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陕西紫阳县怎么样
紫阳县位于川渝陕交界的秦巴山区,位置东经 108°6′—42′,北纬32°8′—40′,
东邻安康、岚皋,南接重庆城口、四川万源,西与镇巴为界,北与汉阴毗连。地势西南高,
东北低。全县地貌概括为:三山两谷一沟。海拔在331米—26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1°C,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侯区。全县辖15镇14乡,总人口34.8万人。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其中
耕地面积55.6万亩,水域5.5万亩, 人口密度为168人/平方公里。
紫阳县境内生物、矿产、水能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品种繁多。加之我县是国内发现的第
二个富硒区(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境内所产动植物均不同程度含硒,紫阳生
长植物具有自然补硒,延缓衰老,防治癌症的功能;目前我县茶叶、金钱橘、山野菜,魔芋
等富硒食品开发已成规模;中药材的开发已迈出新步伐。世界稀存的锌硒宝矿泉水已通过国
家级鉴定。紫阳独特的地质构造形成了一批独特的矿产资源。一是板石储量最大,质量最好,
现已形成年产100 万平方米开采能力,产品供不应求,全部外销;二是毒重石,系国内目前
探明的最大矿床,现已形成年产 1万吨钡盐化工系列产品的生产规模;三是锰矿石、水泥灰
岩、钒钦磁铁矿、琉铁矿等矿种,品位高,储量丰富,有十分可观的开发价值。紫阳境内河
流较多,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5余,均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水能资源蕴藏
量29万千瓦,除已开发的1.1万千瓦外,有装机总容量2.4万千瓦的毛坝关电站即将开工,可
装机5万千瓦的香水沟电站和紫阳电站正在进行前期招商开发阶段。
本县发展环境优越。县境内有省级干线公路两条,总长113.7公里,县道25条,总长617
公里,西南铁路运输大通道襄渝铁路横贯全县,境内设有 7个火车站。汉江、任河通航里程
120公里。县政府所在地距安康飞机场51,6公里(直线距离),全县已开通程控电话、无线寻
呼和移动电话。本县是陕南电网建设枢纽县,国家第三批电气化建设县,电力供应充足。
近年来,紫阳全县人民团结一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围绕发展县城特色经济,确定了
苦干三至五年,实现“争创三个第一,建设两大基地”的发展战略(蚕桑人均产量陕西第一,
茶叶总产西北第一,板石总产全国第一,建成全国富硒食品基地 ,全国钡盐化工基地 ),
并着力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1999年,全县国内
生产总值达到2.7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8元。分别比上年
增长5.05%、9.5%和27.6%。为县域经济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⑵ 陕西省紫阳县
真得很不错!火锅,麻辣烫,串串香,蒸盆子。。。。。。玩的地方也很多哦,欢迎你!!!
⑶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8年,紫阳县下辖17个镇。没有乡。紫阳县,隶属于陕西省安内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
17个镇:容城关镇、蒿坪镇、汉王镇、焕古镇、向阳镇、洞河镇、洄水镇、双桥镇、高桥镇、红椿镇、高滩镇、毛坝镇、瓦庙镇、麻柳镇、双安镇、东木镇、界岭镇。
相关镇的情况
1、紫阳县城关镇,位于县城文化中心周边,辖有十五个农业行政村,盛产茶地、柑桔,交通便利,是紫阳历代名茶的主产地之一。
2、蒿坪镇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位于紫阳县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是紫阳县北部的边贸重镇。境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
3、汉王镇位于紫阳县城以北60公里处,秦岭南麓,大巴山北,汉江上游,是陕南和秦巴山区的历史文化名镇。因汉王刘邦在此地筑城养兵而得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紫阳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紫阳县城关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紫阳县蒿坪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紫阳县汉王镇
⑷ 紫阳县在那里
紫阳县是陕西省安康市的下辖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西面与四川省万源市毗邻,东南方向与重庆市城口县接壤,全县辖 25 个乡镇,面积2204平方公里,人口 35 万。紫阳素有茶乡、歌乡、桔乡之称。紫阳历史悠久,文化积蕴厚重,新石器、商周、两汉都在这里留下了很多遗址。这里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地之一,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政编码:725300。代码:610924。电话区号:0915。紫阳特产紫阳富硒茶
紫阳是全国迄今已发现的两大富硒区之一,这块土地上生长的动植物天然含硒。 紫阳县所生产的各种食品不仅天然富硒,而且无公害、无污染,既是功能食品,又是绿色食品。紫阳富硒茶在唐朝曾作为贡茶供宫廷享用,在清代紫阳毛尖茶已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而享誉全国,2001年3月,紫阳县人民政府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了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2002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紫阳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为国家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2004年10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向全国发布公告,紫阳富硒茶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农产品;新近开发出来的秦巴硒菇,集美味、保健、药疗于一体,2002年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的科技鉴定,并在国家专利局取得专利证书,产品远销日本市场。
柑橘
紫阳自古有“橘乡”之称。早在唐代,今紫阳海拔450米以下的汉江及任河流域已有大面积柑橘种植,尤以金钱桔最为名贵。金钱桔皮红似火,瓤嫩肉满,汁水丰盈,酸甜适度,品味无穷,深受宫廷官吏的喜爱,因此被唐朝列 为贡品,至今仍为陕西桔中珍品。现在汉王城的皱皮柑由于注重品种改良,科学种植,规模生产,已成为紫阳柑桔又一品牌。 紫阳美食 风味小吃
紫阳地处南北分界线上,明、清两代,曾有湖广、闽粤移民迁徙于此,生活习俗、饮馔文化相互交流影响,故紫阳的饮食呈南北风味,饮食习俗与川楚相近,喜食大米,但因稻田不多,常年以年谷、洋芋、红苕为主,豆类辅之。其口味,川味中的“酸、麻、辣”俱全,又兼有闽粤的甜腻。传统小吃以大米、糯米、包谷、豆类为主,如米浆馍、油糍、糍粑、洋糖饺子、豌豆饼、荠面巴、浆巴馍、包谷花糖等,城镇兼有麻花、油条、花卷、包子、椒盐饼子、酥炕炕等面粉制成品。又因出产芝麻,喜食芝麻饼、芝麻糖。豆类食品最多,有豆腐、豆腐脑、豆油皮子、豆腐干、菜豆腐、豆腐乳(素称“红豆腐”或霉豆 腐),皮豇豆、豆瓣酱等。而最具有紫阳地方特色的则是除夕夜合家欢聚时方能见到的紫阳传统大菜——蒸盆子。
紫阳油糍:将面粉、黄豆粉、紫阳豆腐搅拌和匀油炸而成,吃时浇上淀粉醋蒜辣椒汁,口味酥脆麻辣,令人回味。
紫阳浆巴馍:系桐叶包裹包谷浆和新麦面蒸就而成,其味微酥带甜又有桐叶的清香。
紫阳水煎包子:用和好的面团包裹萝卜、粉条、肉丁及各类香料,水蒸油煎而成,外脆内软,口味独特。
紫阳洋糖饺子:将蒸熟的糍粑在油锅里微炸,再滚以燕麦、冰糖、花生、核桃掺和而成的拌面,其色泽金黄透亮,油而不腻。
紫阳椒盐饼子:将涂拌了花椒、盐、油汁的面块撮成条状,左右扭动挤压成饼,外炕内烤而成,其形整齐圆旋,其味脆麻可口。
酥炕炕:层层涂拌花椒、盐、油汁,一面撒上芝麻,外炕内烤而成,层层酥脆,层层清香。
蒸盆子
紫阳蒸盆子,最早发源于紫阳县汉王镇,先是汉江艄工歇脚欢聚时的荟菜,后来发展为除夕团圆饭上的压轴菜。紫阳蒸盆子制作颇为讲究,原料须有全鸡(土鸡)、猪蹄、莲菜、红白萝卜、黄花、木耳、香菇、鸡蛋饺子、水发墨鱼及其它干菜,调料油有大茴、草果、桂皮、花椒、干辣椒、食盐等,用盆具盛之,用大锅隔火而蒸,原料和调料分步入盆,时间最少不能低于4小时。这道菜原汁原味,汤醇肉香,色香味俱佳。紫阳蒸盆子,用料之糜费,时间之冗长,程序之繁琐,做工之讲究,稍有差迟则口味大逮,非一般地域所能为,它当之不愧地成为最具特色的紫阳传统大菜。
紫阳蒸盆子用料极其讲究,鸡要本地仔母鸡,其它青菜及香料都要当地土产,稍有差迟则口味大变。紫阳蒸盆子汤鲜肉香,色香味俱佳。紫阳蒸盆子上席与小菜搭配,最具地方特色。
富硒豆类食品
紫阳少大米,多杂粮,杂粮以豆类为主。又因紫阳日照偏少,土层瘠薄,蔬菜品种多而产量不丰,因而城乡居民喜以豆类食品做菜,像菜豆腐、豆腐乳、皮豇豆、豆瓣酱等。山里人自有山里人的智慧,看似平淡无奇的黄豆、豇豆经过他们的精心调制,也能做出绝佳的口味来。紫阳县汉王镇一带腌制出来的“皮豇豆”,在县内堪称一绝。其制作 方法是:取嫩豇豆若干,略煮杀青,然后切成寸长短节,晒干存放,待秋后再将本地小红椒切碎晒干与之混合,再加生姜、大蒜若干切片,喷酒,撒盐,调匀后,置于坛中,坛檐掺水,密封腌制。10天后,启坛食用,奇香扑鼻,色鲜味美,辛辣香脆,百食不厌。
紫阳皮豇豆:声名远播,色鲜味美,辛辣香脆,堪称紫阳干菜一绝。
紫阳红豆腐:味正色鲜,为各地食客抢购的紧俏食品。
紫阳豆瓣酱:色香味俱佳,系本地优质富硒黄豆和精选小尖椒腌制而成,味辣色香,为面食之最佳调料。
紫阳菜豆腐:系本地生产的大豆,浸泡透胀后,磨浆去渣,在浆水里加入青菜碎片,搅拌均匀,再调入油盐佐料烧制而成,食用时属于汤菜。其汤色淡味鲜、清香扑鼻,紫阳以蒿坪镇菜豆腐为最佳。
紫阳豆腐干:柴火熏制而成,可拌凉菜,亦可与腊肉爆竹,味香色美,为节日之必备菜。
⑸ 安康市紫阳县
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隶属陕西省安康市,县境西面与四川省万源市毗邻,东南方向与重庆市城口县接壤,交通便利、通讯便捷。
⑹ 陕西紫阳有几个镇
截至2018年,紫阳县下辖17个镇,分别是城关镇、蒿坪镇、汉王镇、焕古镇、向阳镇、洞河镇、洄水镇、双桥镇、高桥镇、红椿镇、高滩镇、毛坝镇、瓦庙镇、麻柳镇、双安镇、东木镇、界岭镇。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蒿坪镇
蒿坪镇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位于紫阳县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是紫阳县北部的边贸重镇。境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恒(口)紫(阳)公路、蒿(坪)汉(王)公路、蒿(坪)大(竹园)公路呈十字横穿全镇。
2、焕古镇
焕古镇,位于紫阳县中部,焕古镇境内土地肥沃,林木茂盛,山川秀美。焕古茶是紫阳历代名茶的生产地,“紫邑宦镇”毛尖是唐代宫庭茶的历史品牌,是紫阳乃之陕南茶文化的发源地。
3、洄水镇
洄水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东南,总面积55.1平方公里。1950年置洄水乡,1959年改管理区,1966年建曙光公社,1972年更名洄水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改镇。
4、高滩镇
紫阳县高滩镇位于紫阳县城西郊,东邻高桥镇,南接绕溪镇,西与毛坝镇接壤,北与广城乡交界。襄渝铁路、包茂高速(G65)贯穿而过,紫渔公路横跨其中。
5、麻柳镇
麻柳镇位于达川区东南部,明月江南岸。面积49.4平方千米,镇政府驻麻柳场文化街10号,距县城42千米。达万铁路、202省道巴彭公路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