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叫售后回租
售后回租(sale-leaseback)是将自制或外购的资产出售,然后向买方租回使用。
优点
它使设备制造企业内或资产所有人(承租容人)在保留资产使用权的前提下获得所需的资金,同时又为出租人提供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
2特点
1、在出售回租的交易过程中,出售/承租人可以毫不间断地使用资产;
2、资产的售价与租金是相互联系的,且资产的出售损益通常不得计入当期损益;
3、出售/承租人将承担所有的契约执行成本(如修理费、保险费及税金等);
4、出售/承租人可从出售回租交易中得到纳税的财务利益。
3会计处理
由于资产的出售和回租实质是同一笔业务,资产的售价和资金需一起计算。在承租人(卖方)看来,如租约符合融资租赁的某一条件,就应将回租作为融资租赁处理,否则作为经营租赁处理。按融资租赁处理时,出售资产的利润应予递延,并按资产折旧的比例予以分摊。倘若交易发生时,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或账面价值,按照谨慎原则,其差额应即确认为损失。
B. 售后回租是什么意思
售后回租(sale-leaseback)是将自制或外购的资产出售,然后向买方租回使用。回专租是承属租人将其所拥有的物品出售给出租人,再从出租人手里将该物品重新租回,此种租赁形式称为回租。采用这种租赁方式可使承租人迅速回收购买物品的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回租的对象多为已使用的旧物品。
C. 什么是“售后回租”
摘要: 当一个企业缺乏资金时,该怎么办?借款或融资?那如果一时之间融不到那么多资金,而该企业又急需改善其财务状况呢?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一种融资租赁的方式,它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融资租赁方式,与普通融资租赁相比,其特点在于它是承租人、出卖人为同一人的特殊融资租赁方式。 它叫售后回租,又称出售回租、回租、回租赁等,是指房屋或物件的所有权人首先与租赁公司签订《出售合同》,将房屋或物件卖给租赁公司,取得现金。然后,房屋或物件的原所有权人作为承租人,与该租赁公司签订《回租合同》,将该房屋或物件租回。承租人按《回租合同》支付全部租金,并付清物件的残值以后,重新取得物件的所有权。 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扩建时,采用这种融资租赁方式筹集资金,用出售设备所得的现款购买急需的新设备,可以满足企业的投资需求。给你举个例子吧,A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售后回租的方式进行融资。该公司约定每年年初支付租金180万元,设备的租期为6年,租金总额为1080万元。租赁期满后,A公司再支付50万元即可收回设备的所有权。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还能获得一些税收优惠。
D. 怎样理解售后回租
售后租回是一种集销售和融资为一体的特殊形式,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新型方法,通常指企业将现有的资产出售给其他企业后,又随即租回的融资方式,它是常用的筹资方式之一。在售后租回交易中,承租人与出租人都具有双重身份,进行双重交易,形成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离散现象
E. 请问税法中,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怎么理解
比如A公司有一条船,他想再买其他船扩大业务范围,但没有资金版。这时,他将船卖给权B租赁公司,然后再相B公司把这条船租回来,这样租赁公司付船价给A公司,A公司分期付租金(含船价分摊到各期的价格+利息)给B公司,这样A公司拿到了资金,B公司赚取了利息。
但是实际上船舶的使用权没有转移,只是所有权发生了暂时的转移(租期内转移给B公司,租期满后再转会给A公司),类似于向银行抵押贷款的方式,而不是货物的实质交易,货物并没有因为买卖而产生增值,所增加的只是利息(利息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畴)因此不征增值税。
融资租赁业务本身是按照租金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即对利息部分征税),所以对承租方出售资产的行为不再重复征收营业税了。
希望我的答案能对你有帮助
F. 什么是售后回租,如何定义
售后回租(sale-leaseback)是将自制或外购的资产出售,然后向买方租回使用。回租是承租人将其回所拥答有的物品出售给出租人,再从出租人手里将该物品重新租回,此种租赁形式称为回租。采用这种租赁方式可使承租人迅速回收购买物品的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回租的对象多为已使用的旧物品。
特点
1、在出售回租的交易过程中,出售/承租人可以毫不间断地使用资产;
2、资产的售价与租金是相互联系的,且资产的出售损益通常不得计入当期损益;
3、出售/承租人将承担所有的契约执行成本(如修理费、保险费及税金等);
4、出售/承租人可从出售回租交易中得到纳税的财务利益。
G. 售后租回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确认收入
企业将资产出售后再以租赁方式将资产租回的业务,叫售后租回,这是特殊的销售方式。
并不是所有的售后租回都不确认收入的。
售后租回构成融资租赁的,不确认资产处置损益,应将收到价款与资产账面价值差额予以递延,在融资租入资产折旧期内分摊计入费用。
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的,分以下几种情况:
a.如果售价低于资产账面价值,而该部分损失可以在租赁期内得到补偿(通常是租赁价格低于市价),不确认处置损益,将损失递延,在租赁期内分摊计入费用。如果不能得到补偿的,确认处置损益。
b.如果售价大于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公允价值的,确认处置损益。
c.如果售价大于公允价值的,将公允价值与资产账面价值差额确认为处置损益,将大于公允价值部分予以递延,在租赁期内分摊计入费用。
H. 什么是售后租回怎样进行会计处理
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是指卖主(即承租人)将一项自制或外购的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主(即出租人)租回,习惯称之为"回租"。在售后租回方式下,卖主同时是承租人,买主同时是出租人。通过售后租回交易,资产的原所有者(即承租人)在保留对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控制权的前提下,将固定资产转化为货币资本,在出售时可取得全部价款的现金,而租金则是分期支付的,从而获得了所需的资金;而资产的新所有者(即出租人)通过售后租回交易,找了一个风险小、回报有保障的投资机会。
一、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
(1)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
卖方(承租人)出售资产时,不确认收益。
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售价-资产账面价值
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的分摊:按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即按与该项租赁资产所采用的折旧率相同的比例进行分摊,调整各期的折旧费用。
(2)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
①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销售的商品按照售价确认收入,并按照账面价值结转成本。销售的固定资产按照售价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之间差额确认营业外支出。
②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
·售价低于公允价值的,应确认当期损益,如果损失将由低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补偿的,应将其递延,并按租赁付款比例分摊于预计的资产使用期限内。
·售价高于公允价值的,其高出公允价值的部分应予递延,并在预计的资产使用期限内摊销。售后租回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二、售后租回交易的具体会计处理
1.出售资产
(1)出售资产时
借: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清理
贷:固定资产
(2)收到出售资产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贷或借):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2.租回资产
(1)租回资产形成一项融资租赁
①租回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②租回资产以后各期:
·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银行存款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借(或贷):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贷(或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
(2)租回资产形成一项经营租赁
①租回资产时——不用账务处理,只需作备查登记。
②租回资产以后各期
③支付租金时: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
④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借(或贷):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贷(或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