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峡蓄水期和防水期都在什么时候老师说和一般的水库不同,请说明一下。
很明显,一般水库的功能主要是蓄水,所以在水期主要起到蓄水作用,一方面防洪另一方面蓄水,在干旱期排水,用于浇灌!
三峡水库除蓄水外还有发电功能,水量大时,一方面蓄水防洪,但是还要排水发电!干旱期之前,储不到足够的水,因为要排水发电!
曾经三峡在重庆大旱时,为发电大量排水,导致上游地区水源更加不足!
B. 同样都是防洪,都江堰就被人称赞,而三峡大坝却饱受批评呢
水库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与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地震有明显的区别,造成的损害也非常有限。页岩气勘探或开采造成的地震也是一样的道理。水库会造成地震毋庸置疑,这本来就在学者的研究范围内,但是说汶川地震是紫坪铺水库造成的,或者三峡水库造成的(许多人的观念)不是胡说八道是什么?
古代、现代都有质量好的工程,也有质量差的工程,古代的一些智慧在当时确实是非常难得,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古代对工程各方面的研究肯定不如现代的系统和深入。所以说没有可比性。
人工制造的建筑对抗自然之力的后果。我们拉长时间线看, 人造建筑的寿命就摆在哪,就算你能扛100个核弹,一百年?两百年?哪怕你再敢吹,你敢说三峡能与日月同寿? 三峡的寿命摆在那。三峡的最终最好的结果就是枯水期人工爆破。但是在寿终正寝前的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一个万一就是无法承受的灾难。
个人认为,三峡批判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不懂水利,想当然认为应该按照大众要求汛期蓄水枯期放水,殊不知三峡汛期只拦蓄了部分洪水。以今年的洪水为例,他们没看到的是三峡入库60000的时候可能下泄也就36000,甚至为了和下游错峰在入库流量非常大的时候,下泄控制在20000左右,被拦蓄的那一部分是大众没有考虑进去的。
人们没有深入思考的有两个问题:
1如果没有三峡,洪水就没有了吗?事实是如果没有三峡,上游来水(包括如今被三峡拦蓄的那一部分)就全都下泄了,再和下游区间来水叠加,下游受灾更严重。
2大坝自身安全,三峡防洪限制水位145,正常蓄水位175,坝定高程185,防洪限制水位的含义可以查阅资料,也就意味着三峡在汛期调度运行时通常要将库水位控制在145左右,洪水时期根据来水及下游水文条件确定下泄流量,这个时候,同时还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未来可能的水文情势以及大坝自身安全。事实上,三峡汛期是以防洪为主而非发电,防洪为主不是无条件控制下泄流量。都江堰因无库,无需蓄水,因此大众不会去苛责,而本身工程确实是完美的实现了分洪、洪水、排沙等任务;三峡有库,可以蓄放水,那没有按照大众的要求运行,就是不对的。
C. 长江三峡和天气干燥不下雨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三峡工程修建后,在四川盆地的东部形成一个巨大的水体,在蓄水期,由于大坝的高度达到175米,日常蓄水达到135米,热量使得水库的水温增加,水汽蒸发,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四川盆地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压容易受低压的吸引,三峡地区出现一个新的气压较低地区,在4-8月份,会吸引位于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的西进,从而阻止了夏季风向北移动,不能按照正常的6月左右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反而出现晴朗干燥的天气。而雨带徘徊在两广地区。而气温较低的11月份后,四川地区出现的低压区同样会加大对西伯利亚高压的吸引,并且改变部分方向,会使得冬季的降雪带南移
D. 三峡工程为什么旱季蓄水,雨季泄洪
三峡工程在旱季蓄水是为了防止旱灾持续下去,那么很多地方将无水可用,提前将江水蓄水,以便于用于抗旱,否则江水流失入海也没有意义;而在雨季泄洪是为了防止雨水在下游集聚成洪水,依靠三峡工程控制水量。
E. 水库什么季节蓄水什么季节放水为什么
降水多的季节,水库可以蓄水,降水少的季节,水库又可以放水。
大坝的蓄水和放水会根据气候灵活调整,如果有些年份气候比较古怪,在夏天本该有洪水的时候却一点雨都不下,那么大坝的工作人员也会想出一些对策,来改善周边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
之所以不在夏天的时候蓄水,是因为夏天本来就会有好几波洪峰,从上游流下来的水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三峡大坝不及时蓄水,很容易造成大坝溃堤,形成严重的洪涝灾害。而下游地区的人民的人身安全就会受到巨大的威胁。
而在秋冬季节往往三峡大坝沿岸降水比较少,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的做好蓄水的工作,就会导致枯水期的冬季无水可用。同时由于秋冬季节的降水比较少,吨位大的船只在秋冬的时候通行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在这个时候放出一些秋季蓄水,就可以让这些大型船只顺利无阻的通行,而在夏季的时候,这些大坝排水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在排水的同时也把水流中的泥沙排出去。因为夏季降水的时候,暴雨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水量,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泥沙,如果这些泥沙不及时的排出去,泥沙的淤堵会抬高河床,增加洪水的风险。
F. 三峡为什么旱季蓄水涝季放水呢
三峡旱季蓄水是为了发电,涝季放水是为了预防洪水冲垮大坝。
G. 三峡工程和今年的旱灾有什么关系,请筒单地说一下
沈国舫是个卵级气象专家!还顶级气象专家呢!我面对这样的评论痛心疾首,砖家说这样的话,我可以理解,毕竟他们是砖家,是拿了黑钱来糊弄百姓
的砖家,而某些贫民也跟着这么无知,可见中国的教育有多“成功”。把一些有才的教得没良心;把一
个无知的教到脑残,还残得很忠诚;中国的制度也“很好”,可以把一些善良的人才软禁到自杀。
我现在先告诉你什么是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
冬雪山。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总面积
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我现在再告诉你什么是水文。水文指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现在一般指研究自然界水
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片水域的水文化,绝对不只这片水域面积那么狭小,长江的水文化也不是长江江流那么简单。长江作
为亚洲第一长河,他的影响力绝对不只是你能看得到他的水面所涉及的面积,或者说是所能灌溉的面
积。要谈他的影响力,哥先说一下“地下水”这玩意儿。什么是地下水呢?说的简单点就是土地下面的
水,说的专业点就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资
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
好了,现在我讲一下,长江对地下水的影响。
是人都知道长江沿岸的堤坝的基本结构是泥土或泥沙,虽然有一些地段是山石,也有一些地段是混泥土
和石块,但不管是混泥土还是山石,都只是长江堤坝的沧海一粟。泥土和泥沙有什么特点呢?玩过泥巴
的都知道,泥巴这玩意儿虽然能建坝拦水,但是泥巴并不能隔绝水,它只能阻碍水蔓延,但绝对不可能
阻止。说的简单点就是泥巴会渗水的。也就是说长江的水在它流动的过程中,一路向东不停的向长江两
岸的大地中补充水分,供长江两岸动物、植物的生长需求,供长江两岸的土地水汽的蒸发(这个长江两
岸绝对不是只说长江这条江的两个岸边,而是指长江水包括水汽能影响到得地域。以防部分NC人士看不
懂,特此解释)。而不仅仅是往长江的支流补充水分。
千百年来,长江水一直为祖国大地提供着足够的水分,让干涸的大地能够不停的吸吮。但是现在三峡这
么一个“伟大”的工程把长江拦腰斩断(其实没断,因为长江还有水流动的),虽然长江依然有水在流
动,但是水平面却低了很多,这就使得想吸收水分的上层地面吸收不到水分,而太阳依旧高照,地表依
旧会蒸发水分,这个水分哪里来能?我想它只能从更深的地底吸收了,这样一来长此以往地下水的水位
也就越来越低,地表也就也就越来越干,也就慢慢的沙化。与此同时,好不容易下点雨水,地面还没来
得及吸收就向水位更低的长江流去,再流入大海。这样一来,原本是长江为长江沿岸供水变成了长江沿
岸为长江供水,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干涸。这样一来地表每年蒸发的水分就会就急剧下降,也就导致了
长江沿岸雨水不足。至于这个雨水不足我想应该不用解释,实在不懂的自己去查一下“雨”形成的原
因。长此以往,周而复始,长江流域就发生了旱灾,其实就这么简单。
说了三峡的下游,现在说一下三峡的上游。
上游跟下游恰恰相反,以前因为水量适中或轻度缺水,所以长江的上游地区,也就是西南地方一般都会
轻度干旱,遇到年份不好会偶尔严重点。但现在托三峡的福,西南方向存贮了大量的水分,而西南的地
表,尤其是西南边长江以北的地方都是沙土地貌,而不是泥土地面。估计又有NC人士会问:沙土与泥土
有什么区别呢?我其他的区别不讲只说两点点,一是,沙土吸水能力远远强于泥土。另一点是,沙土在
保护水分方面远远不及泥土,换句话说就是沙土能很快的吸收水分,但水分一旦进入沙地也会很快的被
蒸发。也就是说西南地区不论是天上的还是地下的水分都会严重超出历史。所以西南地区(三峡上游)
在旱季的时候能发生洪水;所以东南地区在雨季能发生旱灾。对于这一点,我很自豪,因为我是个人,
我发现人竟然能逆天,能突然改变千百年来基本稳定的自然气候,对于这一点,我很悲哀,因为我是一
个人,我觉得人类竟然不顾自然的规律(应该是某些愚昧的LD,和某些贪婪的分子),为了私人的利
益,违反了自然的法则。
“伟大”的三峡不仅仅是改变自然界中水分,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三峡水库的大坝高度有185米,蓄水高
有175米,水库长600多公里。这是什么概念,这么多的水的重量是多少。虽然不能精确的计算,但你可
以大概的做个估计。四川,一个处在亚洲板块边缘的省份,三峡,一个建在四川附近的绝世水库。无疑
突然改变了板块的重力分布,无疑加重了板块边缘的重力。都玩过敲敲边,都听过杠杆原理,伽利略说
给我一个支点,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撬起整个地球。伽利略的力量有多大,三峡水库的重力有
多大,我不愿意比较。我只想说在一个运动的物体边缘,你给他再加一个动力,他会运动的更快(如有
不明白的回去问一下初中物理老师什么是加速度,及加速度的形成和作用)。对于地震相信大家都知
道,是因为两个大陆板块撞击而产生的。而对于撞击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其他因素不变得情况下,物体
的运动速度越快,撞击越猛,震动越剧烈(不理解的自己去开一下碰碰车多的不想解释)。
总是所述:不要再跟我说,汶川发生的中国有地震记录以来最大的地震与三峡无关;也不要跟我说,舟
曲一个千年干旱之地却发生了巨大的泥石流,而跟三峡无关;更不要跟我说,西南地方去年旱季的洪
涝,今年的南方雨季的旱灾跟三峡无关。
我不想说,三峡你有多伟大。因为你的伟大让我恐惧,传说中你可以让北京人吃上长江水,你可以提供
中国50%的用电,你可以为长江沿岸防洪,也可以为长江沿岸抗旱。我只想说三峡:北京人至今还没喝
上长江水;我只想说:中国现阶段只有3%的用电来自三峡;我还想说:三峡你曾经在洪水泛滥的时候说
要保护大坝安全,加强大坝泄洪量增加了洪水灾情,你曾经在干旱季节说为了保证发电用水,减少了大
坝的排水量,让原本干涸的土地变得干枯。
三峡我想对你说,你劳民伤财富裕了十三万人,却祸国殃民伤害了十三亿人。
H. 三峡大坝对长江下游的干旱有关系吗
三峡大坝对长江下游的干旱,没有关系,理论上来说反而会缓解长江下游的干旱,因为长江三峡能够大量蓄水在宇继续水在旱季把水排出缓解下旱情
I. 三峡水库 " 为什么采用冬蓄夏排反季节蓄水模式
因为三峡上游地区属季风性气候,冬春降雨偏少,雨季集中在夏季,而三峡本身是有库容极限的,为保证发电和大坝安全,同时考虑旱灾和水灾的特殊情况,冬春明显要多蓄水,夏季明显要计划放水!
J. "三峡大坝旱季蓄水涝季放水吗
不是。雨季前放水,雨季蓄水
降雨前放水,降水时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