,此法比較簡單,就是把電纜繞十圈左右,繞在磁環上更好,空心也沒關系,一般是頻率低繞多幾圈,頻率高小繞幾圈。但抑制效果沒有前述幾種好,因此前面幾種多用於專業應用,這種業余應用較多。
要記住的是我們只是截斷屏蔽層外皮的高頻電流,並不是截斷流向屏蔽層的所有高頻電流(要這樣的話把振子和電纜皮斷開就得了),高頻電流是在屏蔽層的裡面流的。形象一點可以把電纜想像成水管,本來應該是水都在水管里流,如不加巴倫,水不單在水管里流,而且有一部分還流到管子的外皮。巴倫的作用就是防止跑、冒、滴、漏,迫使水都在水管里流,難言之隱,一用了之!倒V天線的製作,一是要求架設得盡量高,二是架設的地方要盡 量開闊,三是盡量遠離干擾源架設。
天線振子HF用一般的電源線(俗稱花線)就行,有絕緣皮或裸銅線都影響不大,線選粗一點可提高機械強度和輻射效率(效果並不十分明顯,理論上的事),通過修剪振子的長度使天線與電纜匹配(這一步效果是很明顯的,值得認真去做)。 VHF可用鋁管或銅管,管子的大小視機械強度而定,當然是粗一點有利。
❾ 電路理論基爾霍夫定律
它的分析是沒有錯的,只是印刷錯誤。
因為這幾個元件是並聯的,版即電壓源U,R1,受控電流源2I1以及電權阻R2都是並聯的,所以它們兩端的電壓都是電壓U,故R1的電流I1=U/R1=U/4,(它的答案印刷錯了,印刷成6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