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用電器兩端有電壓
對於電子應該是增加了動能。但是這涉及到微觀粒子說,量子理論了,不好解釋(這個我沒研究,不會)而正是電子有速度通過這個橫截面,才有單位時間內通過的電子數定義為電流I=nq/t 而電器有電壓是因為有電阻的原因,它是阻礙電子運動了。它使得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橫截面的電子數量比沒電器時減少了(串聯),而電器兩端的電壓就是保證電子通過的數量是那麼多才能產生的電流與整個電路電流相同。 追問: 電器兩端的電壓就是保證電流與有用電器的電流大小相同,還是與沒有用電器是電流的大小相同? 回答: 當然是有用電器的電流大小相同。閉合迴路中(串聯)處處電流相同 追問: 比如說沒有小燈泡是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橫截面積的電子是10個。有燈泡時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橫街面積的電子就減少到了5個,而且如果燈泡兩端沒有電壓,那麼通過燈泡的燈絲的電子可能只有1個而不是其他地方的5個。正因為小燈泡兩端的電壓,才使通過燈絲的電子由1個變為了5個? 比如說沒有小燈泡是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橫截面積的電子是10個。有燈泡時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橫街面積的電子就減少到了5個,正因為小燈泡兩端的電壓,才使通過燈絲的電子變為了5個。同一線路通過的電子數是相等的,如果沒有電壓,整個電路就應該是開路問題了,其它地方也沒有電子通過。 加強理解是,當電壓變大時,燈兩端電壓變大,可使通過的電子數變大,變為8個等等。。 您之前說小燈泡兩端的電壓是為了使通過小燈泡的的電子與其他地方一樣。我理解就是電子在其他地方時5個,在燈絲處是1個,因為電子在燈絲處來得多去的少,這樣就造成了電子的堆積,產生了您說的電壓,然後這個電壓使燈絲單位時間內通過的電子由1個增加到了5個,這樣電子就不再堆積,燈泡兩端電壓也不變了。請問我的理解在哪裡出現了誤差,請指正,謝謝。 PS:電線沒有電阻,電壓差為0,可看成是勻速運動(假象的)單位時間通過電子數為5個 有了電阻,阻礙電子數通過,那麼就可能變為3個,而有了電壓,增加電子的運動速度了,那麼可繼續變為5個,所以整個電路中電流是不變的。 還提一點,電流是定義的,電壓也是定義的,都是便於解題。上面假象也只是便於思考。 有了電阻,阻礙電子數通過,那麼就可能變為3個,而有了電壓,增加電子的運動速度了,那麼可繼續變為5個,所以整個電路中電流是不變的。同意的(我開始把你一句話看錯了)
2. 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就是額定電壓嗎
應該叫做實時工作電壓。只有在電器工作在額定狀態下時,此刻的工作電壓才等於額定電壓。
3. 用電器兩端為何有電壓這電壓是怎麼形成的
電站一般是用磁發電,磁體的運動產生電場,而強迫電子定向移動產生電位差
電池是通過化學變化使電子定向移動
4. 電路中只有電源與用電器兩端有電壓么
電路不接通時,電源兩端有電壓,用電器兩端沒有電壓。
電路接通,電源兩端的電壓就是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5. 用電器兩端如何形成電壓
電壓、電流是反映電源性質的兩個參數,電壓、電流、電阻的關系由歐姆定律
:U
=
I
*
R
決定專,這是屬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是反映自然規律的定律。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只能相互轉化,不能創造能量,電器是有電阻的,電器的電阻消耗了電源的能量,勢必影響電源的某個參數,這就是電壓與電流。
電源驅使電子通過負載,形成電流,負載獲得能量,電源在負載上損耗了電壓與電流,電源輸出功率等於負載的消耗功率,能量守恆。
6. 用電器的兩端電壓是指什麼
是指用電器的輸入端電壓與輸出端電壓之差即,用電器兩端電壓不等於電路電壓正常。因為用電器本身有電阻,其消耗一定的能量
7. 為什麼用電器兩端有電壓
電壓就是電位差(電勢差)
在電場中,電勢沿電場線方向減小
正電荷在電場中沿電場線方向運動時(從高點位到低電位)電勢能減少,這些能量就是用電器消耗的能量
8. 使用電器時,加在兩端的電壓一般不能超過多少
設「220V 40W」的電熱器為R1,「220V 100W」的電熱器為R2.
則R1=U1額²/P1額=(220V)²/40W=1210Ω
R2=U2額²/P2額=(220V)²/100W =484Ω
因為R1與R2串聯回,且R1>R2,所以答U1>U2.
所以最大電壓時U1兩端的電壓為220V,因為R1/R2=U1/U2
所以U2=(R2/R1)×U1=(484Ω/1210Ω)×220V=88V
所以最大電壓U=U1+U2=220V+88V=308V
答:.
步驟和公式都有哦!嘿嘿.
9. 為什麼用電器兩端有電壓 電壓是什麼概念,他是如何形成的
電壓就是電位差(電勢差)
在電場中,電勢沿電場線方向減小
正電荷在電場中沿電場線方向運動時(從高點位到低電位)電勢能減少,這些能量就是用電器消耗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