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销售发出商品要计入销售成本而不是计入销售费用 为什么是 借:主营业务成本
这个问题要从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讲起了。
产品成本形成过程及会计处理:
原材料采购——原材料科目——生产领用——生产成本科目——完工入库后——库存商品科目——产品售出后——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这是成本核算的一条线。还有一条线是记录销售收入的
借:银行存款 或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为什么是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而不是借: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与“库存商品”科目都是借方增加、贷方减少,这里,结转已经售出的产品,从成本核算角度说,是增加了主营业务成本,减少了库存商品;或者说,库存商品的成本由于产品售出而转到营业成本账户核算。
而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是贷方增加、借方减少,本题销售产品当然是收入增加了,所以不是计入借方,应该计入贷方。同时,与主营业务收入对应的科目是银行存款(收回货款)或者应收账款(货款未收回)。
⑵ 为什么库存商品要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的问题
库存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进了成本,这是进了生产成本。这个成本是用来归集商品的生产费用的。
商品完工后,该成本全部转入库存商品里面,形成资产,反映存货的成本价值。已销售的库存商品要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这个成本是销售成本。商品销售,形成收入,按照配比原则,与该部分商品相对应的存货成本应予以抵销,才能计算出来利润。主营业务成本,是损益类科目。
(2)为什么存货销售后计入费用扩展阅读: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以用来衡量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判断公司发展所处的阶段。
一般来说,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说明公司产品处于成长期,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尚未面临产品更新的风险,属于成长型公司。
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5%~10%之间,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稳定期,不久将进入衰退期,需要着手开发新产品。如果该比率低于5%,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衰退期,保持市场份额已经很困难,主营业务利润开始滑坡,如果没有已开发好的新产品,将步入衰落。
⑶ 有个财务上的疑问,存货出库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存货在出库时,可以计入到销售费用,或
可以,但要分情况。
记入管理费的情况是拿公司的存货发放福利或公关等用途,记入到销售费用的情况是拿公司的存货作为销售赠送等用途。
⑷ 为销售存货而发生的广告费计入存货成本的费用吗
销售存货而发生的种种广告费不应该计入存货的成本,而应该计入我们销售费用,因为是销售产品而发生的一种费用
⑸ 存货价值为什么不包括销售费用
答: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 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也属于销售费用。
⑹ 为啥销售折扣计入销售费用而不是冲减营业收入,盘盈存货时又为啥最终冲减管理费用而不是计入营业外收入
一、销售折扣,有两种一是商业折扣;二是现金折扣,现金折扣其本质是为回笼现金采取的折扣,所以计入财务费用。
二、商业折扣,也有两种一是发生在确认收入前的折扣,此折扣应该直接冲减收入;二是发生在确认收入后的折扣,此折扣属于一种销售费用,不应该冲减收入,只能计入销售费用。
三、销售费用(selling expenses)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等。 与销售有关的差旅费应计入销售费用。
⑺ 为什么库存商品销售后主营业务成本反而增加
因为主营业务成本的余额是由库存商品结转而来的。
以一件商品的采购与销售为例:先不考虑销售问题
这件商品采购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贷:材料采购
库存商品在借方,表示确认这件商品的库存增加。
2.这件商品销售出库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库存商品在贷方,表示确认这件商品的减少,同时主营业务成本在借方,表示确认成本的增加。
⑻ 为什么入库后所发生的费用要不能计入存货成本中去呢
对于这个问题,你得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存货的成本。
存货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
1、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2、加工成本:是指在存货的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追加费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3、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但是:对于存货采购入库之后发生的存储费用,不属于以上三种情况,所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就是计入当期费用。实际上是说:只要存货入库了,无须任何加工就可以直接销售。入库之后所发生的支出属于期间费用,和存货的入账价值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入库之后的支出不计存货成本,并不是说不赚钱了。因为最后的盈利是要扣除所有的费用。所以是不影响当期的利润的。
⑼ 为什么 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和存货发生的费用可直接计入销售费用,而制造业不可以
这是准则的规定。
因为商品企业不是加工类的,
他们就是购进直接销售,而不用加工,
所以,采购费用无法计入到所购库存商品中。
⑽ 发出商品 计入存货 商品都发出去了为什么还计入存货
首先:发出商品是由存货结转的,即: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其次,因为发出商品不符合确认收入的条件,即企业仍拥有其的所有权或可以对其有效控制,没有结转成本。所以,可以仍将其看作企业的资产。
(10)为什么存货销售后计入费用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商品销售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购货单位及商品类别和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发出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对于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应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发出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结转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
还应结转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借记“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发出商品如发生退回,应按退回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商品销售中,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