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坡顶如何做保温防水
坡顶做保温防水的关键在于合理选择材料、科学施工及细致维护。
首先,保温层的选择至关重要。坡屋顶保温层常选用岩棉保温板、EPS聚苯板或XPS挤塑聚苯板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能有效阻止热量传递,降低室内温度波动。施工时,需确保保温板紧贴基层,平整铺设,板间缝隙应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以增强整体保温效果。
其次,防水层的设置同样不容忽视。坡屋顶防水常采用“瓦+防水层”或“瓦+防水垫层”的组合方式。瓦片作为第一道防水屏障,应选用固定牢固、抗风性能好的品种,并确保瓦片间用水泥或防水胶粘合紧密,防止雨水渗透。在此基础上,可增设防水层或防水垫层,进一步提升防水性能。防水层材料可选用高分子防水卷材,如TPO、PVDF等,它们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自粘性和自清洁能力,施工方便且效果持久。
最后,细致的施工和维护是保障坡顶保温防水效果的关键。施工前需彻底清理基层,确保无杂物、无积水。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各层材料铺设平整、搭接严密。施工完成后,还需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遗漏、无缺陷。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应及时清理屋顶上的杂物和积水,修复发现的损坏或渗漏点,确保保温防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坡顶做保温防水需从材料选择、施工质量和后期维护三个方面入手,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以及细致的后期维护,确保坡屋顶具有良好的保温防水性能。
② 坡屋顶防水怎么做最好
坡屋顶防水最佳做法通常包括使用防水卷材、涂料防水、防水涂料结合防水卷材以及瓦片防水等方法。
防水卷材:这是一种常见且效果可靠的防水方法。可以选择SBS、APP等材料,将防水卷材整体铺设在屋顶上,然后使用专业烤枪进行热熔固定或者选择自粘式固定。
涂料防水: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关键在于选择高质量的防水涂料,并掌握正确的施工技巧。涂抹防水涂料时,需要确保涂层均匀且没有遗漏。
防水涂料结合防水卷材:为了增强防水效果,可以先在屋顶涂抹防水涂料,然后再铺设防水卷材。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更全面的防水保护,确保屋顶的长期防水性能。
瓦片防水:如果屋顶采用瓦片结构,可以在瓦片下方铺设防水材料。虽然这种方法工程量大且造价较高,但它能提供良好的美观效果。另外,也可以在瓦片上直接铺设防水卷材,如SBS卷材,这种方案施工速度快且造价相对较低,但可能会影响屋顶的美观度。
在进行坡屋顶防水施工时,还需要注意施工细节,如确保防水材料铺设平整、接缝处处理得当等。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保持防水效果的关键。如果发现任何损坏或渗漏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
③ 坡屋顶会漏雨吗如何防水
如果防水处理不好是会漏雨的。
屋面防水分Ⅰ、Ⅱ、Ⅲ、Ⅳ级防水。
Ⅰ级防水:特别重要或对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建筑,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25年。设防要求:三道或三道以上防水设防。
防水层选用材料:宜选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金属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细石防水砼等材料。
Ⅱ级防水: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15年。设防要求:二道防水设防。 防水层选用材料:宜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金属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细石防水砼、平瓦、油毡瓦等材料。
Ⅲ级防水:一般的建筑,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10年。设防要求:一道防水设防。
防水层选用材料:宜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毡四油沥青防水卷材、金属板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高细石防水砼、平瓦、油毡瓦等材料。
Ⅳ级防水:非永久性建筑,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5年。设防要求:一道防水设防。
防水层选用材料:可选用二毡三油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材料。
瓦材单独使用为一道防水,达到Ⅲ级防水要求。现在普通别墅坡屋面一般要求达到二级防水,这就需要在瓦下增设一道防水层。
各级防水的防水层厚度下限都有规定。
Ⅱ级防水规定: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不应小于1.2mm,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mm,
自粘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0mm,
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1.5mm,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3.0mm,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1.5mm。
Ⅱ级防水一般做法:1、结构屋面+2、水泥砂浆找平层+3、防水层+4、保温层+5、找平层或保护层+6、水泥砂浆贴瓦或挂瓦
要求高点可以在2上面做防水砂浆,4、5之间或5、6之间加一道防水层,5做35mm厚细石砼内配双向钢筋。
④ 屋顶防水怎么做,平屋面、坡屋面防水施工要点
屋顶防水施工要点如下:
一、隔汽层施工要点
二、防水层施工要点
三、平屋面与坡屋面防水施工特别要点
四、天沟、檐沟防水施工要点
五、女儿墙泛水施工要点
六、水落口防水施工要点
⑤ 商品混凝土坡屋面渗水怎么处理
一、混凝土坡屋面的渗漏原因
(一)构造原因
坡屋顶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变坡转折处、结构交接面和细部节点比较多。对屋面板来说,这些都是支座部位,其实际受力情况因该处构造的不同而复杂多样,结构设计计算时假定的约束形式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各面受力变形情况不一致,会导致交接处的应力集中,设计配置的构造钢筋往往不能抵抗该处板块受力产生的弯矩而发生了裂缝。同时,这些部位的防水设防施工困难,不同防水材料的性能差异使交接处的节点处理难度加大,增大屋面渗水的可能性。
(二)材料原因
1、混凝土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匀材料,内部分布着大量的微小孔隙;材性上其抗拉强度较低,受拉时易出现裂缝;屋面露天受气候影响大,易热胀冷缩产生温度裂缝;屋面板在长期使用中发生徐变,也会引起结构裂缝,这些都易形成渗水通道。
2、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当屋面坡度较大时,使用防水卷材施工不方便,容易下滑;节点细部采用卷材防水块材较小、搭接面多,无法保证枯贴质量。而在一些屋面板交接面变形较大,局部需要增设防水加强层,而此处使用防水涂膜施工层次较多,湿作业施工容易造成涂料流淌,施工进度慢,难以保证加强层厚度。
3、屋面瓦
屋面瓦是直接与雨水和大气接触的层面,若施工中瓦的材质不保证,存在砂眼裂缝孔洞现象;或者瓦片在常年的日晒雨淋作用下产生微细裂纹,会使瓦片本身的防水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此外,屋面瓦块体铺设的接缝太多,施工中不能保证瓦层的整体性,尤其在暴风雨和台风时易发生渗漏。
(三)施工原因
1、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当
坍落度过小,影响施工操作,混凝土不易振实,造成屋面渗漏;坍落度过大,混凝土内部多余水分蒸发后会形成微小空隙,容易连通形成毛细孔隙,成为雨水渗入的通道。
2、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
若将施工缝留设在屋脊、屋面变坡处等结构应力转换处,容易产生裂缝。
3、细部处理欠妥
坡屋面往往形式较复杂、交接面多、节点多,这些部位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振捣都较困难,而且属于应力集中区域,施工不好则会使混凝土开裂。另外,屋面常有一些如排风道、下水管、天沟等的附加设施,施工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渗漏。
4、施工方法不当
有些坡度大于 30°的屋面仍采用地板支模,易造成施工质量事故;局部板厚不满足要求会使结构出现裂缝;钢筋配置不到位,负筋易被踩低,无法与混凝土一起抵抗弯矩而使板产生裂缝。
5、房屋交付使用后安装太阳能等设施,容易破坏防水层,使屋面漏水。
(四)设计原因
1、坡屋面变坡交接处、老虎窗与屋面连接处等,由于受力钢筋配置不足,不能满足板块支座弯矩应力而开裂,导致渗漏。
2、构造设计不当,如为追求建筑形式,将泛水高度降低过多,导致屋面连接处、屋面与墙身连接处的防水高度低于暴雨瞬时积水高度,造成女儿墙渗漏。另外,外檐沟断面尺寸过小、雨水口的间距过大等也能造成坡屋面的渗漏。
3、设计时的设防原则与实际存在差异,比如设计配筋时,一般仅考虑结构承重,而不考虑屋面的温度变形,对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预估不足。
二、混凝土坡屋面渗漏的处理
(一)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钢筋、水泥、骨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及屋面瓦等材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屋面的防水效果,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1、钢筋一般用 Φ4冷拔低碳钢丝,间距一般为100~200mm。
2、水泥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或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32.5R,主要指标须符合要求。从降低水化热及水泥用量的角度,可采用掺合粉煤灰的水泥。
3、针对屋面板较薄且钢筋较密的特点,粗骨料宜采用10~20mm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 1%;细骨料宜采用 M=2.8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4、适当添加外加剂,可大大提高混凝土结构层自身防水功能。适合坡屋面的外加剂有无机铝盐防水剂(BS2型),它同时具有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和缓凝剂4种功能,能提高混凝土致密性和强度,防水效果好,其掺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3%。
5、混凝土配合比应先经过试验确定,水灰比及混凝土搅拌时间应严格控制,水灰比不大于 0.55,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30kg/m3;应根据施工季节和屋面倾角,选择最佳坍落度。
6、保温材料重点是控制材料的密度,一般坡屋面保温层采用聚苯乙烯板,密度不小于 18kg/m3。
7、按防水材料的不同,防水层可分为柔性防水和刚性防水。柔性防水用防水卷材,如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刚性防水则为水泥砂浆结合高分子防水涂料,如丙烯酸酯防水涂料。
8、屋面瓦优先选择性能好、尺寸规整的波形瓦,避免施工时扣口不严密、留缝大等隐患。
(二)确保施工的质量
1、模板和钢筋工程
使用双面支模法,配置双层模板,使用止水螺杆加固。加强整个坡屋面模板支撑的连接,形成满堂脚手,增大抗倾力矩,以防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水平分力作用使屋面走模变形,同时防止混凝土漏浆和后期凿打。做好水电管路、避雷带等的预埋工作。
2、坡屋面混凝土工程
做好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捣时间,搅拌采用滚动式搅拌机。浇筑混凝土时,以屋檐为起点,以1500 mm(单面支模)或 1000 mm(双面支模)宽自下而上逐层浇筑,并设置 500 mm宽的挡板以免浇筑时骨料滑落。浇筑施工段以屋脊为界,左右两边同时向中间展开。
对于双面支模屋面,宜采用小型振动棒按序插振,防止漏振,对无法振动的部位应采用板外振、人工插捣等方式;对于单面支模屋面,可选择机械振捣与人工敲打相结合。振捣宜自下向上进行,且不宜过快,一般应振捣2~3遍。
尽量减少施工缝的留设,无法避免时,也尽量留设在结构受力最小的部位;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先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湿润并冲净后再浇筑,老混凝土和新混凝土相接处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浇接。
3、防水层施工
屋面板基层清理干净并充分湿润后,施工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每立方米砂浆掺入1kg麻丝随机搅拌,以防开裂,用铁抹子反复压实赶光。结构变坡、交角部位,抹成半径50mm的圆弧形。
屋面板防水施工前,必须在屋面变坡交接处、老虎窗与屋面连接处及墙身泛水、排气井根部、檐沟等部位,以及结构复杂的排水集中部位做防水附加增强层,即在板交接缝两侧各300mm宽范围内增刷3遍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并加一层玻纤布增强。
4、屋面瓦施工
在绑扎屋面瓦前,应作一层内敷钢筋网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屋面瓦应采用坐浆挤压法贴实,要求灰浆挤满瓦缝,以防波瓦空鼓。施工前基层板面洒水湿润,瓦片充分吸水待用;施工时用 1∶2.5 水泥砂浆铺贴波瓦,并用 Φ0.8 铜丝与保护层外露钢筋扎牢。按要求做好泛水、屋面变坡等部位的瓦面搭接。
5、细部处理
(1)檐口
防水层与檐沟交接处设凹槽,防水层收头压入槽内钉牢,用密封材料封固,水泥砂浆抹压。钉子四周用嵌缝膏密封,外露部分压入保护层内。
(2)泛水
也在交接处留凹槽,防水层收头压入凹槽,用金属压条钉压,用密封材料封固端头,水泥砂浆抹压。
(3)穿过防水层的管道
管道与基层交接处预留20 mm×20mm的槽,用性能较好的密封材料填充,管道四周找平层按要求放坡,防水层与管道绑牢并密封封口。
(4)阴阳角、屋脊、天沟
一般基层需用水泥砂浆做成圆角或钝角,便于防水层施工,同时可涂刷2mm厚密封材料或高分子卷材作为附加层。
(三)提高设计质量
优秀的防水设计是确保防水工程质量的前提,设计应根据屋面防水等级来确定相应的防水标准,并根据“防排结合、刚柔并济,多道防线、共同作用”的原则来确定设防构造。
参考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考虑屋面板与板、板与梁的相互影响,合理地假设结构形式。设计应保证结构有足够刚度,尽量减少屋面板的挠度,设置足够负弯钢筋,提高抗裂性。
应力集中区、转角及容易出现渗漏的细节部位,须进行构造设计,并有详图及说明。
结语
综上,钢筋混凝土坡屋面的防渗效果与设计、选材及施工都密切相关,要提高屋面的防渗质量,必须从这 3 方面同时入手,三重把关。设计遵循“防排结合、刚柔并济,多道设防、共同作用”的大原则,注意细部构造。要合理选用性能优良的钢筋、水泥、骨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及屋面瓦等材料,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适当添加外加剂。支模、钢筋架设、混凝土浇筑养护及各构造层施工时都应遵循一定的工艺,细部结构的防渗须严格把关,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或杜绝坡屋面的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