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P90和MP7哪個更厲害
MP7這個槍好MP7沖鋒槍,原稱單兵自衛武器(PDW),1999年正式亮相,年被德軍採用作制式,此後MP7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各武器交易展覽會中,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如今的輕武器市場,MP7可謂大紅大紫,短短的2、3年時間里已先後出口到17個國家,銷售量直線上升,最近又有消息稱,美軍決定列裝 MP7沖鋒槍的最終改進型MP7A1沖鋒槍,主要配給指揮員和後勤人員使用。這個業績著實讓北約另一個輕武器業巨頭比利時FN公司眼紅,同屬單兵自衛武器的P90在市場拼搏了10多年卻只銷售了幾千支。現在看起來倒不是單兵自衛武器沒有市場,而是FN公司選錯了市場切入時機。早在1970年代,美國柯爾特公司就已經製造出了單兵自衛武器,這就是柯爾特SCAMP樣型槍,但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注意。而單兵自衛武器的概念最早出現是在1980年代,隨著各國軍隊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車組人員以及後方的炮兵、維修人員及各種服務保障人員越來越多,要求這些非戰斗人員的武器質量輕,操作簡單,便於隨身攜帶,在遇到敵人突然襲擊時可以快速還擊,而隨著防彈衣防穿透能力的增強,則要求用威力較大的單兵自衛武器替代沖鋒槍和手槍。1980年代初,北約制定的武器威力標準是能穿透48層標准凱夫拉,而北約現在的標準是能穿透 200m處的CRISAT靶板(由1.6mm的鈦板和20層凱夫拉組成)。顯然發射9×19mm巴拉貝魯姆彈的沖鋒槍和手槍是無法達到這個要求的。1980年代中期,隨著小口徑彈葯技術的成熟,法國的GIAT公司和比利時的FN公司相繼進行了小口徑單兵自衛武器的研製,GIAT公司研製的武器為ADR,FN公司研製的武器就是P90。1988年P90開始批量生產,其後不久, FN公司被GIAT公司並購。出於市場考慮,GIAT公司最終放棄了5.7mm ADR的研製,即使後來兩家公司分道揚鑣,ADR項目也沒再繼續。但是P90誕生後正趕上東歐劇變,東西德合並,各國軍費減少,北約裝備單兵自衛武器的計劃擱置下來,這也是P90一直沒「火」起來的原因之一。 盡管P90未能引起期待的轟動效應,但是也同樣觸動了德國的HK公司。 1980年代後期,正是G11無殼彈槍研製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於是HK公司以4.73mm口徑的無殼彈為基礎設想出了近程自衛武器(NBW)概念,並於 1990年4月製造出了樣槍。後來隨著G11的結束,發射無殼彈的NBW方案也終止了,但是近程自衛武器的設想並沒有終止。按照北約提出的單兵自衛武器的大體要求,HK公司繼續推進NBW的研製,並稱其為單兵自衛武器(PDW),同時採用了普通的銅殼槍彈代替無殼彈。2000年,PDW開始列裝德軍,並被正式命名為MP7沖鋒槍。HK公司之所以將新的武器命名為MP7沖鋒槍而不是PDW,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20世紀末,軍隊遂行特種作戰和反恐任務逐漸增多,而許多戰斗環境迫使士兵要單手持槍射擊,例如:一臂受傷;由於攜帶主要武器(反坦克火箭,中、遠程狙擊步槍等)而使一臂不便與另一臂同時據槍;搶救傷員;從建築物和直升機上攀繩而下;操縱方向盤/棍棒或者直升機、車輛、船艇里的儀器設備,特別是在步兵上、下車和快速機動之時。顯然只將其定位在單兵自衛武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對於開拓市場也很不利。後來FN公司也效仿這種做法,不再提P90 PDW的叫法。 秀外慧中的MP7MP7沖鋒槍全槍長380mm,質量1.8kg(帶 40發彈匣),具有體積小、質量輕的特點。採用整體式高強度聚合物機匣,可裝配美軍標准(MIL-STD-1913)皮卡汀尼導軌,導軌上可安裝反射式瞄具。MP7配用4.6×30mm槍彈,彈道低伸,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在100m射程上,標准彈頭可以穿透CRISAT標准靶板及靶後150mm厚的軍用明膠塊。在200m處可穿透CRISAT靶板,在50m處對20 %軍用明膠穿深達280mm。 MP7的人機工效較好,在結構設計上十分注重可操作性,快慢機、彈匣扣、槍機保險等均能左右手操作,除更換彈匣外,整個操槍射擊過程完全可以由單手完成。MP7沖鋒槍野外分解結合方便,全槍僅由3個銷釘固定,只要有槍彈作為「工具」,用彈尖頂出固定上、下機匣和槍托組件的固定銷即可分解擦拭。MP7沖鋒槍盡管是德軍列裝後的制式名稱,但是與原型PDW相比還是有很多變化的。最大的變化是應德軍要求在扳機上方增加了可雙手操作的槍機保險,提高了武器使用的安全性。此外槍托托底板部分加厚,握把進行了防滑處理,處理後的握把與USP手槍(通用自動裝填手槍)基本相同。為了滿足「21 世紀士兵裝備」(德國版的士兵系統)需要,德軍要求MP7能安裝更多的激光指示器等輔助裝置,因此,MP7沖鋒槍在 PDW的基礎上,在機匣上方安裝了較長的皮卡汀尼導軌,小握把右側也加裝了較短的皮卡汀尼導軌,可以用於安裝瞄準鏡、激光指示器、戰術燈等附件。MP7沖鋒槍理論射速可達950~1000發/分,與其40發的裝彈量相比很不協調。為了彌補這一不足,HK公司最近又推出了MP7A1沖鋒槍,主要變化是射速降低了約100發/分。握把的防滑處理也有所變化。MP7沖鋒槍採用伸縮式槍托,槍托可通過2個半圓形導桿在機匣內運動,最大伸長長度可達195mm。快慢機有3個位置,單發、連發和保險位置。前方小握把可折疊,其內側有可移動的卡銷。不需要小握把時,把它折疊到槍管下面,使用時,後拉卡銷,小握把便自動彈起。 MP7沖鋒槍槍口處有螺紋,平時安裝消焰器,也可安裝消聲器作微聲沖鋒槍使用,微聲效果與MP5沖鋒槍相當。 自成系統的彈葯體系MP7沖鋒槍採用全新的4.6×30mm彈葯體系,目前已有包括鋼心彈、被甲彈、空包彈、曳光彈等9個彈葯品種在生產。HK公司之所以採用4.6mm口徑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HK公司在G11無殼彈槍的研製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因此對4.73×33mm尺寸范圍的彈葯有一定的了解;其二是在1960年代末,HK公司曾和西班牙賽特邁公司為HK36突擊步槍樣槍設計過4.6×36mm槍彈。這些經驗最終都被應用到了4.6×30mm槍彈的開發中。MP7所使用的4.6×30mm槍彈比比利時P90 使用的5.7×28mm(FN SS190)彈還要小,彈頭的外露部分也少。與SS190彈採用銅被甲、軟鋼心、後方填充鋁的結構不同,4.6×30mm彈的彈頭表面覆銅被甲、鋼心結構,經過淬火硬化處理後提高了彈頭的硬度,在打中防彈纖維製品後不會變形,保證了良好的侵徹能力。除標准鋼心彈外,HK公司與英國皇家軍械公司下屬的雷德維爾·格林公司(Radway Green)合作,研製了一系列能滿足軍警作戰和訓練使用的4.6×30mm彈葯,包括專為美國市場研製用於戰斗和訓練的全金屬被甲彈;為德國國內使用而研製的變型彈頭;在危險的小環境中能立即釋放能量的警用彈;專為微聲沖鋒槍研製的亞音速彈;指示彈道的曳光彈;在50m距離上能擊穿俄式防彈背心的訓練彈;採用無鉛彈頭的易碎訓練彈,在接觸到堅硬物體表面時破裂,既可以在有防護措施的安全地帶進行實戰訓練,也可以在特定的環境如鑽井平台和原子能發電站作為實彈使用等等。前途光明的MP7 MP7沖鋒槍可謂一路高歌猛進,已被德國KSK特種部隊、憲兵部隊以及英國SAS(特別空勤團)裝備,現即將被美軍裝備,並被德軍確定為「未來步兵」 計劃中的武器裝備之一。該槍還參加了阿富汗戰爭、科索沃維和行動。此外HK 公司基於4.6×30mm槍彈的新型單兵防衛武器「終極戰斗手槍」(UCP)也即將問世,UCP手槍裝20發彈匣後質量約820g,與MP7沖鋒槍的20發和40 發彈匣通用。這是採用橫向彈匣供彈的P90和五七手槍所望塵莫及的。MP7原本是以FN公司的P90為標竿進行研製的,最初目的也只是希望能從P90碗里分一份羹,但是現在看來,FN公司也只有喊「狼來了」的份了。如今北約正在緊鑼密鼓地對單兵自衛武器的口徑進行選型,HK公司的MP7當仁不讓地成了 P90的主要競爭對手,究竟鹿死誰手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猴島游戲論壇為您解答
② 德國MP7 和中國國產CQ型9毫米沖鋒槍哪個更好點
MP7沖鋒槍,單兵自衛武器,1999問世的,單兵作戰能力一流。在100m射程上,標准彈頭可以回穿透CRISAT標准靶板及靶後答150mm厚的軍用明膠塊。在200m處可穿透CRISAT靶板,在50m處對200軍用明膠穿透達280mm。全槍重:1900g
而國產新型CQ沖鋒槍,特徵如下:全槍長:398mm 槍管長:250mm 口徑:9mm 射程:150m 彈匣量:15/50,彈速快,活力猛,適合遭遇戰,另外,新型光導瞄準設備,使其夜戰能力和准確度殺傷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威懾力不容忽視
③ 怎樣判斷電腦主板壞掉
電腦主板壞的常見問題開不了機,黑屏不斷重啟,但也有一些小問題,比如焊錫脫落、金手指氧化、電阻元件燒壞等多種問題。
電腦主板壞的症狀分析:
1、如果主板壞了會不通電,這種情況下電腦的開關機鍵和重啟鍵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如果是突然之間出現的情況,檢查開關接線沒有任何問題的情況下就是主板損壞。
2、如果出現不能啟動的問題要檢查接線口和主板接線,有時候主板不通電是灰塵或者線路松動引起的。重新拔插主板上的線路介面。
3、當主板無法讀取內存卡和硬碟不匹配時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果近期有更換硬體的話檢查是否和主板匹配。
4、如果近期沒有換過硬體的話就要重新拔插一次接線。接觸不良是電腦主板出問題的主要原因。因為主板零件介面很多。
5、接著檢查主板上面的焊錫是否脫落損壞。當主板上面的焊錫品脫落是無法導電的。也就是沒電開不了機。
6、查看主板上面連接電腦線的介面是否損壞。介面那裡是由多個元件組成,一個出問題都是不可以的,會無法開機。
7、用螺絲刀連接主板上的POWER SW針腳。看看主板能點亮不,如果點亮顯示器能不能顯示。如果可以就是接線出現短路問題了。
(3)mp7電路板擴展閱讀:
筆記本常見故障檢修:
故障現象:筆記本光碟機位裝固態硬碟無法開機,進不了BIOS
1、系統無法認出硬碟。這種故障大都出現在連接電纜或IDE埠上,硬碟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過重新插接硬碟電纜或者改換IDE口及電纜等進行替換試驗,就會很快發現故障的所在。
2、CMOS故障。當硬碟類型錯誤時,有時乾脆無法啟動系統,有時能夠啟動,但會發生讀寫錯誤。比如CMOS中的硬碟類型小於實際的硬碟容量,則硬碟後面的扇區將無法讀寫,如果是多分區狀態則個別分區將丟失。
3、分區表錯誤引發的啟動故障。分區表錯誤是硬碟的嚴重錯誤,不同的錯誤程度會造成不同的損失。如果是沒有活動分區標志,則計算機無法啟動。但從軟碟機或光碟機引導系統後可對硬碟讀寫,可通過FDISK重置活動分區進行修復。
④ 主板點不亮怎麼維修 怎麼確定電腦主板壞了
主板點不亮的維修方法:
實例1.一PCI1600-F主板不亮。首先進行目視檢查,發現電源控制 U24(AIC1569)表面有燒毀的痕跡,焊下U24,檢查外圍電路未見異常。更換U24後該板恢復正常。據用戶反映該板這一問題較普遍,AIC1569的購買比較成問題,我從資料中查到可以用HIP6004直接代用它。
實例2.一PT-694X-A1主板不亮。首先進行目視檢查,未見異常,之後在檢查對CPU的供電時發現Vcore為0V ,且電源開關管柵極無激勵信號。該板電源控制IC U5採用了LM2637,由它控制電源開關管,用示波器檢查它的激勵脈沖輸出腳無波形,而其Vcc腳的電壓正常。在檢查了U5的外圍元件沒問題後判定它壞了,更換U5後,該板恢復正常。
實例3. 一技嘉6BXC主板不亮,而且是連電源的風扇也不轉,該板曾有人維修過。檢查電源開關管沒有擊穿,將機箱電源的PS-ON端與地短接以強制開機,電源仍是加不上。測5VSB端及電源啟動端(POWER ON)電壓正常,從而懷疑電源的某一路負載可能短路,造成電源保護。在與其他BX主板對比後,發現+12V組的阻值異常偏低,估計問題就產生於此。
一番檢查後發現U1(HIP6004)的18 腳(VCC)、17腳(LGATE)對地在線電阻很小,將其焊下,測得這兩腳對地離線電阻也是如此。更換後,這塊主板恢復了正常。
實例4. 一GVC GBMP7VA主板不亮。首先檢查CPU供電電壓,發現均極低,估計CPU的供電出了問題。進一步檢查這些電源的開關管、穩壓調整管沒有損壞的,由此懷疑電源IC(AIC1567)控制電路有問題。在目視檢查時發現其外圍元件R6表面顏色異常,已看不出阻值,測其阻值無窮大。
R6的一端接AIC1567的22腳,另一端接AIC1567的19腳。從AIC1567生產家提供的電路圖上看22腳(Vcc )與19腳(Boost)是直接相連的,所以估計這里R6應該是一小阻值的退耦電阻,大概從0到數歐姆吧。俗話說:皮褲換毛褲,其中必有緣故 ,R6的損壞一定事出有因,經查與R6相連的退耦電容BC1擊穿。 將R6與BC1分別用4.7Ω電阻、0.1μ電容焊回原位。試機一切恢復正常。
實例5. 一Aopen AX6BC Pro主板不亮,只是檢測用的POST卡上的指示燈在加電的瞬間亮一下。估計可能是某處有短路的,造成電源保護。進一步詢問用戶,用戶反映帶電安裝風扇時曾無意中碰了某處,有火花出現。在對這塊主板的電源檢查中發現電源開關管FDB7030L、肖特基二極體1N5817擊穿損壞。在主板維修中主板電源開關管損壞的較多,這些開關管多為場效應管,它們的參數接近,但多是SMD(表面貼裝)的。
對付這類SMD管子,若買不到,可用下列方法簡單代換:用普通TO220封裝60N06與SMD封裝的開關管對比,裁切、彎折後代用。我就是這樣做成了咱自己的「SMD」 60N06,代換了FDB7030L,從而一舉修復了該板。TO22O封裝的60N06常用於UPS之類設備,容易買到,價格不高。
實例6. 一麒麟BXCEL PC100主板不亮。首先檢查CPU的各組供電電壓,發現VTT為0V,而正常應是1.5V。對VTT組檢查發現Q1(H882)的B、C腳電壓正常,E腳無輸出。將其拆下,測之有開路現象,細看其表面有一道細裂縫。用D882代用,該板得以修復,代換時注意引腳排列。
實例7. 那是四年前的事了,有家公司一批30塊福揚FYI-597 VP3主板在沒裝入機箱前已一一驗過都沒問題,可是裝入機箱後卻有25塊不亮了。在對比了正常的主板後,發現有問題主板的電源調整管Q1(TIP127)都已損壞。
為什麼能損壞這么多主板呢?這是因為福揚VP3主板元件布局不合理,前面提到的TIP127裝有一個散熱器,剛好位於主板邊緣,裝入機箱後極易與機箱碰在一起,而機箱就是電路的地。TIP127的散熱器(C極)也就是3.3V的輸出端,是不允許對地短路的,否則會因為過流而燒毀。查明了事故原因,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出來了——更換合適的機箱。
實例8. 一碩泰克MVP3主板據用戶反映該板在WIN98啟動過程中死機,一般是在剛出現WIN98畫面前後死機。目視檢查中發現該板CPU電源用電容頂部紛紛鼓起,估計可能是這些電容損壞造成電源內阻增大而引發問題的。將所有損壞電容拆下,更換好的後,該板經加電測試恢復了正常。多次發現碩泰克主板出現此類問題,都是「電容惹的禍」。
實例9. 一ST-694XVA主板不亮。測CPU的各組供電電壓,發現Vcore僅0.5V,明顯異常。查電源開關管Q13﹑Q14正常,用示波器觀察U19(HIP6021)激勵脈沖輸出端,有輸出波形,U19應該沒問題。仔細觀察發現CE35(16V1000μ)底部爆裂,換之,該板恢復正常。
實例10.一承啟6VIA3主板不亮。目視檢查發現CPU插座附近的電容均頂部爆裂,更換後加電電源仍不工作,查電源開關管Q14、Q15擊穿,更換。
加電試機,還是不亮。繼續檢查發現R144(2.7Ω)開路,電源控制IC U12(SC1164)的5腳(Vcc)無12V,查與之相連的R160(10Ω)開路。一一更換上述元件,加電再試,R160再次燒壞。又檢查了其他元件無異常後,我判定U12一定壞了,因為手頭沒有SC1164隻好「停工待料」。
偶然發現自己有一塊沒修好的Intel BX主板的電源控制IC是SC1185,兩者是否可以代換呢?我馬上找來這兩種IC的資料,一番對比之後發現兩者除了第6腳不同外,其他沒什麼不一樣。將SC1185的第6腳懸空,焊在原U12的位置上,並再次更換R160,結果好了
電腦最近老是開不了機,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兒壞掉了,JS說是主板壞了,可是他也不說是主板哪兒壞了,於是我找到了一個JS朋友,才知道主板壞掉的以下特徵
開機風扇轉但顯示器沒有顯示,有可能是內存條松動,用橡皮擦擦拭金手指後重新插好開機看情況如何,如果故障依舊可能是主板壞了。
按開機鍵根本無法開機或沒有反應/主板power針短接也沒有任何反應,可能是北橋燒了,當然如果主機嘀嘀嘀的響,你可以網路一下根據響聲判斷主機哪兒出了問題。這樣的情況下主板的問題還可以得到解決。
如何確定電腦主板壞了?
開機後BIOS顯示有亂碼,這種情況一般是主板上的電容壞掉了,維修費用不高的。你打開機箱看看主板上那顆電容鼓起來了或者漏漿了,叫JS換掉就行。
如何確定電腦主板壞了?
拔掉除了CPU和內存以外的設備開機,看是否有顯示,並且聽主板有沒有警報聲,如果沒有顯示也沒有警報聲(沒有蜂鳴器除外),那極有可能是主板壞了,如果風扇不轉,拆掉CPU擦金手指重新裝好開機(針腳的不要擦哈,此處針對interCPU),如果CPU風扇仍然不轉也可能是主板壞掉不認CPU
如何確定電腦主板壞了?
以上都不能給你最終的答案的話,那麼買一張主板診斷卡吧,十幾塊錢,插到PCI-E插槽上開機看跑碼便可以知道主板是什麼問題啦。
⑤ 穿越MP7介紹
MP7沖鋒槍,原稱單兵自衛武器(PDW),1999年正式亮相,2000年被德軍採用作制式,此後MP7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各武器交易展覽會中,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如今的輕武器市場,MP7可謂大紅大紫,短短的2、3年時間里已先後出口到17個國家,銷售量直線上升,最近又有消息稱,美軍決定列裝 MP7沖鋒槍的最終改進型MP7A1沖鋒槍,主要配給指揮員和後勤人員使用。這個業績著實讓北約另一個輕武器業巨頭比利時FN公司眼紅,同屬單兵自衛武器的P90在市場拼搏了10多年卻只銷售了幾千支。現在看起來倒不是單兵自衛武器沒有市場,而是FN公司選錯了市場切入時機。 早在1970年代,美國柯爾特公司就已經製造出了單兵自衛武器,這就是柯爾特SCAMP樣型槍,但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注意。而單兵自衛武器的概念最早出現是在1980年代,隨著各國軍隊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車組人員以及後方的炮兵、維修人員及各種服務保障人員越來越多,要求這些非戰斗人員的武器質量輕,操作簡單,便於隨身攜帶,在遇到敵人突然襲擊時可以快速還擊,而隨著防彈衣防穿透能力的增強,則要求用威力較大的單兵自衛武器替代沖鋒槍和手槍。1980年代初,北約制定的武器威力標準是能穿透48層標准凱夫拉,而北約現在的標準是能穿透 200m處的CRISAT靶板(由1.6mm的鈦板和20層凱夫拉組成)。顯然發射9×19mm巴拉貝魯姆彈的沖鋒槍和手槍是無法達到這個要求的。 1980年代中期,隨著小口徑彈葯技術的成熟,法國的GIAT公司和比利時的FN公司相繼進行了小口徑單兵自衛武器的研製,GIAT公司研製的武器為ADR,FN公司研製的武器就是P90。1988年P90開始批量生產,其後不久, FN公司被GIAT公司並購。出於市場考慮,GIAT公司最終放棄了5.7mm ADR的研製,即使後來兩家公司分道揚鑣,ADR項目也沒再繼續。但是P90誕生後正趕上東歐劇變,東西德合並,各國軍費減少,北約裝備單兵自衛武器的計劃擱置下來,這也是P90一直沒「火」起來的原因之一。 盡管P90未能引起期待的轟動效應,但是也同樣觸動了德國的HK公司。 1980年代後期,正是G11無殼彈槍研製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於是HK公司以4.73mm口徑的無殼彈為基礎設想出了近程自衛武器(NBW)概念,並於 1990年4月製造出了樣槍。後來隨著G11的結束,發射無殼彈的NBW方案也終止了,但是近程自衛武器的設想並沒有終止。按照北約提出的單兵自衛武器的大體要求,HK公司繼續推進NBW的研製,並稱其為單兵自衛武器(PDW),同時採用了普通的銅殼槍彈代替無殼彈。2000年,PDW開始列裝德軍,並被正式命名為MP7沖鋒槍。 HK公司之所以將新的武器命名為MP7沖鋒槍而不是PDW,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20世紀末,軍隊遂行特種作戰和反恐任務逐漸增多,而許多戰斗環境迫使士兵要單手持槍射擊,例如:一臂受傷;由於攜帶主要武器(反坦克火箭,中、遠程狙擊步槍等)而使一臂不便與另一臂同時據槍;搶救傷員;從建築物和直升機上攀繩而下;操縱方向盤/棍棒或者直升機、車輛、船艇里的儀器設備,特別是在步兵上、下車和快速機動之時。顯然只將其定位在單兵自衛武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對於開拓市場也很不利。後來FN公司也效仿這種做法,不再提P90 PDW的叫法。 秀外慧中的MP7 MP7沖鋒槍全槍長380mm,質量1.8kg(帶 40發彈匣),具有體積小、質量輕的特點。採用整體式高強度聚合物機匣,可裝配美軍標准(MIL-STD-1913)皮卡汀尼導軌,導軌上可安裝反射式瞄具。MP7配用4.6×30mm槍彈,彈道低伸,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在100m射程上,標准彈頭可以穿透CRISAT標准靶板及靶後150mm厚的軍用明膠塊。在200m處可穿透CRISAT靶板,在50m處對20 %軍用明膠穿深達280mm。 MP7的人機工效較好,在結構設計上十分注重可操作性,快慢機、彈匣扣、槍機保險等均能左右手操作,除更換彈匣外,整個操槍射擊過程完全可以由單手完成。MP7沖鋒槍野外分解結合方便,全槍僅由3個銷釘固定,只要有槍彈作為「工具」,用彈尖頂出固定上、下機匣和槍托組件的固定銷即可分解擦拭。 MP7沖鋒槍盡管是德軍列裝後的制式名稱,但是與原型PDW相比還是有很多變化的。最大的變化是應德軍要求在扳機上方增加了可雙手操作的槍機保險,提高了武器使用的安全性。此外槍托托底板部分加厚,握把進行了防滑處理,處理後的握把與USP手槍(通用自動裝填手槍)基本相同。為了滿足「21 世紀士兵裝備」(德國版的士兵系統)需要,德軍要求MP7能安裝更多的激光指示器等輔助裝置,因此,MP7沖鋒槍在 PDW的基礎上,在機匣上方安裝了較長的皮卡汀尼導軌,小握把右側也加裝了較短的皮卡汀尼導軌,可以用於安裝瞄準鏡、激光指示器、戰術燈等附件。 MP7沖鋒槍理論射速可達950~1000發/分,與其40發的裝彈量相比很不協調。為了彌補這一不足,HK公司最近又推出了MP7A1沖鋒槍,主要變化是射速降低了約100發/分。握把的防滑處理也有所變化。 MP7沖鋒槍採用伸縮式槍托,槍托可通過2個半圓形導桿在機匣內運動,最大伸長長度可達195mm。快慢機有3個位置,單發、連發和保險位置。前方小握把可折疊,其內側有可移動的卡銷。不需要小握把時,把它折疊到槍管下面,使用時,後拉卡銷,小握把便自動彈起。 MP7沖鋒槍槍口處有螺紋,平時安裝消焰器,也可安裝消聲器作微聲沖鋒槍使用,微聲效果與MP5沖鋒槍相當。 自成系統的彈葯體系 MP7沖鋒槍採用全新的4.6×30mm彈葯體系,目前已有包括鋼心彈、被甲彈、空包彈、曳光彈等9個彈葯品種在生產。HK公司之所以採用4.6mm口徑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HK公司在G11無殼彈槍的研製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因此對4.73×33mm尺寸范圍的彈葯有一定的了解;其二是在1960年代末,HK公司曾和西班牙賽特邁公司為HK36突擊步槍樣槍設計過4.6×36mm槍彈。這些經驗最終都被應用到了4.6×30mm槍彈的開發中。 MP7所使用的4.6×30mm槍彈比比利時P90 使用的5.7×28mm(FN SS190)彈還要小,彈頭的外露部分也少。與SS190彈採用銅被甲、軟鋼心、後方填充鋁的結構不同,4.6×30mm彈的彈頭表面覆銅被甲、鋼心結構,經過淬火硬化處理後提高了彈頭的硬度,在打中防彈纖維製品後不會變形,保證了良好的侵徹能力。除標准鋼心彈外,HK公司與英國皇家軍械公司下屬的雷德維爾·格林公司(Radway Green)合作,研製了一系列能滿足軍警作戰和訓練使用的4.6×30mm彈葯,包括專為美國市場研製用於戰斗和訓練的全金屬被甲彈;為德國國內使用而研製的變型彈頭;在危險的小環境中能立即釋放能量的警用彈;專為微聲沖鋒槍研製的亞音速彈;指示彈道的曳光彈;在50m距離上能擊穿俄式防彈背心的訓練彈;採用無鉛彈頭的易碎訓練彈,在接觸到堅硬物體表面時破裂,既可以在有防護措施的安全地帶進行實戰訓練,也可以在特定的環境如鑽井平台和原子能發電站作為實彈使用等等。 前途光明的MP7 MP7沖鋒槍可謂一路高歌猛進,已被德國KSK特種部隊、憲兵部隊以及英國SAS(特別空勤團)裝備,現即將被美軍裝備,並被德軍確定為「未來步兵」 計劃中的武器裝備之一。該槍還參加了阿富汗戰爭、科索沃維和行動。此外HK 公司基於4.6×30mm槍彈的新型單兵防衛武器「終極戰斗手槍」(UCP)也即將問世,UCP手槍裝20發彈匣後質量約820g,與MP7沖鋒槍的20發和40 發彈匣通用。這是採用橫向彈匣供彈的P90和五七手槍所望塵莫及的。MP7原本是以FN公司的P90為標竿進行研製的,最初目的也只是希望能從P90碗里分一份羹,但是現在看來,FN公司也只有喊「狼來了」的份了。如今北約正在緊鑼密鼓地對單兵自衛武器的口徑進行選型,HK公司的MP7當仁不讓地成了 P90的主要競爭對手,究竟鹿死誰手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⑥ mp7 槍械
1、HK公司的產品帶7的恐怕公布的只有HK P7系列手槍、HK79 下掛式榴彈發射器、SL7、HK70、HK770運動步槍。 2、HK公司多年來都是用一個編號規則來為他們的武器產品命名,人們通過這些武器的型號命名就能對武器本身的類型有所了解。首先,在前面必定有「HK」的字母,然後是一個兩位數字,數字的編號規則如下表: 第一位號碼 武器類型 第二位號碼 口徑 1 機槍(彈匣式供彈) 1 7.62 × 51 mm 2 機槍(彈鏈式供彈) 2 7.62 × 39 mm 3 突擊步槍 3 5.56 × 45 mm 4 傘兵步槍(德國) 4 9 × 19 mm 5 沖鋒槍 5 / 6 榴彈發射器(獨立使用) 6 4.6 × 36 mm 7 榴彈發射器(槍掛式) 7 / 8/ 8 / 9 半自動步槍(美國) 9 40 mm 例如,HK91是以美國民間市場為對象的7.62×51mm半自動步槍;MP5是德國軍方的編號,原本在HK公司的編號為HK54,即9mm口徑沖鋒槍;還有HK33、HK53、HK11和HK21等等,幾乎所有的HK產品都符合這個編號規則,就連不是HK公司開發生產的MC51都符合這個規則。 當然但也有例外,G11無殼彈步槍可以是一開始就是應軍方要求設計的,因此只有軍方的編號。最近,HK公司似乎不再使用這種編號規則,例如UMP45沖鋒槍,沒有HK的字母,而45則為槍彈口徑。 3、MP7個人防衛武器的原型是HK PDW,最明顯的是槍托底板的外形;另外機匣頂部為一條M1913導軌;原來的準星和照門已經取消,代之以在導軌上安裝的翻轉式準星和照門,用戶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光學瞄具。量產的PDW有了一個正式的名稱——MP7,並被德國一些軍事單位采購,例如KSK。而英國SAS似乎也采購了一批MP7,並在阿富汗參加過實戰。 由於MP7被認為射速過高,於是HK公司又推出了新的MP7A1,理論射速降低到850發/分鍾。MP7與MP7A1在外觀上的明顯區別是MP7A1的機匣稍長,但為了維持全槍長度不改變,所以槍托底板的尺寸明顯縮窄了。 參考自:
⑦ MP7和MP7A1的區別
在2003年,新改良的型號為MP7A1,但其實在2005年出產的的MP7A1與2003年版亦有不同,而現在的發售專版本是2005年的MP7A1。屬
2003年HK把射速降至每分鍾850發,因為每分鍾950發太快,整體尺寸輕微加長,但稍微將槍托縮短,因此總長度仍然與MP7相同。
2005年版仍然叫MP7A1,與2003年相同,但加入類似格洛克手槍的扳機安全系統,亦改良了後備照門。
改進版本因為改良了部件,因此重量輕微增加。
⑧ mp7詳細資料,優缺點和圖片
MP7沖鋒槍的優點是:射速快 後坐力輕 打遠距離就不合適了 ,但是對於打用阻擊的近距離掃回射特好 。 1,重量輕。你會答發現拿著她,你可以跑的飛快。2,射速快。我想除了雷蛇,沒有其他槍能比她更快了。3,樣式新穎。這個就不要說了,很好看(期待出迷彩色的)。4,容彈量大。40發的子彈足夠在近距離解決任何敢挑釁你的敵人(算身體傷害,40發可以打死4個敵人)。5,換彈快。刷的一下就換好了。6,價格便宜。9500GP. 修理也很便宜。有優勢肯定就有缺點。下面是她的缺點:MP7沖鋒槍缺點:1,傷害低。這點無可非議。畢竟是沖鋒槍,如果遇到穿了防彈衣服和頭盔的人,會很吃力。2,遠距離彈道過於偏。不要以為你可以控制MP7能2連發去點人家頭……3,准確性差。中距離你會發現點了半天,人家沒中幾發子彈。
⑨ HK MP7 簡介
背景:單兵自衛武器(PDW)的概念最早出現是在1980年代,隨著各國軍隊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車組人員以及後方的炮兵、維修人員及各種服務保障人員越來越多,要求這些非戰斗人員的武器質量輕,操作簡單,便於隨身攜帶,在遇到敵人突然襲擊時可以快速還擊,而隨著防彈衣防穿透能力的增強,則要求用威力較大的單兵自衛武器替代沖鋒槍和手槍。
1980年代初,北約制定的武器威力標準是能穿透48層標准凱夫拉,而北約現在的標準是能穿透 200m處的CRISAT靶板(由1.6mm的鈦板和20層凱夫拉組成)。顯然發射9×19mm巴拉貝魯姆彈的沖鋒槍和手槍是無法達到這個要求的。
1980年代中期,隨著小口徑彈葯技術的成熟,法國的GIAT公司和比利時的FN公司相繼進行了小口徑單兵自衛武器的研製,GIAT公司研製的武器為ADR,FN公司研製的武器就是P90。1988年P90開始批量生產,其後不久, FN公司被GIAT公司並購。出於市場考慮,GIAT公司最終放棄了5.7mm ADR的研製,即使後來兩家公司分道揚鑣,ADR項目也沒再繼續。但是P90誕生後正趕上東歐巨變,東西德合並,各國軍費減少,北約裝備單兵自衛武器的計劃擱置下來,這也是P90一直沒「火」起來的原因之一。
盡管P90未能引起期待的轟動效應,但是也同樣觸動了德國的HK公司。 1980年代後期,正是G11無殼彈槍研製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於是HK公司以4.73mm口徑的無殼彈為基礎設想出了近程自衛武器(NBW)概念,並於 1990年4月製造出了樣槍。後來隨著G11的結束,發射無殼彈的NBW方案也終止了,但是近程自衛武器的設想並沒有終止。按照北約提出的單兵自衛武器的大體要求,HK公司繼續推進NBW的研製,並稱其為單兵自衛武器(PDW),同時採用了普通的銅殼槍彈代替無殼彈。
1999年8月,HK公司向外界透露了4.6mm口徑單兵自衛武器的消息,這就是著名的MP7。2000年開始列裝德軍,並被正式命名為MP7沖鋒槍。
據HK公司發言人稱,MP7式單兵自衛武器是一種近程防禦武器,配用具有高穿透性的4.6×30毫米彈葯,可供駕駛員、飛行員和炮兵人員等勤務人員使用。該槍一種「三合一」方案,既具有沖鋒槍的火力、突擊步槍的射程,還具備像手槍一樣的近距離作戰能力。
MP7大量應用了新型工程塑料,重量非常輕,而尺寸也十分短小,人機工效較好,在結構設計上十分注重可操作性,快慢機、彈匣扣、槍機保險等均能左右手操作,除更換彈匣外,整個操槍射擊過程完全可以由單手完成。
MP7採用伸縮式槍托,槍托可通過2個半圓形導桿在機匣內運動,最大伸長長度可達195毫米。快慢機有3個位置,單發、連發和保險位置。前方小握把可折疊,其內側有可移動的卡銷。不需要小握把時,把它折疊到槍管下面,使用時,後拉卡銷,小握把便自動彈起。
MP7野外分解結合方便,全槍僅由3個銷釘固定,只要有槍彈作為「工具」,用彈尖頂出固定上、下機匣和槍托組件的固定銷即可分解擦拭。
MP7槍口處有螺紋,平時安裝消焰器,也可安裝消聲器作微聲沖鋒槍使用,微聲效果與MP5沖鋒槍相當。
MP7理論射速可達950~1000發/分,與其40發的裝彈量相比很不協調。為了彌補這一不足,HK公司後來又推出了MP7A1沖鋒槍,主要變化是射速降低了約100發/分。握把的防滑處理也有所變化。
全長 槍托折疊 420 mm
展開 640 mm
槍管長 180 mm
全寬 45 mm
全高(帶20發彈匣) 172 mm
槍重 不含彈匣 1.8 kg
槍彈 4.6 × 30 mm高穿透性全新槍彈(包括鋼心彈、被甲彈、空包彈、曳光彈等9個彈葯品種)
含20發空彈匣 1.9 kg
含40發空彈匣 2.0 kg
彈匣容量 20、40 rds
有效射程 200 m
發射方式 單發、連發
理論射速 950 RPM(MP7A1為850 RPM)
⑩ MP7的資料和使用人群
MP7
MP7沖鋒槍,原稱單兵自衛武器(PDW),1999年正式亮相,2000年被德軍採用作制式,此後MP7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各武器交易展覽會中,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如今的輕武器市場,MP7可謂大紅大紫,短短的2、3年時間里已先後出口到17個國家,銷售量直線上升,最近又有消息稱,美軍決定列裝 MP7沖鋒槍的最終改進型MP7A1沖鋒槍,主要配給指揮員和後勤人員使用。這個業績著實讓北約另一個輕武器業巨頭比利時FN公司眼紅,同屬單兵自衛武器的P90在市場拼搏了10多年卻只銷售了幾千支。現在看起來倒不是單兵自衛武器沒有市場,而是FN公司選錯了市場切入時機。 早在1970年代,美國柯爾特公司就已經製造出了單兵自衛武器,這就是柯爾特SCAMP樣型槍,但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注意。而單兵自衛武器的概念最早出現是在1980年代,隨著各國軍隊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車組人員以及後方的炮兵、維修人員及各種服務保障人員越來越多,要求這些非戰斗人員的武器質量輕,操作簡單,便於隨身攜帶,在遇到敵人突然襲擊時可以快速還擊,而隨著防彈衣防穿透能力的增強,則要求用威力較大的單兵自衛武器替代沖鋒槍和手槍。1980年代初,北約制定的武器威力標準是能穿透48層標准凱夫拉,而北約現在的標準是能穿透 200m處的CRISAT靶板(由1.6mm的鈦板和20層凱夫拉組成)。顯然發射9×19mm巴拉貝魯姆彈的沖鋒槍和手槍是無法達到這個要求的。 1980年代中期,隨著小口徑彈葯技術的成熟,法國的GIAT公司和比利時的FN公司相繼進行了小口徑單兵自衛武器的研製,GIAT公司研製的武器為ADR,FN公司研製的武器就是P90。1988年P90開始批量生產,其後不久, FN公司被GIAT公司並購。出於市場考慮,GIAT公司最終放棄了5.7mm ADR的研製,即使後來兩家公司分道揚鑣,ADR項目也沒再繼續。但是P90誕生後正趕上東歐巨變,東西德合並,各國軍費減少,北約裝備單兵自衛武器的計劃擱置下來,這也是P90一直沒「火」起來的原因之一。 盡管P90未能引起期待的轟動效應,但是也同樣觸動了德國的HK公司。 1980年代後期,正是G11無殼彈槍研製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於是HK公司以4.73mm口徑的無殼彈為基礎設想出了近程自衛武器(NBW)概念,並於 1990年4月製造出了樣槍。後來隨著G11的結束,發射無殼彈的NBW方案也終止了,但是近程自衛武器的設想並沒有終止。按照北約提出的單兵自衛武器的大體要求,HK公司繼續推進NBW的研製,並稱其為單兵自衛武器(PDW),同時採用了普通的銅殼槍彈代替無殼彈。2000年,PDW開始列裝德軍,並被正式命名為MP7沖鋒槍。 HK公司之所以將新的武器命名為MP7沖鋒槍而不是PDW,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20世紀末,軍隊遂行特種作戰和反恐任務逐漸增多,而許多戰斗環境迫使士兵要單手持槍射擊,例如:一臂受傷;由於攜帶主要武器(反坦克火箭,中、遠程狙擊步槍等)而使一臂不便與另一臂同時據槍;搶救傷員;從建築物和直升機上攀繩而下;操縱方向盤/棍棒或者直升機、車輛、船艇里的儀器設備,特別是在步兵上、下車和快速機動之時。顯然只將其定位在單兵自衛武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對於開拓市場也很不利。後來FN公司也效仿這種做法,不再提P90 PDW的叫法。 MP7沖鋒槍全槍長380mm,質量1.8kg(帶 40發彈匣),具有體積小、質量輕的特點。採用整體式高強度聚合物機匣,可裝配美軍標准(MIL-STD-1913)皮卡汀尼導軌,導軌上可安裝反射式瞄具。MP7配用4.6×30mm槍彈,彈道低伸,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在100m射程上,標准彈頭可以穿透CRISAT標准靶板及靶後150mm厚的軍用明膠塊。在200m處可穿透CRISAT靶板,在50m處對20 %軍用明膠穿深達280mm。 MP7的人機工效較好,在結構設計上十分注重可操作性,快慢機、彈匣扣、槍機保險等均能左右手操作,除更換彈匣外,整個操槍射擊過程完全可以由單手完成。MP7沖鋒槍野外分解結合方便,全槍僅由3個銷釘固定,只要有槍彈作為「工具」,用彈尖頂出固定上、下機匣和槍托組件的固定銷即可分解擦拭。 MP7沖鋒槍盡管是德軍列裝後的制式名稱,但是與原型PDW相比還是有很多變化的。最大的變化是應德軍要求在扳機上方增加了可雙手操作的槍機保險,提高了武器使用的安全性。此外槍托托底板部分加厚,握把進行了防滑處理,處理後的握把與USP手槍(通用自動裝填手槍)基本相同。為了滿足「21 世紀士兵裝備」(德國版的士兵系統)需要,德軍要求MP7能安裝更多的激光指示器等輔助裝置,因此,MP7沖鋒槍在 PDW的基礎上,在機匣上方安裝了較長的皮卡汀尼導軌,小握把右側也加裝了較短的皮卡汀尼導軌,可以用於安裝瞄準鏡、激光指示器、戰術燈等附件。 MP7沖鋒槍理論射速可達950~1000發/分,與其40發的裝彈量相比很不協調。為了彌補這一不足,HK公司最近又推出了MP7A1沖鋒槍,主要變化是射速降低到約900發/分。握把的防滑處理也有所變化。 MP7沖鋒槍採用伸縮式槍托,槍托可通過2個半圓形導桿在機匣內運動,最大伸長長度可達195mm。快慢機有3個位置,單發、連發和保險位置。前方小握把可折疊,其內側有可移動的卡銷。不需要小握把時,把它折疊到槍管下面,使用時,後拉卡銷,小握把便自動彈起。 MP7沖鋒槍槍口處有螺紋,平時安裝消焰器,也可安裝消聲器作微聲沖鋒槍使用,微聲效果與MP5沖鋒槍相當。 自成系統的彈葯體系 MP7沖鋒槍採用全新的4.6×30mm彈葯體系,目前已有包括鋼心彈、被甲彈、空包彈、曳光彈等9個彈葯品種在生產。HK公司之所以採用4.6mm口徑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HK公司在G11無殼彈槍的研製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因此對4.73×33mm尺寸范圍的彈葯有一定的了解;其二是在1960年代末,HK公司曾和西班牙賽特邁公司為HK36突擊步槍樣槍設計過4.6×36mm槍彈。這些經驗最終都被應用到了4.6×30mm槍彈的開發中。 MP7所使用的4.6×30mm槍彈比比利時P90 使用的5.7×28mm(FN SS190)彈還要小,彈頭的外露部分也少。與SS190彈採用銅被甲、軟鋼心、後方填充鋁的結構不同,4.6×30mm彈的彈頭表面覆銅被甲、鋼心結構,經過淬火硬化處理後提高了彈頭的硬度,在打中防彈纖維製品後不會變形,保證了良好的侵徹能力。除標准鋼心彈外,HK公司與英國皇家軍械公司下屬的雷德維爾.格林公司(Radway Green)合作,研製了一系列能滿足軍警作戰和訓練使用的4.6×30mm彈葯,包括專為美國市場研製用於戰斗和訓練的全金屬被甲彈;為德國國內使用而研製的變型彈頭;在危險的小環境中能立即釋放能量的警用彈;專為微聲沖鋒槍研製的亞音速彈;指示彈道的曳光彈;在50m距離上能擊穿俄式防彈背心的訓練彈;採用無鉛彈頭的易碎訓練彈,在接觸到堅硬物體表面時破裂,既可以在有防護措施的安全地帶進行實戰訓練,也可以在特定的環境如鑽井平台和原子能發電站作為實彈使用等等。 前途光明的MP7 MP7沖鋒槍可謂一路高歌猛進,已被德國KSK特種部隊、憲兵部隊以及英國SAS(特別空勤團)裝備,現即將被美軍裝備,並被德國聯邦國防軍確定為「未來步兵」 計劃中的武器裝備之一。該槍還參加了阿富汗戰爭、科索沃維和行動。此外HK 公司基於4.6×30mm槍彈的新型單兵防衛武器「終極戰斗手槍」(UCP)也即將問世,UCP手槍裝20發彈匣後質量約820g,與MP7沖鋒槍的20發和40 發彈匣通用。這是採用橫向彈匣供彈的P90和五七手槍所望塵莫及的。 MP7個人防衛武器。製造商:德國赫克勒-科赫責任有限公司(Heckler & Koch) 槍重:1.6kg 全長:380/590mm(托縮/托伸) 全槍寬:42mm 槍管長:180mm 閉鎖方式:槍機回轉式 彈匣容量:20/40 有效射程:200m 射速:950-1000發/分(MP7A1型約900發/分) 口徑:4.6*30mm
游戲中的mp7
CSOL中的MP7A1
MP7A1普通型,8000金幣三天,24000十天,64000三十天,可切換AB兩種模式,靈活應變,默認為A模式,可根據戰場狀況加裝瞄準鏡的B型,射速降低,適合中距離戰斗。缺點是子彈少,只有20發 MP7A1強化版,8500金幣三天,25500十天,68000三十天,去除了B模式,但子彈數增加至60發 雙持mp7
雙持MP7A1,僅限生化2,3 拾取補給箱可得,雙手各持一把MP7A1,子彈數為原MP7A1的4倍,提供連續80發無間斷的強大火力。 反恐行動 MP7個人防衛武器,後坐力較低,且射速快,單發威力不高,較低的重量保證了使用者的機動性。 幣種狀態:銀幣
穿越火線中的MP7
MP7是CF中沖鋒槍射速最快的槍,但是子彈威力卻是排倒數第二(倒數第一是UZI),近距離打頭都需要2-3發子彈(滿血無防彈)。後坐力小、換彈速度快、持槍速度快,重量比UZI略重些,這些是它的主要特點。建議打法:也是近距離的纏斗,一定要發揮它射速快和後坐力小這個特點,盡量不要在中、遠距離打,它是沖鋒槍,子彈的射程有限!價格是 9500GP,上等兵以上等級可以裝備這種沖鋒槍。 MP7個人防衛武器。德國赫克勒-科赫責任有限公司(Heckler & Koch 公司)製造。 製造商:Heckler & Koch 槍重:1.6kg 全長:195mm 彈匣容量:40/80 有效射程:200m 射速:950-1000發/分 口徑:4.6*30mm
EA DICE作品戰地2中的MP7
在戰地2資料片特種部隊中,英國特勤的工兵使用Mp7,速度極快,近戰能力優秀。 另外在原版、AIX中也有MP7的身影,原版需要解鎖,AIX中則是作為狙擊手的自衛武器取代手槍出現 Valve Software作品半條命2(HALF-LIFE2)中的MP7 在半條命2中出現的為MP7改良型,性能優良,彈夾容量為45發,槍械頂部配備皮卡汀尼導軌,裝有光學瞄準具,另掛載有榴彈發射器,可對扎堆敵人造成大面積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