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礼炮”7号航天站都有哪些用途
1982年4月19日,前苏联发射了“礼炮”7号航天站,先后共接待11批28名宇航员,驻站机组人员中有第一个包括女宇航员萨维茨卡娅的混合乘员组,还创造了3名宇航员1984年在太空连续飞行237天的最高记录。“礼炮”7号在载人运行的1250天中曾先后与无人货运飞船“宇宙1686”、“宇宙1443”、载人飞船“联盟”49号、“联盟”415号等10艘载人飞船实现了航天器太空“三位一体”的对接航行,创造了航天史上又一个“第一”。
新型航天站的构造与“礼炮”6号基本相同,它还为宇航员准备了新型航天服和专用修理工具,使宇航员可在站上任何部位进行维修,更换部件。1983年3月,新型无人货运飞船“宇宙1443”号发射上天。不久,这个大型航天器自动对接成功。同年6月27日,载人宇宙飞船“联盟”49号发射入轨,它准备与“礼炮”7号、“联盟”49号完成一次“三位一体”太空对接。经过绕地飞行一天,对接准备工作完成。
对接最重要的动作是首先保证使之运行轨道完全一致,然后就是要求极高的准确性。“联盟”49号宇航员追赶到与航天站还有110米的距离时,就完全靠自动驾驶仪以每秒90厘米的速度自动接近。到接近完全靠在一起时,地面指挥中心发出指令:“对接”两个航天器开始缓缓地“软接触”。定向杆轻轻插入对接框的槽内,减震器开始工作,仅用了15分钟就完成了全部对接程序。“礼炮”7号的此次“三位一体”对接,为以后的多元复合体的组成提供了重要经验。“礼炮”7号航天站创造了最终工作寿命达8年之久的最高纪录。
❷ 在《太空救援》影片中,宇航员看到的“绿光”究竟是什么
上周六,到影院看了一部科幻大片《太空救援》,的确还蛮不错的,抛开剧情且不谈,独论画面着实震撼。
当然,我很少看电影,也很少写影评,更没拿过官方给过的广告费,哪怕是抽奖的机会也没给我,但我还是想写写自己的想法,权当复刻心情,仅此而已。
❸ “礼炮7”号空间站的修复是如何进行的
当“联盟T13”号飞船接近“礼炮7”号时,专家们在地面测控中心的显示屏上看到两个同轴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相互不平行,大约成70°~90°的交角。这意味着太阳能电池定向系统不能工作,同时也表明电源系统可能降能工作着,也可能已完全不工作。
“联盟T13”飞船和“礼炮7”号空间站对接之后,证明了这个判断是对的,电源系统确实不再工作。由于电源系统不能供电,空间站及其设备都已冻结——因为仪器、组合单元和机械不能在0摄氏度以下工作。很显然,气体成分支持和控制系统也不能工作。航天员不知道不带气体面具是否能够进入空间站,因为有可能是由火造成损坏而使站内无空气。在检查飞船和航天站之间的密封紧贴性时,航天员在“礼炮7”号的对接舱打开了空气锁并使对接舱和运输飞船之间的压力相等。在他们进入“礼炮7”号空间站的工作舱之前,弗拉基米尔·捷尼贝可夫和维克多·塞维尼克打开压力均衡阀并取空气样品。空间站的气体成分分析显示,它没有含有害杂质和有毒物质。确信这点之后,航天员打开盖并进入空间站工作舱。舱内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
在对接舱,弗拉基米尔·捷尼贝可夫检查其中一个插座的电压,结果是零,最坏的情况已被证实。在工作舱,航天员试图从控制台送出一些命令,毫无反应。看一眼缓冲电池的电荷指示器,表明主电池的电完全放光了。
发生了什么事?空间站的技术状况如何?还可能在里面工作吗?这一连串的疑问摆在两位航天员的面前。除非空气能净化,否则在空间站内工作一天之后的二氧化碳浓度会达到危险的程度。空气再生系统由于没有电源而不能工作。但是除非乘员立即开始工作,否则他们不会发现故障并把它们排除。他们采用来自地球的建议,安装了一个临时通风系统,并接通第一个空气再生器。
接踵而来的问题是,有可能修好电源系统吗?开头,专家相信,如果电池坏了,不可能修好系统,但是寻找一种办法使空间站重新工作是首要的。
电源系统母线内没有电流,太阳能电池在光线一面时也是一样。这表明后者和缓冲电池不连着。因此,必须首先将太阳能电池和电源系统母线连接起来,以便对缓冲器电池再充电,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激活遥控开关线圈(自动、非人工)。航天员不可将它连接运输飞船的电源,因为空间站的电路可能有故障,有可能会因此而毁坏飞船的电源系统,其结果就不可能回地球了。
工作人员最后拟定了一个复杂的、使电源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的修理程序。
根据地面测控中心的提议,航天员从电源系统母线上取下化学电池,找出故障电池并从线路中移去。幸运的是,8个电池只有2个是坏的。航天员希望把剩下的电池直接连接太阳能电池,以便对它们进行充电。根据地面的指示,航天员用电缆于1985年6月10日开始对第一节电池充电。运输飞船的高度控制系统定向空间站,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得到最好的照明,并对化学电池充电。经过了若干小时,第一组已部分充上了电,它连接着电源系统母线。于是航天员接通遥控系统。地面测控中心这时已能评估空间站系统和组合的一般状况以及温度,但是空间站还在继续“取暖”。第一组电池充好后,其余电池组同时充电。接着航天员终于找到了电源系统停止工作的原因。在正常情况下,缓冲化学电池一旦充好电后,传感器就切断太阳能电池。但传感器出了毛病,发出一个错误的信号,切断了所有电池,并阻止它们今后再充电。每次空间站围绕地球飞行时,程序定时器发出连接太阳能电池的指令。但是在关键时刻,传感器把它们切断了,缓冲化学电池的电能马上耗尽。由于电池不工作,空间站上所有仪器和设备也停止了工作,空间站内温度也就降到0摄氏度以下。
如果当时有航天员在场,或者和地面无线电联系不中断,出了故障的传感器会被更换,或者用无线电信号断开传感器;地面测控中心曾不仅担心电源系统,而且也担心在仪表、组合以及机械中的温度会接近零摄氏度或甚至低于零摄氏度,因此水会冻结,水供系统会停止运转。
专家们估计,可能需要若干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来加温。空间运输飞船只有一个有限的给水系统,能维持其乘员8天之用。考虑到“礼炮7”号站上有两小箱冻水以及一些在紧急时刻航天员可以使用的水,假使航天员把水的消费减到最低限度,水供也只能坚持到1985年6月21日,至多6月23日。
缓冲电池充好电后,弗拉基米尔·捷尼贝可夫和维克多·塞维尼克修复了电子线路。电源系统、太阳能电池、定向系统、热调节和遥测系统又重新开始工作。接着,开关打在照明位置,温度上升。到1985年6月16日,水供系统中的冰融化了,所以可以从中取水,危机终于克服。
给空间站加温必须谨慎进行。由于大气中已冷却的蒸汽已经集中和冻结在空间站的墙上,航天员不能打开恒温控制线路,否则冻在墙上的湿气会蒸发并凝结在冷的仪器、设备零件和连接器上,引起它们的故障。因此,航天员首先加温空气、仪器和其他设备,然后才打开恒温控制线路。
1985年6月13日,航天员检查高度控制系统、交会设备和推进系统,除非这些单元能正常地自动工作,才能完成交会、对接。否则以后要来的货运飞船不能和空间站对接。测试完之后,测控中心发射了一个“进步”号货运飞船。1985年6月23日黎明,“进步24”号货运飞船成功地自动对接在“礼炮7”号空间站的第二个对接舱口上。该飞船送去了新的一套缓冲化学电池、供给用水、燃料和为下一步载人飞行需要的重要仪器和设备。在地面工作人员的配合下,航天员又进行了研究工作并完成了实验计划。
修复后的“礼炮7”号空间站,又工作了相当一段时间。“和平”号空间站入轨后,通过运输飞船的太空穿梭飞行,将仪器设备从“礼炮7”号转运到新一代的“和平”号空间站后,“礼炮7”号航天站就停止使用。
❹ “礼炮7”号空间站的主要弱点是什么
“礼炮7”号的主要弱点是:座舱越来越显得狭小,使本应装在工作舱的许多设备被迫塞进了居住舱;空间站内部操纵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两个对接口还嫌太少等,这些都亟待改进。
❺ 太空救援真实结局是什么没看懂能不能说说
《太空救援》的真实结局:
6月23日,从苏联发射的进步24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礼炮7号空间站,带来了重要的补给,两位航天员开始后续工作。之后,维托克在礼炮7号上工作了169天,后来乘坐联盟T-14飞船返回,弗拉基米尔则工作了110天,乘坐联盟T-13飞船返回。后来,他们都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
剧情简介
1985年,“礼炮七号”突然和飞控中心失去了联系,空间站随时可能发生爆炸,损害国家形象并导致人员伤亡。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经验丰富的苏联宇航员费奥多罗夫(弗拉季米尔·弗多维琴科夫饰)和工程师阿约金(巴维尔·捷列连科饰)临危受命。
面对堪称世界航空历史上难度最大的一次非合作对接,两位勇敢的太空战士迎难而上,在一切都是未知的不利局面下,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这个巨大的“钢铁堡垒”。
❻ “礼炮7”号空间站发射的目的及成就有哪些
“礼炮7”号空间站发射的目的是继续进行在科学和国民经济领域里感兴趣的科技研究和实验活动。在运行期间曾有9艘“联盟T”载人飞船、11艘“进步”号和“宇宙”号货运飞船与之对接,先后接纳9批(22人次)宇航员来站工作。宇航员们两次刷新航天记录,完成了大量的天、地观测、科学研究和工艺实验。
❼ “礼炮7”号空间站退役后还进行什么工作
“礼炮7”号空间站于1986年8月停止了载人飞行,与“宇宙”1686号无人货运飞船组成的“两位一体”空间复合体转移到更高的轨道上飞行,并继续自动地收集、发回站上各系统工作数据,为研制未来的宇宙复合体、轨道平台提供依据。
❽ 电子礼炮的维修 以及如何安全使用电子礼炮
礼炮使用前的准备
使用电子礼炮时首先打开电源开关,检查电瓶电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接着打开氧气与液化气阀门,检查氧气和液化气是否充足,同时检查是否有异常的声音或异常气味。如果一切正常只要按一下遥控器的操作键,电子礼炮就会发出强烈的震撼声,并且可根据环境情况随意调整声音大小。
一、本产品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建议连本产品的供气瓶存放于安全通风处,供气瓶表面的温度不得大于45度。严禁供气瓶靠近一切火源、热源、注意防尘;夏季严禁在烈日下暴晒,以免导致气瓶升温,从而酿成严重的事故。
二、严禁在供气瓶周围使用明火,供气瓶上严禁沾染油类、脂类、垢类或其它易燃物体。
三、电子礼炮在使用存放过程中,遇下雨一定要防止炮膛内进水。如:炮筒进水易造成礼炮点火困难,严重时还会造成电脑主板烧坏而功能失效。遇雷雨天气要用防雨罩封闭炮管,积极做好防雨工作;避免造成内膛生锈,从而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如不慎进水导致无声的,可倾斜炮管,放空炮膛内存水凉干即可正常使用。平日应注意防潮防锈,应经常擦拭本品,保持本产品的清洁状态;擦拭时应选用干净、柔软、吸水性好的布料。
四、该产品经严密技术鉴定,精心构造而成,严禁私自改装、改造等行为,如遇技术故障,请拨通咨询电话可获得技术支持。
五、礼炮打不响的检查与维修
如果礼炮打不响,首先检查电源是否于规定的电压相匹配,氧气和液化气气压是否足够,如以上均正常,可能是控制点火部分或供气部分出现了异常。具体操作如下,关闭氧气和液化气阀门,按下遥控器供气键倾听电磁阀是否有叭嗒的声音。如正常应逐步检查点火部分有无吱吱的点火声,如按所有按键均无点火声可能是遥控部分出现了故障。这时请使用手动操作,如手动操作正常重点检查遥控部分。如其中一管出现故障应重点检查连接导线、高压包及火花塞,如电路正常还应检查气路是否有故障(如气管脱落或堵塞最好请专业人士进行维修),经过以上检查一般故障均能排除。
警告:不要面对炮管口,不要对准火花塞口试火,如不甚导致煤气液化气泄漏应及时堵漏,维修时要等气味散去后再进行操作,以免引起液化气中毒。
焊接前首先等炮管内的余气散去,确认散尽后再进行焊接,焊接时先关闭电源,移出氧气瓶,液化气瓶及车内的易燃物,准备好灭火器材,应注意其他人不得对准炮口或靠近礼炮,以免造成意外
❾ “礼炮7”空间站停止载人飞行之后它显现出的不足和最终结局如何
“礼炮7”号很好地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于1986年8月停止了载人飞行,与“宇宙”1686号无人货运飞船组成的“两位一体”空间复合体转移到更高的轨道上飞行,并继续自动地收集、发回站上各系统工作数据,为研制未来的宇宙复合体、轨道平台提供依据。就是这个“礼炮7”号空间站创造了最终工作寿命达8年之久的最高纪录。“礼炮7”号的主要弱点是:座舱越来越显得狭小,使本应装在工作舱的许多设备被迫塞进了居住舱;空间站内部操纵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两个对接口还嫌太少等,这些都亟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