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绍兴订婚有什么习俗
绍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订婚习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特色。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绍兴订婚习俗:
1. 提亲礼:男方家庭代表一般由长辈或亲戚带领,带着礼物和彩礼,前往女方家中提亲。在女方家中,男方代表会向女方父母表示男方对女方的真诚爱意,并商定婚期和其他细节。
2. 定情礼:男方家庭在提亲后,会送一些定情礼物给女方家庭,以示诚意。这些礼物可以是金银首饰、红包、茶叶等。
3. 过大门:男方家庭在婚礼前一天,会带着婚礼用品和彩礼,前往女方家中进行“过大门”仪式。男方家人需要经过一系列“关门过槛”的考验和挑战,以取得女方家人的“放行”。
4. 交换婚礼物:男方和女方家庭在婚礼前会互相交换婚礼礼物,以示双方的尊重和祝福。这些礼物通常包括金银首饰、红包、衣物、家居用品等。
5. 婚前宴席:在婚礼前,男方家庭会邀请女方家庭共进一顿丰盛的宴席,以庆祝即将到来的婚礼,并进一步加深双方的感情。
6. 婚礼仪式:绍兴的婚礼仪式通常包括迎亲、拜堂、敬茶、交换戒指等环节。这些环节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绍兴的订婚习俗因地区和家庭而有所不同,上述仅为一般性的介绍。实际情况可能因个人选择和时代变迁而有所差异。
『贰』 江苏有那些地方戏剧种
1、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三省交界一带,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清道光前后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形成以演唱“两大戏”、“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后吸收青阳腔和徽剧的音乐和表演艺术以及民间音乐,演出了大戏。
黄梅戏的主要唱腔,大戏有平词、火工、二行、三行、彩腔等;小戏多用各自独立的唱腔。由于在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长期流行,用当地方言讲唱,形成了独特风格,所以曾被称为“怀腔”。
2、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戏曲之一。粤剧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
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据说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俗称:白话),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粤语华人的移民及其对粤剧的喜爱和传唱,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新加坡素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
3、柳琴戏
柳琴戏是江苏省和山东省主要剧种之一,分布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因其唱腔有拉魂动魄的魅力,故民间一直称其为“拉魂腔”。50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始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柳琴戏在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及毗邻地区的剧种音乐,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备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多姿,腔调高亢华丽为观众钟爱,百听不厌。
4、越剧
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越剧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
越剧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