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稻炸壳子有什么好药防治呢
对于原本种植旱地作物、后改种水稻的土地,需在幼穗分化期之前建立水层,以降低砷的浓度;在孕穗期时,每亩地施加20克的硼源库补充硼元素;施肥时,施足基肥,多施加有机肥,早施追肥;合理使用除草剂,杀虫剂等药物。
近几年,在水稻旱直播区域,经常出现水稻颖壳畸形不结实等现象,主要表现为水稻颖壳不闭合,这种情况造成减产严重,最严重可导致水稻失收。
高温热害的预防
建议适当调整(延后)播种时期,一次避开8月初高温期,高温期建议灌深水来降温,日灌夜排,另外可以叶面喷施磷钾源库等高纯磷酸二氢钾来提高植株含水量,提升抗高温能力,增加水稻谷粒饱满度,减少秕谷出现。
结束语
水稻“炸壳”现象出现,与我们耕作模式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在旱稻区域较为严重,加上近几年局部地方缺水严重,水稻“炸壳”这种现象可能较多,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时,需注意可能影响水稻开花授粉的一些因素。
Ⅱ 求水稻栽培技术
水管理技术
1、三洗:一是pH值超8.5的地块,耙地时应洗碱,洗碱时水层必须没过垡块,泡2-3天后排水。二是水混时应洗碱,在分蘖时水混成米汤状,往往造成缓苗慢、死苗、“脱裤”。三是高温时应洗碱,6月中下旬水温达22℃以上,易发生红叶、红斑(赤枯病),一定要洗,配合喷施叶肥。盐碱重的可以把酸化草碳装入丝袋,放新水时放在渠道或水口处,改善本田酸碱状况,效果较好。
2、三护:①护苗水,移栽时,保持寸水,栽后适当加深到苗高的一半左右,利于保温、快速分蘖;分蘖期遇15℃以下温度,适当加深水层,护苗。②护叶水,插秧后如果遇到连续几天35℃以上的高温时,稻田的表面水温也随之升高,此时与水面平齐正在生长的里叶很容易出现烫伤、细胞死亡,这个叶片出来时,叶烫伤部分失去叶绿素,变成黄色,严重时烫伤以上部分的叶,因不能吸收养分和水干枯死亡,出现叶烫伤的特点是经高温几天后出的新叶横断面出现黄色,但不传染。氮肥多或高温前2-3天追施氮肥的地块更严重。遇此情况应及时换新水减温或排水护叶。③护胎水,在孕穗时不能断水(6月末至7月中旬,倒数第四叶至第二叶)而且遇平均17℃以下低温,把水层加深至10—15厘米,深水护胎。
3、轻晒:盐碱轻的地块(或有青苔)、发生赤枯病的地块,在6月末可以轻晒,在夜晚或阴天晾田更好。稍裂后灌跑马水,或者大水后4-6小时左右排出,然后再建立水层。
4、收获撤水:收获前一周左右撤水,防止冷风和碱害。收获时间一般在9月25日—10月5日,过早过晚收割,都易引起裂纹、爆腰、变色等,影响品质;一是看完熟率,达到95%以上小枝梗(穗轴)变黄即可。二看水分,籽粒含水量在18—22%收割,利于减少碎米率,也便于机械收获。三看复晒时间(即割后晾晒时间),不能太长,正常天气一周即可脱粒。
施肥
(一)、施肥原理
1、水稻需肥规律
①不同时期吸收量:水稻氮素营养临界期(是需要营养关键时期,量不一定多)是分蘖期、营养最大效率期(吸收最多时期)是分蘖末到穗分化期,约占总量的65%;水稻磷素营养临界期是苗期、营养最大效率期(吸收最多时期)是从分蘖到成熟,约占总量的85%,基本是一生较平衡;水稻钾素营养临界期是孕穗期、营养最大效率期是分蘖到抽穗,约占总量的95%。
②总体吸收量:理论上水稻每一百公斤籽粒需从土壤中大约吸取氮2公斤举团、磷1公斤、钾2.5公斤,粳稻对钾需橘槐求略少一些。氮、磷、钾的配比因产量不同而不同:公顷产量在6000—7000公斤左右时,氮、磷、钾的施肥比例为3:2:2;公顷产量在9000公斤以上时氮、磷、钾施肥比例为3:2:4.5。各种肥料的配合作用也是提高肥效的重要手段,这也是施肥的一个重要原理。盐碱越重,肥越该多下,特别是磷和钾肥,如果生产优质米要注重镁肥和其他微肥的使用。
2、本田用肥量
整个本田期用肥量约为:纯氮180公斤(折合尿素350公斤)、纯磷100公斤(折合二铵200公斤)、纯钾75公斤(折合硫酸钾150公斤左右)、硫酸锌20公斤、硅肥200公斤左右。下一年适当减少磷、钾肥用量。保水期不要用硝态氮,流失多且对水源有污染。
对于吉粳88等超级稻用肥量,氮肥应该比普通品种多1/5左右,否则达不到超级稻高产的目的。
特别提示:水稻也是喜硅圆答友作物,对硅的需求量超过对氮、磷、钾的需求量。硅肥对水稻具有:1、促进植株的表皮组织硅质化,增强对病害(尤其是稻瘟病)的机械抵抗力。如硅供应不足,则组织软弱,同时可溶性氮和糖类相对增加,使病原菌易于繁殖。2、由于硅在植株表皮组织内沉淀,增加其机械强度,使稻叶呈直立型,角度小,弯曲度也小,减少叶片间互相遮阳,提高了群体的光合效率。3、硅能增加水稻根部对环境中低价铁、锰的氧化能力,促进根系生长,改善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植株中磷素营养的转化。白浆土、草甸土、草甸黑土及老稻田都属缺硅性土壤,施用硅肥有很好的增产效果。目前,主要是利用含有钙、镁、锌的硅酸盐作为硅肥,做基肥与其他肥料同时施入,每公顷用量为有效硅15千克。
(二)、大田施肥
1、底肥的使用量一般为每公顷粪肥20-30方或商品有机肥300公斤、二铵150—200公斤(全部磷肥)、尿素75—100公斤(约占整个生育期总氮的30%)、硫酸钾50—100公斤(总钾肥一半)、硫酸锌20—30公斤、硅肥200公斤(使用合格的三元复合肥最好,能相互促进吸收,按氮磷钾配比施入,不够的用二铵、硫酸钾等配合)。
2、分蘖肥:施用分蘖肥可以起到促进水稻增蘖、增花的双重作用。为使追肥在分蘖期见到肥效,必须在移栽返青后立即施用,过晚施用,虽有保蘖作用,但易增加无效分蘖。分蘖肥以氮肥为主,最好是施用硫酸铵加黑壮肥(黑肥),次之是硫铵和尿素混合施。施肥量一般为施氮总量的30%左右,每公顷折合尿素100—150公斤。施用方法最好间隔一周左右分两次施入:先多一点,施用计划量的70%,促进早生快发;过几天再用剩余的30%对长势差的地方找零,调解弱势苗,哪弱追哪,也习惯称为补肥(站在田外观看水稻长势长相,对发黄、株矮的地方进行补施,一般在6月15日左右)。
3、穗肥:在出穗前25—30天左右施入(约7月5—10日),水稻施用穗肥的目的,主要是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颖花数,为抽穗和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打好基础。每公顷施尿素100—1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根据水稻长势,以巧施为主(一般地每平方米要保证有400-450穗,预计在6月25日前后茎数达不到要求的,应该早施,如果已达到预计茎数的1.1倍,可晚至7月15日左右施入),视情况间隔7-10天分两次施入:先施用计划量的60%,再用剩余的侧重施于长势差的地方,调解弱势苗。原则是:一看拨节黄,等叶色褪淡后再施;二看底叶是否枯黄,黄则根系受损,先撤水晒田壮根再施肥(约出穗前20天左右);三看有无病害,要先治病后施肥。
4、粒肥:只有能安全出穗的(一般是8月10日前)才可追,施粒肥可以增加蛋白质,但过多则会造成贪青、粒重下降,在7月末8月初每公顷施尿素30公斤(主张用叶面肥代替—破口、始穗、齐穗各一次,而且肥效快、促早熟、效果显著、不易贪青,可以适当加入一定量的米醋和防治稻瘟病药一起施用)。群体大的、易感病、受光不好的不能追肥;叶色淡、下叶枯黄、上叶有干尖、有早衰现象的,抽穗早、密度小、株型开张的可以追,哪黄哪追。
追肥方法:每次追肥前要把陈水放出(中午温度高可以促进盐溶解,下午3—4点排水),趁夜晚或阴天适当晾晾田,再撒入肥料,随后灌水(持续保水5-7天为宜,对于不保水地块肥量要以少而勤为宜),以水带肥,达到根系。如果结合中耕、挠秧效果更好,即可增加肥效又可以放除土壤内臭气、冷气、毒气。
以上施肥、水管理是我们吉林盐碱地常用的方法,日期是以常年经验为主,实际施用日期应以土壤情况、天气和苗情为准。
声明:以上是已发的论文,不是网摘。
Ⅲ 谁懂水稻直播技术,向本人传授一下呗。十分感谢
精细整地。直播水稻的田面一定要整平、作畦,畦面高低相差不要超过1寸,这是直播水稻成败
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每隔3米锋腊没左右开一条畦沟,作为工作行,以便于施肥、打农药等田间管理。
品种选择 。选局念择苗期耐寒性好、前期早生快发、分蘖力适中、抗病力强银纳、植株较矮、抗倒力强
的早熟或中熟品种,如湘早籼24号、湘早籼32号、湘早籼29号、中98-19、早优143以及超级杂交稻株两优
819等。
Ⅳ 水稻烘干爆腰率多少算正常
采用38~40℃的热风温度野纤枯,为了保证水稻烘后品质,减少爆腰率,必须采用较低的热风温度,其爆腰率增值小于2%
爆腰使糙米子粒强度降低, 加工时容易被折断, 产竖李生碎米, 使颂洞出米率降低。
爆腰率=W1+W2/W*100%
Ⅳ 水稻种子贮藏时要掌握什么技术要点
根据水稻种子贮藏特点,水稻种子在贮藏时要掌握下列技术要点:
(1)掌握曝晒种温。早晨收获的种子,由于朝露影响,种子水分可达28%~30%,午后收割的种子含水量约为 25%左右。一般情况下,曝晒 2~3天即可使水分降到入库标准。曝晒时如阳光强烈,要多加翻动,以防受热不匀,发生爆腰现象,水泥晒场更应注意这一点。早晨出晒不宜过早,应事前预热场地,否则由于与受热种子温差大发生水分转移,影响干燥效果,这种情况对于枯数摊晒过厚的种子表现得更为明显。
(2)严格控制入库水分。水稻种子的安全水分标准,应随种子类型、保管季节与当地气候特点分别考虑拟订。一般气温高,水分要低,气温低,水分可高些。试验证明,种子水分降到6%左右,温度在0℃左右,可以长期贮藏而不影响发芽率,适用于品种资源的中长期贮藏。常规贮藏的生产用种因地区而异,南方度夏的种子,水分应降至12%~13%以下,北方地区可放宽至14%。近年来,我国南方开始兴建恒温库,温度可保持在15~20℃以下,用于杂交稻种子和备荒稻种的贮藏。
(3)密闭贮藏。水稻种子堆孔隙度较大(大约50%~60%),通气性好,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为了保持种子低温、干燥的贮藏状态,宜采用密闭贮藏。我国东北地区为防止高水分种子受冻,常采用窖藏和围堆密闭的贮藏形式。窖藏的具体做法是:选择地势高燥、土质坚实的地方,在秋季挖成深 1.5~2米的长方形或圆形窖。在四周和底部垫以草垫和席子,在土壤结冻 3~5厘米时入藏,上面覆盖 0.3~0.5米的保温层。翌春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0~2℃时取出,经晾晒后播种。由于窖藏温度一般在-5~-10℃左右,种子水分16%即可安全越冬,这种方法对入冬前来不及干燥的晚熟品种尤为适用。
(4)防治仓虫与霉变。我国产稻地区的特点是多温多湿,仓虫容易滋生。为害水稻种子的主要仓虫是米象、麦蛾、大谷盗、锯谷盗、谷蠹、粉斑螟等,除采用药剂熏蒸和卫生防治之外,还可采用干燥与低温密闭压盖段正的贮藏措施,兼得防虫的效果。
防没燃首止霉变的主要措施是种子干燥和密闭贮藏。种子水分控制在13.5%以下,就能抑制霉菌的生命活动。所以,充分干燥的水稻种子,只要注意防止吸湿返潮,保持其干燥状态,就可避免种子微生物为害。
Ⅵ 水稻水份不一致烘干后什么结果
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约700亿斤。其中,农户在粮食储存环节造成的损失严重。粮食部门统计,由于农户储存设施简陋、烘干能力不足、缺少技术指导等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达8%左右。
记者调查发现,粮食收获后,一些农民往往先在自家庭院、农田地头搞“地趴”式储粮三四个月,等到价格合适再出售。这种储如闷和存方式容易导致粮食生霉、腐烂以及遭遇鼠害,造成大量损失。
农户“地趴粮”易发霉腐烂,一些合作社粮仓散热不好“烧粮”
夏收时节,周口市郸城县的一些农民反映,房屋潮湿,家里堆的小麦已经有霉味,至少有一成麦子没办法吃了。记者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S217省道边一家私人粮食收购点看到,从农户手中收购的小麦被直接堆放在院子里,简单地搭盖上防水布。
在东北,粮食收获之后,不少农户也罩枯往自家院子里堆放,俗称“地趴粮”。农户们说,如果遇到冷暖天气交替,粮食常常发霉、腐烂,另外鼠害也令人苦恼。
黑龙江省青冈县种粮大户黄国玉种了200多亩地,每年收回的玉米都堆在自家院子里。他说,不少农户都采取“地趴”式储粮。有的农户自家放不下,就在田里找一块地平整下充当临时储存场所,等到价格合适时再卖给粮食经纪人。一般来说,都得储存三四个月。
“损失确实不小,一亩地收1500斤,在我们手中储存损耗就得近百斤。”黄国玉说,多年来一直这样存放玉米,没有太好的办法,每年都有粮食霉变的情况发生,还有一些粮食被老鼠吃掉。
记者走访了湖南省岳阳县等地的部分小型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种植合作社,他们的粮仓普遍简陋,仓库散热不好,稻谷加速陈化,出米率降低。同时,仓库密封性能不好,杀虫效果有限,导致粮食遭遇虫害,也会造成损耗。
岳阳县诚信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喻忠勇说,合作社的仓库一般没有空调,稻谷烘干后,热量没法及时散掉,堆在中间的稻谷就容易“烧坏”,一些米粒变黄的稻谷只能用作饲料。“前年,我们合作社没有注意这一点,200多万斤稻谷就出现‘烧坏’的情况,原本每斤1.2元,后来每斤不到1元就卖了。”
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尽管通过实施“粮安工程”等措施,粮食仓储环节损失明显降低,但粮食产后减损仍然任重道远。目前,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约700亿斤,农户储粮损失比例达8%左右。
现存效果好的储粮设备普遍容量小、价格高,烘干机等少人问津
在东北,有的农民将玉米存放在“玉米楼子”里。黑龙江省宾县常安镇种粮大户杨成发家有一大一小两个“玉米楼子”,大的长40米、宽1.5米、高2米,周边是铁丝网。杨成发说,这种储粮方式通风透光较好,可以实现自然风干,减少了损失。
当地农业干部介绍,采用“玉米楼子”进行储粮,损耗可降至5%左右,减少3%的损失。按每户年平均收获玉米40000斤计算,采用科学储粮技术,每户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1200斤。按中等品玉米每斤0.7元计算,农户因此增收约840元。
为何很多农民采取“地趴”式储粮,而不用这种科学储粮仓?
黑龙江省木兰县种粮大户李斌种植400多亩玉米,每年都把玉米存在村头的一块空地几个月,等待春节后再卖。他说,种几十亩地用“玉米楼子”还行,但种粮大户种植面积很大,需要多个“玉米楼子”储存,投入成本太高。
为了减少农民储粮过程中的损失,前些年,国家粮食部门推出了科学储粮仓项目。黑龙江中良仓储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柳芳久说,在当地推广科学储粮仓时,发现由于仓型容量小、性能单一,不适应种粮大户的需求,推广效果不理想。
柳芳久说,在黑龙江省推广的多是容积为12立方米和22立方米两种规格的储粮仓。东北耕地面积大,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较多,种粮大户少则种上百亩,多则上千亩、上万亩,科学储粮仓的需求量大。例如,容积为12立方米的储粮仓,市场价格在2000元左右,但连10亩地的玉米都装不下,成本太高了。
除了农户,部分中小型粮食收购企业、粮食经纪人的储粮设施也很简陋,造成严重的粮食渣盯损失。
河南省兴业粮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兴业说,粮食经纪人从业门槛比较低,没有很好的储藏条件,建一个专门的仓库就已经是“高配”,很少有人花钱购置烘干机。一旦遇到降雨等天气,小麦的霉变率就迅速升高。
Ⅶ 水稻临时储存温度25度可以吗
一、控制水分
水稻安全水分是安全存储的关键。东北地区水稻收获时正处燃悔于低温季节,不易及时干燥,收获后原始水分大,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将水分降到16%以内。
二、清除杂质
水稻中含有的有机杂质含水量春含高、吸湿性强、载菌多,呼吸强度大,糠灰等杂质使粮堆孔隙度减小,湿热积聚堆内不易散发。因此,把杂质控制在5%以下,可大大提高存储稳定性。
三、勤通风
有温度变化、及时通风降温,缩小分层温差扒段笑,是防止稻堆上层结露,中下层发热的有效方法。
四、收获的粮食至出卖前临时存储一定要注意:宽度不超过六米左右,堆型以长方形为主,高度不要超过1.5米,不要堆大圆堆,以防发烧。勤监测温度、水分,如有超标进行倒堆。
五、袋装储存
收获后用袋装的秋粮一定要单码、多垛,垛和垛之间要有空隙,留出通风通道,垛码放向以通风方向垂直,以便通风。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