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梯坏了要启用维修基金业主不签字怎么写温馨告示
随便写个告示就可以,电梯坏了没钱修,业主不同意用维修基金就一直停着,业主比物业急的,放宽心,慢慢等
2. 关于怎样写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报告
物业专项维修资来金使用方案
XX物业小区位源于XXX(地址),由于XXXXXXX(原因)现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进行维修,共申请物业专项维修资金XXX元,涉及维修XXX户,建筑面积共计XXX平方米,每平方米分摊XXX元。具体使用方案如下:
一、维修工期及人员
由XXX(人名)负责维修,维修人员共有XX人,在XXX天内维修完成。
二、维修材料及相关费用明细
水泥:XX吨 XXX元
沙: XX吨 XXX元
人员工资: XXXX元
…
三、维修其他相关事宜
(1)、维修后,由涉及维修的XXX,XXX,XXX(业主名字)进行物业专项维修工程竣工验收,并签验收合格证明。
(2)、维修过程中,发现新的其他需要维修的问题将重新制定物业专项维修方案,本方案无效。
(3)…
XXX小区
X年X月X日
3. 房屋公共维修基金公告怎么写
一样
4. 关于启用维修基金给业主的通知怎么写
您好,您可以上网络查找,按照那个格式把内容写清楚就可以了,望采纳
5. 申请维修基金需要上门让业主签名的通知怎么写
标题: 关于申请维修基金需业主签名的通知
正文: 因 几单元几栋哪里哪里什么版原因导致房屋需要维权修,经业委会商议一致决定申请维修基金来对几栋几单元的情况 进行维修,申请维修基金需各业主签名同意,望各业主积极配合。 特此通知
XXX物业
6. 小区物业申请维修资金公示怎么写
x栋xx单元xxx客卧、主卧屋面渗水维修
公共维修资金使用申请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第七条、第二小条: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和《云南省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房屋的维修责任,按下列规定划分:(一)室内部分,由业主负责维修;(二)房屋的外墙面、楼梯间、通道、屋面、上下水管道、公共水箱、加压泵、电梯、机电设备、公用天线和消防设施等房屋的本体公用设施,由业主委会会委托物业管理公司定期养护和维修,其费用从房屋维修基金中支出等相关规定。
2014年5月18日、x栋xx单元xxx业主保修家中漏水,经现场查看并测量,该户家中客卧屋面有渗水性霉斑约0.5平方,主卧墙面位于栋与栋间伸缩缝处有漏水引起的回潮痕迹明显,原因为原有柔性防水层老化,伸缩缝南北向,长约10.5米,宽约0.6米,无明显裂痕;适用于公维金使用范围。施工方案及预算如下:
一、拆除屋面漏水位置防水层6.8个平方、3工时,单价:150元/个,计:450.00元;(含水泥砂灰层、基面清理、二次搬运)
二、重做屋面漏水位置防水层10.2个平方、单价:45元/平方,计:459.00元;(含伸缩缝内折边面积;K1:1一布两涂)
三、室内漏水屋面恢复,2工时、单价:130元/个,胶水、飞粉、乳胶漆材料:120元,合计:380.00元
以上一至三项直接费用为:1289.00元,承修方管理费、税利计11%为:141.79元,本次维修费用供计为:1430.00元。(大写:壹仟肆佰叁拾元整)
为确实保证业主正当权益,我公司将在此公告公布之日起15日内进行问卷调查,涉及业主2/3以上同意后,实施维修。 涉及户数为 户。(涉及 栋全体业主)
特此公告
xx市xxxx小区 xx市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业主委员会
2014年 月 日 2014年 月 日
7. 居民小区维修基金该怎么写通知
可以去房产管理部门申请维修基金里面的钱
而且小区的房子还在保修期内,房屋出钱质量问题应该开发商来修
每个业主再办理房产证的时候都交了一笔维修基金的钱
8. 物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申请书怎么写
关于xxxxxxxx申请专项维修资金
因xxxxxxx损坏(或者其他原因),给业主的生活(或出行内)带来不便,但容因维修金额巨大,物业无力承担,现征求本小区业主委员会同意,申请专项维修资金对xxxxxxxx进行施工维修!
落款(xxxxx物业公司)
年月日(物业公司敲章)
额。。。。你再改改看???
9. 小区动用维修基金修监控的通知怎么写
通知?应该叫公示吧。物业公司按照实际情况整理出维修资金的使用方案。专业主大会(或属者业主委员会)审核,房管局备案,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审核。总之挺麻烦。
有些附属设施维修资金不支持。这个想清楚了。最好咨询一下管理中心。
要是公示的话,最好把实际情况写清楚,说明维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附带业委会的落款,这样更能贴近业主。
希望能给你参考
10. 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解决维修资金的报告怎么写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现将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一、 危房改造工作情况和进展全市现有农村中小学958所,在校学生人数27.6万人,其中:中学生9.8万人,小学生17.8万人,全市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65.6万平方米。危房改造情况。据2001年危改初期统计,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9.7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6.0%;其中:D类危房 6.3万平方米(所谓“D类危房”是指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属危房中程度最重的一类,此类房屋必须立即拆除),C类危房2.9万平方米(C类危房指房屋局部出现险情,维修后尚可继续使用),B类危房0.5万平方米(B类危房指房屋个别构件出现险情,可继续使用,但需抓紧维修)。自2001年实施“危改”工程以来,全市已改造或拆除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8.3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2.2万平方米;已改造C、B类危房4.5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2001年统计的D类中小学危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危房的产生。截止2004年10月,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剩余危房面积3.1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1.9%;其中:D类危房2.7万平方米;C、B类危房0.4万平方米。自危改工程实施以来,我市争取中央、省资金 1148万元,国债资金621万元,市投入及配套资金2545万元,县(市)区以下自筹资金4575万元,其中县(市)区以下债务投资2194万元。 二、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2001年国家实施危改工程以前,我市即实行危房改造资金各级财政调剂一点,群众献工献料捐一点,学校自筹一点,解决了一大批校舍危房;2001年以后,国家、省重视危房改造工程,以及2003年政策调整,原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投入变为由政府投入,加大了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使我市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成效。但是,由于我市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中小学危房边改造边有新的不断产生,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危房改造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一直没有走出低水平突击改造和重建,一段时期后又集中出现危房的恶性循环,缺乏良性运行机制。二是由于多年来中小学校舍紧缺,且没有稳定的建设及维护资金来源,致使部分校舍得不到正常维护,超期服役,客观上增加了中小学危房数量。三是中小学危房的定期普查、科学鉴定、动态预警和滚动解决措施不够得力,校舍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三无”(无勘察设计、无规范标准、无施工资质)工程不少,使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太低,建设过程中即存在质量隐患。四是由于地震、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中小学校舍的损害程度比较严重,加上自然老化作用,使部分校舍未达到使用年限即成为危房。 三、危房改造工作的几点做法根据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2001年年初对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普查结果,截止2000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6省(直辖市)及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之外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农村中小学各类危、破校舍8400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9.6%;其中:D类危房5700万平方米,C类危房2000万平方米,B类危房700万平方米。大量危房的存在,不仅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安全,而且也制约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为保证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切实改善基础教育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国务院决定由教育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各安排10亿元,共30亿元,从2001年起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基本消除现存中小学危房。2003年8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的启动已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市在危房改造工程中,与教育布局调整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做法如下:一是在危房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遵循四项原则,(1)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合乡并镇相结合;(2)坚持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3)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布局调整不搞“一刀切”,危房改造不搞“花架子”和“锦上添花”,坚持“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确保校舍建筑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4)实行项目管理。中央和省“工程”专款优先用于解决现存农村中小学危房中最危险的D类危房。二是统筹规划,设立机构,明确责任。实事求是,普查摸底,根据省危改办的要求和安排,2001年6月,我市自下而上对全市中小学危房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逐校填报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申请表》,逐级建立了危房改造项目数据库,作为实施危改工程主要依据。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和实施危改 工程项目。市政府成立了鞍山市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教育局),负责日常工作,制定危改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各县(市)区危改工作,并对中小学危改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意见》等文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健全,保证了危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省危改办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消除现存D类危房,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危房的产生,建立中小学危房改造有效机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具体在实施危房改造中,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计委等部门一方面已经建立并落实了以协调、交流、服务为内容的例会制度,各部门有分工、有合作,责任明确;另一方面实行责任管理,明确市、县(市)、区是危改的第一责任主体,市长、县长、区长是危改第一责任人,以确保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保质保量完成。三是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危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市、县(市)区两级分级分担负责的原则,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千山区充分利用国家的专款,制定好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计划(配套资金要先到位)。建设规模超过现存D类危房面积的资金由当地政府自筹,重点改造县城以下农村中小学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