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諾頓等效電路
一,求短路電流Isc
Isc=3×1/(2+1)=1(A)
圖③諾頓等效電路
Ⅱ 這個諾頓電路的短路電流怎麼求
2(1-isc)=2isc+3。
Ⅲ 求圖中所示電路的諾頓等效電路
用疊加原理來解題。
(1) 電流源單獨源作用,電壓源短路:
Uab2 = 30 * 60 / 120 = 15V
(3) 合並:
Uab = 45V
(4) 電壓源短路、電流源開路,求等效電阻:
Rab = 60//60 = 30Ω
Is = Uab / Rab = 1.5A
Ⅳ 這個電路的諾頓等效電路怎麼求
解:將a、b短路,設抄短路電流為Isc,方向向下。顯然60Ω電阻也被短路。
由於電路結構仍稍微復雜,可考慮使用疊加定理:
1、30V電壓源單獨作用時,1.5A電流源開路。(圖1)
電路中成為兩個迴路,30V——40Ω——a——b——20Ω為一個迴路,另外一個迴路對Isc無貢獻,所以:I'sc=30/(40+20)=0.5(A)。
2、1.5A電流源單獨作用時,30V電壓源短路。(圖2)
電流源外部電路結構為:40Ω電阻並聯20Ω,然後串聯(5Ω並聯25Ω)。所以40Ω並聯20Ω電阻的總電流為1.5A,根據並聯分流,所以:
I"sc=1.5×20∥40/20=1.5×40/(20+40)=1(A)。
3、疊加:Isc=I'sc+I"sc=0.5+1=1.5(A)。
再將電壓源短路、電流源開路,得到:Req=Rab=60∥(40+20)=30(Ω)。
所以,諾頓等效電路參數為:Isc=1.5A,Req=30Ω。
Ⅳ 電路 戴維寧諾頓等效電路
1、先將需求物理量的元件從電路中斷開(或短接),並設兩端節點為a、b。
2、由於回元件的斷開(或短接),電路結構答得到簡化,根據其他的分析方法,計算出斷口處的斷路電壓uoc=uab(或短路電流isc);
3、再將內部的電壓源短路、電流源開路,計算出埠的電阻即為req=rab;
4、uoc和req串聯即為戴維南等效電路;isc和req並聯即為諾頓等效電路。
Ⅵ 諾頓電路和戴維寧電路怎麼區分
諾頓是等效成電流源並聯電阻,戴維寧是電壓源串聯電阻,兩者又可以相互等效
Ⅶ 求圖所示電路的諾頓等效電路
解:將埠短路,設短路電流為Isc,方向向下。
4Ω電阻兩端電壓為內8V,則其電流為:I1=8/4=2(容A),方向向下。
根據KCL:Isc+I1+(-3Ia)=0,Isc+2+(-3Ia)=0。
針對右邊的節點,由KCL:-3Ia+2=Ia。
解方程組:Ia=0.5,Isc=-0.5。
再將電壓源短路、電流源開路,從埠外加電壓U,設流入埠的電流為I。
2A電流源開路,則有:-3Ia=Ia,所以:Ia=0。受控電流源-3Ia=0,相當於開路,4Ω電阻的電流為I。
所以:U=4I,Req=U/I=4(Ω)。
諾頓等效電路為:Isc=-0.5A的電流源、並聯Req=4Ω的電阻。
——戴維南:同樣可求得Ia=0.5A,則:Uoc=-8-(-3Ia)×4=-8+3×0.5×4=-2(V)。
Req=Uoc/Isc。
Ⅷ 求戴維寧電路和諾頓電路
解:埠斷開,i=0,受控電壓源12i=0,相當於短路。電路等效為兩個2Ω電阻串聯,接於回6V電壓源答。
i=0,1Ω電阻電壓為零。所以,Uoc等於垂直的2Ω電阻兩端電壓:Uoc=6×2/(2+2)=3(V)。
電壓源短路,從埠外加電壓U,設流入埠的電流為I,則I=i。
2Ω電阻和2Ω串聯12i=12I的電壓源並聯,端電壓為:U-1×i=U-1×I=U-I,所以並聯的兩個支路電流分別為:(U-I)/2,(U-I+12I)/2,方向向下。根據KCL:
(U-I)/2+(U-I+12I)/2=I。
整理,得:2U=-8I,所以:Req=U/I=-8/2=-4(Ω)。
Ⅸ 這個電路的諾頓電流和電阻是多少
圖中已知,
電源電壓是U=10伏
R1=10歐姆
R2=5歐姆
則電路的總電阻
R=R1+R2=10+5=15歐姆
則電路的總電流是
I=U/R=10/15=0.67A,
電路的總功率
P=UI=10×0.67=6.7瓦
Ⅹ 諾頓等效電路
解:埠a、b短接,短路電流為Isc=Iab,從上向下。
2Ω電阻電流為U/2=0.5U,方向向右。KCL:垂直3Ω電阻的電流為0.5U-Isc,方向向下。
KVL:U+3(0.5U-Isc)+1.5U=12,4U-3Isc=12。
3Isc=3×(0.5U-Isc)+1.5U=3U-3Isc,U=2Isc。
解得:U=4.8,Isc=2.4。
電壓源短路,從a、b外加電壓U0,設從a流入的電流為I0。
受控源支路的電流為:U/2+I0=0.5U+I0,方向向下。
U+3×(0.5U+I0)+1.5U=0,解得:4U+3I0=0,U=-0.75I0。
U0=3I0-U。U0=3I0-(-0.75I0)=3.75I0。
所以:Req=U0/I0=3.75(Ω)。
另一種求法:短接埠後,設最下端為公共節點。三個電阻公共節點的電位設為U1,根據節點電壓法:
(U1-12)/2+(U1-1.5U)/3+U1/3=0。
補充控制源方程:U1-12=-U,U=12-U1。
解方程組:U1=7.2,U=4.8。
所以:Isc=U1/3=7.2/3=2.4(A)。
再一種求法:先求戴維南電壓。
右端3Ω電阻無電流、無電壓。剩餘的2Ω、3Ω電阻串聯,電流為U/2=0.5U。
所以:U+3×0.5U+1.5U=12,解得:U=3(V)。
所以:Uoc=Uab=-U+12=-3+12=9(V)。
再類似上面求出:Req=3.75Ω,所以:Isc=Uoc/Req=9/3.75=2.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