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西安钟楼怎么到回民街在这儿走晕了.....
西安是正东西南北,钟楼在正中间。
回民街就在钟楼的西面,鼓楼的北面,向西步行几分钟就到了。钟楼是国家级文物的钟楼,矗立600余年,2020年六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六次修缮了。
另外钟楼修缮,除了对对钟楼进行屋面瓦件查补、宝顶修缮、檐口修缮等工作外,还对钟楼木建筑本体上原有照明设施进行拆除,旅客可以从钟楼西面步行到回民街。
(1)维修钟楼视频扩展阅读:
2020年8月开放后的钟鼓楼博物馆将旺季(4月1日—10月10日)开放时间延长1小时,由原来的8:30-20:30调整为8:30—21:30。
1953年和1958年钟楼先后两次整修,1996年对钟楼进行墙体除碱、宝顶维修、海墁及勾栏更换;2004年对钟楼进行了屋面、外檐彩画清洗、加固维修工作。
除此之外8月这次修缮难度最大的是宝顶部分,上次宝顶修缮是1996年,距今已有25年之久。此次宝顶共用了3800张金箔纸,重新贴金后的钟楼宝顶,在外观上要明亮很多。
⑵ 西安钟楼修缮完成,中间都经历了哪些问题
西安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古都,而西安的钟楼更加是这座古都中远近闻名的一处建筑,去西安旅游的朋友们是一定都会去打卡钟楼的。关于这座钟楼,最近有一个好消息传来!那就是“西安钟楼历时七十天修缮恢复开放,重新焕发光彩啦!”没错,近日,历时余七十几天修缮的西安钟楼,恢复对外开放。这次修缮是一九四九年以来至今的第六次修缮,主要修缮的位置是钟楼宝顶、屋面、檐口、望板、角柱等。
而这次修缮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就是对于宝顶的修缮。宝顶通高近两米,加上须弥座,总高达近五米,修缮时需要搭爬梯,是十分危险的。不过,好在最后都顺利的完成了。通过这次修缮,西安钟楼将重新焕发光彩,更好地展现西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⑶ 跪求钟楼爱人钟楼爱人(2017)周汤豪等人联合主演的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百度云资源
链接:https://pan..com/s/1RSVU8RYeL30iiztDfZGP4Q
提取码:spvn
导演:郝心翔
编剧:许芸齐/乌得纸
主演:周汤豪/孟耿如/黄薇渟/张捷/罗北安/苗可丽/杨铭威/郭晋东/蓝宁彤
类型:剧情/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首播:2017-04-15/2017-04-16
集数:16
单集片长:90分钟(含广告)
又名:Love,timeless
该剧讲述了兆宇(周汤豪饰)曾是校篮球队的种子选手,却在一场关键的比赛中掉了链子,球队惨败。这场失败令兆宇耿耿于怀,即便多年过去,兆宇依然无法逃离失败带给他的挫折感和阴影。凯佳(孟耿如饰)一直深深的喜欢着兆宇,这份感情从学生时代开始至今都未曾改变,只是,两人的关系一直都仅限于普通朋友,这让凯佳不禁感到有些伤感。某日,兆宇的大学死党若比找到了他,一群曾经的好友相约回到了大学时代的秘密基地“钟楼”。哪知道忽然之间钟楼里的巨大时钟发出耀眼的光芒,当兆宇再度睁开双眼之时,震惊的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2007年,也就是他上大二的那一年。
⑷ 西安钟楼为何会耗时70余天才修缮完成的
西安钟楼在历时70多天的修缮后,于26日正式对外开放。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会处,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钟楼之一。
为何耗时70余天,主要是西安钟楼历史悠久,修缮难度大。
据悉,修缮期间,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对钟楼基本陈列展览也进行了提升改造,提升后的基本陈列展览将以更加全面、生动、细致的展陈方式,更好的满足广大游客观赏。同时,通过此次修缮,西安钟楼将重新“焕发光彩”,更好地展现西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⑸ 钟楼是哪个省哪个市的
西安钟楼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之一。它以其金碧辉煌的雄姿踞于西安城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古城西安的标志建筑,被誉为“古城明珠”。
明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全国各城市兴建钟楼,以镇天下。西安钟楼初建时原址在今西安大街广济街迎祥观,与鼓楼东西对峙。当时此地与南北城门正对,是城中心之所在。后扩建西安城,随着城中心的东移,钟楼的位置就与中心偏西,故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在陕西巡抚龚懋贤主持下,命咸宁、长安二县县令将其迁建于现址。迁建时“楼惟筑基外,一无改创”。钟楼落成后,龚懋贤写了《钟楼歌》刊石嵌于钟楼内。以后清乾隆五年(1740),楼又经巡抚张楷重修,仍按明初年的原结构修建,唯将原室内悬挂的唐代“景云钟”移出室外,以使报时之声远扬。此外,楼上奉祀文昌帝君。钟楼的命名,也因每天清晨击钟报时,故称之。
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木结构建筑,面积1377平方米。建筑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宽35.5米,用青砖、白灰砌筑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宽6米的券形门洞,与四条大街相互惯穿。钟楼从地面至金顶通高36米,基座上面有四面空透的圆柱回廊,楼分两层,重檐三层,屋顶覆以绿琉璃瓦,楼体为木质结构。由砖台阶踏步上到砖基座大平台而进入一层大厅,面阔7间,进深3间,大厅四面有门,周为平台,顶有方格彩画藻井。由第一层大厅内东南角扶梯,可盘旋登上四面有木隔扇门和直通外面回廊的二层大厅。二层梁架结构,采取砌上明造,用通柱,攒尖顶采用抹角梁和井口枋,梁柱节点有宋元做法痕迹。
整个建筑通体彩绘,楼内贴金彩绘,画梁雕栋。四面漆红大门,各层门扉还有64幅精美的木雕故事,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西厢听琴”、“伯乐相马”、“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构图优美,雕工精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楼翼角飞翘,下悬铎铃。楼顶端琉璃莲花宝座上置有6米高的圆形鎏金宝顶,更显庄严和富丽堂皇,显示了明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钟楼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曾成为拘押进步人士和革命青年的临时牢狱,楼上驻扎军队。鎏金宝顶的铜叶被人揭去盗卖,楼体累遭破坏。1953年至1958年,国家对钟楼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维修,加固了楼的台基座,拆换了楼梯、地板和部分柱子,增添了栏杆,翻修了全部门窗。楼的内外进行粉刷油漆,并按原样装置了鎏金顶和增加了避雷设施。1980年以后,又进行了多次维修。1996年西安市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文物资源,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决定仿制唐景云钟。唐景云钟铸于唐景云二年,原为唐景龙观所用,唐睿宗李旦亲自为其撰书铭文,明初移至钟楼用以报时。该钟现为国家级文物,现藏于西安碑林。西安市文物管理局多次走访有关单位,商讨仿制事宜。仿制的景云钟外观与原钟近似,通高2.45米,重6.5吨,钟裙外径 1.65米,纹饰、铭文酷似原钟,音质嘹亮雄浑,可与原钟媲美。经多方努力,1997年1月30日,沉寂了数百年的晨钟暮鼓再次在古城响起。仿制的景云钟现挂于楼基座的西北角。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钟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钟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钟楼基座四周边内;一般保护区为由重点保护区外延36米;建设控制地带为由一般保护区再外延72米。
⑹ 钟楼一层有几个漆着黄色标志的维修木箱
10个,下一题是4个机械手臂,再下一题是12点,。最后一题选最后一个答案
⑺ 西安的钟楼和鼓楼在古代时的作用有哪些
西安鼓楼同西安钟楼一样,全是古城西安城肉知名的古时候木结构建筑房屋建筑,自古以来一直为人正直瞩目。西安鼓楼和西安钟楼中间距离约三百米。过去,西安鼓楼和西安钟楼一样,全是整点报时性的工程建筑。每目、每月、每一年,钟楼和鼓楼都以暮鼓晨钟的方法,不停顿地向全城老百姓汇报时间。
如今,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一起,变成西安市内知名的名胜古迹名胜古迹和关键的游玩景点。横贯于两楼中间的住户住房和酒楼店铺,现如今均已拆卸,产生了一个宽敞美观大方的钟鼓楼广场。
在西安鼓楼内,以往配有大鼓一面,每日向大家整点报时。在抗日战争时期,这儿变成一座军营,楼内驻守着部队。如今,在西安鼓楼内配有珍贵文物专卖店,展览会和市场销售在我国知名的陶瓷器、陶器和别的众多的陶瓷艺术品。
鼓楼是古时候置放巨鼓的工程建筑,用于敲鼓警报,或准时打鼓汇报时间。寺庙亦有鼓楼,与钟楼相,始建正殿的上下,用于悬鼓整点报时,或于庆典时敲打。
宋朝孔平仲《孔氏谈苑·封置鼓楼》全文记述:李崇为兖州知州,州劫盗,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搥鼓乱击,诸村如闻者,槌鼓一通,次闻者,复挝认为节,俄顷中间,声布千里,伏其保险的好处,莫不捉拿。诸村置鼓楼,此后始也。
含义就是:兖州地区过去经常会出现打劫的匪盗,李崇指令在每一个村子都设定一座楼,楼里都悬架着大鼓。在劫匪发生的地区,要强烈敲击大鼓,各乡听见锣鼓声,都派人防御保险的好处地区。不一会儿,锣鼓声遍及千里,保险的好处地区都布下伏击,劫匪行动没有不被捉获得。设定鼓楼的作法从此刻逐渐。
⑻ 西安钟鼓楼
西安钟楼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之一。它以其金碧辉煌的雄姿踞于西安城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古城西安的标志建筑,被誉为“古城明珠”。
明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全国各城市兴建钟楼,以镇天下。西安钟楼初建时原址在今西安大街广济街迎祥观,与鼓楼东西对峙。当时此地与南北城门正对,是城中心之所在。后扩建西安城,随着城中心的东移,钟楼的位置就与中心偏西,故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在陕西巡抚龚懋贤主持下,命咸宁、长安二县县令将其迁建于现址。迁建时“楼惟筑基外,一无改创”。钟楼落成后,龚懋贤写了《钟楼歌》刊石嵌于钟楼内。以后清乾隆五年(1740),楼又经巡抚张楷重修,仍按明初年的原结构修建,唯将原室内悬挂的唐代“景云钟”移出室外,以使报时之声远扬。此外,楼上奉祀文昌帝君。钟楼的命名,也因每天清晨击钟报时,故称之。
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木结构建筑,面积1377平方米。建筑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宽35.5米,用青砖、白灰砌筑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宽6米的券形门洞,与四条大街相互惯穿。钟楼从地面至金顶通高36米,基座上面有四面空透的圆柱回廊,楼分两层,重檐三层,屋顶覆以绿琉璃瓦,楼体为木质结构。由砖台阶踏步上到砖基座大平台而进入一层大厅,面阔7间,进深3间,大厅四面有门,周为平台,顶有方格彩画藻井。由第一层大厅内东南角扶梯,可盘旋登上四面有木隔扇门和直通外面回廊的二层大厅。二层梁架结构,采取砌上明造,用通柱,攒尖顶采用抹角梁和井口枋,梁柱节点有宋元做法痕迹。
整个建筑通体彩绘,楼内贴金彩绘,画梁雕栋。四面漆红大门,各层门扉还有64幅精美的木雕故事,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西厢听琴”、“伯乐相马”、“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构图优美,雕工精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楼翼角飞翘,下悬铎铃。楼顶端琉璃莲花宝座上置有6米高的圆形鎏金宝顶,更显庄严和富丽堂皇,显示了明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钟楼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曾成为拘押进步人士和革命青年的临时牢狱,楼上驻扎军队。鎏金宝顶的铜叶被人揭去盗卖,楼体累遭破坏。1953年至1958年,国家对钟楼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维修,加固了楼的台基座,拆换了楼梯、地板和部分柱子,增添了栏杆,翻修了全部门窗。楼的内外进行粉刷油漆,并按原样装置了鎏金顶和增加了避雷设施。1980年以后,又进行了多次维修。1996年西安市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文物资源,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决定仿制唐景云钟。唐景云钟铸于唐景云二年,原为唐景龙观所用,唐睿宗李旦亲自为其撰书铭文,明初移至钟楼用以报时。该钟现为国家级文物,现藏于西安碑林。西安市文物管理局多次走访有关单位,商讨仿制事宜。仿制的景云钟外观与原钟近似,通高2.45米,重6.5吨,钟裙外径 1.65米,纹饰、铭文酷似原钟,音质嘹亮雄浑,可与原钟媲美。经多方努力,1997年1月30日,沉寂了数百年的晨钟暮鼓再次在古城响起。仿制的景云钟现挂于楼基座的西北角。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钟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钟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钟楼基座四周边内;一般保护区为由重点保护区外延36米;建设控制地带为由一般保护区再外延72米。
鼓楼
西安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
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1740)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楼巍然耸立。
西安鼓楼是目前所存在全国最大的鼓楼。它的建筑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高台砖基座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高7.7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券洞门。楼建筑在基座的中心,面阔7间,进深3间,四周另有走廊。第一层楼身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层楼重檐歇山顶,上覆绿琉璃瓦。楼的外檐和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使楼的整个建筑层次分明,浑雄博大。登楼的青砖阶楼设在砖台基两侧,在第一层楼的西侧有木楼梯可登临楼的第二层。在楼的南檐下正中,悬挂有“武盛地”蓝底金字匾额,是陕西巡抚张楷重修此楼峻工后,摹仿乾隆皇帝的“御笔”。北檐正中悬挂有“声闻于天”匾额,笔力挺拔,相传系咸宁李允宽所书。两匾不仅说明了建筑物的意义,而且犹如画龙点睛,使楼生气盎然,更显得宏伟壮丽,但在“文革”十年浩劫中遭毁,现文物管理部门已着手修复。
从50年代开始,人民政府曾多次修缮鼓楼,90年代又贴金描彩,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文物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恢复“晨钟暮鼓”,1996年西安市决定重制鼓楼大鼓。重制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径2.83米,系用整张优质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径3.43米,重1.5吨。上有泡钉1996个,寓意1996年制,加上4个铜环共2000年,象征公元2000年,催人奋进,跨入21世纪。该鼓声音宏亮、浑厚,重槌之下,十里可闻,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鼓。在钟楼和鼓楼之间,开辟为钟鼓楼广场,绿草红花点缀其间,造型独特的声光喷泉不时变换,是古城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