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圆磨床维修怎么学
首先要会操作,然后想办法到机床厂学装配,然后售服
磨削论坛可以交流磨削技术知识 没事的时候可以关注下
2. 典型机床的维修技术的论文
可以买一本,机床维修方面的书,就解决了。
内容太多。不好仔细回答。我就是搞机床维修的。
3. 磨床的维修经验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静压轴承也广泛用于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的主轴。一拖股份公司第一发动机厂,有许多静压磨床和静压金刚镗头,在维修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几点经验。
1.小孔节流器
1.将内部节流改为外部节流,并加装压力表即时显示上下腔压力。使维修保养方便,特别是可以很容易地定期清洗,这是内部节流器无法比拟的。
2.节流比。节流比β的理论值是1.2~1.5之间,而根据多年的经验以1.25为佳。这样在维修中,需要对主轴的几何精度、前后轴瓦的几何精度、同轴度、圆度及锥度进行严格控制,以便保证β值。根据机床的承载能力确定e 值(主轴与轴瓦几何中心的偏心量),使β值最佳。
3.各油腔在不装主轴时,各个出油口的油柱必须一致(观察法),若不一致,应采取改变节流器孔径的方法,改变其流量。以4腔为例,一般下、左、右腔的油柱在20~25mm之间,小孔直径为0.25~0.4mm。
2.薄膜反馈节流器
薄膜反馈节流轴承刚度是很大的,但机床在运行中也常出现抱瓦、拉毛、掉压等现象。薄膜反馈最关键的是薄膜,实践中认为,轴瓦抱死、拉毛的主要原因是:①薄膜塑性变形所致;②反馈慢。外载突变时,薄膜还没反应时,轴与瓦已经摩擦了;③薄膜疲劳。薄膜使用时间长,疲劳变形,相当于改变了反馈参数。
增加薄膜的厚度和改用一些耐疲劳的材料,均可收到良好效果。一般是采用刚性膜、预加载荷、预留缝隙的方法。具体作法是:将1.4mm厚的膜改为4mm厚刚性膜,在下腔垫0.05mm厚的锡箔纸,使主轴调整到比理想位置高0.05mm的位置。目的是当主轴受力(砂轮重量、切削力)后,恰好返回到理想中心。
3.供油系统的改进
静压轴承供油系统中,除粗滤、精滤外,其余各元件对静压轴承具有保护作用。在原系统基础上对供油系统进行改进。
1.在节流板后的出油口接压力继电器和压力表(原来在蓄能器前面),这样可使操作人员看见腔压与进口压力的大小。当其压差大于一定值时,以便立即停机,以免轴瓦抱死。如:进口压力2MPa,出口腔压1.2~1.6MPa,低于1.2MPa就要停机。
2.增加数字检测装置
静压轴承的主轴与轴瓦之间有0.04~0.05mm的间隙,其间的油液有一定的电阻值,检测这一阻值的变化,就可以得知期间隙的大小。以主轴为一极,轴瓦为另一极,测量其阻值变化。将此信号处理后发至光电报警器和控制系统放大器,控制主轴电机的启停,以此来避免轴与瓦的摩擦。
4. 数控外圆磨床故障~~专业维修师傅进
也没来见你说是报废的源情况,
是磨出来:扁的,还是:圆,但直径小 。
装夹是双顶么??双顶的夹持力的大小控制合理否?
照你这个小于半丝的精度来说。
我估计是:机床整体震动或轨道精度降低,或砂轮主轴震动,
这个我怀疑是机床安装机构的问题,或者说是机床使用一段时间后要修正机床的位置,及导轨的间隙调整,以及轨道的水平,垂直等等的,
请问你的机床,多长时间调校一次,??
要让工件达到图纸要求,首先一条就是:机床要达到或超过图纸工件的精度要求。
考虑两个方面,
1.床身导轨由于使用时间过长,缺乏保养,间隙过大,
建议把机床轨道间隙调紧一些,,
磨削时产生轻微的让刀现象,就是说你吃刀量小的时候工件尺寸就是对的,一旦过大,尺寸就会有变动,
2,双顶的精度是否足够,使用时间是多长??有没有跳动。??以秒来讲,肯定达不到
一般说来向小于半丝的精度,双顶肯定是达不到要求的,转动顶针的间隙问题
还有我看别人的普通的外圆磨一般是随时检测,一般3到5根轴就要修正,或者检查,实时尺寸
5. 我们公司要求每位员工提合理建议 本人是做外圆磨床的 不知道怎么写
如果你是制造外圆磨床机器的,可以提一些改进建议,让机器更好用!
如果你是用外圆磨床来加工其它机械零件的,可以提建议制作一些模具,使磨床能加工更多种类的零件!
6. 磨床常见的维修问题
问,你借你当女官的摩托,我站维修我站。
7. 外圆磨主轴如何维修
新轴不刮
8. 外圆磨床定数不好怎么维修
1320外圆磨床磨工件出现火花越来越大的解决方法:首先检查磨床主轴是否跳动,砂回轮是否进行答静平衡校正,以及检查工件大小头是否过大,工件是否出现椭圆,工件的两端顶针孔是否问题等原因,以上原因都能造成磨床磨削时出现火花越来越大现象。
9. 外圆磨床的修理
磨出的外圆面光洁度不好、有爬行是砂轮平衡问题、磨头轴瓦问题. 如光洁度、不圆度都很好,就是尺寸上有出入,要检查砂轮的进给系统及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