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物理架构上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物理架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是由主站,通信信道,采集设备等组成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为实现用电管理和用电智能化而建立的辅助系统,其主要由电台、公网通讯模块、集成电路、液晶屏、电阻、电容、三极管、二极管、变压器、塑料加工件、金属加工件等各种软、硬件组装加工而成。通过该系统一方面可以采集和分析配电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用电数据,进而实现用电监测、负荷管理、线损分析、自动抄表等功能;另一方面可以连接营销等应用系统,有效推进分时电价、阶梯电价、乃至实时电价等电费控制策略,进而实现现代化、智能化的电力营销。
2010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在2011-2015年的智能电网全面建设阶段对用电环节智能化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智能双向互动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覆盖;在智能用能服务系统、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及储能管理、电动汽车充放电等新技术、新设备、新商业模式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深化智能量测体系建设,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面建设阶段国家电网规划投资用电环节占比高达30.8%,2011-2015年计划投资579亿元,占到该阶段智能化投资的33.1%,平均年投资额116亿元,其中绝大部分将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❷ 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
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的用电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用电监控、推行阶梯定价、负荷管理、线损分析,最终达到自动抄表、错峰用电、用电检查(防窃电) 、负荷预测和节约用电成本等目的。建立全面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需要建设系统主站、传输信道、采集设备以及电子式电能表(即智能电表) 。
目前国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覆盖率为 4.5%。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power user eleco energy data acquire system)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相关信息发布、分布式能源监控、智能用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等功能。集中抄表终端(centralized meter reading terminal)是对低压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包括集中器、采集器。集中器是指收集各采集器或电能表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储存,同时能和主站或手持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采集器是用于采集多个或单个电能表的电能信息, 并可与集中器交换数据的设备。采集器依据功能可分为基本型采集器和简易型采集器。基本型采集器抄收和暂存电能表数据,并根据集中器的命令将储存的数据上传给集中器。
简易型采集器直接转发集中器与电能表间的命令和数据。全面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所有电力用户和关口的全面覆盖,实现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和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及时、完整、准确地为有关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为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分析、决策提供支撑,为实现智能双向互动服务提供信息基础。
❸ 国家电网新一代信息系统有哪些
电信息采集系统。根据查询信息系统相关信息得知,新一代信息系统电信息采集系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河北上线运行。该系统以终端能源客户和终端能源消费为核心,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平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