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电下乡”给农民带来什么好处
“家电下乡”需要讨好谁? 从今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开始全国推广,但家电的价格却成为谜团。该政策推出后遭遇“两头不讨好”的局面:一方面农民投诉部分产品价格过高并担心会买到次品;另一方面商家又抱怨进价高不赚钱,并称抬高售价是潜规则。(2月17日中国经济网) 报道中,有两种说法值得特别注意:一是有商家称,“家电下乡的产品都是全国统一零售价,不能还价。”二是有商家称,自己可以让利(降价),但“产品标志卡”(农民找当地政府报销补贴的最重要凭证之一)得先抽出来,买家不能享受家电下乡的补贴,如果想享受补贴,就一分钱也不能少。 我觉得,要让“家电下乡”落到实处,必须理清两个重要问题。其一,13%的财政直补,到底是要让谁受益?如果只比较农民和商家(包括家电企业)的受益次序,农民应该是直接受益者,商家是间接收益者。或者说,先让农民受益,再让商家受益。 根据国家的政策,家电下乡的13%财政补贴是要“直补”给购买家电的农民,而不是“直补”给商家。因此,农民只要购买了“被指定下乡”的家电产品,就有权凭“产品标志卡”找当地政府领取13%的补贴,而商家无权以任何理由截留“产品标志卡”。商家受益的方式应该是,通过“薄利多销”,减少产品积压,盘活资产,而不是直接获得财政补贴。 其二,农民在购买“下乡家电”时完全有权力讨价还价。一方面,国家只是对“下乡家电”进行了限价,而不是明确定价。而事实上,国家也不可能对某商品规定一个“死价”,因为这不符合市场规则——如果一个产品市场上已经大幅降价,而农民还必须按照规定的价格购买,那不是成了霸王条款吗?惠民政策不是适得其反?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信息不灵通,农民不能及时了解下乡家电的市场价格,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适时对商品限价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商家也必须适时调整价格,绝不能有意曲解政策,唬弄百姓,更不能把“家电下乡”变相作为国家令牌,强行推销。 从今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开始全国推广,但家电的价格却成为谜团。该政策推出后遭遇“两头不讨好”的局面:一方面农民投诉部分产品价格过高并担心会买到次品;另一方面商家又抱怨进价高不赚钱,并称抬高售价是潜规则。(2月17日中国经济网) 报道中,有两种说法值得特别注意:一是有商家称,“家电下乡的产品都是全国统一零售价,不能还价。”二是有商家称,自己可以让利(降价),但“产品标志卡”(农民找当地政府报销补贴的最重要凭证之一)得先抽出来,买家不能享受家电下乡的补贴,如果想享受补贴,就一分钱也不能少。 我觉得,要让“家电下乡”落到实处,必须理清两个重要问题。其一,13%的财政直补,到底是要让谁受益?如果只比较农民和商家(包括家电企业)的受益次序,农民应该是直接受益者,商家是间接收益者。或者说,先让农民受益,再让商家受益。 根据国家的政策,家电下乡的13%财政补贴是要“直补”给购买家电的农民,而不是“直补”给商家。因此,农民只要购买了“被指定下乡”的家电产品,就有权凭“产品标志卡”找当地政府领取13%的补贴,而商家无权以任何理由截留“产品标志卡”。商家受益的方式应该是,通过“薄利多销”,减少产品积压,盘活资产,而不是直接获得财政补贴。 其二,农民在购买“下乡家电”时完全有权力讨价还价。一方面,国家只是对“下乡家电”进行了限价,而不是明确定价。而事实上,国家也不可能对某商品规定一个“死价”,因为这不符合市场规则——如果一个产品市场上已经大幅降价,而农民还必须按照规定的价格购买,那不是成了霸王条款吗?惠民政策不是适得其反?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信息不灵通,农民不能及时了解下乡家电的市场价格,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适时对商品限价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商家也必须适时调整价格,绝不能有意曲解政策,唬弄百姓,更不能把“家电下乡”变相作为国家令牌,强行推销。
Ⅱ 家电下乡,政府补贴是怎么回事
这是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即凡是农业户口,持本人户口薄.粮食补贴一折通(或版农村信用社活期存折)权到家电下乡指定店购买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电磁炉.等机身有一红色小平行四边形图案(即家电下乡标志)的产品,(注意:机内应有一张家电下乡标识卡)。就可以获得国家13%的补贴。也就是说,每100元你只拿87元,国家为你拿13元。不过每种产品都是有最高限价的,比如:冰箱最高补贴325元,洗衣机260元,电视455元等等。每个农村户口本可以买同类产品2件。
Ⅲ 下乡 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家电下乡,就是国家在 08年欧美金融危机后,为拉动内需, 促进农民消费,提高农村消费意识,带动农村广阔的消费市场的一种手段。 和四万亿的建设性投资,有异曲同工之意。
应该是先用原价购买, 用你的有效证件,农村户口, 办理了个卡或存折之类,过一两周,
就会把国家补贴的13% 返回到卡或存折上。 我的理解。
具体的知识就看下面吧。刚搜的:
家电下乡政策
问:家电下乡产品有哪些?
答:目前共9类。包括彩电、冰箱(含冷柜)、洗衣机、手机、电脑、空调、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炉。
问:家电下乡补贴对象和标准是什么?
答:补贴对象为本市农业户口居民。每户居民购买每类家电下乡中标产品可以享受2台(件)补贴,补贴标准为销售额的13%。
问: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价格有何规定?
答:家电下乡产品实行最高销售限价,其中:彩电3500元、冰箱2500元、洗衣机2000元、手机1000元、电脑3500元、空调4000元、热水器4000元、微波炉1000元、电磁炉600元。
问:哪里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如何识别家电下乡销售网点?
答:可在经当地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后的销售网点购买补贴产品。销售网点须悬挂“家电下乡指定店”铜牌,铜牌右上角有唯一的网点授权编号,网点内张贴家电下乡产品告示和购买须知。农民到上述指定网点购买补贴产品后,可向户口所在地乡镇财政所申报补贴。
问:如何识别家电下乡产品?
答:商务部、财政部特别制定了“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家电下乡产品外包装正面印制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及“财政部商务部家电下乡中标产品”字样,产品说明书内附“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
问:农民购买家电下乡补贴产品时需要什么证件?
答:持本人身份证购买。
问:农民购买家电下乡补贴产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选择“家电下乡指定店”购买补贴产品。②索要正规销售发票。③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开箱时,注意验证及保存产品标识卡(粘贴在产品说明书上)。5购买家电下乡补贴产品后,需由销售网点工作人员记录标识卡号、产品编号和购买人相关信息,进行销售登记以备补贴。
问:农民购买家电下乡补贴产品后如何领取补贴?
答:购买人持身份证原件、户口簿原件、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产品销售发票、储蓄存折到户口所在地镇、街道财政所申报补贴,镇、街道财政所初审后报区县财政局审核确认,由区县财政局通过银行将补贴资金拨付至购买人储蓄账户上。
问: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申请补贴的有效时间?
答:自2009年2月1日起,为期4年。
Ⅳ “家电下乡”是怎么回事
最近电视上说:农民买家电,彩电、冰箱、手机可补200元钱。
农民买家电将获财政补贴
2007-12-25 08:18 文章来源:新华社
文章类型:转载 内容分类:新闻
新华社济南12月22日电 (记者 韩洁 王海鹰)财政部与商务部22日联合宣布,旨在扩大我国农村消费的“家电下乡”工作将在山东、河南和四川3省率先试点。3省农民将可以买到专为农村市场生产的限价家电产品,同时还可以从财政迟棚部门申领“家电下乡”补贴。
在山东省举行的“家电下乡”试点工作会议上,财政部、商务中芹部决定,在山东、河南、四川3省选择农民购买意愿较强的彩电、冰箱(冰柜)、手机等3类产品开展“家电下乡”试点。两个部门招标确定了适合农村消费环境和农民需求特点的补贴类产品的型号、生产企业以及承担销售任务的流通企业。
补贴产品是由中标企业按协议生产的,共197个型号,贴有“家电下乡”专门标志,争取元旦前后上市,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予以补贴。3省农民可以凭户口簿、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明,到就近的定点销售网点,购买补贴类家电,备齐户口簿、身份证、产品购买发票、产品标志卡等有关材料,到所在地乡级财政部门申请领取“家电下乡”补贴资金,补贴资金将由财政部门直接发放到购买人的储蓄账户上。
会议期间,来自山东、河南和四川3省的15家中标家电企业、21家流通企业分别与财政部、商务部签署了参与“家电下乡”工作的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这些企业将负责向农村市场提供质量可靠、功能实用、价格低廉的家电产品,承担“家电下乡”销售、售后服务和维修等任务。通过严格招标方式,这些企业确定各自具体补贴产品及其销售最高限价,并向全社会公布,以防止企业把落后、淘汰产品简单地推向农村,切实满足农民各项消费需求。
“对农民购买家电给予财政补贴,是支农惠农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由投资、出口扩展到消费领域的一项重大财政政策创新。”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说。
曾晓安表示,为便码培则于总结阶段性试点经验,研究制订推广方案,山东、河南、四川3省试点时间将暂定持续到明年5月底前。在试点产品上,彩电、冰箱(冰柜)和手机3类产品是农村普及家电的入门产品,今后还将逐步把农民消费意愿同样较强的如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纳入补贴范围。