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消防水炮啊,有做过这方面设计和安装的介绍一下消防水炮的原理,或者给一些参考资料也行。谢谢了
一、消防水炮的原理
若火灾发生,人员发现火灾可以直接按下其他报警信号或从现在控制盘上进行灭火。若是视频消防炮发现火情则会自动激活中心控制器进行自动灭火。
第一、按下其他报警信号或手报按钮,火灾信号传输到中心控制器,中心控制器自动激活现场控制箱同时开启声光报警,给其他联动输出信号,视频主机会自动录制火灾现场灭火情况直到灭火结束,然后自动扫描为定位火灾位置,分别进入半自动状态和自动状态,进入半自动状态后,信号传达给中控员确认,如果确认非火灾或假警,则会自动复位,如果确是火灾在处于工作自动状态则延时30秒后开始自动打开阀门并起泵且水流指示器动作,水流指示器信号返回中心控制器并开始喷水灭火,当火势已完全消灭后给出关闭信号,阀门关闭并且水泵停止运行。
第二、如果其他联动报警信号或手报按钮无法传达火情到中心控制器时,则从现场控制盘上直接手动扫描定位,立刻开阀并通知水泵房人员起泵进行灭火。水流指示器动作信号传达给中心控制器然后开启声光报警,启动其他联动输出,激活视频录像录取现场灭火情况,直到灭火结束。
二、消防水泡的结构
大空间消防水炮灭火系统主要由中心控制软件、集中控制装置、区域控制装置、消防水炮、控制设备、电动阀门、水流指示器、管道、消防泵组、末端试水装置等组成,在火灾发生时,能自动定位着火点并实施自动喷水灭火。
三、性能
消防水炮的射程远,水流充足,自动探测报警和自动锁定着火点且探测距离远速度快,比其他消防设备有更好的扑灭初期火灾的速度,可可视化自动定位可以精确找到火灾围着及保护火灾区的贵重财产。可以远程人工手动控制操作,距离远保护救火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第二次寻找另一个火源的功能,无需复位,缩短灭火时间。可以控制俯角、仰角及水平角的回转角可以达任何角度的灭火。同时具有防火、灭火、和监控功能,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扑灭火灾
四、消防水炮特点
1、自动探测报警与自动定位着火点 2、控制俯仰回转角和水平回转角动作 3、接收其它火灾报警器联动信号 4、自动控制、远程手动控制和现场手动控制 5、采用图像呈现方式,实现可视化灭 6、探测距离远,保护面积大,响应速度快,探测灵度高 7、自动定位技术,远程控制定点灭火,减少了扑救过程中造成的损失 8、同时具有防火、灭火、监控功能,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性价比 9、二次寻的、无需复位,大大缩短了灭火时间
具体消防水炮可参考:http://jingyan..com/article/6b97984db4cc961ca2b0bf01.html
Ⅱ 消防水炮使用方法
手动: 可以在现场控制水炮进行上下左右的旋转,使炮口对准某一点,点击开阀进行喷水灭火。
自动:水炮完全自动喷水灭火,报警,开阀,喷水,灭火,完成后自动回到初始位置。
Ⅲ 全自动消防水炮如何安装
消防水炮的操作使用(1)关闭水炮进口球阀时应缓慢操作。(2)消防水炮平时应可靠固定,防止行驶时引起震动而损坏。(3)水炮使用时,应选择平坦地面,视情况用绳索等将水炮固定或对地面适当修整或采取防滑措施。
Ⅳ 消防水炮应该怎么样布线
(1)智能消防水炮到现场区域控制箱:RVV3x1.5(水炮电源线220V)+RVSP2x1.5(水炮控制线)
(2)电磁阀到现场区域控制箱:RVV2x1.5(电磁阀电源线)
(3)现场区域控制箱到末端试水装置:RVV3x1.5(末端试水装置电源线)+RVSP2x1.5(信号总线)
(4)现场区域控制箱到消防报警主机:RVV3x2.5(电源线)+RVSP2x1.5(信号总线)+RVSP2x1.5(远程控制线)
(5)智能消防水炮到消防报警主机:SYV-75-5(视频线)。(水炮不带视频时,则不需布视频和远程控制线,系统也不具备远程控制功能)
(6)消防报警主机到水泵房:RVV4x1.5(启泵线,启泵反馈线)。
注意:本系统中所有控制和信号线缆应采用双绞屏蔽线缆。此线缆为弱电线缆,不能与电磁阀电源线共管敷设,采用线槽敷设时,须采用分隔线槽。
二、智能消防水炮接线
1. 智能消防水炮及电磁阀接线
智能消防水炮自带线缆长约1.5米(其中3芯线缆为电源线,红色火线,黑色零线,黄色地线;双绞线为控制线,红色为正极,黑色为负极),与增设线缆对接时,各线头须焊接后分别绝缘包裹,并做好颜色记录。(本公司配备220V转12V直插式摄像头电源适配器,可与水炮电源线并联)
注意:由于水炮需360度旋转,电缆线必须预留足够长度,否则会损坏设备!
2. 现场区域控制箱接线
如上图:智能消防水炮、电磁阀线缆分别接在图中对应位置;右侧开阀反馈接信号模块(输入模块)9、10号端子,信号总线接模块2、4号端子;远程控制线接左下角中控485位置,与远程手动控制盘自带线对接;本系统区域控制箱最多同时控制4台水炮,在控制多台时,应注意电磁阀序号与水炮炮号对应。
3. 末端试水装置接线
如上图:探测器与电磁阀分别接在智能解码器对应位置;开泵信号接输入模具9、10号端子,信号总线接模块2、4号端子。
以上接线适用于ZDMS0.6/5S-ZQ/ZDMS0.8/10S-ZQ型自强智能消防水炮
不同厂家智能消防水炮设备接线有所不同,需咨询设备厂商
Ⅳ 消防水炮如何安装
是消防设施吧!
以下是厂房的安装方法,参考一下!
由于消防设施是否合格需要本地消防局的认可,所以应该首先进行设计,然后到消防局报送审核。通过审核的设计和最终施工才能确保拿到验收报告。
在设计过程中厂房的防火设备主要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修订本)
注意:由于你们是属于现有厂房改造方案,一些消防设施比如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等固定设施有可能满足不了现有规范的要求,所以要提前和消防局协商好具体解决办法,需要打点的工作一定提前做好。其他具体的方案按照规范要求先进行设计,然后到消防局审核即可。其中要多听取消防局的意见。安装的话,可以找专业的消防公司进行,你们应把握好具体要求的项目和大致的设计方案既可。
技术方面是否设计独立消防水池,室内消防栓,是否设计自动喷淋系统,应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修订本)以下具体条款
第8.3.3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设消防水池:
一、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
二、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且消防用水量之和超过25L/S。
第8.4.1条 下列建筑物应设室内消防给水:
一、厂房、库房、高度不超过24m的科研楼(存有与水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除外);
第8.6.2条 室内消火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设有消防给水的建筑物,其各层(无可燃物的设备层除外)均应设置消火栓;
二、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m时,且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m3的库房,可采用1支水枪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应由计算确定,一般不应小于7m,但甲、乙类厂房、超过六层的民用建筑、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内,不应小于10m;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内,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3m水柱;
三、室内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力应不超过80m水柱,如超过80m水柱时,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超过50m水柱时,应有减压设施;
四、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
五、室内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地点。栓口离地面高度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
六、冷库的室内消火栓应设在常温穿堂或楼梯间内;
七、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30m;其他单层和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50m。同一建筑物内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枪和水带。每根水带的长度不应超过25m;
八、设有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如为平屋顶时,宜在平屋顶上设置试验和检查用的消火栓;
九、高层工业建筑和水箱不能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的其他建筑,应在每个室内消火栓处设置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并应有保护设施。
注: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旅馆、办公楼,以及超过1500个座位的剧院、会堂,其闷顶内安装有面灯部位的马道处,宜增设消防水喉设备。
第8.6.3条 设置常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如能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设备等的水量和水压时,可不设消防水箱。设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消防水箱或气压水罐、水塔,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在建筑物的最高部位设置重力自流的消防水箱;
二、室内消防水箱(包括气压水罐、水塔、分区给水系统的分区水箱),应储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当室内消防用水量不超过25L/S,经计算水箱消防储水量超过12m3时,仍可采用12m3;当室内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经计算水箱消防储水量超过18m3,仍可采用18m3;
三、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合并的水箱,应有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设施;
四、发生火灾后由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不应进入消防水箱。
第8.7.1条 下列部位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设备:
一、等于或大于50000纱锭的棉纺厂的开包、清花车间;等于或大于5000锭的麻纺厂的分级、梳麻车间;服装、针织高层厂房;面积超过1500m2的木器厂房;火柴厂的烤梗、筛选部位;泡沫塑料厂的预发、成型、切片、压花部位;
二、每座占地面积超过1000m2的棉、毛、丝、麻、化纤、毛皮及其制品库房;每座占地面积超过600m2的火柴库房;建筑面积超过500m2的可燃物品的地下库房;可燃、难燃物品的高架库房和高层库房(冷库、高层卷烟成品库房除外);省级以上或藏书量超过100万册图书馆的书库;
三、超过1500个座位的剧院观众厅、舞台上部(屋顶采用金属构件时)、化妆室、道具室、储藏室、贵宾室;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或礼堂的观众厅、舞台上部、储藏室、贵宾室;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观众厅的吊顶上部、贵宾室、器材间、运动员休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