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审员如何评审一个部门
这要看你们公司的定义,你所负责是整个公司的内审工作还是一个单纯的内审员去审核一个部门。
通常一个公司内审时,会有QMS小组制定内审计划、行程表、查检表等(有的查检表是各小组组长负责制定的)
你可以根据审核的标准条款、依据等制定一份查检表,要有输入和输出。如:
审核研发部:
输入:客户和市场需求
研发的过程:有没形成程序、记录等
输出:研发出的样品去得到客户的认可
这个过程都可以用4W1H
来进行。
另外你可以到六西格码网站查询相关资料。
2. 企业内审员应该怎么做
1、 文件审核
(1) QMS文件的完整性:质量手册,必备的程序文件6个,对组织编制的程序文件可以提供文件,也可提供文件清单,待现场审核时再仔细审核,但这部分文件不能无任何信息。
(2) 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可以提供单独形成的文件,也可以在上述质量手册中描述。而质量目标必须达到标准要求,应是已经量化的,被分解的,可考核的。当然,质量目标应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但不一定都量化到各职能部门,这应以各组织的实际情况来判定。
(3) QMS文件的展开方式不宜强求一律,只要真实的将组织的产品生产和管理特点描述出来就应是合格的。如:可以按标准的条款顺序展开,也可以按组织实际生产顺序进行描述,而按后者书写的QMS文件,应给出与标准条款对应的清单。无论组织的QMS文件如何描述,都不能是对2000版标准的简单抄录,否则QMS文件应判不合格。
(4) 组织提供的文件必须是现行的有效版本,非受控版本是不能接受的。
2、 审核计划
组长在制定审核计划时,一定将各个部门的主要过程搞清楚,明确列入计划之中,让每个组员,都能清楚的识别自己必须完成的审核任务。同时,也要将强相关的过程列出,这些应收集到审核证据。
作为评价组织QMS运行情况的有关过程,只有在全体成员收集到有关信息后,才能给出结论,应让审核员随时收集信息如内部沟通的方式及效果,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顾客反馈意见,与顾客沟通的方式及效果,统计技术应用及数据分析的信息源及信息传递,人员培训的效果考查情况,有关不合格品信息的内部传递情况等。另外,在与领导层交换意见前,必须为审核组内部沟通留有较充分的时间,让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不能只组长一人作出结论,以保证审核的有效性。
3、 现场审核
对于按2008版标准运行的QMS,审核员必须转换审核的思路,按“过程方法“审核每一个过程,即输入→活动和资源→输出,同时对过程之间的相互接口关系也要理清。例如对于7.4采购过程,输入应该是采购计划、清单(由设计部门提供),采购物资执行的标准,合格供方名单,其资源是经培训合格的采购员,开展的活动是向合格供方采购所需的各类物资,签定购货合同。其输出应是被采购来的物资及给检验部门开具的报验单。与其它部门的接口:①进货检验的结果—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单(报告)②由生产部门或客户转过来的关于进货的质量问题报告单(不合格品评审报告),合格进货物资传递到仓库储存、防护,不合格物资单独存放,与供方沟通,进行处置,并对此类供方进行动态评价,以决定控制的方式和程度是否变化。如果某种物资的供方经常出现不合格品,则考虑是否取消合格供方的资格。同时也要考虑,QMS文件对供方的评价方式是否合适,是否要修改文件。由上可知,每个过程的审核应体现PDCA,以改进组织的管理水平,保证产品有稳定的质量,从而保证使组织的QMS体系持续改进。
3. 内审员的工作该如何进行
先策划在何时哪些人审核哪些部门,依据是现行有效的质量体系文件。然后编制检查单,按计划实施,发现不符合就开不符合报告,要求整改。根据审核情况总结为审核报告。
4. 内审员都干什么
内审员,有人认为就是内审时走走形式,完成任务,所以,谁来当内审员?安排几个内审员?内审员的培训等一系列问题也就走走形式,其实不然。
实验室的内审员,除肩负内审任务外,往往还是本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的骨干。不仅要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检查、判定,还要对本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起着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内部审核简称“内审”,是一种内部评价活动,这种评价是通过内审员的审核工作完成的。实验室的内审员,其发挥的作用及审核能力与素质如何,直接影响一个实验室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的效果。实验室的内审员,不仅要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检查、判定,还要对本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起着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那么,实验室的内审员应当发挥哪些作用呢?检测狮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督作用
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持续地进行监督,这样才能有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这种持续监督主要是通过内审进行的,而内审的实施正是这支内审员队伍担当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内审员对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起着监督员的作用。
二、参谋作用
在内审时,内审员发现某些不符合项,要求受审核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对不符合项进行处置,消除产生不符合的原因。
此时,他必须向受审核部门解释为什么这是一不符合项,这样对方才能针对不符合项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在受审部门考虑纠正措施时,内审员可以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供其选择。当受审核部门提出纠正措施计划时,内审员应决定是否可以认可,并说明认可或不认可的理由。
5. 作为ISO9001的内审员,我该如何审核“管理评审”过程
作为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一般由管理者代表对最高管理者进行审核,可以制作内审检查表主要审核以下两点:
5.6管理评审 审核问内容及方法
1. 请问您如何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和充分性、适宜性?(现场交谈)
2. 请问您多长时间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一次?请问每次评审内容都包括那些?(查看相关文件/记录)
3. 请问您如何确保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持续适宜性?(查看相关记录确认是否对质量方针和目标进行评审)
4. 请问管理评审的输出内容都包括哪几方面内容?(查看相关记录入管理评审报告)
5. 请问您对每次管理评审发现的有关改进措施或建议如何处理?(查看相关记录)
6. 通过公司质量手册知道您协助总经理开展管理评审工作,请问您在管理评审工作开展过程中都做了那些工作?(询问管理者代表)
希望可以帮到您。
6. 内审员具体审查哪些
维护部门体系的有效合理地运行,内审员分质量内审员和环境内审员,一般都是二者皆一的。
内审员在实际工作工程中,要将你们部门所涉及的各类要素都纳入你的职责范围,做好程序文件所要求的各类记录的及时有效。
还有一点,如果你们公司已经通过了各类外审的话,比如ISO9001,TS16949,ISO14001等,你们每年都会有一次外审工作,那时候内审员是比较忙的,为了能顺利通过外审,公司都会安排一两次内审,也就是公司内部所有内审员根据外审模式对公司的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审核以期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从而顺利通过每年一次的监督复审。
----------------------------
审核的内容严格来说就是参照ISO 9001标准和你们的程序文件 逐条审核
但是也可以分做几次来审 一次审一部分(只审核哪一个部门或者标准上的哪些条款 即横向和纵向) 所以说审哪些是你自己根据实际需要定的
7. 内审 质量部管理体系该怎么审查
内审由公司内审员组成的内审组组织进行。内审员应有资质。
去参加内审员的培训班,自然就清楚如何审查了。
注意要找好一点的培训班,不是花钱买证的那种,如新时代审核中心办的班不错,老师既有工作经验又很有教学经验,你可以去报名学习。
8. 如果你是某公司的内审员,让你审公司的销售部,请写出iso9001“7.2”审核思路。
一、合同评审不能代替标准第7.2.2条〈对产品要求的评审〉
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把标准第7.2.2条要求对产品要求的评审等同于合同评审。这是传统1994版的影响。
标准第7.2.2条〈对产品要求的评审〉中规定:组织必须对产品有关各项要求加以评审。这项评审工作必须在组织向顾客承诺提供产品(例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接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之前完成。而且必须确保
a)产品各项要求已经明确规定;
b)合同或订单的要求中与过去表达有所不同之处已加以解决;以及
c)组织有能力满足已定义的各项要求。
传统的合同评审,实际上只涉及到a)条,容易忽视其他两条。就是第一条中,这里的产品各项要求应当包括标准第7.2.1条和产品有关的四方面要求。这四方面要求中只有第一方面才是合同中规定的要求。当我们做产品要求评审的时候,还应当包括第7.2.1条中其他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隐含的要求,与产品有关的法规、条例要求和组织确定任何附加要求。这三方面要求是非常重要的。有的组织往往会忽视这三方面要求的评审。结果会影响好顾客满意。
二、合同评审结果一定要有记录。但是,记录不一定名称叫记录,只要能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都可以算是记录。譬如,商店把货物放在柜台上出售之前,有证据通过评审的核价单,放在网站上销售的产品目录等,都可以作为证据。证明做过符合标准第7.2.2条要求的产品要求评审的记录。这一点可以参考标准第7.2.2条后面的注就清楚了。标准注的原文是:
某些情况下,譬如互联网上的销售,要对每份订单进行正规评审是不现实的。可以把评审变通为针对有关产品的信息,譬如产销售目录或广告材料等进行评审。
三、不要把产品要求的评审和第7.2.1条〈产品要求的确定〉混淆了。在向顾客发出投标的标书或者签订合同之前当然要评审。在评审之前必须先要确定顾客对产品的要求是什么。这是标准第7.2.1条的要求。销售人员,或者商店营业人员在和顾客交谈的过程就是确定顾客要求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合同评审过程,因为要求还没有确定,谈不上合同评审。也就不存在合同的更改。当销售人员确定顾客要求后,向顾客提出承诺之前,要通过思考,能够满足标准第7.2.2条要求,才能向顾客承诺。如果,商店提供的产品,网上销售提供产品,已经通过产品要求评审了,那么,只要确定顾客的要求就是前面提供的商品,这样的产品要求评审事先早已经做好了。
四、前面讲的合同不一定要形成文件。包括口头合同。譬如,商店销售,发票就是合同,证明交易成功的证明文件。因此,开发票的时候应当具体注明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这对将来打官司是很重要的。
9. 如果你是某公司的内审员,让你审公司销售部,请写出“7.2.2”的审核思路。
7.2.2产品要求的评审
1.顾客的产品要求有哪些表现形式(包括口头要求、传真、合同、订单标书等)?针对顾客产品要求不同的表现形式,企业采取了哪些方法予以接受、确定、评审?
2.常规与非常规产品要求界限标准是否确定?该界限标准考虑因素(包括产品价格、技术质量要求、交付期、付款等)是否全面、必需?
3.针对常规与非常规产品要求,企业采取了哪些评审方式?这些评审方式是否有效?
4.评审内容是否包括了顾客的产品要求和企业有关产品的附加要求?评审是否抓住了重点?企业确定的附加要求顾客是否乐意接受,能够达到?
5.企业接收了多少顾客合同和订单?这些合同和订单是否都在接收前得到评审?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企业在提供产品承诺钱是否采用了适宜的方式,对顾客要求进行了确认?
6.企业通过评审,会得到哪些评审结果,会引发哪些措施?这些评审结果及由评审引发的措施形成哪些记录,并得以保持?
7.抽查交付及交付后活动记录,验证企业通过评审是否能确保产品要求最终确定并被理解?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得到妥善解决?企业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8.当顾客提出产品要求更改时,企业是否评审、确认?当企业提出产品要求更改时,企业是否得到顾客认可?
9.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企业是否有确定的变更过程,以确保相关文件得到更改,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对已实现部分产品是否与顾客协商妥善处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0. 作为内审员,您认为如何审核内部审核过程
作为内审员,我认为审核内部整一个过程,必须要按照完整的规范规章制度进行,这样才能更确保着一个审核过程的安全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